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87章

天下豪商-第87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潘家少主潘意头戴东坡巾,身着月白色印花缎子长衫,腰间还系着一个香囊,散着淡淡的清香,令人神清气爽。全本小说网,HTTPS://。m;他笑呵呵的看着米友仁发问,眼眉间还流出几丝笑意。

    米友仁的打扮,比之潘意要朴素多了。

    一身青色长衫上沾染了不少风尘,全身上下的行头,都是最简单的,腰间还挎着柄“吓人剑”,看上去仿佛是个刚刚从战场上回来的武官。

    他的这副打扮,当然和这些日子陪着武好古东奔西跑有关。天天骑马赶路,自然顾不得仪表了。而且河北地界也不平静,带着宝剑上路还可以吓唬一下歹人。

    而做武夫装扮久了,米友仁也觉得挺威风的。他是个将门子,老祖宗本来就彪悍,再经过一百多年的“配种”,当然是个彪形大汉的胚子了,硬要装“小鲜肉”也不好看,不如做武夫状。

    所以今日也就没有换回文士打扮,就径直去了潘家老宅,结果看门的潘家家仆怎么都不相信来的是米襄阳家的公子,小米官人米友仁。如果不是潘意正好有事要出门,米友仁怕是要被挡在外面了。

    “大郎,某家这次是和师傅一起来的大名府,也是随家师一块儿入住潘十一郎府上的。”

    “你的师傅?”潘意看着米友仁的模样,心想:他不会拜了禁军的哪位教头学武艺了吧?

    莫非是觉得习文无望,想去考个武进士?

    “某拜在了宋画第一人武崇道门下。”

    米友仁接下去的话,叫潘意吃了一惊。

    “武崇道?就是那个潘楼街上卖画的武大郎?”

    “正是家师。”

    潘意眉头一蹙,疑惑问道:“令尊知道吗?”

    “当然知道。”

    “可你家学就是书画双绝,怎么能拜他人为师?”

    米友仁笑吟吟道:“某不拜这个老师,是不敢在画中称绝的。而现在……呵呵,有点把握做画中一绝了。”

    “原是如此。”潘意点点头,道,“元晖,既然你是武大郎的学生,那么有件事情便要拜托你了。”

    “何事?”

    “进来说吧。”潘意侧过身,做了个肃客的手势,将米友仁请进了自己的大宅。

    “我想请你保个媒。”

    到了潘家大宅的内客厅里面,潘意和米友仁刚刚落座,点茶还没上来,潘意就直入主题了。

    “哦?”米友仁一怔,轻声问:“不会是给你家十八姑姑保吧?”

    “元晖说笑了,”潘意笑道,“我十八姑姑的终身大事,我一个晚辈怎么能与闻?

    我是想请你帮着我七妹保个大媒。”

    “你七妹?”米友仁想了想,“她是哪一房的?”

    “长房的。”

    长房就是潘孝严、潘意这一房。

    “长房?”米友仁一愣,“你的妹妹?我都认识啊,没有排第七的吧?”

    潘意笑了笑,“是我爹从外房认来的女儿。”

    “外房”指得是潘美的兄弟潘佑的后裔,和潘家嫡流关系比较远,其中一部分居住在大名府。

    潘意又道:“不过长相和人品都不错……说起来可不比我十八姑姑差。”

    潘巧莲生得高挑妩媚,堪称绝色,但是却不够端庄,不大符合眼下士大夫择妻的标准。而且她的性子也忒野,便是在比较开放的北宋来说,也有点不合名门闺秀的身份。

    “另外,”潘意道,“我家还愿意陪上一二十万缗的嫁妆,总不能叫你师傅吃亏的。”

    老潘家想得倒挺周全!米友仁心说:若是自己那师傅看得开,弃了十八姐那疯丫头,将来可就有好日子过了……

    想到这里,米友仁笑了笑道:“倒是一门好姻缘。”

    潘意哈哈一笑:“那是啊,我潘家素来是以德服人的。”

    “对,潘家是以德服人的。”米友仁眼珠子转转,“不过这个大媒,我是不能保的。”

    “为何?”

    “大郎,你是十八姐的晚辈,我是崇道先生的晚辈。”米友仁说,“你说这晚辈给长辈做媒,不合适吧?”

    中国古人结婚,是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因而媒人和父母是平级的,所以很少有晚辈给长辈做媒的。

    “也对,”潘意点点头,“婚姻大事,本来就是父母之命……”

    米友仁笑道:“是啊,想那潘楼街的武员外,怎么都不会拒绝潘家嫡流的女儿吧?况且,还有一二十万缗的陪嫁。”

    “哈哈,”潘意拍拍手道,“说的对!婚姻之事,本来就该父母做主的。”

    米友仁点点头,心想:端王的婚姻大事,岂是他自己可做主的?归根结底,就是向太后一句话啊!

    可向太后她老人家,能看得上潘巧莲吗?

    心里这么想,米友仁面上却是声色不动。

    潘意笑问:“元晖,你觉着谁去给武大郎和我家七姐撮合为好?”

    米友仁思索了一番,笑道:“此事最好能请赵家之人出面。”

    “赵家之人”当然指赵宋宗亲了。现在满开封府的勋贵,除了潘家人之外,大约都希望撮合武好古和潘巧莲!

    把潘巧莲挤出局,他们家的闺女才好上位啊!

    因而能玉成此事的,也就只有赵家宗室了。

    潘意眼珠子转了转,很快就参透了其中的关键,当下就冲着米友仁一拱手道:“元晖兄,家父打算请令师在潘家老宅盘桓几日,替吾家七姐画上几纸写真,不知可否?”

    “如何不可?”米友仁一笑,“不如把家师给你家七姐画的图也送去给端王,没准端王瞧上你家七姐了,这不就两全其美了?”

    潘意笑道:“对谢元晖兄提醒……就这么办了!”

    这可是双保险啊!

    ……

    “好啊,那我可得给那位潘七姐好好画几纸。”

    武好古得知潘意的要求时,刚刚从大名府马市回来,正在院子里看西门青逗马玩呢。

    他从岳和手里卖的是一匹爆脾气的小公马,不阉割的话是很难骑的。好在这马是送给西门青的,她虽是女流,却也是马中的行家,知道怎么调教这等烈马。

    而听到米友仁转告的潘意的要求时,武好古想当然认为潘家想把那个什么“潘七姐”塞给端王赵佶。

    对此,他当然是愿意玉成的。

    等他娶了潘巧莲,便和潘家是自己人了。如果未来宋徽宗的皇后娘娘姓潘,他也就是个拐弯抹角的皇亲国戚了。

    “对了,那潘七姐叫甚名字?”

    “小字叫素儿。”

    “潘素儿,多大了?”

    “十二岁,过了年就十三了。”

    武好古一听笑了起来:“太小了吧?端王能瞧得上?”

    米友仁笑道:“那就得看老师您画得怎样了?”

    武好古想了想,“是得好好画……看来不拿出真本事是不行了。”

    “真本事?”米友仁马上感兴趣地看着老师,“您的真本事是……”

    “到是候你就知道了。”

 第126章 潘素儿

    (全本小说网,HTTPS://。)

    第二天一早,武好古和米友仁便换了身干净的儒服,各骑一匹乖巧听话的走马,离了潘大官人在大名府的宅子,往城南的潘家老宅而去。全本小说网https://。

    大名府的繁华热闹都在城北,城市的南面则是豪宅林立,不过却显得有些清冷。而且大部分的豪宅都有些陈旧,似乎几十年都没有好好修缮了。不过潘家将门在这里的老宅,看上去显得气派壮观,而且还有点焕然一新的样子。朱漆铜环的大门,精雕细凿的石头狮子,条石砌成的阶蹬,门左还有一排拴马石,门右则是一列悬灯杆,全都挂着写了“潘”字的气死风灯,大门两侧则是刚刚粉刷过的黛瓦白墙。

    骑在马上往里看,隐约可以见到飞檐翅角,富丽堂皇。

    马到了门前,武好古就想到了“一入侯门深似海”,这潘美当年可是封了韩国公的!身份比侯爵还高,他在大名府老家的宅邸,大约真的要其深如海了……

    自己能娶潘家的女儿,还能结交上未来的宋徽宗,前途可真是一片光明了!

    仕途什么的不说,便是做宋徽宗的“白手套”,未来聚敛起几个“小目标”还不是轻而易举的?

    后世做买卖,不都是要讲后台的吗?

    有了几个“小目标”,将来就是怎么烧钱的问题了……大宋可不是亡在没有钱,而是亡在有钱没烧好。

    只要能从几个“小目标”里面拿出一个,好好烧,都烧在刀刃上,都烧到位了,还怕烧不出一个太平盛世来?

    武好古正琢磨着今后烧钱救国的美好前景时,潘府的门子已经打开了一扇偏门迎了出来。

    “来的可是米家大郎和武崇道先生吗?”

    这门子客气得很,显然是潘府的主人一早就关照过了。

    米友仁开口道:“我是米友仁,这位是家师武崇道,是贵府的潘刺史和左卫将军邀我们来访的。

    潘刺史和左卫将军可在府上吗?”

    潘孝严的恩州刺史和潘意的左卫将军都是武阶官,而且官位不低。不过二人都没有职官,是有官无职,只拿钱,不用干活的!

    这也是武好古的追求……他当然不是不想干活,而是不想替朝廷干活。因为大宋朝未来二十多年,只到灭亡,基本上都是新党的天下。各种“富国”为目的的改革,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而以强兵为目的的改革,又是注定无法实行的。

    而且,宋徽宗还是大宋朝历史上除了开国的太祖太宗之外,权威最大的官家。

    如果武好古能对宋徽宗施加影响,那就没有必要进入庞大的宋朝官僚系统了。若是不能,那么就算做到宰相也没啥用。

    在徽宗朝,宰相还想限制官家?

    这不是做梦吗?

    而且武好古现在要做的事情,比如开办六艺书院,比如养育良种战马,比如开发海州和云台山,比如发展海洋贸易船队,比如用金钱参透辽国干涉大辽内政等等,都不是宰相能做的。

    至于一边做宰相一边开公司……这可想得太美好了!

    就大宋官家的那点心眼,会允许一个宰相手里掌握“几个小目标”,还拥有一支能在海上驰聘的船队?

    至于宰相办个六艺书院,教出一堆能骑马射箭的儒生……这不是要结党营私,就是在私蓄武力,都能往造反上面套了。

    而勾结辽国汉人大族……据武好古所知,这个权力向来属于宦官主导的往来国信所!东府、西府,只能建言,不可直接参与。

    要不然历史上马植干嘛去找童贯这个阉人?

    实际上,宋朝宰相的权力并不大,而且还被御史言官死死盯着,稍有出格,弹章可就雪片一样飞来了,从开国到如今,也只有当今的章惇是个例外,独相多年,深得官家信任。不过他也不敢太出格,去干一些让官家起疑心的事情的。

    反而是做个白手套商人,只要得到宋徽宗的充分信任,更加能做出一点事业。

    毕竟“白手套”捞钱是给宋徽宗花用的,那是宋徽宗的自己人。而且“白手套”又不染指政权和兵权,也不是没卵子的宦官可以控制宫廷要挟君王,完全是人畜无害的。

    另外,宋朝的宰相和官员通常都不会在一个任上做太久——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