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308章

天下豪商-第308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番,然后前往城外的琼林苑吃饭。

    而武好古这个时候,已经穿上了他的黑漆濒水山字甲,低着头在检查马儿的性别……呃,就是看有没有“宝贝”了!

    也不是每匹马都要看,只需要看几十匹给武进士骑的马就行了。那些武进士这个时候也都已经穿上了大红的衣服,戴着幞头,耳后插了花,喜气洋洋的站在各自的马匹旁边。

    武进士也是进士啊!虽然比不了文进士那么尊贵,可也没有的强不是?

    不过要做武进士也不容易,阳谷西门家早就想憋个武进士出来,可惜多少年都没成功。今年同样是落空……倒不是西门家的人武艺不行,他们家的女侠都是能骑在奔跑的马上开弓射箭,还能射中靶子,何况去考武进士的男儿?他们在江湖上可都是响当当的大侠。

    但是大侠的文章普遍差了火候,虽然兵法七书也都读过,但是却写不了那种兵法策论。

    兵法策论是很不容易写的!

    比如这一科的“兵法论”的题目就是论韩琦所创的“方、圆、锐”三种阵图在实战中的运用……这玩意在实战中真的能用?

    呃,这题目别说西门家的那些武士不会做,你就是让宋太祖赵匡胤从永昌陵里复活了来考,肯定也是落榜啊。

    韩琦的阵图要是管用,李元昊早被打死了,哪儿还有两个梁太后的事儿?

    不过谁要写这阵图不好,肯定是考不上的。不仅要写阵图好,还得吹出花儿来才行。实际上还是在拼文笔,和文科举考试没多大区别。所以能考上的,也不是正儿八经的武士,而是那些考不上文举的富家和官家子弟。

    穷文富武嘛!只有富家和官家子弟才能花钱练习一下弓马骑射,然后再凭着一支生花妙笔去吹捧韩琦的阵图,捞到一个武进士。

    至于中了武进士之后,当然也不会真的去带兵,而是会以武阶官做文职,一般也是授个试衔县尉去捉贼——贼他们倒是能捉到几个的,比武忠义那老头强多了。

    实际上,武进士也是一个给北宋的官员子弟开的做官后门。所以武好古“查马”的时候还遇上好几个熟人,都是开封府将门的子弟。有一个还是潘巧莲的侄子,都很客气的和武好古招呼。

    顺便提一下,宋朝虽然文武分途,而且重文轻武,但是宋朝的士大夫还是挺能言兵的,兵法七书人人几乎人人都熟读,除了由枢密院密藏的“战略级”阵图(阵图也是个宝啊,赵光义的《平戎万全阵图》就是国之重器,不到一定级别是不给看的),普通的阵图他们也都是熟知的,有些自己还能画阵图。写出来的兵法策论全都是高水平的!

    查完了马,回到东华门内,进士队伍最前面的时候,童贯已经开始唱名了,中气十足的声音传来了。

    “第一甲第一名,状元,李釜……”

    武好古扭头看了眼那个状元公,二十多岁,满是书卷气的一个儒生,正意气风发的立在一匹高大的走马旁边。给他牵马的是禁军的一个杂品武臣,看上去颇为精干。

    “第一甲第二名,榜眼,范致明……”

    “第一甲第三名,探花,纪忆……”

    童贯已经唱到了纪忆的大名,武好古也将目光投了过去,纪忆已经骑在马背上了,而且也没人替他牵马。

    纪忆是个能骑马的儒生,还能坐在马背上放几箭(马当然不能跑了),虽然也不能射中靶子,但是在如今的大宋文人之中也算是弓马娴熟了。所以他不需要禁军武臣给他牵马,可以自己控马。不过看他骑马的姿势和那个紧张兮兮的样子,这马上的功夫也不咋地好啊。

    武好古又将目光投向自己的弟弟武好文,他不大会骑马,所以武好古就从家里挑了一匹特别乖巧的小母马给他骑,还让林万臣来牵,是肯定不会有事儿的。

    大宋官家赵佶,这个时候也来看热闹了,不过并没有大张旗鼓,而是穿着便服和带御器械高俅、大貂珰杨戬一块儿站在东华楼上往下看。

    三个月的国丧已经过去了,从今天开始,整个开封府城就能再次变成繁华似锦的不夜城了。站在东华门外看热闹的老百姓头上也都应景儿似的插了花,远远望去就是一片花海。好看极了!

    可惜赵佶现在不能出宫去深入群众了……城西的琼林离宫要是能早点建成就好了。

    “陛下,童大官已经唱完名了,进士们该出发了。”

    赵佶耳边响起了高俅的声音。

    城门楼下面,早就准备就绪的一支乐队已经开始吹奏。原本站在马儿边上的六百多个进士,也纷纷上马,有些个利索的是自己上去的,不过绝大部分是要人搀扶的……

    纪忆是早就骑在马背上的,他是探花郎,前面就是状元、进士,还有开道的武好古和童贯。看到他们全都上了马向前了,早就等的有点不耐烦的纪忆也小心翼翼地控马前行,很快就出了东华门。

    东华门外,顿时入目的是一片人山花海,耳边则是欢庆的曲乐,一种人生得意的感觉,马上涌上了纪大官人和其他六百多个文武进士的心头。

    而之前那点萦绕在纪忆心头的压抑感觉,现在也一扫而空了。

    虽然他没有能成为官家的心腹,可他是进士啊!还是探花郎!这样的出身,是武好古之流无法相比的。

    看看眼前这满街满巷欢呼的百姓吧,他们人人都在为自家这样的进士欢呼啊!

    咦!那不是墨娘子吗?骑在马上正得意的纪忆忽然看见墨娘子也在东华门外欢呼的人群中了。他心想:墨娘子也是来看我的吧?这个圣女一直对我有意思的,就是不好意思说……可是她身边怎么站了一个和尚?这和尚好像是摩尼教圣公静明啊!

    他怎么来了开封府?怎么还和墨娘子一起?

    他们想干什么?明教的两支难道要合流?圣公一脉可是图谋不轨的……

    纪大官人正吃惊的时候,耳边突然响起了雷鸣般的吼声:“纪大官人,还认得方十三吗?”

    纪忆被这吼声吓了一跳,下意识的一拽缰绳,结果他的胯下的走马一声嘶鸣,前蹄扬起,用两只后腿站立起来了。

    这下弓马娴熟的小纪探花的马术不够用了,顿时就从马背上跌落下来了。

    纪忆落马了!

 第403章 师夷长技以制夷

    (全本小说网,HTTPS://。)

    “你们,你们……你们要重建摩尼教廷?”

    因为坠马受伤,正躺在床上修养的“落马探花”纪忆,听到床前的三个前来探望的“魔教妖人”说出想要在界河商市重建明教教廷的想法,顿时有一种想去临高当知县的冲动。(全本小说网,HTTPS://。)

    自己怎么就恁般倒霉呢?

    章惇那边的黑锅还没洗干净,明教的黑锅又压上来了,早知道这样就该去临高,躲得远远的才好!

    “是啊,忆之,眼下不就是个良机吗?”墨娘子笑道,“你家这些年在官场上活动,不就是为了能让圣教有重见天日之时么?如今的界河商市便是一个诸教自由之地吗?圣教总坛如果能在界河重开,不也是随了你家多年的心愿吗?”

    “墨莉,你要是想在界河商市建个大云光明寺,我也不拦着了。”纪忆心里那个苦啊,自己怎就恁倒霉呢?巴结上章惇,他老人家却成了官家的眼中钉,还累得自己枉做小人!家里面和明教有点关系,原指望能让明教合法化就摘干净了。可是墨娘子和静明老和尚现在却想重开明教教廷!

    一个教廷和一座寺庙,那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啊!

    别看现在白莲寺到处开张,但那是一盘散沙,便是设在睦州的明教总坛,也因为太过隐秘,无法有效调动教众——绝大部分教众根本就不知道有什么明教总坛,也不知道白莲寺的根底。

    实际上,绝大部分白莲寺就是个骗钱的野庙罢了,根本不听睦州总坛的指挥。如今的明教,其实就是一个没有组织的散沙型教派而已。甚至可以看成是佛教的一个分支。

    所以朝廷是有可能同意明教重新取得合法地位的。可一旦明教的教廷出现在界河,那么事情的性质马上就不一样了!

    明教就会渐渐变成一个组织严密的教派……就如同明教在唐朝刚刚传入中原时一样了。

    纪忆知道那时摩尼教的教廷在回鹘,而中原各地的大云光明寺都属于大唐教区管辖。这大概就是摩尼教在会昌一蹶不振至今的原因……朝廷可以容忍散沙一片的佛教、道教,但绝不会容忍一个组织起来的宗教!

    “教廷绝对不行!”纪忆摇着脑袋,语气坚定地说,“只能是大云光明寺……若是你们答应,我去和武好古打招呼。否则,我也去和武好古说,不许你们开设教廷!我可是下一任的沧州司法参军,界河商市的警巡之事,本官也是可以说得上话的。”

    宋朝的州府设有“司法参军”和“司理参军”,共掌刑狱治安之事。不过界河商市并不归沧州管辖,纪忆这个司法参军能管到的,也就是界河商市的堤坝和壕沟之外。

    不过能管到界河商市门口的权力也不小了,武好古一定不想和纪忆这个司法参军闹出太多不愉快的。

    而且,摩尼教廷出现在界河商市对武好古也没有什么好处。

    墨娘子和静明和尚互相对视了一眼,墨娘子笑了笑道:“那就先建一座大云光明寺吧。

    另外,现在居住在平江、明州的诸选人之家,也会陆续迁往界河商市居住。劳烦忆之你和平江家里面打一声招呼。”

    选人之家原本有十几家,不过由于摩尼教的“计划生育”倾向,选人之家的数量一直在减少,现在只剩下了七个家族,分别以“墨、薛、萨、鲁、伊、明、库”为姓氏。人口不多,男男女女加一块儿不足千人,都从事造船、纺织(织地毯)、金银器等行业,全都是工商之家。

    他们的迁移纪忆倒是支持的,虽然会给纪家在平江和明州的生意带去一些不便,不过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因为这些选人家族和纪家关系非常密切,如果他们迁往界河商市后,纪忆就能通过他们掌握界河商市的情况了。

    如果未来真的要去界河和武好古打对台,这七个选人家族和纪家本身在界河的势力,都会成为纪忆的助力。

    “这可以啊,”纪忆斟酌着道,“你们在界河商市开个造船场一定有利可图……还可以在那里做些波斯样式的玩意儿蒙给契丹人和高丽人。对了,契丹那边有许多羊毛,可以在界河商市建个毛织工场。”

    纪忆在辽国呆了好几个月,自然知道那边有什么物产和需求。

    羊毛在辽国是烂大街的东西,一个大子儿能买一堆。虽然辽国也有毛织行业,但是水平不高,织不出波斯地毯那样的东西。所以在辽国市面上的地毯都是走西域丝绸之路运来的,而且质量也没有选人七家的东西好——人家可是正宗的波斯假货!要是能大量生产,绝对能倾销到辽国和高丽国去的,没准还能在大宋国内卖掉不少。

    另外,选人七家里面还有不少船匠,都是都料匠和大匠。宋朝的造船业非常发达,所制造的船只不仅供应汉人海商,也会出口。因此所造船只的式样就不局限于中式了,也有波斯、大食式样的船只生产。活跃于海上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