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338章

天下豪商-第338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宣麻”大诏照例是要摆香案跪接的。可惜不是宣麻,因此不必摆放香案。

    武好古连忙走上前去,从随身带着的招文袋里取出一张五十缗的私交子,笑吟吟递给了那个小武臣,还道了一声辛苦,又吩咐庄子里的仆人带这位进奏官去好生歇息。

    进奏官在宋朝的地位不高,都是开封禁军出身的杂品武臣充任,上升通道也不好,做到小使臣就到头了。俸禄虽然不低,但是在物价、房价高昂的开封府还是很拮据的。唯一能填补一下的,也就接旨或上奏官员的打赏。

    而武好古自己不是清官,也从来不以清官的标准去要求别人……对于各种陋规,也都是非常支持的——开封府房价那么贵,不让人家捞点怎么买房娶妻啊?

    他这边打发走了进奏院的小吏,那边米友仁已经把两封诏书递给苏东坡了。苏东坡先打开一封是给苏辙的,复官太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

    太中大夫是从四品的寄禄官,也就是个拿俸禄的级别。而凤翔上清太平宫是终南山的一个大道观。不过提举宫观(道观、佛寺)通常只是个名义,也是拿钱不干活,也不需要真的去所提举宫观的所在地上班,爱在哪儿眯着都行。一般来说,这个差遣是给退出政坛的高官挂名用的。

    也就是说,赵佶用一道诏书宣布了苏辙政治生涯的结束!

    “子由复了太中大夫,提举宫观。”苏轼叹了一声,把诏书给了身边的俏金娘,“去拿给子由看看吧。”

    然后他又展开了给自己的诏书,看了一眼,脸上顿时显出了惊喜。

    “老师,”武好古看到苏东坡的表情,忙问道,“可是朝廷委任您提举云台学宫了?”

    在拜入苏门的当天,武好古就差了心腹带着自己的“密折”去开封府了——他是皇帝的心腹,当然有资格递上密折了。

    不过他递出去的密折,现在应该还没到开封府呢,赵佶应该不会因为他的请求就把云台学宫给苏东坡。

    “并非是差遣,”苏东坡说,“复了龙图阁学士,朝散大夫。”

    龙图阁学士是馆阁职,并不是真的要苏东坡去开封府管龙图阁。而朝散大夫是个从五品的文官,比苏东坡上一次被贬之前的正六品朝奉郎还提了一级。

    很显然,这是赵佶要用苏东坡的前兆了!如果不是提举云台学宫,那也该有别的重任。

    “学生给老师道贺了。”

    武好古忙给苏东坡道了喜,他顿了顿又试探着说:“老师可在谢表中请个差遣?”

    复职升官后自然要上谢表,在上谢表时还可以求个差遣。请郡,或是请提举宫观都可以。

    武好古有此一问,是担心苏东坡又起了官场搏杀的心思,看不上云台学宫了。

    苏东坡也是老官僚了,自然知道皇帝并不是因为要大用自己才给“龙图阁学士,朝散大夫”的。赵佶如果真要大用苏家,就该给苏辙做个实职啊!苏辙比苏东坡年轻,身体也好得多,被贬之前的官职也大的多,不给当宰执也该给个安抚使、转运使吧?再不济,一州一府总要给吧?

    直接提举宫观,不就是一脚踢开了吗?

    苏东坡瞧了一眼自己新收的弟子,其实心里已经明白了。官家是看着他的面子上才给了龙图阁学士和朝奉大夫的……

    “还是请提举云台学宫吧。”苏东坡笑道,“老夫觉得此间甚好,也不必挪窝了。”

    “先生所请,官家必然应允。”武好古心中早就有了数目。他早就和赵佶商量过了,提举云台学宫的差遣目前只有苏东坡能来……武好古和米友仁眼下都不够资格,还得“养”上十年八年。

    苏东坡点点头道:“等朝廷的敕命再来,云台学宫当招收生员了。”他忽然转头看了吕好问一眼,“舜徒,你可有去处?”

    这是问吕好问有地方任职吗?吕好问已经荫补得了官,是从九品的将侍郎,还当过一任监税的小官。不过没有得到升迁的机会就跟着父亲一起被贬了——他家是老牌的旧党嘛!结果吕好问又蹉跎了七八年,直到今年才又有了做官的机会。

    不过由于宋徽宗现在奉行新旧杂用的路线,并没有大举贬斥新党官员,造成了空缺官职不足,无法安排太多的旧党子弟任职。如果有进士出身的还好些,总要安排,没有出身可就只能慢慢守选了。现在元符三年进士中摆在第五甲上的一摆多个还在守选呢,怎么可能轮到吕好问?除非有大佬推荐他做官。

    “东坡先生,”吕好问明白了苏东坡的意思,马上回答道,“好问还在守选。”

    苏东坡笑着说:“吕家的学问讲究不主一门,不私一说,正好合了云台学宫的宗旨,老夫看来,舜徒你不如就留在云台学宫做个教授吧。”

 第440章 船政学堂 上

    (全本小说网,HTTPS://。)

    “听说了吗?东坡先生复了龙图阁学士,还升了朝散大夫啦!”

    “当然听说了,云台庄和宿城镇上的士子都在传。全本小说网,HTTPS://。m;”

    “这是要大用了吧?下一步该去做翰林学士或中书舍人了吧?”

    “好像不是,听说官家是看中了东坡先生的博学,想请他主持云台学宫。”

    “云台学宫?在云台山这里吗?”

    “是啊,你还不知道吧?便是在云台山……好像是韩相公提出的,要在海州这里设一个学宫专门负责传播孔孟之道的大事儿。”

    “呦,传播大道啊,那不是和圣人当年一样了吗,这可是要紧事情啊!”

    “对了,听说等到任命东坡先生主持云台学宫的大诏一到,云台学宫就要招收生员了!”

    “是吗?知道怎么招收?”

    “仿佛是考试……”

    就在二苏兄弟得到敕命后的二三十日内,又有不少慕名而来的学子书生,纷纷登上了云台仙山,不进把云台庄内的客房都挤得满满当当,连带着宿城镇上的大小客栈,和靠近云台庄的法起寺内,全都住上了自发赶来求学的士子。

    而东坡门下众人,对于汇聚而来的士子们,也都给予了热情招待。不仅让他们住进了云台庄,还每天安排苏门子弟或学士、君子出面授课。而且还放出言语,说是要通过考试选拔生员入读云台学宫。

    这下云台山上的士子们可就议论开了。这云台学宫应该是太学、武学、国子学一级的官学吧?战国时期齐国的稷下学宫不就是齐王开办的官学?

    那么,云台学宫出身的学生是不是和太学、武学、国子学生一样,有机会授官呢?

    若是可以授官,又能入东坡门下,这可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从斌兄,你和吕舜徒相熟,可知道要考何种学问吗?”

    范之文在云台庄的这些日子混得还是很不错的,和他一块儿来的吕好问现在留在云台庄,还当了“先生”——倒没有拜在东坡门下,他爹就是个学阀啊,自不必再拜苏东坡了。不过却也和东坡先生的弟子们一块儿讲课,他讲得是理学(他也是个理学家)的大道,就是存天理、灭人欲什么的……

    哦,对了,东坡门下学士也不是人人会出面讲课。

    其中学问最大的武好古就没上过讲台,只是偶尔来云台庄听讲,看看人家怎么给学生上课的,好为将来自己登上讲台做准备——他准备在将来开一门“小道”,专门教学生们怎么得到万恶的金钱……也不知道有没有人来学?

    不过东坡先生门下的学士君子们在云台庄授课的内容很杂,诗词歌赋绘画儒学都有,搞得听讲的学生有点糊涂,不知道将来云台学宫招生考试的时候考什么?所以才经常有人会问起和吕好问关系不错的范之文。

    “考儒学加一门才艺,”范之文还真知道,他皱着眉头回答,“儒学考五经和论,和科举差不多。才艺可以选武艺、诗词歌赋、绘画、书法、算学、营造学、医术、外国文字语言等等……只要会一样就行了。”

    “怎么会这样?”

    “是啊,我们是读书人,考诗词歌赋和书法也就罢了,这武艺、绘画、算学、营造等等的,都是不入流的小道啊。”

    范之文摇摇头:“你们也不看看我们要拜的东坡先生是何等样人?”

    “也对啊,东坡肉和东坡肘子不就是东坡先生所创?他老人家可是大道、小道兼通的。”

    “倒也是……可是我们能拿出何等小道?”

    大家都有些为难。作为读书人,诗词歌赋和书法倒是会一些的,但是真的能在东坡门下献丑吗?而且大家到时候都选诗词歌赋和书法,岂不是要精益求精了?

    “从斌兄一定选剑术吧?”有人想起范之文带在身边的那柄黑云长剑了。

    “呃,”范之文苦苦一笑,“我等读书人带剑不过是为了防身,不是为了考试的……”

    其实要考剑术他也不会啊!虽然范家祖宗留下了黑云长剑,但是却没留下剑谱——人家不要子孙后代习武了,还留剑谱干什么?误己子弟吗?所以范之文想学剑也没得学。现在只能为日后的入学考试发愁了!

    ……

    “崇道,您说甚底?”

    “我说造船驾船也是大学问,云台学宫下面要开一个船政学堂。”

    “云台学宫下面开船,船政学堂?东门,您在和老夫说笑吧?自古哪有船老大上学堂的?”

    武好古这个时候正在朐山县城内最豪华的宅子里面和海州吴家的老爷子吴延恩一块儿喝茶聊天。

    在海州的一个来月里,他已经不是第一次来朐山县城拜访吴延恩了,早就和老头子混熟了。

    今天也没让西门青作陪,而是带着潘巧莲和奥娘子两人一起过来了。在吴家的内客堂里,武好古提出了一个让吴延恩怎么都没有想到的要求——想请吴延恩担任云台学宫的教授,主讲“航海之学”和“造船之学”。而且武好古同时还告诉吴延恩,云台学宫下属将会有一所船政学堂!专门教授海运、造船和海战!

    “听海先生,”武好古非常诚恳,称呼着吴延恩的号,“您应当知道朝廷设立云台学宫的目的是为了往外传播儒家道统……这事儿对我们大家都是有利的,现在南洋那边大小岛国,都传了天方教和婆罗门的道统,对我们汉人海商自然排斥了。所以儒家出海对听海先生这样的大海商是大大有利的。

    要出海,云台学宫就必须要有自己的船团和水手……而且船团配备的还不能是商船,必须得是能快速行动的战船。为了更好的造船和训练水手,本官觉得需要开设学堂。

    而能担任船政教授一职的,非听海先生莫属了,还望听海先生千万不要推辞。”

    吴延恩看武好古说得正经,一张老脸也凝重起来了。

    海运、造船和海战的学问可是吴家海商在海上安身立命的根本!怎么能轻易传给他人?

    不过航海、造船和海战的那一套本领也不是吴家独有的。武好古和苏东坡要玩真的,还是有办法的。如果他们从别人那里得到了帮助,海州吴家岂不是枉做小人了?

    现在,武好古和海州吴家的关系很不错,没必要闹僵吧?要不就应付一下吧。

    吴延恩刚想到这儿,武好古又开口说话了:“听海先生,在下和云台学宫绝不是要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