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879章

天下豪商-第879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点。

    辽人要是打到真定府了,当然是一鼓作气南下开封府,怎么可能走井陉关入河东呢?不可能的事情啊!

    所以直到宗泽接手真定府团练后,都没有把井陉关当成布防的重点。而且井陉关在一百多年的和平之后,已经变成了一个沟通河北、河东的重要商贸通道,土门关内外都是商铺,关上还有税卡。税卡还是河北转运使司管辖的,怎么能让宗泽的团练去接管?

    因此宗泽就算想去井陉布防,也没这个权力。况且他也想不到辽人会从井陉关往西打。

    所以井陉诸关中的土门关就是一座空城!

    “好!”萧干长出了口气,“土门关一破,井陉险要就有一半落入某家之手了!

    传令全军,加速前进,今晚之前必须通过土门关!”

    “喏!”

    ……

    “棣儿,童宣抚到哪里了?”

    “爹爹,昨日晋州来报,童宣抚一行已经抵达临汾馆驿,算一算日程,再有三四天就应该能到太原府了。不过童宣抚并没有带多少兵马,只有不足300人的亲卫,还有一些幕僚和机宜,恐怕来了太原也无济于事啊!”

    大约在一刻钟之前,王旉就问过这个问题了,再上一次是半个时辰前……从昨天晚上开始,平日眼高于顶,看不上任何一个武人和宦官的王旉,就突然关心起了童贯这个没卵子的宦官的行程了。不但关心,而且还殷切期盼,真是盼星星,盼月亮,就盼着童大宣抚可以早一点抵达太原府,接下河东路宣抚使这个烫手的差遣。

    这份热烈的期盼之情,作为儿子的王棣,这辈子都没见过。如果不是知道自己的老爹为什么要盼着童贯前来,他恐怕会以为老爹和童贯是什么至交好友呢!

    真正让王旉突然对童贯另眼相看的,是昨天上午从平定军送来的一份紧急军报。属于平定军管辖的娘子关被从河北方向杀过来的辽军突袭占领!随后,这股数量不明,但是肯定不会少到哪儿去的辽军,就直接杀奔平定军治所而来。也不知道根本就没几号人防守的平定军,现在有没有沦陷敌手?

    如果平定军不守,那么太原府的门户就算大开了。凶悍到不行的辽兵,就要杀进太原府了。

    而河东路的治所太原,虽然是一座雄城,但是城内的守军大多已经开赴雁门前线的堡寨驻防。说太原是一座空城都不为过啊!

    守着太原空城,内无强兵,外无救援,北线的雁门关还面临辽主耶律延禧亲率大军的压力。身为河东路宣抚使的王旉如何不感到背上的黑锅重达千斤?那么重的黑锅,他王旉怎么背得起来?

    现在就只能盼着童贯能有点良心,趁着太原城沦陷之前,把河东宣抚使的“锅”接过去。

    这样王旉就能心安理得的跑路回开封府继续做官了……

    可问题是,童贯也不傻吧?他为什么要接这个锅?他这样的人物,不可能“耳聋眼瞎”,不知道辽人打进井陉关了吧?如果已经知道这事儿了,他只要在路上徘徊几日,等太原丢了后再接任河东宣抚,不就万事大吉了?

    “大人,还是布置战守吧!”王棣咬咬牙,“孩儿自作主张,已经将太原府城内的诸将都唤来了。”

    “布置战守?”王旉瞪了儿子一眼,“有兵吗?有能用的将吗?陶子礼调任的时候,已经把河东宣抚司中能办事的军机都带走了,留给为父的只有一群混资历的老禁军。靠他们守太原?你真当为父是姜子牙再世啊?”

    “可是,可是……童道夫要是不来,爹爹的河东宣抚就卸不了,总不能弃城吧?”

    “不弃城还能怎么办?”王旉急都急死了,一难过,一伤心,实话都出来了,“这事儿要怪就怪太宗皇帝吧!本来好好的太原城在汾河西岸的,放把火把汾河桥一烧,怎么都能支撑十天半个月。有这点时间,或许还能拉个丁壮,组织万把团练,在四乡八野搜罗点吃食。可是他偏偏小心眼,担心有人据太原造反,非来个水灌火烧的,还把太原新城建在了汾河东岸。

    这下好了,大宋的忠臣孝子也没办法据之以保天命了……童道夫要是再不过来,就只能组织百姓弃城逃亡汾河西岸了!”

    其实原本的太原城并不都在汾河西岸,而是夹汾河而立,有东西二城。在武周时期又在汾河水面上架桥,在桥上修建了不少建筑,称之为中城。

    如果这座太原城还在,倒是可以据守住西城。有汾河水的遮护,就能暂时挡住远道而来,没有舟船的辽军。只要挡住一段时间,太原城就能得到增援,储备也会丰厚起来。

    可是现在这座始建于西晋的坚城早就没有了!只有一座位于汾河东岸的小太原,城池虽然坚固,但是四野没有河流遮护,很容易被围困。

    而且前些日子王旉为了加强雁门一带的防御,还从太原城中调出了大量的储备物资。而各地的夏税还没有开始征收,自然也无法补充储备。

    所以太原城一旦被围,饿上两三个月也完了!

    “大人,不能弃城啊!”王棣摇摇头,“梁子美可是得了个追夺出身以来文字,永不叙用,海州编管的处分……”

    王旉咬咬牙:“海州编管就海州编管……为父去和梁子美作伴吧!”

    就在王旉下定决心要远离官场,去海州城安度余生的时候,一个出人意料的好消息,在第二天下午早传到了太原城。

    童贯加快了行程,正快马加鞭往太原府来!

    “真的吗?童大官到哪里了?”

    “平遥,今天早上就到平遥了!”王棣说,“童大官昨天晚上连夜赶路,连汾州城都没去,就直奔平遥!

    看来明天早上,甚至今天晚上他就能到太原府城了!”

    王旉眼泪都快下来了,“没想到童道夫如此忠于王事,令我辈读书人惭愧啊!”

    他抹了一把眼泪,又问:“辽人到哪儿了?他们打到哪儿了?”

    一旁马上就有机宜报道:“回禀宣帅,辽寇的先锋昨天晚上就到了寿阳县城之外。如果辽人绕城而过,先锋今晚也许就能迫近太原府城了。”

    “快快快,”王旉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水,“快去着急诸将到内厅议事,老夫要布置战守!”

    他的话只说了半句,还有半句就是“无论如何,都要坚守到童贯把太原城这个黑锅接过去”。

 第1103章 黑锅背起来

    (全本小说网,HTTPS://。)

    王旉听说童贯要来背锅,感动的都哭了。全本小说网;HTTPS://。m;而奋不顾身,连夜赶路的童大官,一样在暗自流泪,不过不是被自己的忠肝义胆给感动了,而是因为怕死而哭泣。

    他那么急着赶赴太原,当然不是自己的本意。他是在临汾的时候得知土门关被辽兵攻占的。

    当时他就知道辽兵要大举入寇河东,太原危矣,雁门危矣!

    不过河东局势在他看来并没有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因为从井陉入寇的辽兵是孤军深入,而且是长途奔袭,也不可能携带攻城器械。如果他们真的要攻打太原城,也必须花上一段时间打造器械。太原即便没有什么守军,十天半个月总还是能支撑住的。

    有了这十天半个月,童贯就有办法替太原解围了。别看童贯是孤身上任的,但他到底在朔方督军多年,急切之间,还是可以从朔方讨要到一点援兵的。

    另外,章援答应给他的雇佣骑兵也募集得差不多了。现在正由河西军大将苏之涣和凤鸣山两人统带,向河东开进。这可是5000骑兵正兵啊,不见得有多精锐,但是声势总归是很大的。只要能及时赶到河东,一定可以牵制住围攻太原府的辽军。

    最后,童贯还冒着“暗通幽州”的罪名,派了心腹带着他的亲笔信急赴天津向武好古求救,请武好古出兵飞狐。

    飞狐口现在属于辽国的蔚州,是太行山、燕山、恒山的交接点。战略价值极其重要!一旦落入武好古手中,向北可以威胁大同府,向东可以通过灵丘、瓶形关增援代州(也就是雁门关)。

    所以飞狐口一旦遭到攻击,耶律延禧就不得不将压迫雁门关的兵力抽调去飞狐口。这样布署在雁门关一线的河东军主力就能反攻太原。即便太原被攻破,面对从雁门关撤下来的河东军主力,也是没有一点胜算的。

    如果守太原的王旉可以认真布防,多半可以坚持到援兵汇集,那么太原城下就是自井陉关入寇的辽军的覆没之地了。

    计划是很好的,但是实现这个计划的前提是童贯自己不能让人围困在太原城内。

    他得在比较安全的地方设立宣抚司,才能居中调度各方兵马啊。他这个总司令要是让人围困在太原,消息不通了,还怎么指挥?这年头又没什么无线电,没什么卫星通信的。被包围了,还宣个屁抚啊!

    可这么简单的道理,开封府的“成吉思皇帝”偏偏不理解,一得到土门关被辽军攻破的消息,马上就连发了几道诏书,催促童贯进入太原城。仿佛一个童贯就能当十万精兵似的。

    如果童贯是个进士出身的文官,当然不必理睬皇帝的诏书。可他偏偏是个没卵子的宦官!赵家祖宗可没说过不杀宦官!赵佶要杀他,甚至不用走御史台和大理寺的程序,一碗毒药就搞定了。

    虽然赵佶不是心肠歹毒的天子,但是童贯也不能那么不自觉啊!官家的诏书连着下达,他还能有什么招?只能一边祈祷王旉弃城而走,让辽军先一步入太原,一边日夜兼程往太原走。

    这可真是要了童贯的老命了,明明不想入城,偏偏又得快马加鞭,真是自己选的人生路,哭着也得走到底啊!

    ……

    过水北岸,萧干指挥的大军,正在士气高昂的向西而行。在进入了河东路的辖区之后,这支深入敌后的辽兵,就好像一头撞进了米仓的老鼠,个个都吃得肚圆膘肥了。

    和河北那里到处坚壁清野,毛的草谷都打不着的情况相反,河东这边仿佛不知道宋辽开战了。到处都是一片和平安逸,没有坚壁,没有清野,也没有团练军。只有少数惊慌失措的禁军、厢兵。萧干兵锋所至,只有一片的慌乱哀嚎。

    包括平定军城、寿阳县、榆次县在内的三座富得流油(按照辽国标准)的城池,不是弃守,就是一击而破。所以萧干的部下,个个都吃饱捞足。行走在通往太原府城的大道上面,个个都是精气饱满。

    下一站就是太原府城啦!如果还跟平定、寿阳、榆次一样,那可就发财了!不仅发财,还立下了不世之功!

    在这些奚族战士们看来,拿下太原城,至少半个河东路就归了大辽国了。这份战功,搁在大辽国也是百年不见了。他们的统帅萧干当然飞黄腾达,封王是没有问题的,奚六部大王(这是个官职)的差遣肯定不止,怎么都得在南北院枢密使中拿上一个吧?而下面的官兵,肯定也能捞到不少好处。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这是通传消息的骑兵,带来的多半还是捷报!也不知道是先锋部队又打破了什么堡寨城关,还是击破了多少宋人的弱兵?

    “禀太师!太原城头旌旗张扬,兵甲林立,守卫森严!”

    这次居然是坏消息!

    太原城上布防严密,恐怕不容易攻克了!

    不过想想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