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542章

天下豪商-第542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在界河南北两城之外,还不少壕沟和高大围墙。譬如界河云台学宫、船政学堂、骑士书院、骑士书院北院(就是假子军团的驻地)、市舶司衙署等等,还有遍布北沧州的骑士堡寨(四家到五家合用一寨),都是界河商市营造所下属的营造行的负责建造的。

    可以说在挖壕筑城这方面,界河商市营造行的经验异常丰富!整个大宋,都没有比界河营造行更会筑城的商行了。

    “莫慌张,不就是去无定河边上筑城么?”

    黄四郎跑去实际主持界河商市的西门青那里求救,却正好撞上了慕容忘忧、周云清、慕容鹉、西门安国和林家父子一大帮子人都在——他们是为周云清践行的,黄四郎也受了邀,没想到却要和周云清一块儿南下了。

    今年三十岁出头,身材高大,留着一部大胡子的黄四郎虽然瞧着有点儿像武夫,但实际上却胆小的很。如果不是在界河商市这边置下了价值几十万匹绢的产业,他早带着老婆孩子和八个小妾一块儿跑了。

    听到慕容老爷子安慰的话儿,黄四郎眼泪都快下来了。

    “无定河那边儿有西贼啊!”黄大都料跺着脚,“他们会眼睁睁看着咱们筑城?”

    西门青笑着:“所以元首才叫你去啊?谁不知道全天下最会筑城的就是界河黄四郎?连开封府的李诫都不如啊。有你在,筑城的速度一定很快,而且筑起来的城寨一定会特别坚固。”

    她其实是很担心武好古的……如果不是武好古在信里面一再叮嘱她要看住了界河商市,她都恨不能披上盔甲去和武好古一同上战场。不过在面子上,她还是显得不慌不忙,给人一种安心的感觉。

    “大姐,”黄四郎也管西门青叫大姐,他说,“我在界河商市还有一堆事儿呢!营造行还有不少活儿要干,营造学堂也快开张了……”

    营造学堂和船政学堂一样,也是一所伎术学院,是专门培养营造都料匠和大匠的。名义上也附属于界河云台学宫,实际上却是完全独立,由界河商市营造所管辖的,黄四郎本人就是书院的司业。

    “四哥儿,”慕容忘忧接过话题,笑着说,“为了营造学堂你也得走这一遭啊。挖壕筑城、修补城池还有挖城破寨,不都是用的营造十三作的本事?再带几个石作和大木作的大匠……兴许还有攻城器械要打造呢。在战场上筑城打造器械也是门大本事,要掌握了将来就能在营造学堂交给学生了。”

    还是慕容老头想得周到,营造一行中的确有打造器械、工具的本事。这个年头社会分工还不是太细,专业的木工和营造工具,外行人可不会打造。

    虽然这些“大木作”和“石作”的工匠不会打造工程器械,但是手艺还是在的。只要有军中的工匠教授,他们很快就能把各种器械给打造出来。这可都是真本事啊!

    西门青也点点头,“四哥儿,是这个理儿!这是军功啊,转上几个官可容易得很。

    至于营造行和营造学堂,不如交给你的几个徒弟负责吧。他们可都已经出师了,人人都有一身好本事啊!”

    黄四郎翻了翻眼皮,那个后悔啊!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哦,饿死倒不会,只会被西贼打死!

    看到黄四郎依旧哭丧着面孔不吱声,西门青笑吟吟道:“四哥儿,你莫担心,奴家让周大哥带上几十个效用士陪着你走这一遭,怎么都不会有差池的。”

    这是要押送啊!

    黄四郎苦苦一笑,只得朝着西门女大侠拱拱手:“那就多谢大姐了。”

    ……

    同一时间,在徐州城北面的利国监(“监”是宋朝的县级行政单位)城内一所赌坊里面,周大侠正带着几个“小侠”揪住了一个二十多岁,生得文绉绉,胖乎乎,一副恭喜发财模样的公子哥儿,拖到了何天然何大状的跟前。

    何天然手中拿着一张白纸黑字的契约,笑呵呵地说:“朱员外,愿赌就要服输啊!三万缗赌金,外加你的小妾鸳鸯,都是我的了。”

    “你,你,你耍诈!”被何天然称为朱员外的男子显然不大服气,“你和周铁锤合起来诈赌,依着江湖规矩是要砍手的!”

    “哈哈哈,”何天然笑了起来,“谁与你说江湖?某只和你说大宋律法!”他挥了挥手中的契约,“这可不是赌约,而是借贷的契约……你这厮欠某三万缗,为其三月,并且以小妾鸳鸯抵偿利息,现在已经逾期了。白纸黑字,还打了手印,能抵赖得了?”

    “这是我被逼签下的,不作数!”

    “谁能证明?”何天然笑着,“大宋律法是讲证据的,你有证据吗?”

    “我是读书人!”朱员外嚷嚷道,“我在徐州州学进过学……”

    “那又怎地?”何天然哼笑了一声,“你又不是官人,不过是进过州学。”

    “我爸爸是矿主,我舅舅是冶主!”朱员外又道,“他们在官场上江湖上都有朋友。”

    这位朱员外原来是个宋朝煤老板的儿子,还有个颇为文气的名字,叫“行书”。因为好赌钱,中了何天然和周大侠联手布下的圈套……

    “那你还拿不出三万缗?”何天然笑道,“徐州这边的冶主、矿主谁家没有上百万?”

    “何先生,”周大侠插话道,“你别信这厮的鬼话,他家就是个空壳子。他老爹的石炭矿早就挖空了,一年出不了多少石炭,而且上面还有人等着分钱。六年前还出了祸事,死了十一条人命,花了几十万才抹平,家底早就空了。要不然他也不会放着好好的书不念,去跟着他舅舅学打铁。”

    被揭穿老底的朱行书顿时蔫了下来,苦苦哀求道:“何员外,三万缗我是真没有啊!鸳鸯她,她也没多好看……您就放过我吧!”

    “放过?”何天然居然点点头,“行啊,你只需帮着我做一笔买卖,我就放过你。”

    “买卖?”

    “你去帮某寻数百个善于穿穴挖洞的矿工,跟着某走一趟陕西。”

    “数,数百个?”朱行书吸了口凉气,“还是陕西?何员外莫非是土夫子?”

    他还以为何天然是挖坟盗墓的呢!挖坟盗墓通常都是几人最多几十人的规模,这回要几百人一起去挖,那一定是在陕西那边寻到一个超大的帝王陵墓了!

    “莫多问!”何天然挥挥手,“你家的矿山反正也没多少石炭可挖,不如跟着某走一趟陕西……呵呵,这一趟买卖做好了,你家几辈子都不愁了!”

    “几百人呢!”朱行书摇摇头,压低声音,“恁多人,被官府拿了去可怎么办?”

    “官府不敢!”何天然难得说句大实话了。

    陕西的官府怎么可能抓捕殿前两直的人?

    “不敢?”朱行书吸口凉气儿,这说明有后台啊!

    看到朱行书有点儿心动的模样,何大状继续忽悠道:“要么带着你家的人跟着去趟陕西……少不了你的好处!要么就赶紧拿三万缗来,再把鸳鸯送来。

    至于捞什子黑白两道,你尽管去寻!有人能为你出头算我输!”

    朱家能当煤老板,上面肯定是有点背景的。不过周大侠是利国监的地头蛇,早就摸清朱家的底盘了。他家的后台就是个破落将门,没有多少实力了。

    至于别的黑白两道的朋友,请他们出头也是要花钱的!

    不过朱行书还是留了个心眼儿,一脸难色地说:“可是,可是几百人去陕西是要给一大笔安家费的……”

    “要多少?”

    “一人总得给个两三百缗……”

    何天然笑了笑:“一人给300,你能拉500人来吗?”

    “能……一人300,500人就是15万缗!”

    “行!”何天然笑着,“给你10天时间把人招齐了,再让周大侠过眼。完事后就给你15万!对了,你也给得跟着走!”

    真有实力啊!

    朱行书这下服气了!15万缗眉头都不皱就砸出来了,这可不是一般的土夫子了,多半是有大背景的盗墓贼。

 第689章 大军事家

    (全本小说网,HTTPS://。)

    完全出乎武好古的预料,他其实是个大军事家……是个沃邦式的大军事家!

    沃邦就是法兰西元帅塞巴斯蒂安。勒普雷斯特雷。德。沃邦,是著名的军事工程师,著有《论要塞的攻击和防御》、《筑城论文集》和《围城论》等军事著作。(全本小说网,https://。)

    而武好古在黄四郎、何天然、周大侠、朱行书等人赶赴开封府的这段日子里面,也开始了两部对后世军事学具有重大意义的著作的攥写,一本是《工兵学》,一本是《火药兵器学》。

    可别小看这两部军事理论著作的作用,《工兵学》为工兵这一兵种的出现奠定了理论基础。虽然挖壕筑城早就是军事的一部分了,但是工兵并不是一个兵种,而是和普通步兵或者辅兵混杂在一起。

    因为没有工兵这个兵种,对于各种军事工程的研究也就不能系统的展开,同时也不存在专业的军事工程部队。所以宋军在攻城和筑城方面的效率,并没有发挥到最高。

    至于《火药兵器学》就更厉害了,后世几乎将这本著作看成了热兵器时代来临的标志!

    在这本军事著作中,武好古将火器的制造、研究和运用,当成了一门用实证主义进行指导的学问。

    同时武好古还提出了火器研究的三大研究方向,分别是:火药的研究、火器的研究、火器运用的研究。

    而且,武好古还“创造性”的提出了“爆破火器”和“管状喷射火器”这两大火器类型。并且还提出了工兵加火器和水军加火器的某些运用可能,其中就包括了穴地爆破攻城法……

    方向有了,工具(实证主义)有了,钱也有了,研究的人才多少也有一点,而且研究的“脑洞”也有了。火器的研究还会慢吗?

    当然了,在建中靖国三年深秋的时候,武好古的《工兵学》和《火药兵器学》才刚刚开了个头,远远没有到完本的时候。

    不过穴地爆破攻城法却已经开始接受实践的检验了!

    开封府西北,属于天驷监所有的牟驮岗马场一角,用于举行御前演武的校场里面。在开封府的武好古党羽中,各个和军事有关的头目们齐集一堂。童贯和潘孝庵,还有才从海州回来的米友仁,还有一个和高俅沾着点亲,名叫高世宣的武官也都来了,全都袍褂整齐,簇拥着武好古,用古怪的目光打量着千步开外,校场内的半截夯土城墙。

    这半截夯土城墙只有不到50步长,宽约15步,高度只有一丈出头,城头上也没有垛口、城楼啥的,其实就是一堵光溜溜的夯土墙。

    几个从军器监火药作、火器作调来的拥有军籍的匠人,正满头大汗的将一包包刚刚调配好的火药,运进一个地穴。

    周围的看客们议论纷纷。

    “这法子倒是新鲜,挖个地洞把火药运到城墙地下再点燃了……”

    “能有用吗?那可是城墙啊!靠火药能崩塌了?”

    “悬,我看悬!”

    “悬也得试试看啊,这叫实践验证!”

    “呵呵,《实证论》还能用来打仗。”

    “可不是嘛!我老师的《实证论》哪儿都能用!”

    武好古背着手也在打量着前面的城墙,人们的议论,都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