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1279章

我要做皇帝-第1279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年多后的今天,这个屯垦团的所在地,已经成为了一个北国鱼米之乡。

    前去考察和采风的御史们报告说:(棘门军屯垦团)颇有南国风采,水稻繁盛,沟渠林立,几可与广陵争锋。

    至于当地的百姓则‘皆富足而安,喜以鱼肉为汤’。

    甚至连军备都搞的很好——武库之中,皆备弓弩、甲胄,虽封存日久,弓弦犹可射虎杀豹。

    总而言之,这就是一个哪怕在安东诸多屯垦团里,也算治理优秀的一个屯垦团。

    这就让刘彻感兴趣了。

    安东地区和朝鲜,自从被他打下来后,他还从未亲眼见过。

    只是每年委托丞相和御史大夫派遣官员巡视,或者通过绣衣卫的报告了解当地的情况。

    但具体的与一个来自安东当地的基层官僚,面对面的进行沟通,却从未有过。

    想到这里,刘彻就问道:“卿即为棘门军屯垦之吏,那朕便问卿:屯垦团上下,有户几何?有田几何?有畜几何?府库积蓄几何?”

    这个问题一出,许多官僚的脸色立刻就变了。

    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们,平日里除了在每岁上计之时,有几个人会去背和计自己治下的基本数据?

    尤其是那些贵族和清贵的士大夫们,更是人人自危。

    倒是法家和黄老派出身的官僚,纷纷信心满满。

    因为这背数据,是他们的日常。

    “启奏陛下,棘门军屯垦团迄今有户两千七百三十二户,口万一千一百二十一口,其中男性五千八百二十三人,始傅者三千一百七十五人!”

    “有田二十万亩,架设水车凡三百五十二架,所掘沟渠七条,总长三百二十一里……”

    “有牛三百二十五头,挽马两百一七匹,骡马数十……”

    “府库之中,计有八座粮仓,存粮米总计十七万三千余石、鱼干四百余石……另屯垦团设有三武库,储有长刀一千三百二十五柄、剑八百余柄、戈矛一千余件、甲胄三百一十二套、长弓两百把,弩机四百余件,箭矢十五万支,其中五万支都护府所拨,余者皆屯垦团自制……”

    听着朱买臣嘴里一串串数据,别说刘彻了。

    其他人也都目瞪口呆的看着他。

    众人自问,即使自己事先知道天子可能会问这个问题,但,恐怕匆促之间,也无法答的这么详细。

    刘彻向自己身侧看了一眼,立在他身旁的汲黯微微颔首。

    刘彻立刻就知道,朱买臣答的数据非常准确。

    “善!”刘彻抚掌赞道:“为官一方,任职一地,当如朱卿一般,将治下大小事务,娴熟于心,有此心,则何愁三代不可至?凤鸟不来,河不出图?”

    当初,孔夫子晚年哀叹: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而孔夫子的这一声哀叹,可不仅仅只有儒家人才能感同身受。

    法家、墨家、黄老派甚至杂家,谁人不是呢?

    在传统的中国文化里,致君尧舜上,以齐三代,让上帝赐福,河出图,凤鸣岐山,始终是最大的目标和追求。

    但,周公之后,似乎圣道已绝。

    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老子还是尹文子,商君还是韩非子,都没有人能感动上苍,让凤鸟出现,龙马驮八卦出河。

    是以,孔夫子之叹,让诸子百家,都是心有戚戚然。

    如今,刘彻这么一说,立刻就让场中群臣都是感同身受,连围观的列侯们也都纷纷跪下来拜道:“臣等皆愿肝脑涂地,辅佐陛下……”

    至于什么三代啊尧舜啊,这就不是臣子们所能说的,至少不是这个场合可以说的。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三百九十八节 失望

    望着朱买臣,刘彻忽然心里一动,好奇的问道:“卿是何门高徒?”

    刘彻这个问题一出,场外,无数人的目光就聚集了过来。

    在这一刻之前,朱买臣的表现,不说特别优秀,起码也当得上不错的评价。

    更何况,他还引起了天子的兴趣。

    仅仅是这一个条件,就足可为他加分。

    这样一个人,尽管年纪有些大了,但,若他是我家的弟子,却还是可以适当的调拨一些资源进行培养,有着天子的关注和青睐,未来怎么着,也是一地两千石郡守的格局!

    儒法和黄老各派的巨头都是如此想着。

    也由不得他们不去这样思考。

    当今天下格局,就是儒法黄老三足鼎立,共同秉政。

    墨家、杂家则在野虎视眈眈。

    任何一个学派,稍微不努力,就会被人拉下马。

    想在这场战国后最大的思想竞争和道统之战中胜出,每一分力量都需要珍惜,每一个人才都需要把握。

    不然,就要被人挖墙脚!

    “回禀陛下……”朱买臣却是长身一拜,挺直了胸膛,骄傲的说道:“臣本学的是《春秋公羊》,然,到了安东之后,臣深以为,若兴国安邦,莫不如以杂家之学调和……”

    他这话一出,整个会场都有些嗡嗡嗡的议论声。

    杂家?

    吕不韦搞的那个学派?

    不是早就已经销声匿迹,至少也是衰微至极了吗?

    唯有消息灵通之人,面带慎重。

    杂家,已经在安东死灰复燃,并且蓬勃发展的事情,他们自然有所耳闻。

    尤其是儒家各派,都听说过,孔子后人移居朝鲜,受命教化朝鲜之民,结果被当地的平壤学苑打的节节败退之事,以至于奉祀君的三世孙孔安国躲到了山里,沉迷于炼丹修仙之事……

    好好的孔子后人,居然学起了老庄学派避世。

    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而这平壤学苑,正是杂家在安东的大本营。

    号称有弟子三千,贤达七十六人。

    影响力遍布整个安东都护府,甚至,沿着海洋航路向着辽东、辽西和燕蓟渗透。

    之所以现在还没有被天下广为所知,实在是刘彻曾经给许九下了一个指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显然,杂家也听了进去,于是,一直以来不刻意的宣传自己,给广大黄河以南,长江以北的人们造成了一种假象。

    但,每一个去过安东,去过朝鲜的人,都必定不会忽视杂家的可怕潜力。

    现在,这个学派在安东全境,几乎就是无可睥睨的霸主。

    无论儒法,都在它面前一败涂地。

    这虽然与安东的特殊环境有关,但却也说明了杂家的强大生命力。

    刘彻听了朱买臣的回答,感觉更有意思了。

    “杂家……嘿嘿……”他在心里笑了一声。

    今生,整个世界都已经被他搞得面目全非了。

    就如这朱买臣,在前世是儒家的大拿。

    特别是他陷害张汤,导致法家最后一位在中央的巨头垮台,儒家从此占据了绝对优势。

    而如今,此人却入了杂家,还与张汤变成了好基友。

    这未来天下局势变化,真的是难以言说了。

    不过,无论如何,不管这朱买臣的私德和为人究竟如何。

    此人的业务能力和手腕,是不差的。

    而且,倘若刘彻没记错的话,朱买臣还是闽越问题专家。

    想了想,刘彻就有了决定,对朱买臣道:“朕听说,朱爱卿是会稽人?”

    “启奏陛下,臣祖籍吴县,当年吴逆背主,臣为避战乱,迁居会稽富春……”朱买臣拜道。

    “这样啊……”刘彻顿了顿问道:“卿既是会稽人,那卿可知,会稽地方之弊政?”

    “启奏陛下,臣以为,会稽之弊……”在心里面稍微想了想,朱买臣就果断答道:“主要有三!其一曰:民智不开,技术落后,无中原器械之利!”

    作为吴人,而且,出生于最底层,朱买臣的整个人生的大部分都是在吴国渡过的。

    他非常清楚,旧吴之地的弊端。

    吴越平原,地势开阔,水网密布,与北方不同,这里的主要栽培作物是水稻。

    大部分的土地都是水田。

    民众的耕作方式,乃是所谓的‘火耕水耨’。

    火耕者,放火烧草,将稻田里的杂草烧毁,以此肥田;水耨者,在播种了水稻后,等田中杂草长起来,立刻放水倒灌进田里,淹死那些杂草,使得田里的水稻没有竞争对手。

    这种粗放的耕作模式,与中原地区数百年前的刀耕火种有些类似。

    总之,就是看天吃饭。

    是以,吴越之地,尽管号称是‘果蒇蠃蛤,食物常足。故偌窳蝓生,而无积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

    但,实际情况却是常常发生饥荒。

    与北方不同,北方的饥荒是因为旱灾,而吴越的饥荒,却是因为水灾。

    因为当地水网密集,湖泊大泽无数。

    所以,每次一发洪灾,立刻就是千里汪洋。

    受灾者,常常以十万、数十万为单位。

    饿殍者延绵百里!

    更可怕的是,疫病横行,人民没有健康保障!

    而偏偏,在北方发展起来的各种农业技术和器械,在吴越地区,几乎没有用武之地。

    这就导致了,尽管朝廷这几年大量派遣官员前去,但,地方经济却迟迟不能发展。

    “其二曰:巫蛊神婆,淫祀横行!”朱买臣说到这里时,几乎是咬牙切齿。

    他人生大部分的不幸,都是起于巫蛊神婆。

    他的父亲,他的兄弟,都是因为听信了巫蛊神婆的谎话,贻误病情而亡。

    对于巫蛊神婆,他可谓是恨之入骨。

    “其三曰:豪族兼并,小民无立锥之地!”朱买臣再拜道。

    吴越地区,在从前,吴王刘濞在的时候,兼并之事就已经泛滥成灾了。

    只是当初,吴王经常组织无地百姓开垦荒地,如此才能勉强维系局面。

    但,吴王一死,没有了组织者,当地的兼并情况就变得非常恶劣了。

    更麻烦的是,由于没有了吴王刘濞的财力支持,当地的水利系统渐渐崩坏,而且,由于水灾连年不绝,那些新开垦的土地被大自然不断夺回。

    失地农民越来越多。

    仅仅在安东地区,来自吴越的移民就已经占了主流。

    刘彻听着朱买臣的话,也是点点头。

    吴越地区,刘彻这些年空降了上千的官员过去,甚至还派了颜异去坐镇。

    只是可惜,除了在打击淫祀一事和控制血吸虫上有所成就外,其他方面,可谓是搞得非常糟糕。

    特别是在会稽郡和豫章郡,由于颜异的儒家思维,导致了当地豪族不断坐大,侵蚀和抢夺底层人民的生活空间。

    颜异面对这个情况,虽然急的满头大汗,但却束手无策。

    只能是不断要求刘彻从中央拨款,或者组织无地百姓迁徙去安东。

    仅仅是去年一年,就有超过三万无地百姓,迁徙去了安东。

    虽然说,吴越的地主豪强们在客观上起到了帮助刘彻开发安东的作用。

    但,说到底,吴越地区和江南地区,也是中国之土,也是需要大量人口的。

    他们再这么玩下去,一旦会稽和豫章人口下降到一定数字,那山里面的越人部落就要出来抢地盘了。

    况且,身为统治者,刘彻已经无法容忍当地的情况继续恶化下去了。

    本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