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1163章

我要做皇帝-第1163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百姓,本来想的是,等今年安东的麦子熟了,就去要一点帐……”

    “帐?”李广有些不解。

    阳时却是骄傲的道:“当初安东大开发,移民从渔阳、右北平过,俺们可是借了许多粮食的,说好了要还的!”

    “哪成想……这匈奴人迟不来,早不来,现在来了……唉……”说着又是长吁短叹。

    渔阳的粮食产量本来就少的可怜,很多地方亩产只有一石……

    甚至更少……

    这也是以前渔阳守军饿肚子的缘故!

    想当年,今上没即位前,渔阳地方莫说是士兵了,就是他们这些校尉、都尉甚至县令,也不是没饿过肚子,特别是青黄不接的时候,饥一顿,饱一顿那是日常!

    也就是当今天子即位后,开始补贴边塞驻屯的军队。

    还从各地调粮过来,让士兵们总算能吃一顿饱的。

    再加上国家政策开始向边塞倾斜,边塞地区的百姓的徭役和赋税,全部从原有基础上减半,而缺少的部分,则直接走少府的帐,从盐铁利润和铸钱里出。

    这才让包括渔阳在内的边塞的民生和经济开始慢慢发展。

    但即使如此,这些优惠政策,也无法立竿见影的起到效果。

    而渔阳地方寒苦,土地贫瘠,水利设施严重缺乏,这些都是一时半会改变不了的客观现实。

    所以,一受灾,整个经济和社会就会崩塌。

    李广听完也是长叹一口气,他想起了当年他在代国和上郡以及陇右北地见过的场景。

    太宗时期,这些地方的军队,也是如渔阳军队一般窘迫。

    直到晁错开始输粟捐爵,同时鼓励屯垦,情况才开始好转。

    但情况真正变化,还是当今天子即位后的这几年。

    如今,大量资源和资金,涌入边塞,广修水利、道路、军堡。

    所以,他也能理解渔阳军民的选择,毕竟,他也曾经在边塞上干过拿着军粮平卖甚至借给百姓的事情。

    这也是几乎所有正常的汉军军官都肯定会选择的方案。

    不然的话,百姓挨饿,就会逃难,一旦逃难,辖区人口就会锐减,辖区人口锐减,明年粮食就收不上来,明年没有粮食军队就要挨饿,军队挨饿,就没有战斗力。

    而且,没有人口,就没有预备役和动员能力。

    一旦有事,一个几百或者千把人的都尉所拿什么去跟几千上万的匈奴蛮子战斗?

    如今,渔阳无粮的问题,则无疑成为了现在最关键和最致命的问题。

    没有粮食,拿什么养援军?

    从蓟城调粮?

    且不说能不能调来,就单单是这程序,恐怕也也要扯上半个月的皮!

    况且,恐怕蓟城也没有什么粮食!

    安东大开发,几乎将整个燕国的官仓搬空的事情,李广可是曾经在邸报看过的。

    而没有粮食,就算李广有天大本事,也解决不了士兵肚子的需求!

    ………………………………

    今天本来想继续的,但状态不佳~~~~~~

    明天再来吧!~恐怕我以后都会这样了,一天勤奋一天懒惰。

    这也算某种意义上的劳逸结合吧~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两百七十六节 可怜的燕王

    虽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李广深知,不能因为没有粮食就不跟入侵者战斗。

    保卫桑梓,这是边塞军人的天职和使命。

    他微微皱了皱眉头,道:“大家不要急,粮食的事情,俺再想想办法……”

    “大不了,俺去把燕国王宫的粮食搬来……”

    一国王宫,肯定有存粮!

    特别是燕国自敬王以来,一直没有大兴土木,这积蓄是肯定有的。

    李广当年在睢阳,就亲眼看到梁王拿着自己的内库犒军!

    在他想来,梁王这样的汉家亲藩,都可以拿出自己的私房钱来,没道理燕王就不能拿出来!

    而且,燕王也不敢不拿出来。

    毕竟,渔阳的存亡,关系着整个燕蓟的安危。

    但其他人听了,却都是面面相觑,低着头,一言不发。

    李广见了奇怪的问道:“俺说错了什么吗?”

    阳时叹了口气,道:“将军有所不知,若是康王还在,此时将军的作为,大概是可以的,但如今的燕王……咳咳……”

    其他人也都纷纷点头,道:“是啊,康王若在,俺们可能就不需要担心粮食了……”

    敬王和康王,这两代燕王,在这幽燕之地,虽然仁政不多,但还是颇为体恤军民的。

    尤其是敬王在位时,这渔阳、上谷、右北平等边塞,常常能得到燕王的支持。

    虽然可能少,但多少能够弥补一些。

    至于康王在位,虽然康王更喜欢跟文人来往,拿着钱,养了一堆堆的文士。

    但,到底也不敢短边塞驻军的供应。

    不说有求必应,一般来说,边塞有困难,去找燕王,总能解决一些。

    但如今这位大王……

    却与其父祖截然不同!

    其还是世子的时候,行为就常常出格,等当了燕王,没了父亲约束,那更是变本加厉。

    其在蓟城大修宫室,狂造园林。

    甚至还挪用了一部分国家拨给边塞的军费来为自己享乐!

    最终,这个大王的行为,激怒了边塞军民,在去年,渔阳、右北平两郡的十三位校尉和七位都尉联名写信给长安武苑的元老——俞候栾布,向这位旧日的老上司和恩主哭诉燕王无道之事。

    由俞候向御史大夫衙门和丞相府反应了以后,这个事情才得到初步解决。

    燕王捏着鼻子,退还了大部分的国家拨款。

    但还是有一百多万钱,到现在都没能拨付……

    有些时候,燕地边民甚至想要干脆学习章丘百姓的榜样,搞个大新闻,干脆弄死这个渣渣算了。

    但,终究念及敬王和康王的遗泽,不忍燕王绝嗣,敬王和康王变成孤魂野鬼,得不到宗庙香火血食,这才作罢。

    李广看着这些人的反应,终于明白了,原来那个燕王是靠不住的!

    这让李广感觉有些匪夷所思!

    他与汉家诸侯王们打交道的机会不多,但也与那么几位打过交道。

    梁王刘武就不说了,这位大王给李广的印象非常好。

    又能在他面前不摆大王架子,出手又慷慨无比。

    就是吴逆刘濞,虽然谋反,但他对军人和百姓也是没的说的。

    迄今,吴国旧地,都还有人悄悄的祭祀和悼念这位大王……

    就是看上去默默无闻,一直宅在晋阳王宫里,很少出门的代王,对军方和百姓,也不错。

    代王王宫,至今,都还是二十年前,梁王刘武移封时的模样。

    但这燕王与前些年的齐鲁诸王怎么就这么的不成器?

    李广想了想,只能将之归结于非太宗苗裔,不能体恤百姓这个原因。

    这也是齐鲁四王倒台后,坊间流传的一个说法,专门讲的就是——为什么刘氏旁系不成器?就是因为非太宗所出,没有得到圣王教育的缘故!

    不过,燕王不给力,那是燕王自己的事情。

    李广才不管这么多呢!

    他只知道,自己没有粮食,就没有办法守住这广大的渔阳长城防线。

    天子点他的将来这渔阳,他就要对渔阳和天子负责!

    “诸位不要急,俺必定可以从燕王哪里借来粮食……”李广拍着胸脯,做出保证:“旁的不敢多说,五万石粟米,这燕王是必须要给的!”

    他若不给,那李广就可以带兵强行去拿!

    他除了是这渔阳郡守外,可还兼着燕国中尉的差事。

    中尉去王宫拿粮食,天经地义!

    不给就明抢!

    燕王能耐他何?

    …………………………………………

    但,李广还是慢了一步……

    因为薄世已经抢先,将燕国王宫的王仓大门打开了。

    “这燕王还真会享受啊……”薄世看着满仓的黄金珠玉,砸吧了一下舌头。

    只见这王宫的秘仓里,堆满了一箱箱的黄金美玉,珍珠奇石,甚至鲸鱼油脂、棉花被袄等奢侈品。

    “全部搬走……”薄世打手一挥,说道。

    如今,外敌当头,这些黄金珠玉,都得变成资源才行!

    不过,薄世还是给燕王刘定国留了些面子的。

    他对左右道:“将所有的物资都统计一下,造成表,对外宣布,这是燕王为了激励将士杀敌拿出来的赏格!”

    “诺!”左右大声的应道。

    至于这燕王将来会不会来找他麻烦?

    这薄世可不管!

    这官司就算打到天子面前,也是他有理!

    况且,如今的燕王,还有求于他,拿他点财富,理所应当。

    当然了,薄世此行,最重要的目标还是藏在这王宫各地的仓储里的粮食!

    这才是关键!

    虽然楼船一刻不停的从齐鲁运粮过来,但,成本和代价非常大。

    仅仅是为了运来第一批的十万石粮食,就有三艘舰船因为躲避暴风雨而在海岸线附近触礁沉没,上百位楼船水手葬身大海的波涛之中。

    换句话说,楼船运来的粮食,每一粒都带着血!

    为了让楼船能保留一些元气,薄世没有办法,只能对刘定国的私人金库下手了。

    他也不害怕更不在乎未来的官司!

    他是外戚,在理论上来说,与燕王是亲戚。

    亲戚之间借点东西,那是正常的事情。

    况且,有本事刘定国就去告嘛……

    看看宗正和太常,敢不敢接?

    看看天子和两位太后站在谁那边!

    于是,一箱箱的黄金,被搬出了王宫的仓库,装上马车。

    一件件美玉、珠宝,被摆到了台面上。

    一匹匹丝绸和棉袄,堆积在地面上。

    然后,一辆又一辆的重载马车,驶入王宫,将无数的粮食装载在车上。

    闻讯赶来的燕王刘定国,看到这个场面,气的双手颤抖,几乎口吐白沫。

    “都督!这些都是寡人的财产!”刘定国气喘吁吁的跑到薄世面前,大声说道:“你怎么敢未经寡人许可就私自拿走?”

    薄世耸耸肩膀,问道:“大王没有同意吗?”

    然后他自语着道:“下官明明记得大王答应了的……下官还记得大王给了下官一道命令说:今王事危及,寡人上思报效天子,下念民生之艰难,乃愿尽出王国黄金珠玉及藏粮,以资军用……”

    薄世甚至拿出了一张已经盖上了燕王王印的公文,递给刘定国看,道:“大王您看,您给臣的公文都还在臣这里呢……”

    刘定国气的眉毛都立了起来。

    他从未见过如此飞扬跋扈的臣子!

    他拿着手指,颤抖的指着薄世,半天说不出话来。

    薄世却是无视了对方凶恶的眼神,对左右吩咐道:“今日大王似乎还没有去市井与百姓、军民见面罢……快快带大王去市井与军民见面,激励士卒,必当奋勇杀敌!”

    “姓薄的!”燕王被几个校官架起来,他恶狠狠的对着薄世道:“你给寡人等着,寡人一定要上书弹劾你!”

    “你居然敢凌辱宗室,不敬藩王……你的罪过,大了!”

    薄世却是无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