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1281章

我要做皇帝-第1281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先,当然,要让他的前妻知道!

    只有她知道,她当初放弃的男人,如今是多么的成功,他才能真正放下这一段心结,这一个耻辱。

    然后,就是乡邻朋友了。

    一定,要让他们知道——我,朱买臣,生平从不吹牛。

    说要富贵,就必定会富贵!

    然后,再拂袖而去,与他们从此一刀两断!

    这才是男子汉大丈夫的所为。

    仇不隔夜!

    也是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富贵不归乡,如衣锦夜行。

    至于具体到施政上,朱买臣有好几套想法。

    但他想来想去,最终选择了——

    朱买臣抬起头,眼神坚定的望着刘彻,然后深深拜服在地,道:“臣若蒙陛下不弃,委以郡县之责,当厉行赏耕、育民、节用、仁政、善民、众智……”

    刘彻听了,比较好奇,事实上,在今天之前,他只知道杂家的理论,但还没有仔细去研究过杂家的施政主张和政治诉求。

    于是,刘彻问道:“卿请试言之……”

    “启奏陛下,臣若执郡县之权,到任既行赏耕,以百姓亩产多寡为标准,制定奖励政策,能率民而耕之良士,臣当不吝拽升为吏!”

    刘彻听着微微点点头,这是诸子百家都通用的奖耕措施。

    区别只在于,法家会落实到底,而儒家和黄老派,大约只会有用的时候拿来念一念。

    毕竟,清贵的士大夫贵族,才懒得真的去关心泥腿子家的地里今年打了多少粮食呢?

    反正即使饥荒,他们也不会挨饿。

    所以,这个政策,这些年,几乎年年都有人喊,但真正的彻底落实下去的,没有几个。

    毕竟,一郡郡守,那是两千石封疆大吏。

    上任前,喊喊口号,刷刷声望,乃至于上任做做样子,都是可以的。

    但真想要让这些家伙天天跑基层,在亭里转悠、考察,那大约是不大可能的。

    撑死了也就是派几个心腹来管这些琐碎的事情。

    于是,这事情的成败,就系于此人所选用的几个心腹的业务能力和职业操守了。

    这些年来,刘彻见过太多临任前在他面前拍着胸脯喊着口号的家伙了。

    类似这样的话,耳朵都听得生茧了。

    但最终,能落实的人,十不存一。

    甚至还有倒霉蛋,已经在廷尉大牢等着审判。

    不过,朱买臣却似乎不同于之前刘彻所遇到过的那些嘴炮党们,他是真的知道,并且清楚地方的情况的。

    他顿首拜道:“以臣所知,吴越之地,水田亩产,高者三石,低者两石,至于不肖者,一石不足……是以,臣愚以为,莫不如以三石为奖耕之标准,凡能亩产三石者,即为良士,臣当广下亭里,拜求此中良士,求为地方三老,率民耕作,若能致一亭、一乡之富,则举为官……”

    “至于治田不足一石者,臣当深究其不肖之罪,以国法治之……”

    听完这一句,刘彻才会心的笑了起来。

    只不过,方法找到了,但关键还是执行啊!

    若在北方,刘彻不担心。

    因为北方官僚系统,强大而高效。

    但南方,特别是吴越楚一带,刘彻就不敢保证了。

    要知道,当年,吴王刘濞叛乱,他麾下的一个食客,单枪匹马,溜到下邳,居然就拉起了数万的叛军!

    由此可见,这吴楚越甚至在淮泗、齐鲁地区,汉室的控制力是多么的薄弱,而地方豪族势力,又是多么强大!

    以前,刘彻是没空收拾这些渣渣,也就只有在济南王刘辟光作死的时候,抓住机会,清洗掉了齐鲁的腐朽势力。

    但现在,刘彻却已经打算好了,要将他们在未来连根拔起——连罪名都想好了——吴逆余党!

    是以,今年的考举他甚至授意扩大了录取人数。

    而如今朱买臣的这个计划,恰恰需要一个高效强大的官僚系统。

    不然,一郡之地,何其广大,哪怕朱买臣会分身之术,也难以掌握局面。

    但不要紧……

    官僚这个东西啊,其实全看人的。

    同样的一批官僚在不同的人手里,其执行效率是两码事。

    很明显的就是当年的廷尉衙门,在张释之手里,廷尉威风八面,贵族豪强闻之丧胆,但在张欧手里,廷尉却成了个摆设,连杀人都磨磨叽叽。

    而一到赵禹手中,廷尉的威风重现,而且不减当年!

    这就是差距。

    况且,依照汉室制度,郡守可以自己选择自己的幕僚。

    诸如主薄、都邮、司马和计吏,郡守都有选择权。

    换句话说,一个郡守的风格是怎样,完全可以从他的选择的官员上看出来。

    于是,刘彻就继续听下去。

    “至于育民……”朱买臣抬起头,一脸严肃的保证道:“臣到任后,必厉行陛下诏命,贯彻陛下奖励生育,惩治不举之圣命,凡一官不举,罢其官,连坐其宗族三代不得入仕!”

    朱买臣此话一出,刘彻立刻龙颜大悦。

    这奖励生育,多多生养,就是刘彻的基本国策。

    这些年来他几次三番,再三强调了——不举者罢官的铁律。

    但可惜,这官场上的事情,层层叠叠。

    命令在基层的有效执行率一直是个问题。

    关中还好,绣衣卫、御史大夫、内史、廷尉,层层把关,基本上做到了,只要有官吏敢于溺毙自己的孩子,那他就一定可以回家种田!

    但出了函谷关,那就是只有天知道了。

    反正,这些年,官场斗争,斗到最后,失败者身上肯定有曾经不举其子/其女的罪名。

    而刘彻也一直没有腾出手里,好好的确立一下这‘不举者’必定罢官,少于三个子女的官员也要回家种田的基本国策。

    如今,这朱买臣审时度势,挠到了刘彻的痒痒处,让他心花怒放。

    特别是朱买臣补充的那个连坐法,真是大快人心,太对刘彻胃口了。

    刘彻很清楚,要彻底扫清这奴隶时代遗留的溺婴、杀婴传统,就必须对官僚,对士大夫家族下猛药!

    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根除这个陋习。

    毕竟,官员士大夫都在溺婴、杀婴,你怎么可能约束百姓?

    关中,就是因为看死了官员、士大夫、贵族,所以,人口才能不断翻红啊!

    而台下群臣,自然不是瞎子。

    刘彻脸上洋溢的笑容和满意的神色,他们当然看的清清楚楚。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四百节 杂家官僚(2)【无声的飞翔萌主补更】

    皇帝都龙颜大悦了。

    群臣还有什么好说的?

    甚至,许多人都在心里面埋怨着自己:“为什么吾就不能早点想到这个办法……”

    而大家看着朱买臣的眼神,就更是充满了羡慕嫉妒恨。

    此刻,这个清瘦的文官,在众人眼中变成了走运的小人/无耻的佞臣/可恨的杂家混蛋。

    总之,没有几个人用正眼瞧他。

    但那些正眼看他的人,看法就又不一样了。

    “这是上好的苗子啊……怎么就被杂家抢去……”几位黄老派的名宿,眼中闪烁着不定的神色。

    久经风雨,阅遍沧桑的黄老巨擘深知一个道理——没有什么成功是侥幸的。

    而一个能准确从无数错综复杂的信息之中,抓到当今天子的痒痒处,单单就是这一份能耐,就已经很难得了。

    有着这样的能力,这个朱买臣,已经实打实可以确保一个未来在政坛上的地位!

    因为,哪怕是三王五帝,也需要马屁精啊!

    真正的圣王,更是需要一个能够随时随地的为他宣传和张扬其得意政绩的大臣。

    不然,你难道以为三王五帝的功绩是天下人自动认可的?

    特别是,这些活的足够长久的黄老派巨擘,曾经亲身经历过季布的扬名之事。

    无曹丘生之帮助,季布如何有那‘得黄金百金,不若得季布一诺’的名头?

    ……………………………………

    “这朱生,果然有些能耐……”张汤不落声色的微笑着。

    事实上,论起对当今天子的喜好的把握能力,张汤说自己是天下第二,没有人敢说自己是天下第一。

    在事实上来说,张汤的马屁神功,其实早已独步汉室朝堂。

    在历史上,这位武帝的御史大夫,是与公孙弘一样厉害的角色。

    他主持下的哪一个政策,不是刚刚好挠到武帝的痒痒处?

    以至于张汤活着的时候,汉家丞相,还不如庙堂里的泥塑更有用!

    至于现在……

    张汤只是不需要靠拍马屁逢迎幸进而已……

    而且,他非常清楚,自己服侍的君王是一个怎样的君王——你拍他一万个马屁,不如做一件让真正开心的实事。

    倒是,晁错和赵禹,都是露出了凶色。

    “这杂家,迟早必成心腹之患!”晁错自从三年前去了一次安东回来后,就是坚定不移的杂家威胁论者,而法家和杂家在历史上的恩仇,也使得这两个学派实质上很难有什么好感可言。

    虽然杂家和法家的恩仇,远不及儒墨之间矛盾。

    但这两个冤家,却也注定无法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

    ……………………………………

    “唉,此子,几可有传我真传之能……怎的让杂家捡了去……”胡毋生摇头叹息着,这位儒家公羊派的领袖此刻非常失望。

    他失望的原因,自然是——明明这朱买臣最开始学的是公羊春秋,结果却被杂家截胡。

    “听说公孙子与此子素来交好……或许还可以……”胡毋生眼中闪烁着不明的神色。

    在学术主张上,他现在已经彻底跟师弟董仲舒有了泾渭之别了。

    主张我注春秋的胡毋生一派,讲究用自身之道来践行春秋大义,在最开始,两者的差别,就跟荷包蛋与煎鸡蛋之间的差别。

    但如今,却已经变成了蛋挞与蛋糕之间的差别。

    举个很明显的例子。

    现在,胡毋生的得意弟子公孙弘执掌的主爵都尉衙门,天天跟商贾打交道,铢缁必争。

    真要按照过去的儒家思想来解释,是怎么也解释不过去的。

    但有了我注春秋,就可以解释的通了。

    按照现在胡毋生一系对外宣称的口吻是这样的:公孙子(公孙弘)兼为主爵都尉,侍奉天子,以我行代天行,乃是不惜深入最肮脏的地方,来教化和感化世人……

    总之就是类似这样的论调。

    反正,就是有些类似后来佛家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而这样一套说辞,在经过不断完善和千锤百炼后,渐渐成为了胡毋生一系学者的信条。

    所以,胡毋生这一系的儒生,可以投笔从戎,从马上得功勋,以其行来注解春秋之中的君子行为。

    所以,胡毋生这一系,可以将商贾弟子甚至商贾也收入门墙。谁要敢质疑,那就麻烦请此人看看端木赐……先师都收商贾为弟子,我自然也可以……更何况,我用商贾为弟子,乃是为了感化和教育他啊!

    由此,如今甚至已经有商贾自号儒商,成为了汉室工商业之中的一股清流。

    甚至于,还有胡毋生的门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