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563章

天下豪商-第563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随后高俅又在安塞堡击退了西贼的大军,一路追杀数百里,不仅把进犯的西贼赶出了大宋境内,而且还取得了斩首2300余的战绩!

    短短的一个多月,鄜延路的宋军不仅拿下了银州、石州、石堡三座城堡,而且还斩杀、俘虏了超过8000西贼!这还是在天气寒冷,不适宜作战的艰苦条件下取得的!

    如果再考虑到西线战场上取得的浩亹河战役的胜利,西贼在几个月的时间中,已经丧失了两万五千大军。还丢掉了银州、石州、石堡寨、仁多泉城等至少四座城堡。

    这样的胜利,简直可以和元符二年的横山大捷相比了,甚至还超过了横山大捷……毕竟横山大捷是动用了西北七路(陕西六路加河东路)的主力才打出的胜利。

    而现在的的连场大捷,只是动用了熙河路和鄜延路的兵力,西军的主力根本还没动用呢!

    而且这一次在无定河一带的作战中,还出现了大宋骑兵横扫西贼骑兵的状况!不过千数的甲骑正兵,以少得让人难以置信的损失,在无定河北岸一通横扫,如入无人之境!

    在过去,这样的情况简直是不可以想象的。过去哪怕宋军的骑兵可以和西贼的骑兵较量,也不可能以个位数的损失取胜……个位数啊!这几乎是碾压对手啊!

    这说明宋军和西贼的实力对比,已经发生了显著的逆转。宋军已经具有了碾压西贼的实力!

    “西贼看来真的不行了!”

    “也许不是西贼不行了,而是御马直和猛士直太厉害了……特别是御马直,如此能战,实在是太让人意外了。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咱家都怀疑武好古在谎报军情了。”

    “是啊,本官在西北为官十余年,管的都是军务,也从没见过御马直恁般的甲骑。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打垮西贼的铁鹞子,若是能败了铁鹞子,那么攻破灵兴,也不过是转眼间的事情了。”

    延安府城的节堂里面,已经锁了印的陶节夫和童贯闲来无事,又聊起了军务。

    他们两人可不是纸上谈兵的主儿,童贯不必说了,是李宪之后大宋的头号军事宦官,陶节夫也不差,他可是章楶的头号谋士,等于是参谋长。上一次横山大捷就有他的一份大功劳!

    陶节夫捧着一碗香喷喷的云雾茶抿了一口,看着童贯问:“道夫,三五年是不是太久了?”

    “三五年袭破兴灵还久?”童贯笑着,“若是元丰四年时咱们能存着三五年灭亡西贼的心思,西北早就大定了。”

    “难道契丹会坐视西贼覆灭?”陶节夫反问。

    童贯思索了一会儿,轻轻摇头。

    现在是天下三分!宋辽夏三国的联动的,理论上辽国眼睁睁看着大宋灭亡西夏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童贯思索着问:“可是元丰四年那一回,契丹也没有大举出兵啊?”

    陶节夫轻轻转动着手中的茶碗,思索着说:“开宝元年,太祖趁北汉国主刘钧新丧遣李庄武(李继勋)北伐太原,当年十月直逼太原城下,十一月契丹发大兵救北汉,李庄武引兵南归。次年二月,太祖亲自率大军亲征太原,三月太祖围太原并引汾河水灌城,前后长达三月,随后辽军再次大至,太祖仓皇退兵。

    开宝九年八月,太祖又遣五路大兵云集太原城下,辽兵又至,后因太祖驾崩而休兵。

    太宗太平兴国四年二月,太宗亲率大军伐辽,再次兵围太原。辽国以宰相耶律沙威都统,率兵救援。被郭进统兵击败并阻于石岭关,北汉才得以破灭。

    随后,太宗以得胜之师进逼燕云,五六月间连战连捷,六月二十三日太宗亲至幽州,驻跸宝光寺并督军攻城。其后激战近二十日,士卒疲惫不堪时,耶律休哥又引辽北面军大至,战于高粱河,摧破太宗大军。

    最后雍熙三年之战,太宗有鉴于太平兴国四年之败,因此没有兵围幽州,而是兵分三路,先取幽州周遭之州郡,所以也就没有战于幽州城下了……在我朝历次北伐之战中,只有这一次不是先顿于坚城之下,再遇上契丹大军的!”

    童贯已经明白陶节夫的意思了,“使相是说,元丰四年之战时,如果不是我军先败,辽国也会遣大兵救援西贼的?”

    “难道不会吗?”陶节夫将茶碗轻轻摆在案几之上,“契丹连着五次这么对付咱们,难道不会有第六次、第七次?”

    “说的也是……”童贯点了点头,“不过辽国为何要劳师远征出兵兴灵?不能来个围魏救赵吗?”

    陶节夫笑道:“围魏未必能救赵,搞不好就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契丹人眼下困于阻卜、女真、高丽之间,而且国内释教太盛,浪费无度,国用匮乏,是拖不起的。

    而直接发兵援救灵兴,趁着咱们师老兵疲之际打一场又快又狠的胜仗,重创了咱们最强的西军,回头还能向朝廷勒索更多的岁币。大官,你要是契丹人,会怎么选?”

    童贯连连点头,这个陶节夫果然有点门道,分析得很有道理!

    表面上看,围魏救赵似乎是契丹人的上佳之选,但是就目前契丹人面临的困境来看,无疑是一场豪赌。只有在短时间内攻破开封府,夺取中原富饶之地,才算赢下了赌局。而一旦兴灵先被摧破,西军大举东援,契丹人恐怕就得同时面临大宋、阻卜、女真和高丽的围攻,想要不灭亡都不可能了。

    再说了,以御前三直在战场上的表现,以高太尉的善战,契丹人能在短时间内打破开封府?到时候别让高太尉打败了,那可真的就哭死了。

    相比之下,还是对围攻兴灵的宋军来一场短促突击来得保险。顿于坚城下的大军是非常脆弱的,肯定比坚守城池的敌人要脆弱。

    而且援救兴灵之战肯定是一场速决战,几天,最多十几天也就分出胜负了。

    师老兵疲的西军一旦溃败,大宋也就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了,说不定还会被迫增加几十万的岁币。

    陶节夫有些得意的又往下说:“不过要援救兴灵也不容易,毕竟兴灵远离契丹人腹心之地,如果长途奔袭,人马困顿,恐怕就要重蹈辽兴宗的覆辙了。所以必须先在后套牧马休整一段时间,等马匹恢复了元气,再沿黄河直下兴灵。而后套草原又是西贼的牧马放羊之地,他们在那里摆了个黑山威福军司就是用来防备契丹的。

    不过一旦无定河一带皆为我有,河间之地成为我朝铁骑纵横之处。那么割让后套草原与契丹就势在必行了,拿到后套之地的契丹,要南下援救兴灵就容易多了。

    另外,现在北阻卜的乱子还没有平定,契丹人一时也抽不出兵力,所以三五年才取兴灵是有点久了。”

    “三五年太久……”童贯心里也在反复盘算着陶节夫的言语,道理似乎是有的!

    先取银夏,然后屯田耕种筹集军粮,再汇集大军,一举夺取兴灵的办法看着稳妥,但是完全没有考虑辽国的反应。

    如果西夏在失去兴灵后割让后套、河间之地给辽国,大宋还有攻打兴灵的机会吗?

    到时候辽国在河套草原摆上十万大军,西军恐怕动都不敢动了,还打什么兴灵?

    “使相有何良策?”

    陶节夫道:“日前武崇道上报说可以在明春就组织府兵在银州屯田数十万亩,到秋天时至少可以收获百万石麦子。

    另外,还可以在明堂川上游的草原牧马放羊,等到秋天马壮羊肥之时再出大兵,当可一举破灭兴灵!”

    “明年就攻打兴灵?”童贯皱着眉头,“会不会太急了一点?”

    “兵贵神速嘛!”陶节夫道,“如果真的拖上几年,不知道要生出多少变化呢!

    道夫,这一次进京,不如咱们俩就一块儿向官家进言献策吧。”

    童贯眼珠子转了转,笑道:“使相,咱家走不开啊……银州那边的武崇道毕竟是个商人,那么多兵交给他,咱家不放心。所以咱家已经奏请官家,让咱家去银州坐镇了。”

    陶节夫并不知道童贯的请镇银州的奏章还没写呢!他想了想,也觉得童贯的话有道理,于是就道:“也好,那就请道夫上了奏章,本官自去开封述职吧。”

    童贯点点头,“好啊,就依使相吧。”

 第714章 捞够了就要避险

    (全本小说网,HTTPS://。)

    陶节夫提出的观点,平心而论是很有道理的。(全本小说网,https://。)分两步攻打兴灵的计划完全没有考虑辽国的反应,如果是一鼓作气,辽国也许反应不过来,可是要分两步拖个三年五载,契丹人又怎会完全无备?

    不过童贯却不支持陶节夫!

    道理很简单,童贯已经捞够了。在之前的湟州和鄯州之战中,出风头的虽然是高俅,但是赵佶也不傻,知道拿头功的是童贯。所以童贯在调离熙河路时就被提升到了从五品的景福殿使、襄州观察使。而这一回收复银、石二州,又斩首、生俘8000余党项的大功,他这个监军怎么都能分润一二,一个落阶还不是闭着眼睛拿下?

    再进一步,当上入内nei侍省副都知、都都知也不是不可能的。甚至有可能和昔日的李宪一样当上经略安抚使!

    哦,不是有可能,是只要顺利收复无定河流域诸州,这份大功就能到手了。

    直攻兴灵?呵呵,一个内侍,功劳再大还能宣麻拜相?可要是和元丰四年、五年之战时一样,岂不是要走李宪的老路,晚节不保了?

    童贯恁般机灵,自然知道捞够了就要及时收手的道理。毕竟大宋对外征战时都有虎头蛇尾的毛病……

    不过作为当今官家最信任的军事宦官,想要在风险来临前退出西北战场,也是很不容易的。

    好在眼下被拴在一根绳上的蚂蚱还有武好古和高俅这两只,他们恐怕也不甘心一直困在西北战场上吧?

    所以童贯也不顾寒冬腊月的风雪,离开陶节夫后就立马带着亲随去了御前三直都虞侯司所在的石州。

    “道夫,你来的正好,给看看这些报功举荐的奏章写得怎么样?”

    武好古把童贯请进了自己的都虞侯司大堂,也就是原来的西夏祥祐军司的大堂后,就乐呵呵取出一堆刚刚写好的奏章交给童贯。

    这些奏章有的是武好古自己写的,有的是让幕僚起草,然后自己抄了一遍的,内容都差不多,就是吹嘘御前三直的赫赫战功。

    武好古现在的心情也好到了极点。因为他刚刚得到报告,西贼留在弥陀洞的守军已经溜了,弥陀洞已经被前去侦察的御马直骑士控制了。也就是说,整个银州(并不是西夏的银州,而是原来宋朝的银州疆域)已经被武好古收复了!虽然多少有点儿取巧,但是斩首也有两千多,生俘有三千多,还攻下了三座大城,这样的战功怎么说都是实实在在的。

    童贯装模作样地看着武好古递给他的奏章,笑着说:“一次收复一个州啊……以本朝武官有功必赏的惯例,大郎你这回算是打出一家将门了。”

    “是吗?”武好古笑着,“依着道夫的经验,官家能给我升个啥官啊?”

    “呵呵,”童贯笑了笑,“横行正使加遥郡是肯定的,能不能落阶就不知道了,倒不是官家不肯给,多半是怕你升得太快遭人嫉妒。”

    横行正使就是正五品内客省使到正六品西上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