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329章

天下豪商-第329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这个有钱的大儒,苏家两兄弟的态度则是截然不同。苏东坡总是笑呵呵的称之为“塞子贡”,而苏辙则说他是个恶儒……是大儒中的坏人!

    这个大儒怎么可能变成坏蛋了呢?坏蛋又怎么能称之为大儒呢?

    总之,学士们都糊涂了。

    “章惇出知越州了。”

    苏辙突然开口,语气之中并无半点喜色。

    章惇早就该出知越州了,哲宗山陵事毕就该滚蛋了,根本不应该有七次请郡六次被拒,到最后出避僧舍才获准辞相外放。

    这样的待遇,可谓是到了人臣的极点。如果章惇没有在定策的时候说过“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也就罢了。可是他在说了那样的话后,还得到如此优厚的待遇只说明一个问题。

    当今官家其实是倾向新党的!

    章惇请郡出京后的人事安排,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虽然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的位子落在了韩忠彦手中,可是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却给了曾布!

    而苏辙这个旧党中仅次于范纯仁、韩忠彦的大佬级人物,到现在为止只得到了“濠州团练副使,海州居住”待遇——这可不是什么好的预兆啊!

    如果官家亲近旧党,以苏辙的地位,现在怎么都该给个副相来做吧?怎么能一直撂在海州坐冷板凳呢?

    苏辙叹了口气:“幸亏他说错了话得罪了官家,要不然现在韩相公还在大名府,你我……怕是要埋骨岭南了。”

    苏东坡蹙着眉头,接着苏辙的话往下说:“子由啊,此间不错啊,不如就在云台山安居吧……黄鲁直的信上说,官家要在云台山设个学宫,专门教授赴海外他国传播儒家大义的士子。若是给我们主持也挺好的,履常(陈师道)、方叔(李廌)、膺仲(李禧)、董荣(武子)他们也能有个去处。”

    苏东坡的四个爱徒都是大儒,如果可以正常走科举或推荐入仕的路线,现在绝不会那么潦倒。因此苏东坡对他们四个是心存愧疚的,总希望能给他们谋个不错的差遣。

    因此在黄庭坚的书信上提及了云台学宫后,苏东坡就想把提举一职拿下,这样才能给自己的四个弟子安排上教授的职位。因为云台学宫是官学,教授自然有个从九品的将侍郎可以做,一年144缗的俸禄就有了保障。

    另外,黄庭坚还告诉苏东坡,云台学宫往后的开销——包括传教的开销,都由界河商市负担的,而负责界河商市的武好古是个“子贡式”的大儒,特别有办法搞钱,一年敲他个一万缗(黄庭坚也真是清廉惯了,也不会狮子大开口)都没啥问题!

    如果能拿到那么多的经费,苏东坡就能再给四个弟子开一份职钱了,一年给他们弄个几百缗的,就能过上舒心一点的日子了……

    当然了,用不着黄庭坚在信里面直说,苏东坡也知道,自己要拿下舒服的提举云台学宫事的职官,就必须收武好古入门了。

    而在黄庭坚的信中,虽然明显表达了对武好古“商约”路线的担忧,但是仍然推荐武好古入门,还说他是堪比子贡的大儒。

    这个儒真是大的,对于圣人之道的理解都很透彻,而且还能践行大道……只是他践行大道的路线,很可能给天下人带去灾难!

    这个看法,倒是和苏辙非常接近啊!

    “子瞻,”苏辙知道哥哥已经做出了决定,也点点头道,“你收他入门也好……或许可以把他引到正确的路线上来。”

    “哦?”苏东坡看了弟弟一眼,笑道,“你还是认为他的‘商约’是错的?”

    “也不是错,他没有错……”苏辙摇了摇头,“只是天下太大了!”

    苏东坡一笑:“是啊,他是汴梁子啊!汴梁子……怎么能理解儋州农人的苦呢?汴梁子又怎会因为儋州农人而放弃自己的道呢?”

    苏辙苦苦一笑:“说的也是啊!”

    ……

    “涪翁,朐山县城快到了。”

    武好古策马走在一辆两匹马拉的大车旁,扯着嗓子喊了起来。

    马车里面坐着的是黄庭坚和他的一个小妾,武好古的这个“老师兄”为人还是挺风流的。从涪州回了开封府没多久,就不知从哪座青楼里得了一个知己,才年方十九,正是花儿一样的年纪。

    “哦。”黄庭坚答应了一声,伸手撩开了车帘,迎着海上吹来的冷风,眯着眼睛往外张望了一下,发现不远处有两座并列的城池。一座高大些,一座围墙有点矮。

    他揉了揉眼睛,再定睛一看,依旧是双城并列。

    “咦,怎么会有两座州城?”

    武好古一笑:“州城当然只有一座,还有一座是新建的海州商市。”

    “甚底?”黄庭坚一怔,“怎么又有了一座海州商市?”

    一个界河商市就已经够让人头疼了,怎么一会儿又出了个海州商市?难不成《共和商约》的流毒已经到了海州了?没有那么快吧?

    “涪翁,”武好古说,“那里只是起了个商市的名儿,和界河商市可不一样。”

    不一样?黄庭坚心说:现在不一样,将来说不定就一样了。

    “那里主要是给贬官来海州的官人们居住的。”武好古解释道,“今年春天才开始新建,盖了个围墙,修了排水、引水的沟渠,还铺了几条街道,大概还有个瓦子,几座酒楼个青楼在修建……哦,还有个码头也在建。我们现在就去那里。”

    黄庭坚问:“老师现在就在那边?”

    “先生不在那里。”武好古笑道,“先生住在云台山脚下的苍园……那是下官在云台山的一个宅子。我们今天住在海州商市里面的临海庄里面,那里也是下官的地方。”

    其实临海庄严格来说不是武好古的,而是潘巧莲的陪嫁,现在属于武家内账房。那里就是武好古第一次来海州时居住的大宅子,现在的“海州商市”就是在临海庄和周围附属于临海庄的一万多亩土地上建设的。建设的投资则是潘孝庵、高俅拿出来的。三方面还合资成立了一个东海行,专门负责开发这个海州商市。

    另外,纪忆他家也在海州布了局,朐山县城南面收购了不少土地,开始建设住宅区,准备出售或出租给贬官居住。

    在“贬官效应”的带动之下,这座位于海滨,又接连着中原和淮南的商业城市,现在正在悄然崛起。看来用不了多久,就会变成一个比界河还要大上几倍的商市了!

 第429章 海州的幽灵 一

    (全本小说网,HTTPS://。)

    因为本身就地处经济繁荣,人口众多的海州,比较容易雇佣到劳工和购买建筑材料,而且“商市”的面积也比较小,占地只有一万二千亩左右(七到八平方公里),所以海州商市的建设速度,比起界河商市要快了许多。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当武好古和黄庭坚一同从商市的西大门进入到海州商市之内的时候,他们两人看到了笔直宽阔的青石路面,路面两边还开挖了同样笔直而且纵横交错的沟渠——这些沟渠将来也会用青石板遮盖起来,成为排水或引水的暗渠。

    在沟渠两边,则是用木栅栏圈起来的一块块土地。有几块土地已经变成了工地,忙碌的工人在工头的指挥下挥汗如雨地劳作,搭建起了一幢幢砖木结构的建筑物。不过大部分被木栅栏圈起来的地块都还空着,应该是待售待建中的土地。

    这座商市的“规划”也和界河商市仿佛,只是没有采用“环形”布局,而是采用了传统的方形布局。如果从高空俯瞰,就会发现海州商市大体上呈现出一个长方形,南北长,东西窄,商市的东面沿着海岸线展开。

    沿着海岸线的部分将会被开发成码头,同时也是规划中海州商市最繁华的部分。不过现在,那里大部分还是工地,而唯一建成的建筑物就是潘巧莲陪嫁来的临海庄。

    临海庄现在是“海州武家”的总堂所在,同时也是“东海行”总店的驻地,西门青现在就坐镇在这里。

    武好古和黄庭坚等一行人进入海州商市的时候,她正在和洛阳白波过来的武诚昌在说话。

    武诚昌就是那个今科高中561名进士的武忠义的长子,同时也是白波武家多年来的实际当家人。

    现在他的爸爸终于熬啊熬的熬出了个倒数第一进士了,虽然是倒数第一,但也是进士啊!哪怕要守选上不知多久才能捞个试衔县尉,但总算是个官人了。对于低迷了恁多年的白波武家来说,无疑是特大喜讯。

    不过刚刚当上了“衙内”的武诚昌而言,现在却有点心烦。

    心烦的原因是他的进士爸爸给他寻了个三十二岁的“才女”后妈……

    “你说说,你说说,我们白波武家是义门啊,从来就没有再嫁之女,没有犯罪之男,现在怎么就娶进一个青楼里出来的妓女了?做妾也就算了,明媒正娶的大夫人啊,连我都得管她叫娘亲……祖宗的脸都要给丢尽了!”

    实际上才三十多岁,看着快五十岁的武诚昌正在客堂里面当着西门青的面数落自己的老爹和后妈。

    西门青则是眉头微皱,哭笑不得。

    这“老头”不是第一次在她面前说爹妈的不是了,自打他带着一群白波义门来的乡巴佬到了海州,就不停的在西门青还有米友仁跟前抱怨。弄得谁都知道武忠义这个第561名进士做了对不起武则天的事情了。不过话说回来,武则天不就是再嫁之女吗?好像还是先睡老爹再睡儿子的,后来还养了好多好多面首……人家当女皇的都不挑,一个芝麻大的县尉有啥好挑剔的?

    “七叔,您还是看开些吧,只要老人家欢喜,我们这些做晚辈的就不要多管了。”

    西门青也只能劝啊!而且她说得也在理啊,武忠义和那个石娘子再婚的时候,西门青还没离开开封府的。所以她知道武老进士和新婚妻子石娘子的感情是很好的,几乎到了如胶似漆的地步。老夫少妻的感情能好到那种程度,着实也不多见。

    “看开些?”武诚昌一听这话,眼泪都快下来了,“大姐儿,你不知道……那,那个石娘子已经怀上身孕了!”

    西门青听到这话儿也是一惊,那老进士的身体可真是不错啊!

    “那娃儿都不知道是谁的呢!”武诚昌接着又来了一句,“我爹那么老了,居然还,还……”

    “呃,六十六岁还是可以的。”西门青嗯咳了一声,“倒是石娘子得小心些儿,她三十二了才第一次怀上……这可不小了,得照着韩郎中的办法小心准备。”

    “唉……”武诚昌叹了口气,心里却忍不住诅咒自己的后妈来个难产死了……真是有点不孝啊!

    可是为了争家产,也顾不了孝不孝的了,更顾不了什么义门不义门的了……在武老头高中进士之前,白波武家是一门穷,也就没什么别样心思了。大家一起抱团苦捱着吧!

    可是现如今,白波义门不仅有了进士,又有了开封武家这个阔亲戚,而且还有分家落户海州这档子事儿。还有不少本来注定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夫,到了开封府,到了海州,吃到了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好东西,还看到了让他们垂涎三尺的女人。

    这人心,可就变了!

    像石娘子那样妖艳妩媚的女人,武诚昌其实是打心眼里喜欢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