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509章

天下豪商-第509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必回头,仁多保忠就知道是自己这个最信任的族弟过来了。他低声问道:“安忠,晋王会给支持咱们出兵吧?”

    仁多安忠看了族兄一眼,在仁多洗忠(保忠的亲弟弟)战死后,就是自己最得保忠信用了。不过即便是保忠的心腹,洗忠也不得不承认,保忠打仗的本事真心不行啊!

    自打接任了右厢卓罗监军司监军使兼统军使后,仿佛就是个常败将军……不过这个常败将军却有屡北屡战的决心,总能在一次惨败之后,迅速稳定右厢军的人心和阵脚,为下一场惨败积蓄力量。

    而这一次,在确认了宋军从开封府调集了一只“弱兵”进驻兰州后,仁多保忠就又有了和宋军大战一场的决心了。

    虽然仁多安忠也不知道这个计划靠不靠得住——看仁多保忠过去几年的战绩,多半是靠不住的,但他还是开解保忠道:“统军,应是支持的。宋人这次多半是往河湟方向上用兵,咱们若是不出兵相助,溪赊罗撒就完了,溪赊罗撒一完,咱们右厢军就是宋人下一个目标了。”

    提到溪赊罗撒,仁多安忠就忍不住想埋怨保忠。实际上,溪赊罗撒和多罗巴二人是在保忠的默许下才起兵驱逐赵怀德的……哪怕在得到国主援助赵怀德平乱的命令后,保忠也故意拖延,造成溪赊罗撒夺取大权的事实。

    那个溪赊罗撒倒是铁杆的亲夏派,这点保忠没有看错。可是大宋朝廷不干了,眼看着就要三征河湟。

    而河湟吐蕃因为溪赊罗撒之乱陷入了分崩,根本不可能抵挡,西夏这边也还没从横山惨败之中缓过来。本来还可以维持的局面,现在变成了进退两难的困局……西夏不出兵,青塘吐蕃一定垮台,西夏出兵,又不一定能打赢。呃,考虑到仁多保忠屡北屡战的坚韧精神,打败的可能仿佛更大啊!

    就在仁多家的两兄弟低声交谈的时候,一面用党项文书写了“晋王,都统军”字样的白色大旗,已经出现在了前方的山口处,紧随其后的还有七八面大旗,猎猎卷动,然后才是一片跳跃的铁盔上的红色羽毛。到了最后,才看见源源不断出现的骑甲士,簇拥着年轻的晋王嵬名察哥,出现在了视线当中。

    “是铁鹞子!”仁多安忠呼喊了一声,满满的都是惊喜。

    晋王察哥带来了大批铁鹞子骑兵!

    铁鹞子是始建于元昊时期的重骑兵,早年间员额只有3000人,但却是西夏军队的核心主力。这支骑兵装备了青塘瘊子甲和最上等的好马,马匹也全身具装,箭镞难破,是这个时代最精锐的重骑兵之一。每每被用于冲锋陷阵,是西夏军中能够一锤定音的武力!

    虽然在元昊之后,这支以父子相传的世袭模式选拔战士的重骑兵渐渐衰弱,但是在西夏军中仍然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旦铁鹞子骑兵大量出现,也就意味将有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要打了。

    现在嵬名察哥带来了至少1000名铁鹞子,就说明他要在西线同宋军大战一场了。唔,至少嵬名察哥想要传递的信息,就是将要和宋军大战!

    在离仁多兄弟还有几十步的地方,嵬名察哥已经干净利落的翻身下马。仁多兄弟和麾下的众将,也连忙下马上前行礼,大声呼喊:“恭迎晋王!”

    察哥朝着他们哈哈大笑:“诸位何必多礼?俺察哥和你们恁般生分么?都是自家人,不必如此。”

    仁多保忠也豪爽的一挥手,回头对自家的甲士大声道:“直娘贼的,还等个甚?赶紧把整猪整羊好酒好茶,都挑过来,伺候好大王带来的铁鹞子儿郎!”

    几个手下轰然应诺,掉头就朝城内奔去。

    察哥笑道:“统军提到好酒,某家倒是带来了几坛子酒中仙,这可是天下第一等的烈酒,清澈如水,浓烈如火,喝上几两就得酩酊大醉了。”

    “几两就醉?”

    “是啊!”察哥笑道:“大家伙都来尝尝,今儿一定不醉不归!”

    “好好好,”仁多保忠笑着,“某家虽在卓罗城这个偏僻山城,却也听过酒中仙的大名,今日正好尝尝。喝过酒中仙之后,某家就领着右厢儿郎去会一会从开封府来的宋国禁军。”

    他提到开封禁军的时候,浑然没有当回事情,仿佛那就是一碟小菜。

    可是嵬名察哥却脸色凝重起来,低声对保忠道:“统军千万别用几十年前的老眼光看开封府的禁军啊!”

    “怎地?”仁多保忠一愣。

    察哥道:“宋国现在的官家不简单,有唐太宗的风采,开封府的禁军经过他的调教,已非昔日可比了。”

    什么?大宋官家像唐太宗?仁多保忠愣了又愣。

    这是真的假的?现在大白高国都这样了,也用不着什么唐太宗,来个宋太宗也受不了啊!难道大白高国真的要亡了……

    “统军,”察哥道,“你也不必担心,本王这次带来了1000名铁鹞子,足以和开封府来的精锐一战。

    而且大辽上国已经答应把公主嫁给陛下了,有了大辽相助,咱们大白高国,一定可以转危为安的。”

    这话怎么听着恁般泄气呢?仁多保忠忍不住眉头大皱起来,看来这位晋王殿下还是太年轻了,胆子也有点小啊!

 第648章 铁鹞子

    (全本小说网,HTTPS://。)

    嵬名察哥进了卓罗城后,并没有马上拿出他从开封府带来的酒中仙和仁多保忠痛饮,而是直接去了右厢监军司的节堂。(全本小说网,https://。)

    现在他和仁多保忠有点分歧,不先弥合了,他也没心思喝酒。

    对于仁多保忠打败仗的本事和右厢军战力孱弱的情况,他是再清楚不过了。即便没有从开封府来的万余“大宋武卒”,单靠熙河路原本的番汉兵马,仁多保忠和右厢军就打不过了。

    至于西藩王子溪赊罗撒这个笨蛋,察哥更是没话好说了。宗喀吐蕃已经恁样了,他还和多巴罗一起挑起内战。现在宗喀吐蕃人心离散,兵无斗志,就是在坐等亡国。

    对此,西夏则是想救救不了!因为右厢军根本打不过宋国的熙宁军——他们上一次右厢军在大战中击败熙宁军的时候,嵬名察哥还没生出来呢!那么多年没打什么胜仗的部队,现在还能打出花来?

    而要想从东线的灵州和无定河地区抽调大军西援也是不现实的,因为在宋军基本控制横山一线后,无定河地区和灵州(西平府)都已经失去遮护,随时可能遭到宋国大军的进攻。

    而且布置在无定河一带和灵州的西夏军也肯定打不过当面的宋军,只是由于宋军的后勤压力较大和西夏军队坚守的城堡比较坚固,才能勉强支撑——在失去横山—天都山后,原本不怎么注重修城堡的西夏没得办法,开始学大宋修城墙了,因而才能暂时顶住宋国的压力。可如果将主力从无定河一带和灵州抽走,那么这两处一旦遭到攻击,大白高国就危险了。

    所以嵬名察哥现在只能做一餐无米之炊,在西线和宋军决战是想都别想的。

    “宋军兵锋甚利,我军如今势弱,不可力敌,唯有智取。”

    仁多保忠道:“大王所言极是,末将也正筹划智取之法。根据细作报告,宋军目前正通过水路往安乡关、京玉关调运粮草辎重。想来准备兵分南北两路出兵,会攻湟中。而我方正好调集兵力,暗入湟中,和多罗巴合兵击破其一路之敌。”

    仁多保忠的计划并不是没有可行性,不过察哥却知道保忠一定打不赢。因为右厢军不可能调动太多的兵力暗入湟中。毕竟卓罗城一带还得重兵把守呢!要是右厢军主力出动,卓罗城就有可能被兰州的宋军攻拔。

    一旦卓罗城失陷,宋军就有可能拦腰将西夏斩成两段!到了那时,青塘城的得失根本无关紧要了。西夏甚至不得不放弃无定河一带,以抽调兵力稳定河西走廊的形势了。

    而无定河一带一旦落入宋军之手,那么宋军就多了个屯田之地,可以大大缓解后勤压力。这样兴庆府和灵州在几年后一定会被攻击,河西的秦王川多半也会同时遭受攻击。

    到那时,西夏就得在举国西迁和冒险死战中做出选择了!而灵州、兴州和秦王川三处中只要有一处失陷,西夏就会有覆亡的危险。

    所以卓罗城的主力是不能动的!而右厢军主力不动,就靠万余人的偏师,去了湟中也是送死。而西夏大军要是在湟中兵败,那还不如不去呢!

    因为西夏偏师在湟中惨败会大大动摇西夏在河湟吐蕃部落中的威望,威望一旦失去,河湟吐蕃部落就不会再指望西夏的援助,恐怕也不会在宋军占领湟州、廓州、鄯州之后进行反抗了。

    而在宋军攻占湟州、廓州、鄯州之后,再煽动吐蕃部落进行反抗,将宋军拖入泥潭进行消耗,就是嵬名察哥的锦囊妙计!

    想到这里,嵬名察哥只得轻轻摇头:“统军,本王的意思是,不如放宋军入青塘……”

    “放宋军入青塘?”

    “对!”察哥道,“青塘距离兰州四百里,俱是山路。宋军根本不可能从兰州运粮接济青塘,必须在青塘就食。而且宋军熙河兵多用番部,虽然善战但是纪律极差,一旦占据鄯州必然剽掠,所以青塘藩部必然会再次反叛。我们只要提供支援,就能让宋军深陷其中。”

    “可是宋军早晚会压服藩部的!”仁多保忠摇摇头,“到时候鄯州、湟州、廓州各部,将会为宋国所用。宋军甚至还会得到青塘的龙种马!”

    “统军,”察哥想了想,“那你打算怎么办?”

    “出兵湟中,汇合多罗巴、溪赊罗撒两军去会一会宋国的那支开封来的精锐!”

    “不妥,不妥。”察哥连连摇头。

    “大王,”仁多保忠却战意高昂,“下官愿意立军令状,只要有10000兵马,就足够摧破宋军的开封精锐了!”

    “不可,不可,太冒险了。。。。。。”

    ……

    六月下旬,夏季接近尾声的时候,武好文跟随着洮西经略安抚使王厚、监洮西军童贯等人,抵达了黄河岸边的安乡关。

    他和王厚、童贯是乘船从黄河水路抵达安乡关的。和他们一起到达的,还有高俅、王禀率领的8000禁军精锐。

    而早在他们到达之前,河州地区的番汉兵力就进行了动员。15000人的大军已经在安乡关前安营扎寨了。

    和宋夏战场东线的宋军兵力组成不同,西线熙河路的宋军主要是番兵,也就是从归附大宋的吐蕃、羌人部落中召集来的兵将。

    这些兵将并不是以个人身份被宋朝雇佣的,而是部落兵,跟随首领参战。不仅战斗力可观,而且使用成本很低,不需要日常维护费用,武器和马匹也都是部落自备的。所以兰州、熙州、河州、岷州、洮州这几个贫瘠之州,能够随时动员起七八万人的大军。

    而这一次熙宁军出兵的规模达到了五万之众!其中42000属于熙宁路的汉番兵将,8000人是开封府调来的禁军。

    为了加快行军的速度,负责后勤的张叔夜并没有召集民伕,而是调集了大量的驮马大车。两个月的行粮,将会有辅兵和驮马大车携带,随军一起开进。

    等到这些粮食吃完,就得用以德服人的办法去吃吐蕃部落的饭了——从兰州出发到青塘城可有好几百里的崎岖山路,想要靠路上交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