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403章

天下豪商-第403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朕也是这么认为的……”赵佶缓缓地说,“另外,朕待元符皇后是不是太薄了?”

    太薄?武好古心说:现在嫌太薄,将来人家年老色衰,就该翻脸逼死人命了(元符皇后当了十几年的太后,最后却自杀身亡)!

    “长嫂……如母!”武好古说,“陛下的皇位毕竟来自兄长而非父皇,厚待皇嫂如母也是应该的。”

    “说的也是啊!”赵佶点头称是,“朕若待皇嫂如母,是不是应该尊皇嫂为太后?”

    这脑子……武好古也有些无语了,怎么就想到要立刘皇后当太后?太后比皇上大一点点啊!你这不是找不自在吗?等回头闹了矛盾,再把人家挺好一熟妇逼死……这事儿做得越来越像昏君了!

    “此乃陛下家事,臣不得与闻。”

    武好古这么说其实就是不赞成了,只是刘皇后正得宠,自家一小人,没必要去对着干。

    赵佶摇了摇头,“大郎,你也觉得不妥?”

    “……”

    看到武好古一脸为难,赵佶笑道:“此地只有朕、大郎你,潘卿和高俅,有甚不可说的?”

    武好古斟酌了一下,低声道:“陛下厚待元符皇后是对的,只是本朝素以孝治天下,所以这太后的名分还是太高了……”

    “这个……且容朕想想。”赵佶被武好古这么一说,似乎也有点动摇,他顿了顿,“单是把孟氏请回瑶华宫就很不容易了,大郎,你有何良策?”

    武好古说:“这事倒也不难,只是说理而已。”

    “说理?”赵佶皱眉,自己做的事情还能和人说理?

    “天大地大,道理最大,”武好古道,“陛下应该以德服人,以理服人。只要把道理和天下人说通了,朝堂上的宰执就不会反对了。”

    能说得通吗?

    赵佶心说:那帮宰执重臣哪儿那么通情达理?

    “大郎,”赵佶顿了顿,“韩忠彦那边你能去说么?”

    说服韩忠彦支持废孟皇后?这怎么可能?这事儿新党方面或许会支持,旧党肯定是一边倒的反对!韩忠彦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失去立场,那他还能当旧党君子们的领袖吗?

    “这个道理不一定要和大臣们讲,”武好古缓缓地说,“其实还可以讲给天下人听。”

    “讲给天下人听?”赵佶一愣,“怎么讲?难道要去各处张贴告示吗?”

    “当然不是,”武好古笑道,“陛下不是有《文曲星》杂志这个喉舌吗?”

    “《文曲星》杂志?”赵佶微微拧起了眉头。

    把后宫里面的斗争拿到《文曲星》杂志上说能合适吗?

    “陛下,”武好古笑道,“《文曲星》杂志上当然不能直接说宫中的事情,但是可以讨论为亡兄立正室是否合乎人伦?臣可以略施计策,引得朝中两党人物都参与其间。只要他们都在《文曲星》杂志上发表了反对的意见,那么作为君子,在朝堂上就不应该再有不同的说法了。”

    复立孟氏为后,本质就是为亡兄立正室,而且还是一夫两妻,违反儒家人伦是肯定的。如果不是发生在孟皇后身上,一定会引来正人君子们的口诛笔伐。

    一旦大家都形成了共识,那么废掉孟皇后的阻力就大大减小了——这事儿太拧巴了,如果人人都可以给亡兄亡父立个正房,还把原来的正房变成二房,那儒家的伦理纲常还不全乱套了?

    所以这事儿一旦拿到台面上来讨论,那无疑会被儒家君子们骂成乱伦禽兽的。等到舆论上一边倒了,赵佶就能堂而皇之把废孟后的事情拿出来论了。

    到时候朝堂上的旧党君子也只能捏着鼻子认栽!总不能在《文曲星》杂志上说给死了的哥哥、爸爸立个正房,去压迫原来的嫂子、后妈是禽兽不如的乱伦,然后在朝堂上要求宋徽宗去做禽兽吧?

    “好!”宋徽宗抚掌笑道,“还是大郎你有办法,这事儿……就这么办了!”

    “陛下,”武好古顿了顿,“这事儿还不能随随便便的办。”

    赵佶问:“怎么啦?”

    武好古一笑:“臣毕竟是……武官吏商,所以这个《文曲星》杂志总归是不大站得住脚。”

    《文曲星》杂志可以由共和行来“孵化”,但是当它一旦壮大成长起来,就不能由共和行继续拥有了——这可是资产阶级的喉舌啊!一旦《文曲星》的真面目被人认清了,可就是个定时炸弹了。

    要是捏在共和行手里,早晚会把共和行给拖累了。共和行毕竟是个以盈利为目的的商行,《文曲星》不是它能玩的东西。

    所以得尽快给《文曲星》找个更有力的新爹!

    而这个新爹,当然就是赵小乙了。

    “所以,”武好古道,“臣想将《文曲星》杂志转给赵小乙。”

    “转给朕?”赵佶一愣。

    “陛下,”武好古说,“是转给赵小乙。”

    “赵小乙和朕不就是一个人吗?”

    武好古一笑:“陛下不方便做的事情,赵小乙是可以做的……而且陛下也从未承认过就是赵小乙啊。”

    赵佶想了想,仿佛有点道理,“那《文曲星》杂志还是给你管吧。”

    “陛下,”武好古忙摇摇头道,“臣可管不了……臣是吏商幸近,不方便出面。”

    “那谁可以去管《文曲星》?”

    “当然是一些没有官身的书生士子了。”

 第518章 话语权 四

    (全本小说网,HTTPS://。)

    赵佶有些糊涂,“为何是没有官身的书生士子?”

    “因为《文曲星》的东家是开封布衣赵小乙,”武好古笑道,“一介布衣,如何能驱使官人呢?”

    不用官人,当然是为了便于武好古操纵了!如果《文曲星》的编辑个个都是东华门外唱名的好汉,谁还会理财武好古这个一介吏商?到时候武好古辛辛苦苦建立的《文曲星》不就成了别人的喉舌?

    而且,用了官人,《文曲星》杂志就会变成死气沉沉的衙门,上面是混资历的官,下面是混日子的吏,还怎么当资本主义喉舌?

    不过这种理由不方便和赵佶说,于是就拿“开封布衣赵小乙”做托词了。/全本小说网/https://。/

    “而且,”武好古又道,“赵小乙开设《文曲星》杂志的目的,就是为了和文官争一争清流物议,怎么能再把《文曲星》交给文官呢?”

    《文曲星》是用来和新党、旧党争话语权的!

    话语权在宋朝可不是小权,因为宋朝的政争基本不动刀兵,都是拿嘴炮轰人的。

    武好古是个武官,而且他又需要一个武官身份方便敛财,所以根本不可能去和文官争清流物议——他压根就不是清流啊!

    在这种情况下,武好古就只能另起炉灶,用民间的舆论对抗清流物议了。

    而民间舆论要对抗官场清流,当然就得有个可以抵抗官府压力的保护伞了。武好古自己是不行的,他真要敢动清流的话语权,早晚给人整到海州去吃老米。但是赵小乙不怕啊!

    乱说话的时候是开封布衣赵小乙,但谁要来查封抓人,那可就是大宋官家赵佶了!

    “好!”赵佶终于被武好古这个小人完全蒙蔽了,而且他也想不出别的可以把孟皇后名正言顺赶出去,再让亲爱的嫂子刘皇后做太后的办法。

    “就依大郎所言了!”赵佶笑了起来,“朕也不白拿共和行的《文曲星》杂志,同文馆的地皮就作价90万缗,给你便宜10万缗,算是赵小乙买下《文曲星》的钱款。”

    《文曲星》杂志的商业价值当然不止10万缗了,不过这本杂志一旦完成了向“新闻、政论”类杂志的转型,其商业价值就会因为政治上的风险而暴跌。所以哪怕赵佶一文钱不出,武好古自己贴钱,也一定要把《文曲星》送给赵小乙。

    “至于《文曲星》归了赵小乙后要怎生运营,”赵佶道,“大郎你定个方针,过两三日朕去巡查琼林宫的时候递上来。”

    “臣遵旨。”

    赵佶又道:“大郎,蔡京提议让你久任提举界河市舶司事,你可愿意吗?”

    “臣求之不得。”武好古早就知道这事儿了——蔡京这个忠臣看来还是想和自家结成忠党啊!

    赵佶又说:“你要做的话,自明年起,界河市舶司还要年缴10万缗给朝廷。”

    “没有问题。”武好古回答道。

    “好,大郎果然是理财圣手!”赵佶笑了笑,“那朕明日就让中书拟招,让你权发遣提举界河市舶司……你的武阶官也该升了,给你一个客省副使吧。”

    “臣谢陛下隆恩。”武好古连忙揖拜道谢。

    赵佶封给他的客省副使虽然也是个从七品的武官阶,但是比之前的东上閤门副使可是大了不少。之前的东上閤门副使是52个武阶官中排名第33位的阶官,而客省副使则是排名第28位的阶官,等于一次给武好古转了5个官。

    考虑到武好古现在的年龄,能当上这个级别的武官,其实是火箭般的升官速度。

    ……

    “客省副使,带御器械,权发遣提举界河市舶司……呵呵,还真是少年得志啊!”

    御史中丞赵挺之的府邸中,李清照的公老头赵挺之大约是第一批得知武好古又要升官的朝臣之一。

    而这个内部消息则是他的儿子赵明诚带来的——武好古离开延福宫后,马上就去召集了《文曲星》杂志的几个主要负责人,告知了杂志将会出售给赵小乙的消息,也说了自己马上要升官的信息。

    “父亲,”赵明诚又道,“武大郎还说《文曲星》杂志将会出让给赵小乙,并且以后不再聘用有官身的编纂和主笔了。”

    这个规定对眼下的赵明诚和侯仲良并没有影响,因为他们二人都没有官身。

    “赵小乙?那是……”赵挺之眉头皱了起来。

    “是官家!”赵明诚回答道。

    赵挺之眉头紧皱,他本来对《文曲星》这个杂志没有太在意——《文曲星》一开始的时候是立足科举的,甚至可以说是一本科举补习类的杂志。

    直到几个月前,他儿子赵明诚和旧党方面的书呆子侯仲良开始在《文曲星》上开了个讨论府兵制的论坛,还提出了实践检验真伪优劣的准则时,赵挺之也没有太在意。

    因为他也不相信武好古敢用自己的一本卖钱的杂志去攻击新党的新政——这可是朝廷大政,无论对错,都不是武好古一介吏商可以妄议的。

    可是武好古不能说的话,开封布衣赵小乙能说啊!

    “他想做甚?”赵挺之眉头已经拧成了一团。

    “谁?是官家吗?”赵明诚追问。

    赵挺之问的是武好古,不过听儿子这么一说,就看着儿子问:“你知道官家的心思?”

    赵明诚回答:“知道一些。”

    赵挺之马上追问:“那就说说。”

    “官家想废后!”

    “甚底?”赵挺之瞪着眼珠子,“官家要废了王皇后?”

    “不是王皇后,是孟皇后。”

    “孟皇后?”赵挺之眨了眨老眼,“元佑皇后?她哪里招惹到官家了?”

    虽然赵挺之也不喜欢亲旧党的孟皇后,可是也没动过再把她废掉的心思——孟皇后是先帝皇后,就是在宫里吃口安生饭,废不废的也没多大区别啊。

    “仿佛是官家梦见先帝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