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717章

天下豪商-第717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海上的交战爆发的时候,白思文还亲自乘船出海,爬到桅杆上用望远筒观战。

    在确定了正义和胜利都属于大宋之后,白思文回到蒲罗中港就设计诱捕了施老蒲,还说服了他一起归顺大宋。

    所以成贵带领的战船是兵不血刃就占领了蒲罗中!

    而且白思文还带来了一千多名奴隶和大量的工具。在成贵带兵登岸后,白思文就命令奴隶在岛上砍伐树木,整理土地,修建临时的营房了……对了,他还带来了不少安南女奴,一个个都特别会伺候男人,真是让人有点不好意思追究他的罪行了。

    纪忆比成贵晚了一天抵达蒲罗中岛,除了他自己的“光明之神”号战船外,他还带着103艘商船,呼啦啦的一起涌进了龙牙门港,将本就不宽敞的港口塞了个爆满,还有一些商船实在挤不下,只能去附近的一处宽阔的河口停泊。

    “阿拉丁,这条河有名字吗?”

    在龙牙门港休息了两天后,恢复了精神的纪忆就带几个属下,李纲,方腊,墨娘子,宛思圣父子,还待罪之身的白思文,以及吴、陈、谢等三大海商派出的管事,一块儿沿着蒲罗中岛的海滩漫步,一路走到了泊了不少商船的河口地带,才在白思文让人搭建的一个凉棚里面休息看风景。

    “阿拉丁,这条河不错啊,比龙门牙港更好,叫什么名字?”纪忆笑吟吟地问白思文。

    “回禀正使,这条河没名字。”白思文满脸都是谄媚的笑容,恭恭敬敬在纪忆身边站着,仿佛是后者的奴仆家丁。“要不就请正使赐个名儿吧。”

    “唔,”纪忆笑着道,“那就起个名儿吧……这蒲罗中岛就不是个汉名,不如先改了。本官看此地扼守着三佛齐海峡,地势非常紧要,可以说是南洋诸岛的心腹所在。不如就叫南心岛吧。这条河嘛,就叫海容河,取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旁边正在摇着大蒲扇,端着支琉璃酒杯在喝葡萄酒的宛思圣连忙赞了起来,“好好好!纪正使果然高瞻远瞩,一语就道出了南心岛来日汇聚各方客商,成为南洋第一商埠的关键。”

    纪忆笑着点头,“心岛想要繁荣昌盛,就必须立足贸易,而要以贸易立岛,就必须广纳各方客商,共和共存。无论他们信奉儒家、道家、佛教、天方教、十字教、摩尼教、婆罗门教,无论他们在外面斗得怎样你死我活,只要一入南心岛,便在南洋巡检司和共和商市的庇护之下。只要遵守律法,便可以自由自在。”

    在南洋建立“共和法律下的自由商市”是武好古的政策!

    因为武好古并不是一个铁血强人,拥有的军事实力也相当有限。而且他的军事实力是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的——现在汇聚于沿海市舶制置司下的舰队,其实是属于两大商市和四大海商(排除阿拉丁商会)的,真正属于武好古控制的界河市舶司的战船只有区区6艘。

    所以武好古没有力量在南心岛建立一个封建王国,能够做到的,只有复制一个界河商市。

    因此南心岛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共和制下的自由商市!各种在界河商市执行良好的制度,都会一一复制到南心岛商市。

    纪忆接着说道:“既然要广纳各方客商,还要实行共和制,那么就得组成南心岛商会和南心岛元老院了。

    纪、陈、谢、吴四家海商;武大军机的武家;还有现在的沿海帅司米元晖;还有主持界河商市的西门家、慕容家;主持京东商市的吕家(表面上是吕嘉问,背后则是一群新党元老),这些肯定都是商会股东。

    另外,云台学宫博士团和摩尼教也出力不小!自然也要在商会里面占上一股的!”

    这是在分果果了!

    纪陈谢吴四大海商又出船又出人的,那是原始股东!“新加坡”的原始股东啊!这回他们可真赚得铺满博弈了!

    界河、京东两商市也出了船出了人,当然也得占股了,界河商市出力多点,所以占两股,京东商市出力少,就占一股。武好古是发起人,一股是少不了的。米友仁是现在的沿海帅司,不给他占股也不行啊。云台学宫博士团和摩尼教这次出了大力,在海上冲锋陷阵都靠他们,当然得占股份了。

    这样一算,十一个股东就有了!

    但肯定还是不够!

    因为天方教、佛教、道教这三家还没有给股份,而且也没有人代表三佛齐当地的土著势力。

    这几个方面是不能排除的!

    道教是代表官家的,能不带官家赵佶一起玩吗?这不可能啊!

    佛教也不可能排除的,因为大宋南洋巡检司的舰队就是打着“全世界佛弟子团结起来”的招牌把南心岛“黑”掉的,怎么可能不让和尚参与?

    天方教嘛……呵呵,他们肯定是对手!但是南心岛也不能没有天方教商人的参与,至少在开始的几十年间是离不开他们的。

    再说了,宋朝的商船战船能控制三佛齐海峡(现在还没控制呢),能自如的进出西洋已经不易了,要绕过非洲大陆去西欧,没100年的发展就别指望了。

    所以武好古和纪忆只是想在南洋和天方教海商打一场有限的贸易战争,而不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全面战争——无论是界河商市还是京东商市,都得靠东西方贸易才能吃好喝好,真要打仗把贸易给打没了,两大商市都得破产!沿海市舶制置司的财力也会大打折扣……

    作为目光短浅的商人和骨头不是很硬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先行者,他们是不可能毅然决然的砸了自己的聚宝盆。

    “赛义德,阿拉丁,”纪忆笑着对两位爱国爱官家的天方教白番说,“怀圣寺和阿拉丁商会就共一股吧!这一股是得出钱的,具体出多少,稍后再说吧。”

    阿拉丁商会原本不必出钱就能拿到商市的股份,但是因为白思文之前当了回小人,现在就免不得要破财了。

    当然了,钱对纪忆来说根本不是问题——建设南心岛的钱靠勒索三佛齐国就有了。

    但是让宛思圣和白思文入股,却可以安抚三佛齐一带的天方教海商,达到孤立蒲家的目的。

    纪忆接着说:“另外,还得劳烦二位想点办法,让三佛齐海峡这里的天方教商人都了解咱们南心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规矩。

    咱们虽然打着要保卫佛教圣地的旗帜,但是咱们并不是要直捣巴格达和麦加,只是不能让入侵天竺国的迦色尼人把那烂陀寺、竹林精舍这些佛教的圣地都毁了。更加不能强迫信奉佛教的天竺人改宗……二位觉得如何?”

    “有道理!有道理……”白思文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宛思圣也附和道:“正该如此!等老夫到了巴格达,一定请哈里发下诏,禁止迦色尼朝侵犯天竺佛国。”

    纪忆笑着点头,看来以德服人的道理还是对的!宛思圣和白思文都已经服了……现在就看三佛齐国这边服不服了?

    他正想到这里,就听见一阵沉闷的马蹄声由远及近而来,接着就有人大喊着禀报:“纪正使,海上发现船队,数量三四十艘,大部分都是咱们的船……”

    纪忆笑了起来,对身边的人说:“去时二十七条船,回来时有三四十艘,看来颇有收获啊!”

 第903章 驱虎吞狼,驱狼喂虎 一

    (全本小说网,HTTPS://。)

    纪忆在万里之外的南洋为了大宋殖民主义的事业努力干坏事儿的时候,北方的中原大地并没有感觉到新时代的来临。全本小说网,HTTPS://。m;离着冬至越来越近,开封府的上上下下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新年而忙碌着。

    武好古这个都军机也不例外,他甚至比普通的官员更加忙碌。因为官家赵佶已经下了旨意,要在明年的正月初八,在牟驮岗大营校阅模范新军。这下可忙坏了都军机司上下,训练、装备、校场、临时营地、犒赏的标准,当然还有阅兵时候的安保,都是不能出一丁点问题的。

    不仅都军机司为此忙得团团转,政事堂、枢密院、皇城司,甚至开封府都参与了进来。在这一次大阅兵的时候,绝对不能出任何乱子。

    但是要做好这一次阅兵的活儿却很不容易!因为模范新军成立的时间太短了,是都军机司和下属的几个总军机房、军事学堂的架子搭起来后,才开始通过兵部、开封府征招兵额的。

    征兵这事儿,说起来容易,办起来可就教人头疼了。自打府兵制在唐朝结束后,普通老百姓就渐渐没有了当兵打仗的觉悟。特别是本朝实行募兵制一百多年,花钱买兵早就入了人心。五年当兵,终身免徭役的待遇在西北六路和河东路还能凑合。因为那七个路长期和西贼对峙,有时候还得兼顾一下契丹。所以无论是保甲还是徭役都很重,而且那里的老百姓也比较穷,没有多少现钱收入,交不起免役钱,就只能乖乖服役了。在西北当保甲当民伕也常常会被置于战场前沿,一去不回的大有人在!

    所以当个几年府兵换取终身免役,似乎还能接受。

    可是开封府的老百姓怎么肯白白当兵?想当年王荆公在开封府推行保甲制都引出好一阵闹腾,更不用说让他们当兵了。

    好在武好古早有准备,给开封府的府兵按照每月2缗的待遇发饷,另外再按照禁军士兵的标准发放军粮、衣料等等。差不多一名府兵一个月可以拿到4缗左右的收入,逢年过节还有额外的赏赐,一年也有超过50缗的收入。和禁军上兵也不相上下了。

    有了这样的待遇,开封府城内的廓坊户很难招到。不过开封府城外的贫下中农还是愿意来干的。五年府兵当下来,光是现金收入都有一百四五十缗了。

    有了这笔钱,就可以在距离开封府城比较远的地方(也属开封府界)买个几十亩田,也算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而且还附带一个终身免役的权利,不用再交免役钱,也不必去服役,可以全心全意经营家业。

    这样的小伙子在开封府城内兴许没人要(没有房子啊),对城外,特别是远郊的乡下丫头来说却是个如意郎君……

    因为待遇还可以,所以要在开封府征召个两万新府兵照理也不是什么难事儿。可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却让武好古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官僚主义了。

    开封府各县的父母官们愣是拖着不办,各种借口推脱,居然还有人说害怕激起民变——一年给50缗连契约奴工都要多少有多少了,当兵吃粮,连开封府都不出,还要民变?

    这分明就是文官们看武好古和都军机司不顺眼,要给武好古和都军机司一点儿难看!

    不过武好古也不急,招到多少算多少,加上原来的御前房奴兵混编,然后就按部就班的训练吧。

    结果拖到了秋天,模范新军的总兵力才刚刚过万!惹得赵佶大发起了雷霆,一连打发了6个开封府下属的知县去海州养老,才总算让那帮县老爷认真起来。

    到了11月份的时候,总算招足了20000人的额度。加上原有的3000多“房奴猛士”,一支23000人的新军,总算是建立起来了。可是这种新军当中足有13000多人都是才入伍没多久的新兵蛋子,没有几个月的调教只怕连队列都走不好。

    为了把正月初八的阅兵应付过去,模范新军上下这些日子都闷在牟驮岗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