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1356章

我要做皇帝-第1356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列侯排序之中,甚至已经连续三十年排名倒数前三。

    不过,曾经垫底的另外两个家族,现在都已经咸鱼翻身了。

    汁方候家族如今紧抱天子大腿,去年汁方节候雍世臣去世,临终遗命其子嗣说:天子,圣人也,尔等一日三顿首,每旬一朝觐,不可懈怠!

    他儿子雍维全部照办。

    甚至做的比他爹要求的更多!

    雍维在自己的卧室之中,让人塑了一个神像,名曰:汉天帝,其样貌与天子类似,他每天早上起床,必定诚心诚意的跪拜在神像前,口称:信臣维敬拜天帝,伏请陛下圣恩。

    吃饭的时候,全体雍家人不分老幼,都得先朝未央宫方向叩首,说道:“臣等敬谢陛下隆恩,伏唯陛下圣德泽被天下!”然后才可以吃饭。

    据说就连啪啪啪乃至于纳妾这种事情,雍维都得先去天帝像前祈祷、占卜,卦象不吉利不啪……

    舔到这个地步,汁方候家族于是地位不断蹿升。

    雍世臣在世的时候,汁方候家族是汉家列侯集团里最大的笑话,更是大汉帝国有史以来,体重最高的记录保持者。

    而如今,雍维已经获准‘入朝参政’‘旁听廷议’‘君前对奏’等等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的权力。

    其跪舔的下限和地步,连曾经号称天子四大金刚之一的樊市人都看不下去了。

    这位舞阳侯曾经私底下讥笑说:“雍君候大抵想当国师脑子都要坏掉了……”

    然后,舞阳侯就被天子请去喝茶了……

    再然后,舞阳侯也在家里学起了雍维的法子……

    列侯们眼睛掉了一地,纷纷感叹,马屁精们的节草果然不可期待!

    而另外一个同样垫底的家族,宋子侯家族,如今则自不用说。

    当代宋子侯已经就任安东都护府都督,假如一切顺利,那么八年后,他就很可能回朝就任九卿了。

    过去的三大垫底,如今唯有祁候家族,地位依旧尴尬。

    不过,老贺家显然不这么觉得。

    他们家属于那种小富即安的个性,自当年,见到了诸侯大臣血洗长安的惨状后,当时的祁候贺昌就决心再也不干预政治。

    自那时起,历代贺氏子弟,不是忙着修仙炼丹,就是在家玩弄花花草草,养养各种奇兽。

    上一代的祁顷候贺胡则忽然发现,史书更好玩,于是就开始与司马氏往来亲密。

    两家由此走近,当年,司马迁刚刚生下来的时候,两家还打算联姻呢!

    只是后来新君即位,当今天子对司马氏家族表达了一些特殊关注和照顾后,什么舞阳侯、赤泉候、中水候纷纷提着礼物上门表示:闻君麒麟儿,愿结秦晋之好……

    司马氏家族于是尴尬不已。

    一方面,作为史官,他们应该恪守中立,不该与这些混政治的家族往来过密。

    不然一不小心,就会惹来闲话,被人质疑。

    另一方面,司马氏小胳膊小腿的,这些人一个也得罪不起。

    于是,就只能拖着。

    不过,要司马迁来选的话,其实他更中意贺戎的妹妹,也就是那个曾要与他联姻的妹子。

    但问题是,这种事情他根本做不了主。

    只能期望将来天子能够赐婚……

    贺戎显然也很喜欢司马迁这个妹夫,他领着司马迁,穿过田园与乡村,来到了此地的祁候府邸。

    祁候食邑一千四百户,安置加恩令,可以获得两千八百户食邑的土地。

    每户土地百亩,整个封国就是二十八万亩。

    当然了,作为一个没有什么地位和权势的列侯,祁候分到手的封国土地,其实大半都是山陵和沼泽。

    实际可耕作面积,最多不过五万亩。

    这五万亩土地中有三成被拿来做了封国的宅院和民居。

    剩下的土地,也没有完全开发出来。

    以司马迁这一路看过来的,观察的结果,最多也就是三万亩左右的土地。

    讲道理的话,哪怕这些土地每亩亩产达到四石,一岁也最多十二万石的产出,扣掉支出和其他消费,恐怕结余不多。

    但这祁候侯府,却是建的堂皇大气,充满了艺术感。

    宅院门口,甚至建造了两尊张牙舞爪,用于辟邪的猛犬石雕。

    这猛犬,乃是安东地区如今信奉最广泛的灌口二郎的宠物,名曰哮天犬,传说这哮天犬天生神异,可以吞食日月。

    不过,司马迁却是知道,在蜀郡的灌口二郎信仰里,是没有哮天犬的。

    之所以在安东有哮天犬,应该是托濊人、乌恒人以及韩国、真番等族的功劳。

    因为,据司马迁所知,这些部族和王国,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都有蓄养猛犬的习俗。

    特别是濊人与乌恒人,他们蓄养的猛犬,如今在长安都很受欢迎。

    而仅仅是这两尊石雕,司马迁估计,起码需要数十位石匠,花费数月之功,才可雕琢出来,价值起码数万钱!

    至于侯府的大门,更是大气无比。

    用的是非常金贵的黄花梨木,这种梨木,在长安价值非常高,一根一丈长,三尺宽的黄花梨木就可以叫价数万!

    但在这里,这种价格高昂的梨木,却被做成了祁候侯府的大门。

    仅仅是这一扇门所用的木料,恐怕就价值数十万!

    进入侯府之中后,更是别有洞天。

    整个侯府内,有着亭楼阁榭、假山水池,走廊内外,更有着大量奴仆往来。

    司马迁看了,叹道:“兄长难怪不愿回长安了……这座侯府,恐怕比长安的九卿府邸还要奢华!”

    长安城里,恐怕连章武侯的府邸也未必能有这么大的空间和如此多的奴仆。

    贺戎却是嘿嘿的笑了两声,道:“陋室!陋室!不足一提!不足一提!”

    司马迁心里面却是疑惑不已。

    这贺戎,哪里来的这么多的财富和资金?

    司马迁记得很清楚,三年前,贺戎离开长安,来到这安东开拓时,只带了数十个家臣和家奴以及不过三十万的本钱。

    短短三年,就变成这样?

    怕是……

    贺戎仿佛看出了司马迁的疑惑,笑着解释道:“不敢瞒贤弟,吾能有今日,多亏了棉花与大豆!”

    他一边带着司马迁向侯府中走,一边介绍着道:“贤弟知道,愚兄的这个封国,多山泽盐卤之地,可耕作之地不多,是以愚兄不得不另辟蹊跷,恰好堂邑候世子陈公相邀,愚兄于是跟着种了些棉花与大豆,少少的赚了一些……”

    “棉花?大豆?”司马迁陷入了沉思。

    棉花他知道,最近三年,在长安市场上,棉布和棉被就是最畅销的奢侈品之一。

    中产之家和小康之家,争相购买。

    司马迁也曾经跟风凑热闹买了几匹棉布,做了套衣服,穿上以后确实很暖和。

    只是价钱实在太贵,比一般的丝绸还要贵上一倍,仅次于蜀锦,哪怕是司马迁也是消费不起。

    但,司马迁曾经听天子提起过,这棉布价格未来会不断下降,最终可能低于丝绸!

    至于那大豆?

    司马迁挠了挠头,大豆价格素来低廉,一直被视为饲料。

    长安市面上,一石大豆不过四十五钱而已!

    这还是这些年来,因为大豆可以做豆腐,才有所涨价的缘故。

    贺戎却是笑着道:“这棉花嘛,种出来可以卖给少府,大豆则可以榨油后,将豆油出售给商贾,豆渣则卖给太仆……比种粟米和麦子划算多了……愚兄靠着每年种棉花与大豆,一岁少则可得百万,多则三五百万……”

    说着他就笑起来:“只是些小钱,远不及其他人……”

    司马迁却是疑问道:“敢问兄长,如今有棉花地与豆田几何?”

    “棉花地大约有个四五万亩吧……”贺戎笑着答道:“至于豆田要多一些……因为哪怕是盐卤地也可以栽种,所以有个六万亩的样子……”

    “十万亩???”司马迁闻言,吓了一跳,他问道:“兄长何来如此多人手照料?”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安东地区,地广人稀,人手奇缺,可能棉花和大豆的种植相对粟麦要容易,但也哪怕一夫可以照料数百亩,这十万亩也最少需要数百个家庭才能有可能照料的过来。

    而以司马迁所见,这整个祁候封国,现在最多五百户人家!

    这么点人,恐怕勉强只能耕作那些粟麦之地吧!

    贺戎却是神秘的一笑,将司马迁带入自己的客厅之中,一个身着青衣的夷狄男子立刻上前,跪下来拜道:“主人,酒宴已经准备好了,请问是现在就上菜吗?”

    贺戎却是笑着上前,扶起那人,说道:“我与你说过多少次了!你如今已经再非夷狄,而是我汉家臣民,乃我之家臣,以后不要叫我主人,应该与其他人一般称我主上……”

    “来,我与你介绍一下,此我之世交,当朝太史公之子司马公子,以后在这家中,司马公子的话就是我得话!明白了吗?”

    “诺!”对方对司马迁拜道:“夷狄野人敬拜公子!”

    “又来了……又来了……”贺戎连忙对他道:“你如今已经是我汉家臣民了,户籍都已经批下来了,你如今姓贺名忠……”

    贺忠却依然是一副唯唯诺诺,卑躬屈膝的模样。

    这让司马迁在旁边看的一头雾水,搞不明白,到底是什么情况?

    贺戎不得已,拉着司马迁的手解释道:“方今安东,乃杂家之天下,杂家诸位明公,皆倡废奴,以为人生而平等,以人为奴乃陋习也!”

    “由杂家之倡,今日安东便是穷乡僻壤之处,大海汪洋之中也无奴仆矣!”

    没有奴仆?

    那这偌大的侯府的下人和仆人哪里来的?

    司马迁更加难以理解了。

    贺戎也是叹了口气,他知道,安东现在的情况,是很难与外人一时半会说清楚的。

    别说是外人了,就是他,当年也是花了许多时间,才搞明白这其中的弯弯绕。

    于是,他拉着司马迁的手,道:“我知贤弟心中有所疑虑,不过,这些东西,愚兄一时也难以与贤弟解释清楚,不如明日愚兄带贤弟去棉花地与豆田之中一观,贤弟便可知道虚实了……”

    司马迁听了点点头,觉得也对,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听别人说,远远没有自己亲身去经历去观察来的更加清晰。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四百七十二节 在安东(4)

    当天晚上,司马迁终于知道,什么叫做‘穷奢极欲’。

    单单是晚宴的菜肴,就已经让他目瞪口呆。

    犹如珍珠一般散发着迷人色泽的鱼子酱,取自刚刚捕捞上岸,还在活蹦乱跳的鲟鱼腹中,在鲟鱼活着的时候取其鱼卵,然后立刻腌制。

    腌制完毕必须马上食用,保鲜期只有三个时辰。

    但味道超乎想象,让味蕾瞬间爆炸。

    还有向来被视为珍馐的熊掌,取的是安东深山老林之中的公熊之身,经过一年熟成,然后以特殊方法烹制,味道浓郁之际。

    吃过的人,都会明白,为何楚成王临死之前,依然念念不忘,死都想先吃一口。

    更有着其他只有在安东才能品尝到的绝顶美食。

    这一顿饭吃完,司马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