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69章

天下豪商-第69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廷扬?”西门青接着又把在厅堂外守候的张熙载唤了进来。

    “大郎,”西门青一指张熙载,笑道,“张廷扬,你认识的,他可是个会经营的,定可助你大展拳脚。”

    “张某见过武员外。”张熙载上前来给武好古唱了个肥喏。

    武好古也还了一礼,笑道:“廷扬兄,今后你我便同心协力,共创一番事业如何?”

    张熙载道:“求之不得。”

    “这事儿你们找个机会慢慢谈便可了。”西门庆笑眯眯地道,“大郎,还记得日前在徐州相约要共游云台山之事吗?”

    “如何不记得?”武好古笑道,“今日来访,便是想约个时日……小乙,两日后我们同游云台山如何?”

    “好啊。”西门庆突然看了马植一眼,“马世伯,可有兴趣往云台山一遭?”

    “那可是海东第一胜境,某家早就想去了。”马植看了眼武好古,“不过在某看来,燕山之壮丽远胜云台,草原之辽阔不亚东海,昔日盛唐强汉牧马之土,才是天下第一胜境啊!”

    这番话……在大宋来说,自是激昂人心的!若是寻常士子听了,恨不能立马赋诗一首,以舒心中豪情。

    不过武好古却是微微拧起了眉头。这燕人马植居然说出这等话,看来多半就是历史上那位献联金攻辽之策的马植了。

    而这样的人物,又怎么会在西门家?

    “大郎,”西门庆试探道:“你可想去一览燕山美景?”

    “燕山很美吗?”问话的确是潘巧莲。

    “美!”马植道,“而且雄壮!

    最好是冬天去看燕山风景,那可真银装万里无极,群山覆雪叠叠,汉关唐城依旧,壮士迎风傲立。

    只可惜,此等汉唐景色,如今皆属契丹所有,故国百姓,沦陷铁蹄,只得含泪翘首,日日南盼王师。

    吾闻如今大宋国力蒸蒸日上,且有英主在朝,西军强盛,逐破党项便在旦夕之间。而西贼破后,大宋天子必将北顾燕云故土!

    若先生能在那时献上一幅《燕云河山图》,必将为士林仰望!”

    听了马植这番话,武好古百分之百相信他就是历史上那个“大宋第一谋臣”了。

    这位的嘴巴,真是太会吹了!而且还很能鼓动人心,还说的很有道理……

    “《燕云河山图》?这是……山水画还是地图?”武好古似乎还不完全明白马植的话是什么意思。

    “既是山水,又是地图。”马植一字一顿地说,“燕山地形略图,在下家中便有收藏。”

    马植原来是想让武好古画一幅具有山水画风格的燕云或燕山地图,然后借着武好古画中第一人的名头献给大宋官家。或许还会加上他自己的复燕之策,一块儿献上去。

    便是官家和当朝宰执一时用不上他的复燕之策,武好古画的《河山图》也是至宝啊!

    这年头地图可精贵啊,高精度的敌国山河关城形势图简直就是战略级别的情报。这要是献上去,哲宗皇帝和宰相章惇见了肯定当成宝贝!

    而且武好古脑海中恰好还存着一些燕云地形图的画面!他在前世当原画师的时候就接过这方面的活儿,早就把燕山地形大略熟记于心了。

    如果再能画出一个带山水画风,且又准确详细的燕山地形图……的确是一件于国家有大用的至宝!

    而且寒冬腊月,深入辽境,画了燕山景色和汉关唐城带回开封府的意义,也不是画张美人图能比的。用后世的话是,那就是抒发了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

    往大了说,这就是《还我河山图》啊!

    是能激励一代又一代大宋爱国志士去北伐燕云而奋斗的!

    这画要是能流传后世,就不是摆进故宫博物院了,而是要放大以后复制到人民大会堂,上面说不定还会有伟大领袖的题词……

    而武好古也不用等到几百年后,便是如今,就能摇身一变,成为闻名天下的名士。

    名士和画家,可不是一个等级的人物。

    若武好古早就是个名士了,不仅刘有方这样的内官不敢招惹,连宋江、晁盖这等江湖草寇,也绝不敢来劫杀。

    而且,一旦成为了名士,武好古就能进入大宋真正的权力圈子,成为执掌朝纲的文官士大夫的坐上宾,还可以办学授徒,传播自己是思想和理念。

    以后要做什么救国救民的大事,也就容易多了……

 第九十八章 燕云四大家族(求收藏,求推荐)

    (全本小说网,HTTPS://。)

    “大郎,你是在害怕吗?”

    “怕?怕甚?”

    “怕去辽国,怕契丹人。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额……小乙哥,这个,这个……是有一点。”

    “哈哈,大郎实在是多虑了。”

    西门青将武好古送出了西门堂,还一路相送他往米家官船停泊的码头而去。

    路上,两人并肩而行,西门青说起了燕云之行的事情。

    武好古虽然动了心,但他还是没有给出准信儿……毕竟,如今的燕京可是“国外”,那是可怕的大辽国的南京,仿佛是龙潭虎穴一般的去处,多半会有比梁山贼寇还狠十倍百倍的契丹贼寇!

    所以武好古很害怕自己去了就真的领了便当。

    “大郎,其实辽国并不是龙潭虎穴。”西门青不知道是说真的还是在安慰武好古,“贼人固然不少,但只要空身来去,是不会招来歹人的。便是遇上贼人,花钱买路就是了。

    而且马二哥他们家是燕云四大家族之一,势力很大,足可保你来去平安。”

    “燕云四大家族?”

    “韩、赵、刘、马四大家族。”西门青说,“韩家是韩德让的族裔;赵家是后晋降将赵延寿的后裔;刘家则是唐时幽州、卢龙节度使刘怦之后,世代都是燕云豪强;马家则是后晋青州刺史马胤卿的后裔,被辽人拘去燕云的,马二哥的族伯,医巫闾山马家的族长马人望还是辽国重臣,如今官拜判南京三司使事。

    你若是医巫闾山马家的客人,在燕云哪里会有人动你半根汗毛?”

    医巫闾山在辽西显州,是后晋青州刺史马胤卿一族最初在辽国居住之地。马胤卿本人并没有投辽,而是终身在医巫闾山隐居。不过他的儿子马延煦出仕辽国,做到了南京留守,孙子马源做到了中京副留守,重孙马诠做了中京文思使。

    不过医巫闾山马家最牛逼的还是马人望这位第五代族长,别看他如今只是判南京三司使事,但却是皇太孙耶律延禧的亲信。一旦延禧即位,立即就将位极人臣了。

    而马植又是马人望的侄子,在燕云一带绝对可以横着走了,哪怕是寻常的契丹人,恐怕都不敢惹他。

    武好古却依旧眉头微皱,“如小乙所言,马二哥出身如此,还为何要矢志灭辽呢?

    以他的才干,在大辽那边还不是早晚能位极人臣?到了我朝,未必能有超过在辽朝的前途吧?”

    西门青笑了笑,用佩服的语气说道:“马世伯想要的可不是位极人臣,而是名留青史。以他的才华出身,一个辽国进士还不手到拿来?若要官,早就出仕了。”

    辽国的科举其实是笼络汉人和渤海人大族的手段,考科举是要拼爹的。马植的爹虽然早死了,可是人家的伯父厉害,又是燕云四大家族出身,自己也有本事,还怕中不了进士?

    而他这样的出身再加个进士,高中后肯定是平步青云,位列宰执恐怕也是早晚的事儿。

    可是在大宋这边,即使他有复燕平辽的大功,又能给个什么官?他又不是宋朝的进士,不过是个南归北人,最多给个高品虚职。

    这马植仿佛是在做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买卖啊!

    西门青接着又道:“可马世伯自幼便有为汉家克服燕云的大志……这也是他们医巫闾山马家之祖马胤卿平生之志。而医巫闾山马家也一直有人不忘祖先之志,就如我们阳谷西门家一般。”

    原来这医巫闾山马家是一边有人在辽国做大官,一边有人不忘祖先之志,在积聚力量,等待机会。

    还真是有点身在辽营心在宋的意思。

    只有燕云四大家族中的另外三大家族,是不是也有相同的意思呢?

    想到这里,武好古又问:“燕云四大家族中的韩、赵、刘三族,是否都和马家一样不忘南朝呢?”

    西门青一笑道:“燕云汉人,谁都不忘南朝。只是过去一百多年,都是北强南弱,克复无望,因而渐渐心冷。

    可如今契丹人的衰弱是人人都能看得出的,腹心溃烂,四肢又过分强健……一个草原上的酋长麻库斯便叫契丹人疲于奔命,打了六七年也不见分晓。

    而附庸辽人的西贼又屡败于我朝,降伏大约也是早晚之间。这宋强辽弱,已经是明摆着的事儿了。你说燕云豪族,会有何想法?”

    “小乙,”武好古看着西门青,“你真的认为如今是辽弱宋强?”

    西门青笑了起来,“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大郎你就是没去过辽国,才会一味恐惧。

    若是你去了辽国,见了那些只知道吃斋念佛的契丹宫帐兵,便知道他们绝不是西军精锐的对手。

    况且那点契丹宫帐兵早就是四面受敌了,不仅要对付我朝,还要草原上奔命,还得防着东面的女直诸部,根本就不足用了。”

    西门青和马植的乐观似乎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武好古心说:大约十几年后就是护步达岗之战了!

    号称七十万的辽兵竟被两万女真铁骑摧破,大辽从此一蹶不振!

    可是西门青和马植怎么都不会想到,大宋其实和辽国一样,早就腐朽不堪了。

    西军现在表现出来的战力,其实也是建立在西夏的腐朽衰弱之上的。

    不过西门青刚才的话也有道理,去辽国见识一番是很有必要的。这靖康之耻,归根结底是因为契丹的衰弱而起的。而这靖康之难的解药,也许就在辽国……武好古若真有救国救民的理想,也该去辽国亲眼见识一下契丹武士、蒙古勇士和生女直的壮士都是什么模样的。

    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嘛!

    “好吧,”武好古终于点了头,“待我了结手头的几桩要事,便寻个机会去燕云走一遭吧。”

    ……

    “大爹爹,马世伯,武大郎同意去燕云了。”

    把武好古等人送到码头后,西门青马上就赶回了西门堂。

    在西门堂的内客厅,西门青向自己的祖父西门鹤和马植报告了武好古的决定。

    “好!”马植抚了抚掌,“大事又进了一步!

    这武大郎若真有恁般大的名气,我们日后便可在开封府有一副喉舌了。”

    原来马植的计划就是先把武好古捧成名士,然后再通过他去宣传契丹的衰败,以促使大宋君臣北伐燕云。

    “喉舌之事好办,”西门鹤品着清香扑鼻的云雾点茶,一边轻轻摇头,“只是大宋的腹心,恐怕和辽国一样朽坏!”

    马植笑了笑说:“世伯此言差矣,这大宋和辽国可不一样。

    辽国的根基是契丹腹心部,号称四十万的宫帐兵都是从腹心各部中征来的。现在契丹国族只知道吃斋念佛,四十万宫帐兵早就徒负其名了。想要振作,除非能把大辽的佛教铲了!

    而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