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930章

天下豪商-第930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可惜张克公心里面想的这些,耶律延禧是听不见的。而且就算听见了,也不会相信。燕地百姓在契丹的统治下一百多年都老老实实的,也没多少人敢反抗。现在转到武好古手里才多久?就摇身一变成暴秦了,可能吗?

    张克公在天津市的坐探杜文忠今天没有到码头相送,而是去了天津书画街的玉夫人府去和“失散”十几年的妹子杜文玉相认了。

    不是为了荣华富贵,而是为了他的独子杜国良。这小子不顾杜文忠的苦劝,最终还是报名参军,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和军战士,现在已经入了军营,就等着上船赴辽东了。

    这可是急死杜文忠了。他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现在要去辽东和可怕的契丹人打仗了,要是有个什么万一,他还怎么活?所以也不顾他曾经在界河商市所犯的罪行,以及后来为张克公当坐探搜集武好古犯罪证据的事情,硬着头皮去找妹妹杜文玉了。

    不管怎么样,哪怕是去蹲监狱,也得把儿子捞出来啊!要是真的在辽东战死了,那杜文忠还怎么活呀?

    这边杜家兄妹自是抱头痛哭,那边杜国良小朋友则领到了一领瘊子甲,还被派了弩兵的差——幽州军库存的瘊子甲肯定不够装备那么多誓死保卫共和的新兵。所以只能优先配备给“少年兵”了。杜国良是小学生从军,所以就被归入了“少年兵”的行列,给了盔甲。

    而他的弩和佩剑都是自备的。天津市鼓励市民习武,也鼓励私人拥有兵器,特别是作为守城利器的弩。杜文忠因为是好市民,所以也出钱买了一张弩给儿子玩。至于佩剑是小学生人手一柄,连女校的女生都不例外。杜国良当然也有佩剑,而且还会击剑。

    所以入伍的“少年兵”,除了骑士小学的学生(他们都是骑兵),大多都充了弩兵,也有一部分给派了辎重管账或文书的差。

    在领到盔甲,分配兵种的同时,杜国良短暂的新兵营训练也就结束了,他被分到了陆军第六将的补充营。再有几天,就要登上前往辽东的征途了。

    因为有冬季的冰封期,所以运往辽东的部队,都会在秋天结束前出发,然后在旅顺府完成最后的训练。

    作为共和军最高统帅的武好古,这次也将披挂上阵。不过不是渡海赴辽,而是和赵钟哥一块儿前往榆关,指挥辽西方面的作战。

    根据原本的计划,共和军只会在辽东半岛上和契丹人决战。等到将辽军击退后,再伺机夺取辽东半岛和辽西走廊。

    但是情况发生了变化,幽州劳动人民捍卫共和的热情太高了。所以共和府总军机司不得不开辟第二战场,在辽东开战的同时,发起辽西战役——这可不是因为兵太多没有地方运用,而是共和政府必须夺取更多的土地去分配给热爱共和的劳苦大众。

    包括武好古在内的元老和共和执政府的高官可不是傻瓜,他们很清楚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劳苦大众热爱共和……并不是共和制度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而是授田府兵制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他们是为了土地而当兵的!军饷可以不给,但是土地必须要分!在扣除了“爱国小学生”(他们才是共和的基本盘)和已经授予土地的骑士、府兵后,至少还有二十五万以上的新兵需要在战胜辽国后分配土地!

    如果所有的新兵都按照府兵的标准授田,就需要授出5000万亩……整个辽河流域,大概都要拿来分给幽州的劳动人民了。

    渤海国什么的……呃,为了幽州的劳动人民,就只能对不起高永昌和拥护他的渤海右姓地主阶级了。

    ……

    辽东,复州,笔架山。

    大辽天子御营内,一片喜气洋洋的气氛。进出御帐的大辽国贵胄们,脸上都挂着压抑不住的兴奋,不时还有相互道喜和吹捧。

    辽东战场,这些日子进展顺利。东路东关城方向步步推进!西路旅顺府城方向同样是步步为营,直逼到了府城之下!

    只有中路的大黑山战场进展比较缓慢,佯攻大黑山的渤海军和汉军,连续数十阵败北,现在只得在山脚下构筑工事,和山脊上的大黑山山城对峙。

    到了昨天晚上,东关城方向的马家奉先军更是取得了重大进展。马家死士穴地爆破了东关关城,炸塌了二十步宽的一段城墙。现在马家的死士已经突入城内,同幽州军展开了肉搏。虽然暂时还没有取得全胜,但总归在东关城内站稳了脚跟。

    东关城被马家军占领,也不过是时间问题了。

    东关一旦取得突破,辽军就能趁机插到大黑山、旅顺府城的后方。旅顺大战的胜利就可期了!

    战事进展如此顺利,都有点出乎耶律延禧的预料了。

    所以今天也不等马家军完全占领东关,就在笔架山的御营大帐中摆了庆功宴,给功臣马植庆功了。

    马植昨天亲自带兵冲杀,据说还和一个幽州军的勇士大战了一百回合,不过没有取胜,还受了点伤,现在头上缠着纱布,一条胳膊也被白布吊着,由几个亲兵扶着来到耶律延禧的御营。

    耶律延禧看着马大忠良的模样,那个感动啊!亲自上前去扶他入座,还让自己的爱妃萧瑟瑟给马植敬酒。

    马植则拍着胸脯保证,今天晚上再发起一场夜攻,无论如何都要拿下东关城。

    而且他好像也寻到了克制幽州军的办法,就是夜战、近战加上堡垒战。

    夜间幽州军的长枪阵和铁骑兵没办法保持队形,近战中幽州军的“妖法”又发挥不出威力。而堡垒推进的办法,也可以最大限度抵消幽州军的“妖法”……

    另外,马人望也找到了幽州军“妖法”的秘密。原来就是一种火药武器!

    辽国也有火药的(在燕云十六州被割让前,火药早就发明出来了),虽然威力差了许多点,但是终归可以用一用。昨天晚上的穴地爆破,就是用辽国火药完成的。

    而马人望还找了能工巧匠,制造了一门“大筒”。没错,就是火炮!不过不是青铜铸造的。虽然辽国也有能铸大型青铜器的工匠,但是要完成铸炮,必须得探索上好几年。仓促之间,当然来不及了。不过马人望脑子灵活,找了几个木匠,掏空了一段树干的中心,做了一门木炮。今天早上还在耶律延禧跟前演示,发射了木头炮弹。虽然没有什么杀伤力,但是也足以解释了“妖法”的原理。

    耶律延禧大喜过望,也给马人望加官进爵,封了同知南院枢密使,马家叔侄,一时间都成了炙手可热的红人了。

    同一时间,旅顺府城内,大批大批的共和军士兵,正在井然有序的撤退。

    哦,也不是完全有序,还有不少士兵在忙着乱扔东西,破坏器物,胡乱放火,制造出一个慌忙撤退的假象。

    旅顺府城,终于要被放弃了!

    为了把辽军“粘住”,马政就将旅顺府城和东关城都抛出来做饵了。

    在放弃这两处险要的同时,大黑山山城和旅顺关长城,都会得到重兵防守。

    而为了包围大黑山山城和攻击旅顺关长城,辽军就必须插入大黑山和旅顺关之间的“空档”,这样就会腹背受敌。以后想要撤退就困难了!

    “总管,大王让末将给您捎话,他百分之百相信您。辽东这边要怎么打,都由您做主。如果兵力不够,只管开口。现在俺们共和军可是兵多将广,四五十万人马都有了!比人多,契丹人可输定了。”

    正在和马政说话的是武好古的假子武玄。他刚刚率领一个以少年骑士为主力的部(由三个营组成)抵达旅顺府。足足1500名铁甲骑士,大多是骑士小学的学生。马上的功夫,绝对不比他们的骑士老爹或骑士哥哥逊色。而且都是满脑子的共和理想。除了没有多少战场经验,其他方面,比起老一代的骑士只强不弱。而武好古的长子武义勇,也化名武勇参加了这支少年骑士部队,还担任了一个骑兵队的队正。

 第1167章 共和国的崛起 十三

    (全本小说网,HTTPS://。)

    辽东,旅顺府城。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

    大辽天子的日月神纛旗,就在这座府城高高飘扬。

    辽军大队大队的士兵,或者在行军,或者在城内各处安营扎寨。连续一个多月的“堡垒推进”,让打头阵的渤海军将士显得颇为狼狈。军装破碎肮脏,人也显得又脏又瘦,个个都土头灰脸,看着和乞丐差不多了。虽然打进了旅顺府城,但是这些渤海人看上去士气并不怎么高昂,人人都垂头丧气的。

    这是因为他们这一个多月过得实在太不容易了,前方是共和军的火炮和弩箭,背后是契丹人的军法和刀枪,身边还有拿着鞭子随时打人的右姓军官。而且挖战壕、修堡垒都需要高强度的劳动,一天干下来比打上十几阵都辛苦。到了晚上还得防着共和军的夜袭,根本睡不踏实。

    更可恨的是供应的伙食太差了!

    因为辽军的传统是打草谷,所以长期忽视后勤供应。这次出兵虽然有所改善,努力从辽河流域调集了大量的粮食,足够维持几十万大军的长期作战消耗。但那只是从总体上而言,在具体的后勤管理上,问题仍然层出不穷。其中问题最多,供应最紧的,当然是被契丹人推出来打头阵的渤海军了。

    渤海人本来就是大辽国的三等四等人,而且其内部还等级森严。大氏王族和渤海右姓可从来没把普通的渤海民众当成自己人,自然不会为他们的口粮去和契丹老爷争吵了。甚至还存着克扣倒卖的现象——哦,都卖给马植了!

    因为马家军一样存在粮食供应偏紧的问题。同时马植又有的是钱,他家也是天津市的“发起股东”啊,而且马人望、马植叔侄又有野心,当然得让自家的战士吃饱了。不像大部分渤海右姓(高永昌、高永福除外)的大佬,根本没想过要割据独立,也就不把军队当本钱了。

    而最让渤海战士们痛心疾首的,还是这座空空如也的旅顺府城。

    汉人的府城啊!

    不说金山银山的,铜钱绢帛总该有许多吧?老百姓家里面总该有些家当可以强,有漂亮的女子可以淫辱吧?

    可谁知道“打”进旅顺城后发现里面毛都没有!真正的空城,空空如也,连房子都不多,而且都是过了火的,大部分的房屋都没顶——都是茅草顶,一把火给烧没了。

    所以打头阵冲进旅顺府的渤海军将士们,什么都没捞着。不仅毛都没捞到一根,而且还白白担了个打草谷的罪名,各家右姓带兵官还得费尽口舌去给契丹老爷解释为什么没有抢到东西来孝敬?

    不过解释来解释去,那帮契丹人也不怎么相信。宋人的城池,人家又不是没打破过。不得已,渤海右姓的带兵官们只好把自家从耶律延禧那里得来的赏赐交出去……

    总之,上上下下都是一肚子的怨气。

    现在到了饭点儿,支起来的大铁锅都咕嘟咕嘟的翻腾着,锅子里面尽是些粟米和豆子,一点儿荤腥都看不到。

    如此惨淡的伙食,居然用来犒赏刚刚得了“大胜”的渤海兵。不过围着铁锅的渤海兵们早就顾不得生气了,谁让他们是渤海奴?认命吧!

    这个时候,他们只盼着能吃饱就睡,好好休息上几天几夜。

    不过耶律延禧哪里能容许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