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113章

我要做皇帝-第113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经俱都准备好了,只等殿下前去祭祀、祷告……”汲黯拿出一张帛书,递给刘德:“这是臣拟的祭文,请殿下过目!”

    刘德拿过来,放在手里,看了看,皱了皱眉头,吩咐道:“这里改一下,不要出现我的名字,就用太后的名义!”

    正所谓国之大事,唯戎与祀。

    在祭祀神灵和先贤这种大事之上,每一个细节都马虎不得。

    刘德此来天子庙,虽然没有亮明身份,但是,祭祀的细节和祭祀的过程,全部都是要建立档案,以供天子、太后查阅,甚至还可能被朝臣翻阅,所以,半点马虎都不能有,每一个细节都必须考虑周到。

    特别是祭祀如今的最高天帝太一与圣人周公,更是要做到尽善尽美。

    汲黯的祭文写的不错,就是在这祭文中,刘德的名字出现了三四次,可能汲黯站在他的立场上,必须加上刘德的名字,否则,就是政治不正确。

    但刘德却不能让自己的名字就这样大摇大摆的出现在祭文里,这要回了长安,马上就会被人说闲话!

    汉家自从刘德皇祖父太宗孝文皇帝十四年以来,就不再玩商周天子那一套祭祀必为自己祈福的套路了,而是进化到了祭祀神灵,不祈福己,而福天下的新的套路。

    “我闻先王远施不求其报,望祀不祈其福,右贤左戚,先民后己,至明也!”刘德悲天悯人的道:“卿之祝釐,归我者多,不为天子、太后,天下百姓,我德薄安敢受之?且以我之不德,而躬享其美其福,百姓不与,是重吾不德也,先帝曾令:祀官致敬,毋有所祈,我虽不肖,亦不敢违之!”

    这番话真是说的冠冕堂皇,把汲黯都给感动了。

    要知道,人都是自私的。

    夏商周三代,号称三代之治,但是,祭祀天地神明,从来都是只给天子祈福,而不管其他人的,更有甚者,天子生病了或者天子的妃嫔生病,祝祭官会将群臣的名字给写到祭文上,祈求天地神明将天子或者其妃嫔之病转移到臣子们身上,这就是所谓的秘祝移祸。

    这个情况,三年前才得到改变,当时的太宗孝文皇帝病重,百官建议祭祀天地神明,请求将天子之病转移给群臣,这样皇帝就可以摆脱病魔,重获新生,但是被先帝拒绝。

    当时,先帝下诏说:百官之非,宜由朕躬,天下治乱,在朕一人。

    意思是,百官有错,那是我这个皇帝领导不合格,天下治乱,皆是皇帝的原因,怎么可能让百官百姓代替我这个领导受过呢?

    当时,全天下都被感动的稀里哗啦。

    如今刘德的这个表态的思想跟立意与先帝当年的诏书如出一辙,马上就让汲黯想起了先帝,甚至让几个站在一边伺候的宦官和门口的卫兵听了以后感动的稀拉哗啦的哭了起来,此时,在他们的眼中,刘德就像太阳一般耀眼,就如同圣人一般高尚。

    ps:  等下应该还有一更 ~嗯,今天出去有事了,9点才回家,现在头有些疼,我歇会再写,嗯,今天更新不给力啊~明天还债!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百六十八节 祥瑞(1)

    汲黯走后,刘德退入内室更衣,穿上冠旒,系上绶带。

    刘德挥手命令道:“除王道之外,余者皆退下!”

    等其他人走的差不多了,刘德就转过身子,对着王道问道:“天子庙那边,安排的怎么样了?”

    “殿下,按照您的吩咐,奴婢已经安排妥当了!”王道压低了声音答道。

    “这就好!”刘德满意的笑了笑。

    昨天晚上,刘德就给王道布置了一个特殊任务,刘德祭祀太一,必须要出现祥瑞,没有祥瑞出现,祭祀个毛啊!

    汉家天子,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身为未来的天子,刘德也必须有天命加身!

    制造祥瑞,历来都是皇帝装逼的拿手好戏。

    “宁成可有回报了吗?”刘德又问道。

    出函谷关之后,在弘农郡,刘德就密令宁成带人先行赶往汾阴,执行另外一个祥瑞的任务。

    “回禀殿下,宁成昨日传回音讯,说是已经跟曲周候家族取得了联系,正带人在泗水中搜寻殿下所指派的那个东西!”王道恭敬的答道。

    刘德点点头。

    祭祀太一,弄出的祥瑞只是个开始,真正的正餐在汾阴!

    汾阴有什么?

    刘德嘴角露出一丝笑容。

    再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汾阴的河里埋着一个什么东西了!

    所谓的凤凰来仪,麒麟出现,嘉谷生长,与泗水中埋着的那个东西相比,简直是弱爆了!

    身为穿越者,身为重生者,倘若不知道去把泗水里埋着的那个大杀器挖出来,那刘德就是2逼了。

    毫不夸张的说,泗水中所埋的那个东西,就是天命的象征,就是神圣的君权。就是君权天授的象征,就是天子统御四海,天下臣服的标志。

    与之相比,什么彗星出现啊。雷击宫殿之类的不祥之兆,简直就像小孩子的玩具。

    只要挖出那东西,一切不详的征兆,都将变得没有任何说服力。

    在古代中国漫长的历史上,唯一能与那东西比一比影响力。掰一掰腕子的东西,可能就是河图洛书了。

    只是河图洛书那东西,太虚无缥缈了。

    泗水里的东西,却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的。

    “一旦找到了,马上告诉我!”刘德吩咐着,心情也是激动万分,在泗水中的那个东西面前,没有人能保持镇定。

    此来河东,掌握河东的资源,为他所用。只是长远计划,就算成功了,一时半会也带不来什么好处,甚至可能还有麻烦。

    只有那东西,才是挖出来,马上就见效,马上就能稳固他的地位,让便宜老爹只能选择也必须选择他作为太子,甚至能让天下诸侯都安分下来,让许多本来的骑墙派立刻就转变态度。

    那东西的威力是如此巨大。以至于刘德给宁成下了死命令,找不到那东西,他就不用回来了!

    “诺!”王道点点头。

    于是,刘德将绶带系好。挺着胸膛走出门,登上早已经被保护的非常严密的马车,在数百名军士的保护下,缓缓的朝着天子庙的方向而去。

    天子庙,建于大阳县的吴山之上。

    所谓吴山,周太伯之封也。

    所谓周太伯。周文王之兄长,与其弟仲雍让位文王,而出逃至荆吴之地,成为后来的吴王夫差的先祖。

    孔子赞其:泰伯可谓至德也,三以天下让,民无德而称焉。

    汉室建立之后,对于太伯这样的名臣忠臣,肯定是大加褒扬,刘邦以来,历代天子都有追封和保护其祀。

    天子庙就是汉室承认和认可的一处正式祭祀庙宇,本是周太伯之后,被封为虞候的虞仲之国的宗庙。

    春秋时期,晋献公假道伐虢,会师之时,顺手灭了虞国,于是改虞国宗庙为天子庙,祭祀天地神明与三代贤王。

    刘德上了山,整个吴山此时已经被军队团团包围,驻扎在大阳的汉家军队,在郅都的调动下,把守着吴山上下的每一个出口,这种阵仗,几乎等同于宣布,汉家皇室有人来到了吴山了。

    于是,整个大阳县就像被人在屁股上狠狠的抽了一鞭子。

    汉家天子从来自诩爱民如子,这大阳的现状,要是被天子知道了,马上就是大军进剿,廷尉亲临。

    老刘家的天子能容忍贪污,先帝就曾宽恕过好几个贪官,还赐钱给那些贪官,要用道德来教化他们。

    老刘家的天子也能容忍酷吏,甚至喜欢酷吏。

    但是,刘氏的天子永远不会容忍残害平民之人。

    立国以来,被废掉的彻侯,十个人里起码有五个是因为侵占民田,横行不法,被上告到廷尉废除的!

    至于地方豪强平时在乡间自己做土财主,作威作福,也没人管。

    但一旦被长安知道,马上就是大祸临头,汉家对于地方豪强横行不法,从来都是零容忍。

    河东郡守周阳由最初上任时,新官上任三把火,全部都是烧向地方宗族与豪强势力,杀了几百人。

    于是,消息传出,整个大阳的百姓可能还没什么感觉,但整个官僚豪强集团,却马上是如丧妣考,他们可都是读过书,知道汉家会怎么对他们!

    就算是从宽对待,起码也是要被抄家,流放到邛巫甚至是北边的长城脚下去。

    严重一点的话,能活命都是个奢望。

    刘德懒得管这些,他心里也清楚,他出现在吴山,就是判处了大阳县官吏豪强的死刑。

    这就好比后世天朝某县县委书记横行霸道,市委不能制,但假如总理出现在那个县,不需要表态,也不需要说话,只需要出现,那个县马上就会被省委当成典型处理掉。

    官僚集团的特质之一就是永远服从上级,跪舔上级……

    刘德进了天子庙,在庙祝官的带领下,先瞻仰了周文王、周武王的塑像,鞠躬致敬,然后就来到了供奉着圣人周公的周公殿,向周公进祀。

    作为天下文人的共同导师,诸子百家都认可的祖师爷,周公的待遇是享受三牲和祭文一篇。

    刘德在汲黯的引导下,按照着流程做完整套对周公的祭祀之礼,宣读了祭文,同时还以弟子之礼在周公塑像之前叩首,表示自己愿意遵循周公旦的理想,建立大同天下。

    然后就是重头戏,祭祀最高天帝,老天爷的化身,五帝的领导,太一神。

    刘德走进太一神殿,他抬头看了一眼王道,王道朝他眨眨眼,刘德马上会意,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了,只要照着剧本来,祥瑞就会出现。

    ps:  今天先两更吧~累死我了,白天跑了大半个南宁~汗~嗯,明天估计能码字一天,看看能写多少咯~反正会把今天的欠债还掉~起码4更吧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百六十九节 祥瑞(2)

    刘德向前一步,抬头看了一眼大殿正中的太一神像,恭敬的按照着汲黯交代的礼节,叩首,拜,再叩首,再拜。

    站在一旁的庙祝官清了清嗓门,用着雅语唱着一些刘德也听不太懂的祝词。

    雅语这种周代贵族的语言,对刘德来说,跟外语没多大差别,只隐约听明白了些恭维四方五帝,夸耀天地八主的话。

    按照传统唱完这一段抑扬顿挫的祝词之后,庙祝官才跪下来叩首恭敬的请道:“请天主降临,上帝显圣……”

    所谓的天主、上帝,当然不是后世西方的那个所谓的神明。

    在上古先秦的神话传说中,所谓的天主、上帝,指的是同一个神明——天帝太一。

    而且,除天主之外,被社会公认,朝廷承认的天地主宰还有七位,分别是地主后稷,兵主蚩尤,以及阴主、阳主、月主、日主、时主,各自都有祭祀之地。

    除此之外,汉人认为另外还有五位帝君辅佐这八位主神,共同掌控天地阴阳过去未来宇宙上下。

    这就不得不提一句,在上古先秦的神话传说中,本来是只有四位帝君的,分别以白青黄赤为庙,汉太祖刘邦坐了天子位之后,就问别人,为什么秦人只祭祀四位帝君呢,俺记得有五个的啊,还有一个在哪里?

    你要理解刘邦这个流氓能懂的捡起来秦代的礼制就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