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46章

天下豪商-第46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驸马的一个亲戚,”高俅道,“他在绘画一图上很有些天赋,知道你善画人像楼台,便想和你学。他家富豪,这束脩之仪自是丰厚,而且这人情更是不小的。”

    束脩之仪(学费)武好古是不在乎的,不过王驸马的亲戚肯定不是一般人……当今官家也是他的亲戚啊!所以这份人情肯定不小,武好古自然不会拒绝。

    “行啊,”武好古笑道,“我不日便要启程赴海州了,待回了开封府,便收他为徒吧。

    对了,我还有《界画楼台二十四法》和《人体写真二十四法》,明日便送到王驸马府上给你吧。”

    《人体写真二十四法》是武好古这几日画了糊弄人的东西,画了二十四幅白描的人体(都穿着衣服)和手脚、五官等部位的样图。

    “不必恁般麻烦,”高俅笑道,“明日我自来取便是了。”

    正说话间,突然门外又有人在门外道:“鲁大哥可在此处?”

    和武好古等人同坐一桌的林万成忙道:“是陆小乙吗?”

    “正是小乙。”

    随后便看见一个穿着缺胯紫窄衫的白脸大汉和高娘子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郭京对武好古道:“大郎,他便是陆谦了。”接着又招了下手,“小乙哥,快些过来见见武大官人。”

 第六十三章 福星?祸星?

    (全本小说网,HTTPS://。)

    靡靡细雨,不知什么时候又降了下来。全本小说网;HTTPS://。m;

    当上方寺的斋宴结束,众人散去的时候,才发现细雨已经潜入了这个午后,驱散了一些暑气,还带来了几分诗意。

    武好古是和高俅一起离开城北厢的,高俅还向上方寺借了两把雨伞,两人各打一伞,并肩走在开封府的长街上面。

    柔柔细细的雨丝并没有驱走多少行人,进了安远门后,马前街上依旧如晴日一般热闹,只是行人多打起了纸伞,街上还多了一些卖伞的商贩。

    “哥哥,”武好古边走边问,“方才不方便说话是吗?”

    高俅点点头,笑道:“便知你要问了……这一次,真是多亏你了,我高大郎,算是看得到出头之日了。”

    原来那日武好古在王诜府上遇到的神秘少年,就是微服来访的端王赵佶,未来的大宋官家,被后世称为“灰溜溜”的宋徽宗的那位了。

    便是没有武好古的《高俅蹴鞠图》,高俅也会一头扎进端王赵佶的怀抱……他们俩可是命中注定的有缘人!因而赵佶见了《蹴鞠图》,又在王诜那里见到高俅的本尊,顿时就喜欢了。便开口向王诜要了高俅去端王府了。

    至于画了《蹴鞠图》的武好古,赵佶当然也是喜欢的,不过武好古不是谁的门客家臣,不是赵佶一句话就能要了去的。

    而且,赵佶也不想对武好古用强……强迫人家入自己的门下这多没品?以赵佶的心境,怎能做这种事情?

    “是端王吗?”武好古当然知道高俅和谁命中有缘了。

    高俅点了点头,压低了声音:“莫声张。”

    “为何?”这下武好古有些不大明白了。

    高俅一笑,“大郎,你也是读书人,又是画中第一人,怎就不明白相交于市井的那份意境呢?”

    相交于市井?

    武好古想了想,仿佛宋徽宗就是个没事儿老爱在开封市井中瞎转悠的“青楼天子”……这位官家是既要享尽天子的荣华,又想要感受名士隐者的那一份悠然。

    这份心境,后世的史家早就评过了,武好古也是知晓的。

    他点点头道:“原来如此。”

    高俅接着又道:“之前哥哥我在苏学士家和王驸马府上当小吏,不知道王府是甚模样,如今一头扎进去,才知道那里的水有多深。

    大郎一身本事,何苦投入这浑水?所以哥哥便做了主,唆使他化名来做你的学生。”

    高俅是真心为朋友打算的。因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斗争。赵佶的王府亦是如此,虽然面子上一团和气,然则底下的斗争,比潘楼街上不知残酷了多少!

    潘楼街上的斗争基本上还是有底线的,但是王府里面……那可就没什么谋财不害命的说法了。

    为了往上爬,谁不是不择手段?

    以高俅的老奸巨猾,自然可以应付自若,可武好古没有这个能耐。

    和武好古交往了多日,高俅早就看穿了武好古的为人。不仅恃才傲物,而且有点谋事不周。他若是入了端王门下,潘楼街上自然没人敢惹他,但是王府之中,谁也不会由他超然的。准保把他斗得北都找不着!

    所以高俅这个好朋友,就为武好古打算,替他另谋了一条路子。

    当赵佶的美术老师?

    武好古一想,这个好啊!赵佶再过一年多就是皇帝了,自己到时就是皇帝的美术老师啊!虽然是教画画的,但是名分是在的,那谁还敢欺负?

    而且做宋徽宗的美术老师,相较于做宋徽宗的臣子,更容易发挥影响力。

    至于一个官身,那根本不是个事儿!

    “还是哥哥想得周到。”武好古感激地说,“只是叫端王等上两三个月再来,是不是……有些不敬了?”

    他的意思其实是,是不是要让宋徽宗早点来拜师啊?

    高俅却摆摆手,笑道:“不急不急,得先让端王晓得你有多大本事才行……他现在得了一幅《桑家瓦子图》、一幅《醉罗汉图》和一幅《蹴鞠图》,如获至宝,成天在家里临摹。待到他临来临去临不出来,才知道你的本事,到时候才会心悦诚服拜你做师父。

    所以你尽管去寻米芾吧,只是路上须小心一些。”

    高俅思量了则个,又说:“你寻到的林家父子和陆小乙确实有真本事,若是再和智深大师一路,应该是可保无虞的。

    待你回来,端王便会微服相交。你可千万别露了底,知道吗?”

    武好古笑道:“知道,我知道……总要叫他享受一番市井江湖的逸趣。”

    “对,对,对,”高俅笑道,“就是要这个味道,大郎你明白就好!”

    ……

    金水河畔,端王府,西书房内。

    就在高俅和武好古慢慢走在雨中的马前街上的时候,赵佶,也就是武好古日前在王诜的保宁赐第门外巧遇的高大少年,这时正在品鉴一幅刚刚被送来的图画。

    这是一幅《潘巧莲写真图》,不过并不是武好古画的,而是米友仁的作品。

    “若是没有武好古,小米凭这幅画,也是当事第一人了。”赵佶看着画上的美人,突然笑了一下,“对了,这潘巧莲是谁?”

    他的问题是问一旁捧着个拂尘站立着的是个须发皆白的老宦官的,老宦官正是刘有方。这幅《潘巧莲写真图》(其实是个摹本)就是他用一纸苏东坡的真笔字帖从米友仁那里换来献给赵佶的。

    “这潘巧莲是潘家将门的女子,”刘有方柔声道,“是左卫将军潘意的姑姑,不过年纪很小,只比大王您大一岁。”

    “可曾许配人家?”赵佶似是无心一问。

    不过刘有方脸上却闪过一丝快意。端王赵佶,如今还没有到婚配的年纪,所以他还是个未娶之身,身侧是没有正妃的。

    若是他瞧上了潘巧莲,那潘家将门上下,包括潘孝庵潘大官人,都会毫不犹豫的将潘巧莲送入王府……这可不是寻常的富贵啊!

    “许过一次,”刘有方道,“是个宗子,不过没完婚就一命呜呼了。”

    “哦。”赵佶应了一声,不置可否。

    刘有方接着又言道:“其实那武好古也在潘家园替潘巧莲画了一纸写真图……”

    “潘家园斗画吗?”赵佶点点头道,“听说过的。”

    “那幅《潘巧莲写真图》才叫好呢!”刘有方看着赵佶说道。

    “那幅《潘巧莲写真图》在哪儿?”赵佶果然有了兴趣。

    刘有方说:“就在潘家将门的潘孝庵手里……若是大王想看,老奴可以替您走一趟。”

    “也好。”赵佶点了下头。

    刘有方施了一礼,笑道:“事不宜迟,老奴这便去寻潘孝庵。”

    “好,快去快回。”

    “好好好,老奴这就去。”

 第六十四章 风风火火闯九州

    (全本小说网,HTTPS://。)

    开封府,天将黄昏时。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一行策马之人入了内城东南角的丽景门,沿着汴河大街一路行来,直向城南大相国寺而去。这一行人当中以三人为首,都是二十岁到三十岁的年纪。骑在马上昂首挺胸,虽然都是客商和文士打扮,却还是掩不住有杀气外露。身后一群人青衣小帽,步行跟随,一看就知道是这几个人的从人。同样也是一副赳赳壮士的模样,显然不是寻常之人。

    再看为首三人胯下的马匹,也都是少见的高头大马,便是禁军上四军中的战马,也难与之相比。

    大宋缺马的传说,便是在九百多年后也颇为流行。不过在元符年间,却很少有人觉得大宋十分缺马。实际上,便是开封府城内,就随处可见矮小温顺的走马和驮马还拉车的挽马。

    大宋真正缺少的,其实是用来作战的战马,而不是寻常生产运输用马。

    而缺乏战马的缘由,也不见得是失了大片的草原。后世的那些有名的良种马,也不是在大草原上的培育出来的。所谓农耕之国便不能养马的说法,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要不然同样没有大草原可用的欧洲骑士和阿拉伯人骑得马儿是从哪儿来的?

    实际上大宋王朝缺乏战马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缺少马上征伐的男儿。没有市场,便没有了供应!

    要不然,禁军上四军的那些“高大花瓶”都能养出来,高头大马怎就养不出来了?

    这给人“配种”,怎么都比给马儿配种难度大吧?

    就因为官家喜欢身材高大的将士充门面,开出了在早些年间还是颇为可观的军俸,市场便用百余年时间“养”出了品种高大的军汉。换成马儿,又怎会做不到呢?

    所以缺少战马原因,归根结底还是没有真正有效的需求,去发动民间驯养战马的积极性。

    至于朝廷的群牧监,那里从来就是“养人”的地方,养马只是“养人”的名目而已……

    不过在如今的大宋,真心想要好马,而且还愿意付出代价的人,还是可以得到想要的马儿的。

    比如现在骑在马上的这三条汉子,就不知从甚底路子搞到了这等壮健雄俊的好马。而看他们在马背上的悠哉模样,便知是常州马背上打熬本领的好汉了。

    当先一个身材矮小,面目黝黑的汉子目光警惕的四下环顾了一番,又看了一眼附近一个军巡铺,见几个铺兵正聚在一边耍钱,才低声道:“还当这天子脚下是甚底龙潭虎穴,今日一看,也不过尔尔,比起郓州城还大有不如呢。”

    他旁边一个眉清目秀,面白须长,文士装扮的人也小声回答道:“哥哥,这开封府再松懈,也是天子居停,若是在此地闹了事,便是全天下再无去处了。”

    当先那黑汉子也笑:“某家有数的,官家手里还有西军精锐,这些日子可打得西贼都难招架了。若是有谁在开封府做了大案子,便来数百个西军也是打不过的。

    便是能打得过,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