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650章

天下豪商-第650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耽罗星主高岷和耽罗布道团团长范之文还有的是时间整顿耽罗岛上的防御,以便迎接可能到来的战争!

    ……

    同一时间,在界河商市的武好古还不知道耽罗岛已经是自己的地盘了,而且他也不知道界河商市没有在高丽海州拿到租界,却得到了釜山浦附近的整个绝影岛——绝影岛就在釜山浦的海湾里面,面积差不多就是15000亩,正好“给辽国”当租界。

    如果能够顺利拿下绝影岛,再加上对耽罗岛的实际控制,武好古就能进一步去打开日本的国门了。

    不过在建中靖国四年十二月下旬的时候,武好古的脑海中并没有高丽、日本乃至耽罗国的位置。因为他正在为另外一件大事奔忙,这件大事就是大辽国成安公主耶律南仙下嫁大宋西平王赵乾顺。

    这可是宋辽还有西平两国三方的大事儿,甚至还可以牵扯到黑汗回鹘、塞尔柱突厥和巴格达的哈里发。说是个重大国际事件也不为过!

    对武好古的界河商市而言,赵乾顺和耶律南仙的联姻,也能大大缓和之前紧张的宋辽关系,能让大家安心一点儿做买卖。

    而且赵乾顺和耶律南仙的婚姻,本身还可以促成一桩至少上百万的大买卖——界河大相国寺的银行僧智深大师和潘兴业,一个多月前,就奉了武好古的命令北上析津府去和耶律南仙以及西平王方面迎亲的使者赵安惠碰面了。

    赵安惠就是原来的西夏太师尚书令嵬名安惠,现在他是河西节度通判兼节度使司长吏,也就是河西军的文官之首。在嵬名乾顺认了赵佶做爸爸后,这些姓嵬名的西夏“皇亲”全都改姓了赵。不过他们只是姓赵,并不是皇亲。

    在河西军中,有资格给赵佶当儿子的,也就是赵乾顺一人,连节度留后赵察哥,也仅仅是姓赵,并不是赵佶的儿子。

    ……

    “本官沿海市舶制置使武好古,奉旨接伴,馆驿已备,但请公主殿下移步,稍解逆旅劳顿。但有所需,本官当尽力满足!”

    界河商市北城之外,新建成的接官亭畔的官道之上。一群穿着各色官服的沿海市舶制置司的文武官员,全都喜气洋洋的立在道路当中,迎接来自辽国的成安公主耶律南仙。

    一辆马车在一群契丹和西平军的武士簇拥之下,在武好古等人的跟前停下。

    从车上走下两个女子,一个看上去大约在双十年纪,做契丹妇人打扮,相貌也算养眼,但不是绝色;而另一则是个做汉人打扮的少女,约十四五岁模样,相貌极美,恍若仙女一般,气质更是端庄高贵。

    也不知道她们中哪一个是成安公主?武好古打量着两个女人,心想:如果那个二十来岁的女人是成安公主,那赵乾顺可就亏了……

    “我认得你,你便是画圣武好古!”

    年少的女子忽然指着武好古欢声叫道,声音若银铃一般悦耳动听。

    武好古闻言却是一愣,她是谁?怎么会认得我?难道她也来过界河商市?

    不等武好古反应过来,辽国的送亲使马人望已经快步上前,朝那个女子唱了一个肥喏:“公主殿下,宋国的武帅司请咱们到界河商市的馆驿中歇息。”

    原来她是成安公主,赵佶的儿媳……

    武好古上前一步,又拱了拱手,笑着:“公主殿下,你我可曾见过面?”

    成安公主与武好古一福,“武帅司,你我真人未曾见过,不过却是在云台学宫里面见过你的画像。”

    她果然来过界河商市。武好古的画像在界河商市的云台学宫里面挂着——他是大儒嘛,自然要让学生们知道他长什么样了。

    “武帅司,待会儿可否为吾画上一纸?”

    成安公主显然对武好古的画技更有兴趣,居然当面求画了。

    “公主,这不合礼仪……”跟着成安公主的那个契丹妇人这时开口了。

    “并没有不合礼仪,”武好古却笑着插话,“本官昔日在宫廷为画师,给太后、娘娘和公主们都画过。”

    现在是北宋,还不是“存天理,灭人欲”的时代,男女大防还没那么大——“存天理,灭人欲”的时代多半是不会有了,因为武好古的《实证论》和《理性论》比《天理说》流传更广,在实证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批评下,理学也就是一种假说罢了。

    “那可好了!”少女拍了拍手,对身边的妇人道,“观音婢,武帅司是大儒,他说没有不合礼仪,那就没有问题了。”

 第821章 我们都是一家人 二

    (全本小说网,HTTPS://。)

    招待耶律南仙的馆驿位于界河商市的北城,紧挨着界河北岸的港区,是一座被高大红墙包裹起来的园林式建筑——园林围墙的南段其实就城墙,和圆弧形的界河商市北城城墙的西侧相连,成为了事实上的城墙。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在这所园林的东面,还有一座占地面积很大的跑马场,同样拥有高大的围墙,其中的南墙和界河商市北城城墙的东侧相连,也成为了事实上的城墙。

    两段“事实城墙”之间并没有城门,而是一条由界河北城的北门直通过来的砖石大道,通往码头和界河浮桥。虽然没有门,但是每到冬季,只需要用沙袋封锁路口,就能将界河北城变成一座封闭的堡垒。

    虽然外围是具有防御功能的高大红墙,但是红墙之内,却是别有一番风情。

    沿着崎岖小径,穿过亭台楼榭,陡然间就看见一座荷花池,池中心一座精致小亭子,矗立在冰封的水池之中。池畔和小亭之间,有一座小小的石桥勾连,四周栽种着各色树木,并不是幼苗,而是从别处移栽过来的成年树木,布置得非常用心,极为清雅。

    一路上,武好古都在和耶律南仙说话,主要是打听她的身世。这位成安公主也许是名字带着一丝仙气,在后世很有点名气,可是在史料上的记载却很少。武好古今天见她貌美可爱,就有了点兴趣,稍微打听了一番。这才知道这位耶律南仙原来是辽国十二宫卫之一的文忠王府出身,理论上是那个睡了萧太后的韩德让的后人。

    可是韩德让没有子嗣,所以文忠王府就由正宗的辽国近支皇亲继承了。不过也不知是不是因为“文忠王府”的风水不好,反正只要当了文忠王就一准绝嗣。继承韩德让的耶律宗业就没儿子,所以就让魏王耶律宗熙的儿子耶律耶鲁为嗣。耶律耶鲁倒是生了一个儿子,就是耶律南仙的爸爸。可是这位文忠王世子却没有活过他老爹,现在已经作古了,而且也没儿子,倒是生了四个闺女,分别叫“东仙”、“南仙”、“西仙”和“北仙”。都是美人儿,在辽国人称文忠王府四仙子。其中耶律东仙已经嫁人,丈夫是这一任奚王(奚王并不是一个封爵,而是一个官职)的长子。

    而这位耶律南仙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谈吐也非常不俗,不仅能和武好古聊几句书画文玩,连儒家的学问也能说上几句,而且说得还挺有道理,显然是个冰雪聪明的女孩子。

    武好古听说西平王赵乾顺也是个儒生,对于汉家文化也颇为精通,看来和耶律南仙还真有点天生一对的意思。

    ……

    一行人进入了小亭子,亭子其实也不小,足够可以容纳下十几人摆酒置宴。亭子四面,张挂起了厚厚的锦缎帘幕,在帘幕外面又升起一个个炉子——这是一种在北宋的富贵豪门中很常见的冬季户外取暖方法,用炉子产生的热气烘暖帘幕之内的空气,同时又用帘幕隔绝烟气。心思倒是巧妙,可就是太过铺张,且不说木炭多贵,就是隔绝烟气的锦缎用过几次后也会被熏黑,等于就废掉了。

    不过潘巧莲和最近才跟着武好古的郭小小却是两个奢侈的败家娘们,一点不在乎钱,每到冬天就这样糟蹋东西。

    而武好古今天也奢侈了一把,将一个被冰面包围的亭子里面变得如同春季一样温暖。

    亭子的帘幕之内,一场迎宾的酒宴已经到了宾主尽欢的时候。

    参加酒宴的除了武好古和耶律南仙之外,还有西平王派出的迎亲使赵安惠,大辽国的送亲使马人望,成安公主的陪嫁使臣萧合达,成安公主的陪嫁媵妾耶律观音婢(观音婢是个非常普遍的佛教女名,在佛教泛滥的辽国遍地都是),还有进入析津府迎接成安公主的林冲(他是作为界河商市的使者)和智深大和尚等人,还有一个负责贴身陪伴成安公主的女道士郭小小。

    现在武好古和成安公主的闲聊早就已经结束,谈话也开始转入正题,也就是借钱打仗。

    借钱打仗的事情好像在春秋战国后就没怎么听说过了,所以智深大和尚透过耶律南仙向赵安惠、萧合达提出的时候,两人一时都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不过在反复考虑之后,赵安惠和萧合达却都认为大宋和尚们的钱,是必须要借的!

    一来是河西军方面真心缺钱!河西军的前身西夏的军事实力其实不是建立在金钱上的,而是以部落和土地为基础的。可是在失去了银、夏、宥、盐、朔、灵、韦等七个州后,又被迫汉化,使得土地和部落无法再提供足够多的廉价军队。这样一来,河西军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必须依靠发放军饷来维持,直到他们可以在安西夺取新的土地分配给士兵和部落。

    另外,由于在之前的战争中损失了大量的军资器械,还丢失了夏州、灵州这两个军工重镇,所以现在的河西军也必须花钱购买军资器械,才有可能将西征大军武装起来。

    二来则是通过向宋朝的和尚们借钱,可以将宋朝的几大皇家寺院都捆绑上河西军的战车——如果这帮和尚们想一文不少的收回贷款的本金利息,那就得想办法阻止,至少推迟大宋朝廷的削藩。

    对于削藩,河西军的高层可是没有一点幻想的!释兵权的那一杯酒,恐怕早就已经准备好了,问题只是什么时候拿出来。

    河西军如果想要尽可能长久的保持独立,除了抱紧了赵佶爸爸的大腿之外,就得在大宋广交朋友,其中当然也包括影响力颇大的皇家寺庙和云台学宫了。

    而向和尚们借上一二百万高利贷,恐怕就是拉拢住他们的最佳办法了。

    第三个让河西军不得不接受“和尚贷”的原因,就是河西军内部也有了解安西四镇状况的高人,所以他们知道要用武力征服安西四镇并不困难。

    因为占有安西四镇的黑汗回鹘在大约60多年前就一分为二,西黑汗回鹘在河中立国,东黑汗回鹘在安西立国。而这两个黑汗回鹘又各自衰弱,其中西黑汗回鹘已经被大食国的苏丹王击败征服,只剩下东黑汗回鹘在苟延残喘。

    而且衰弱的东黑汗回鹘还和本来是同族的高昌回鹘势如水火,如果河西军要进兵安西,高昌回鹘非但不会援助黑汗回鹘,反而会和河西军联手。

    但是军事征服之后,河西军却将面临天方教徒们的强烈反抗,想要重建一个诸教和睦,信仰自由的安西四镇却是很不容易的。

    而躲在界河大相国寺背后的云台学宫,正好拥有可以和天方教论道讲理的方法!

    “……西征当然是要用钱的,等西平王到了开封府就会向朝廷提出军费上的资助,多少应该可以得到一些,如有不足,希望可以向界河大相国寺等宋国的寺庙借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