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355章

天下豪商-第355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还能赚到钱吗?”潘孝庵看着武好古,满脸都是疑惑。

    “怎么会赚不到钱?”武好古笑了起来,“十一哥以为到时候会有很多人来和我们争吗?那可是200万缗的大买卖!背后没有人敢来接盘?背后有人的,手头就预备好了200万缗?即便是有人又有钱的,就敢下那么大的注还得罪我们仨?”

    地产生意,怎么能不讲背景?早就熟知其中关键的武好古,当然不会落人口实了。

    “可也得拿出200万缗啊!”潘孝庵还是摇头,“大郎,你知道这200万缗拿去放债,一年能赚多少吗?”

    宋朝的利息是很高的!在王安石的《青苗法》中,百分之二十的年利率都属优惠了。

    潘孝庵家的“银行”是放高利贷的,肯定不止百分之二十的年利率——当然了,宋朝的“银行”也是有坏账的!比如借钱给海商,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一百都能开得出来,如果海船顺利回来了,借出去的钱也就赚翻,如果没回来,那就有可能出现重大坏账了。

    不过有赚有赔之后,潘家金银交引绢帛铺的放债平均年收益率都在百分之二十以上——这大概就是王安石的《青苗法》搞砸的主要原因,王大宰相是君子,大概不知道世界上有欠债不还这档子事儿,更不知道有些坏账就是让官府去拿人也是收不回来的。

    所以放高利贷也是有风险,是需要谨慎从事的……一般没人放款给穷人救急,都是放给工商业者做大买卖的。

    世界上哪有不管三七二十一往外放债,还要压下指标不放完还不行的?而且放款放多了就是在大松银根,怎么可能不造成物价上扬?这位被后世捧上天的改革家其实根本不懂……

    不过不懂经济,也不懂工商的文官多着呢!武好古和潘孝庵这俩奸商和官府做生意是不可能赔本的。

    “怎么需要拿出200万缗呢?”武好古说,“十一哥,你还真打算把钱送进户部?进了户部要拿出来可就难了!”

    “不把钱送进户部?”潘孝庵不大明白,“难道送进太府寺(封桩库或叫内藏库)?”

    “送进太府寺一样很难拿出来,”武好古说,“这笔钱得专款专用,直接送进负责修建琼林城的衙门啊……这衙门,当然也掌握在我们手里。到时候钱就继续存在潘家金银绢帛交引铺,只需要周转得开就行了。”

    “能周转开吗?”潘孝庵拧着眉头问。

    “能啊!”武好古很肯定地说,“只要在都亭驿地面上盖起来的新房子能预售出去就行。”

    “预售?”

    “就是房子还没盖好,先卖出去,把钱收回来。”

    “房子都没盖,你就想收钱?”高俅瞪大了眼珠子看着武好古,感觉到非常不可思议。

    武好古笑了笑:“别的地方是不可能的,但是开封府城之内就是可能的!

    开封府可是寸土寸金,一房难求啊!州桥夜市附近,只要是个房子就不会低于两万缗,而且有钱都很难买到手。”

    开封府的房产行情武好古是知道的,他的佳士得行是有房产业务的,今年已经卖出去三十多处住宅,价值好几百万缗呢。

    才三十多处?仿佛很少啊!

    没错,是很少!不过不是买家少,而是放出来的房产太少了。需求可是一点都不少啊!

    且不说一般的普通人家,就是潘家将门这样的豪门,现在子弟早就过了1000,但是在开封府拥有的宅邸数量却只有几十处……几代同堂甚至几房同堂的都大有人在。

    住得像潘孝庵、潘巧莲这样宽敞的,那是个别的特例——他们家是开银行的!

    另外,开封府还有两三万个堂堂的官人,其中的大部分也都是无房户。就连武好古的恩师苏东坡,在开封府也没有房产——他曾经有过一套房,后来因为嫁女儿和老是被贬官,不够开销不得不卖掉了。

    总之,在开封府城内没有卖不出去的房子。甚至用不着打什么折,有房就不错了!

    而且武好古还准备针对开封府寸土寸金,一房难求的局面,专门设计了两种“紧凑型住宅”。一种类似于后世上海滩的石库门房子,独门独户,砖木结构,两层楼加上阁楼,还带一个小小的天井。

    这种房子可以造得非常密集,而且每一栋虽然有封闭的空间,但是占地面积很小,既体面,又不会太昂贵,在预售阶段,每栋“仅售”两万缗。

    如果买不起“石库门”,武好古还为住房有困难的开封府官人们准备了更加廉价的“筒子楼”。在减掉了很多不必要的“先进技术”后,筒子楼采用了成熟的技术,建造难度大大降低,质量也有了保证,在州桥夜市附近的筒子楼的售价,在预售阶段,不会超过每套8000缗……

    另外,无论是筒子楼还是石库门,如果是进士购买,武好古还可以给一个九五折的优惠价。

 第461章 地产兴邦 四

    (全本小说网,HTTPS://。)

    快到晚饭的时候,王驸马终于赶到了武好古的梨花别院。(全本小说网,HTTPS://。)

    武好古和潘孝庵还有高俅一块儿到大门外迎接,把忙活了一天的王驸马迎进了中堂。

    进屋做好之后,王诜看着武好古,笑吟吟道:“大郎啊,老夫已经和韩相公、曾相公和范相公他们说好了,他们都上了你的当!明天会上奏官家,报告都亭驿闹鬼和辽使搬家的事儿。

    你说说看,你该当何罪啊?这可是欺君罔上啊!”

    “怎么会是欺君呢?”武好古笑着,“当今官家可是圣君,怎么会不知道闹鬼是假,拆房子才是真的?”

    宋徽宗当然知道了!这事儿本来就是武好古和宋徽宗联手做局嘛!要是不拆了都亭驿、同文馆、礼宾院、怀远驿、国子学、太学、武学、小学、开封府学,上哪儿找2000万给他盖琼林宫啊?

    如果说有谁被欺骗了,也就是政事堂里面几个宰执重臣了。其实这也是善意的欺骗,不花国家一文钱,还给宋徽宗造了园林离宫,给不少住房困难户官员盖了经济适用房,还在开封府城旁边造了个小而坚固的“支城”。

    万一将来女真人还是打来了,开封府城守不住,躲进琼林新城好歹也能多捱上一阵子吧?

    而且这事儿宋徽宗要是跟那帮宰执明说,肯定被堵啊,所以只能这样悄悄的进行。

    还不敢一开始就说要造琼林宫,只敢说把都亭驿的地皮卖了给辽使在琼林宫旁修个新的馆驿,“顺便”再修缮一下同样年久失修的琼林宫……

    200万当然是不够的了,不过可以开始做项目了。等过一阵子兵学司的军学并入武学了,就可以拆迁国子监下面的武学了。

    武学占地比都亭驿大多了,不过地段不是太好,在南熏门内,属于开封府外城,但是四百万缗还是可以换到手的。这样琼林宫二期工程和新武学就能同时开展了……

    就这样一点点的拆,一期期的建,有个五年十年的,就能给开封人民建成一座崭新的琼林新城了。

    这可真是为国为民为君为官,对各方面都有好处的大好事啊……武好古做的事情真是太好了,简直就是雷锋同志穿越了!

    当然了,王诜也是有好处的。房地产买卖肯定算他一份,不过他根本不在乎钱(他有钱也没人继承啊)。他只是想把宋徽宗哄开心了好升个官……吃了一辈子富贵闲饭的王诜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都65岁了,身体也不好,居然想要做枢密院都承旨——这个官他当然可以做了,他老婆死了20年了,早就不是真正的驸马了。

    不过现在还不是宋徽宗可以为所欲为的大观、政和、重和、宣和年间。他真要提出让王诜去做枢密院都承旨,多半会被宰执们堵回来的。

    ……

    第二天上午,崇政殿中。

    圣君宋徽宗从案几上的一堆奏章中抽出了那封做了标记的关于都亭驿闹鬼的折子,打开放在了自己面前。

    “范卿,”他强忍着没有笑出声,直接点了刚刚卸任了知开封府事一职的尚书右丞范纯礼的名儿,“都亭驿闹鬼是怎么回事儿?是不是开封府有人蒙冤屈死了?”

    蒙冤屈死?怎么回事?皇帝怎么会往这方面想?

    范纯礼听到这问题吓了一跳,他是之前的知开封府事啊,要是开封府地面上有人蒙冤屈死变了鬼,他这个知府是有责任的!

    哦,如果仅仅是有人蒙冤屈死,其实责任不是很大的,问题是冤死的变了厉鬼……而且是连大相国寺的高僧都超度不了的鬼,那就是个很大的责任了。

    范纯礼使劲儿想了想,实在记不起来冤枉死了什么人?

    “陛下,也许是被绍圣、元符年间被奸臣陷害的冤魂在作祟。”韩忠彦这时开口替范纯礼解围了,顺带着把矛头指向了新党。

    一定是被新党害死的忠良变成厉鬼了……

    “是吗?”赵佶转过目光看了看曾布,“曾卿,可有这样的事情?”

    曾布连忙道:“陛下,鬼神之说是不可信的。绍圣、元符年间国泰民安,西贼也被平定,政绩是有目共睹的。”

    虽然害死了一些人,但还是功大于过的!

    “陛下,”知枢密院事安焘这时上奏道,“绍圣、元符年间虽然用兵取得了胜利,但是远远称不上国泰民安。

    熙宁、元丰年间,才是国泰民安。当时朝廷和地方仓库无不殷实,便是小县所存之钱粮也不下二十万。绍圣、元符年以来,各地倾其所有以供边军,但是军中仍然缺乏粮草,不少地方官吏们连月俸都不能按时支取,公家的财物不知去了哪里?还请陛下明察。”

    这是新党在闹内讧!新党内部,其实也存在很大的分歧。

    安焘虽然也有新党的背景,但他不是章惇、曾布一系的人,算不上核心,而且他和章惇的关系很坏,有机会踩上两脚也是正常的。

    而且他说得也不是完全不对,绍圣、元符年间的财政地区不能和熙宁、元丰年间相比。

    因为章惇主导“绍述”并不彻底,只是恢复了在元祐更化期间被废除的《免役法》、《保甲法》、《青苗法》,以及继续贯彻《置将法》、《保甲法》、《农田水利法》,改《免役法》为《雇役法》。而没有恢复实行《均输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

    也就是说,章惇的“绍述”是建立在对大商人、大地主让步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国家的财政状况并没有熙宁、元丰那么好。同时又要支撑大规模的用兵,自然就把多年累积的财富给消耗一空了。

    另外,《均输法》和《市易法》又是官营工商加打击商人的路线,政治上无比正确,所以安焘现在依旧认为熙宁、元丰年间的新政是完全正确的。

    “也许是熙宁、元丰年间惨死的小商贩化成了厉鬼呢?”

    韩忠彦马上开口反击安焘了。章惇的路线只是打击官人有点狠,工商户和大地主们还是可以忍受的,而安焘想要恢复的《均输法》、《市易法》和《方田均税法》可真是让整个开封府都怨声载道的。

    宋徽宗这个时候嗯咳了一声,制止了朝堂上的争吵——一个“鬼”居然点燃了朝堂上的战火,这可真是有点出乎圣君赵佶的预料了。

    “到底是何冤鬼,以后再说。”赵佶一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