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1352章

我要做皇帝-第1352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绣衣卫就不可能拥有超越情报组织之外的其他权力。

    这个机构,只是刘彻的眼睛、耳朵和鼻子。

    至于想要当爪子?

    不好意思,廷尉和执金吾表示,他们更擅长也更锋利一些。

    “不过……朕可以委派一位绣衣卫都尉前往安东暗中为爱卿提供情报和信息……”刘彻笑着说道。

    这已经是他能给许九提供的最大帮助了!

    当然了……假如许九不介意的话,刘彻说不定会告诉他,这位绣衣卫都尉曾经监视和监察过许九……

    许九与他的同志们的往来信件,几乎都被这位都尉看了个遍……

    许九却是脸上忍不住的流落出失望之色。

    甚至,他的内心之中,不禁浮现了拒绝这个任命的想法。

    但旋即,就被他否决了。

    安东都护府都督,是目前汉室最耀眼的职位之一。

    它是九卿的铺路器,是三公的备选。

    如今的都督薄世,几乎可以确定在未来必定可以成为九卿,甚至说不定还可能填补空缺了数年的大将军之位!

    他若在这个位置上,干上一任,将来回朝,必定可以成为九卿。

    而成为九卿后,他才有机会和空间,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并且将自己的政治抱负告诉天下人。

    这是他这一生中最好的机会!

    哪怕是死也必须抓住!

    更何况,此事还关乎杂家的发展和兴盛。

    即使是为了杂家,他也必须排除万难!

    刘彻却是笑着看着许九,他并不怕许九不去上任。

    开玩笑!

    那可是安东都护府都督,两千石中的两千石!

    只要但凡有一点点政治野心和抱负的人,都不可能错过。

    而许九有没有野心和抱负?

    答案是必然的!

    甚至,刘彻觉得,他很可能是自己身边的大臣之中,野心与抱负最大的!

    其他人再狂妄,也不过是想要拼命向上爬,自己当丞相。

    但许九,却是要改天换地!

    杂家和许九,最终追崇的道路,是吕不韦所提倡的那个‘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社会。

    当然,具体怎么去实现这个目标,如今的杂家还没有章程,也没有提出具体的纲领。

    不过,他们在安东,却是在不断的实验和实践。

    刘彻听说,为此,伍被甚至曾经深入了安东以东,极东之地,雪原深处的丁零人部落,考察和研究这些原始部族的生活轨迹,回来后伍被在真番国内找了个小地方,实践了一个他曾经幻想的理想社会模式。

    不过,半年后伍被就心灰意冷的离开了真番。

    那个实验以失败告终。

    没有人知道伍被在真番的那个小地方做了怎样的规划和设计。

    只是回到平壤后,他从此闭口不提‘贤人治国之路’,也不再去吹捧三王五帝时期的‘禅让制度’。

    从这里看,目前的杂家,应该还处于一个迷茫期。

    他们还未找到自己的道路。

    刘彻自然是想要点拨一番,但不能太明显的干预,以免拔苗助长。

    在刘彻眼里,诸子百家,无论儒法黄老墨杂,地位都是相同的,他们都是中国文明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假如将中国比喻成一个生态系统,那么诸子百家的思想,就是这个生态系统里生物多样性的代表。

    法家将走向集权和君权天授的道路。

    黄老派,代表着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方向。

    儒家,则是法家和黄老派的糅合体,他们既追求中央集权和大一统,同时也追求乡村自治和乡贤政治,是封建时代最好的选择之一。

    而墨家则是广大下层阶级的代言人,是科学真理的追求者。

    杂家则有可能衍生出虚君政治和平民政治。

    在自然中,生物多样性可以帮助物种渡过灾难,尤其是那些自然环境恶劣的艰难时期。

    而对于国家来说,思想多样性,可以在未来,帮助这个民族,迁跃到更高级别的文明。

    如今,诸子百家共存,对刘彻来说,这就意味着,汉室未来有着足够的道路可以选择,不会吊死在一颗树上。

    进可以中央集权,建立大一统的帝国。

    退可以用黄老之策,休养生息。

    甚至还可以突变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帝国乃至于一个由庶民推举的贤人治理的社会。

    只要明白了这些,你就能够理解刘彻的选择了。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就像一个狂热的生物学家。

    他喜欢并且享受,看到思想多样性的社会,并且非常喜欢看到新的思想学派不断诞生和演变。

    当然,有时候,出于个人喜恶,他会选择性的帮助和保护一些学派。

    譬如墨家和杂家,就都是因为他的羽翼与遮蔽,才能生存。

    不然,早被人灭门了!

    自然,与所有生物学家一样,刘彻对这些学派的干预,最多也就到此为止。

    剩下的,就要看他们自己了。

    最终能成长成什么样子,变成一个怎样的群体。

    这一切都是他们的选择,都是他们在时代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演化。

    此刻,他望着许九,就像一个科学家在注视自己的成果与样本一般,眼神之中带着兴奋和成就感。

    这些年来,他最骄傲的事情就是让墨家与杂家复苏。

    墨家的复苏为帝国的强盛,注入了必不可少的科学和技术的力量。

    而杂家的贡献,现在还看不到。

    但他相信,在久远的将来,这个学派必定可以造福国家与人民。

    这样想着,刘彻就对许九说道:“爱卿不要怕嘛……路都是人走出来的!卿不去面对高山,何以知道高山之险?爱卿不渡大河,怎知波涛之汹?只要翻阅高山,渡过大河,方才可以一窥究竟!”

    许九听了,却是一楞一楞的。

    刘彻却是笑着抱着自己的爱女,将自己腰间的一个玉佩解下来递给许九,说道:“此物,朕就赐给爱卿了!爱卿拿着此物去找廷尉和御史大夫,他们会给爱卿一本足足可以写满五百个名字的簿册的……”

    这话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宋子侯,你去了安东以后,看谁不顺眼,就把名字写到上面,然后就可以咔嚓了。

    只要事后与长安报备一下,没有问题,或者问题不大,廷尉和御史大夫都会支持你滴!

    至于许九既想要政绩,又不肯得罪人的心态。

    刘彻表示,一边凉快去!

    杂家若都是这个心态,那杂家注定没有未来。

    一个不能解决问题,只能和稀泥的学派,只能巴结和逢迎权势家族的学派,那与儒家有何区别?

    至于陈须、陈嬌还有刘明、萁准这些刺头怎么对付?

    那自然要看许九和杂家的手腕以及做人做事的方法了。

    连这些刺头都摆不平,拉拢不了,杂家还想要让‘天下人治理天下’?不是发烧了就肯定是糊涂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四百六十八节 细柳兽

    许九回到家里,久久不能平静。

    他的所有诉求,都被驳回了。

    但他却不得不上路。

    元德七年夏五月甲子,刘彻正式下诏,拜宋子侯许九为安东都护府都督,假节钺、都督安东境内大小事宜。

    以绣衣卫都尉王温舒为安东都护府绣衣卫都指挥使,全责安东境内监察之事。

    拜渔阳郡郡守领燕国中尉事李广为广武候,食邑两千五百户,拜为护濊将军。

    任命尚书左仆射郑当时为安东都护府屯垦大使,假节、全权处置屯垦团大小事务。

    封安东都护府都督薄世为新化候,食邑五千户,拜为京兆尹、长安护军使,秩比中两千石。

    同时,升仁川港楼船都尉徐季为元海都督,总督朝鲜海峡、东海、黄海、渤海大小事务,掌握全部的朝鲜半岛的舰船,并且第一次在仁川港设置了一个名为‘海关’的衙门,由主爵都尉衙门控制,所有进出仁川港的商船、民船,都必须向‘海关’报备、交税,不然就可以禁止其入港,甚至扣押船舶。

    宋子侯许九受诏,与新任的安东都护府绣衣卫都指挥使王温舒一同踏上了前往安东的道路。

    他们先是花了一个月时间,从关中经雒阳、荥阳,然后顺河而下,从淮河抵达齐国的胶东港。

    然后在胶东港乘坐楼船,前往安东。

    一路上,风浪颠簸,许九和王温舒都被搞得上吐下泻,几乎都要怀疑自己会死在船上。

    但好在,半个月后两人就习惯了这样的旅途。

    而安东都护府的陆地,也渐渐在望了。

    …………………………………………

    与此同时,另一艘楼船,则运载着数十个犯官、游侠和罪犯,颠簸在夏季的元海之中。

    方胜趴在船舱里,看着在波涛之中,如同一片飘萍一般的楼船,叹了口气道:“吾从未知,海疆之险竟至于斯!”

    他的家人,则都忐忑不安的围坐在他身边。

    在两个月前,方家还是长安城之中人人羡慕的官宦世家,自三十年前,方家就一直富贵不衰。

    但哪曾想,长安改造一案,就让方氏瞬间从天堂跌落到地狱。

    但方家人不敢埋怨,更不敢怨怼。

    因为,他们知道,其实他们的下场已经算好了。

    至少,一家人还在一起。

    至少,他们还被准许可以携带二十万钱的家訾离开。

    至少,虽然名为流放,但其实一路上,还颇受照顾。

    甚至,他们可以被准许在这楼船之中自由活动,这可比其他一起被押送的人幸运多了。

    当然,方胜现在也明白,这是为何了。

    安东都护府西北都尉,隆虑候陈嬌需要他的造船才能,所以特地向天子要来了他这个人。

    “方先生,还有半天就可以抵达承恩岛了!您要不要出来看看风景?说不定,还能见到捕鲸盛况呢!”此时,船舱外传来一个低沉的男声。

    方胜闻言,连忙上前,打开船舱,对那人拜道:“校尉相邀,敢不从命?”

    这一路上,多亏这个名为张戎的楼船校尉照顾,不然他和他的家人,怕是要受罪!

    跟着张戎走到甲板上,方胜依然有些不适应这海况。

    毕竟,相比于人类目前所建造的最大的舰船——福船而言,这大海的波涛,依然是不可抗拒的力量!

    汉室自元德四年开始量产福船及其各种改进型以来,已经有十余艘福船沉入大海。

    其中多数是因为波涛颠簸,舰船倾覆。

    作为曾经参与过舰船设计的官员,方胜知道,这是因为福船在设计上存在一些致命的缺陷。

    毕竟,汉室从前,从未建造和设计过用于海洋航行的船舶。

    所以,只考虑到了稳固性,却没有去考虑大海情况的复杂程度,尤其是缺乏抗风浪和抗颠簸的设计。

    所以,后续的福船和捕鲸船,都经过了针对性的调整。

    譬如,如今大部分舰船都加装了类似鱼鳍一样的装置以及专门用来减少摇摆的水舱,来平衡舰船,适应风浪。

    在经过这样的改进后,船只的安全性大大增强,如今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