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290章

天下豪商-第290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章惇现在居然想立简王,而且还要搞诡计把自己从王府诳出去……也不知道是不是要加害?

    这不是奸臣谁是奸臣?

    赵佶咬牙切齿地想着:这章惇,可真是个奸臣啊!将来一定把他贬去儋州!

    然后他又看了眼面如死灰的纪忆,心道:你也不是好人!不过能迷途知返,揭发奸臣,还算堪用……

    而武好古则是觉得纪忆傻了,昏了头了!他怎么能出卖章惇?这么猴精一人,怎么关键时刻就犯糊涂了呢?

    本来赵佶、自己还有高俅都没往阴谋论上去想。所以也不会扣留纪忆,他应该马上去向章惇报告啊!

    端王一入宫,而且向太后还动用了甲士,局势已经非常明朗了。章惇不能硬抗下去了,必须得设法自保。

    其实要自保也不难,只要向太后问话的时候推赵佶做皇帝就行了。

    一个定策之功到手,这辈子就不愁了。章惇不愁了,纪忆还愁什么?即便赵佶将来回过味儿,有章惇保着,纪忆最多就是官场蹉跎,荣华富贵还是有的。

    他现在卖了章惇,回头赵佶向向太后报告,太后还不坑死章惇?而纪忆做了这个出卖岳祖丈小人,日后还能指望得到赵佶的重用?

    其实武好古也就是旁观者清而已,真要让他和纪忆换个位置,一样是手足无措,说不定还不如呢!

    不对啊!武好古突然想了起来,纪忆这混蛋居然用佳士得行的名义诳骗端王!这是要坑我啊!我可不是不能杀的士大夫文官,而是脑袋随便砍的武官近幸,被你这样坑还不坑死?

    小人啊!这是首鼠两端的小人啊……武好古再看纪忆的目光已经是冰冷的刺骨了。心中暗下决心,回头一定要向宋徽宗进谗言,呃,是进忠言,把你个小人贬到亚龙湾去!

    一定得好好想想,给你这个小人罗织个什么罪名呢?

    高俅则是高兴得快傻了,这是双喜临门啊!

    端王要做皇帝是一喜,章惇这老小子作死是二喜!

    端王做了皇帝,他高俅自然水涨船高。而章惇作死……那他高俅不就可以立个护驾之功了?

    另外,高家这些年苦成这样,还不是因为章惇和高太后不对付?姓章的居然还想给高太后扣上“老奸擅国”的罪名,要追废太后尊号!这下好了,要去儋州了此残生了。

    而要让章惇去儋州,就不能让他有见风使舵的机会!要是他待会儿说出了“立端王”这三个字,那就能得个善终了。

    想到这里,高俅对赵佶道:“大王,如今事态非常,就怕奸贼还有后招!”

    这话分明是在指章惇会暗伏死士刺杀赵佶啊!

    赵佶点点头道:“防人之心不可无,高俅,你有何办法?”

    “请大王披甲装扮成殿前甲士,悄悄入宫,以免被奸人察觉。”

    赵佶道:“就依你所言。”接着他又对武好古道,“大郎,你和高俅都披上甲,随孤王一起入宫。

    纪忆,你且留在王府,待事情大定后再去读书,这一榜好好考,高中之后才好大用。”

    ……

    高俅的安排果然欺骗了章惇,他派去跟踪纪忆的家人没有发现端王和殿前甲士一起离开王府,便回去向章惇报告了。

    而章惇这个奸相在开封府其实是很孤立的,因为他一直都被开封府的地头蛇将门当成对头。所以他没有办法在开封府内布设密探,只能靠个没多少谍报经验的家人去盯纪忆的梢。

    听完家人的报告后,章惇吐了口气,对儿子章援道:“看来事情还有可为,为父去政事堂了,你跟着为父一块儿去吧。”

    “阿爹,”章援搀扶起老父,“宫中已经派出甲士了,只怕……”

    “不必害怕,”章惇一笑,“你以为那老太太是武则天啊?她不敢乱来的。

    我朝和汉唐相比,强就强在做事有规矩,有尺度。无论宫廷之争,还是朝堂之斗,都是依着规矩和尺度来的。现在我和那老太太,斗得是智,而不是力。”

    章惇、章援父子往政事堂而去的时候,赵佶、武好古、高俅也跟着潘孝庵和他带来的甲士从西华门入宫了。众人护着赵佶在巨大而清冷的宫廷内七拐八弯,最后终于到了戒备森严的内东门之外。

    内东门的正门闭着,但是一旁的閤门却开了,两个小黄门站在门外张望,看见潘孝庵率领的甲士忙返身去报,不一会儿,一个胖宦官就从门内钻出来,气喘吁吁一路小跑的就到了领头的潘孝庵跟前。

    “端王呐?咋不见端王?”

    胖宦官就是庞宽,他上了年纪,老眼昏花,远一点就看不清人脸,只能靠衣装认人。所以没有认出穿着盔甲的赵佶,这可把他急坏了。

    现在向太后干的事情可大可小,成功了就是“拥立新君”,跟着干的人都有功。要是不成功,大家都得倒霉,庞宽这个宦官搞不好把命都搭上。

    而成功的关键,就是把端王迎入宫中,然后黄袍加身,接受百官参拜……

    若是端王没有迎到,那麻烦就大了!

    “在,在,在……端王在这儿呢!”潘孝庵这个时候也激动得不行了,忙把端王请到了庞宽跟前。

    庞宽看见了赵佶,大松了口气,一只手捂着胸口道:“吓死老奴了……”他又行了一礼,“快随老奴入内东门吧,太后正等着见您呐。”

    内东门武好古和高俅是不能入的,潘孝庵也只能在门内转悠一下,因此三人都没跟着一块儿进去,只是目送未来的大宋徽宗皇帝进了门。

    “胖大官,”赵佶一进门,马上就问庞宽道,“官家如何了?”

    “不行了,”庞宽道,“已经不省人事了,御医们都说醒不过来了。”

    赵佶叹了口气,“真是可惜,要不然孤王还可以在官家面前告章惇那奸臣一状!”

    “告……告章相公?”庞宽一愣,“章相公怎么了?”

    赵佶咬咬牙,恨恨地把从纪忆那里听来的章惇的阴谋又添盐加醋告诉了庞宽,最后还问:“胖大官,你说,章惇是不是个蒙蔽了官家多年的巨奸啊?”

    庞宽心想:怎么会是巨奸呢?明明是巨忠啊!官家不就是想传位简王的吗?

    看来官家还是有识人之明的……章惇如此忠心,也算对得起官家了。只是官家总说端王轻佻,不会给说中了吧?要是说中了,大宋的江山恐怕就危险了!

    心里怎么想,老宦官嘴上却道:“是啊,大王说的对。等见了太后,就在太后面前告章相公一状吧。”

    “对,就在太后面前告他一状。”

    一柱香之后,在内东门内的一座小殿内,赵佶又把告诉庞宽的话一五一十都告诉了向太后。

    向太后听了后沉默了一会儿,才仿佛是自言自语地说:“还真多亏了武大郎在你的王府里面,要不然就让章惇得逞了……那个高俅也不错,很有见识啊,可以大用!”

    老太后当然知道高俅让赵佶化妆入宫的意图!

    现在向太后担心的已经不是章惇和自己唱对台戏了,而是担心章惇不自己跳出来。

    他要是改了主意拥立端王,自己还能拿他怎么样?无非就是外放江南做个判州事。

    “至于那个纪忆,”向太后想了想,“倒是会见风使舵……虽然是个小人,但是也可以驱使。”

    她的话刚说完,门外一个御药院的勾当官快步走了进来,朝太后行了一礼,然后哭丧着报告道:“秉娘娘,官家。。。。。。宾天了!”

 第381章 勉为其难听个政

    (全本小说网,HTTPS://。)

    “呜呜呜,我儿怎就这样走了呐?才二十五岁,连个孙子都没给我留,如今这天下可怎么办?你们都是重臣,都说说吧……”

    内东门,福寿堂。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一个五十多岁的胖老太太正在大堂中空空如也的御座旁的一把玫瑰椅上坐着,掩面而哭,一哭还一边有大名话询问堂下站着的宰执重臣。

    重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个个都惶恐,人人都惊讶。

    官家病倒的事儿,他们都知道。

    官家搞不好要驾崩的情况,他们也都明白。

    不过遇到这种事情,惶恐和惊讶那是态度问题!要不然怎么表现?

    大家伙儿都把目光投向了独相七年的章惇,发现这位凶得要死,就喜欢骂人的宰相正跟那儿老泪纵横呢!

    曾布、蔡京、蔡卞这几个和章惇共事多年的老头这些真的有点吃惊了,他们都知道章惇是不大会作伪的人,有什么事儿都放脸上的……而且,章惇的爸爸章俞死的时候,他这个“孝子”好像也没现在这么伤心啊。难道这老贼竟是的忠臣?

    “请太后娘娘节哀,”章惇抹着眼泪对心里面一点也不哀的向太后说,“老臣以为子凭母贵,先帝十三子简王之母乃是圣端宫太妃,身份高贵,因而当立简王。”

    说得太好了!这下你个老奸贼算是完了!

    向太后听了这话其实一点都不生气,她怎么会生气呢?她是太后,又不是寻常人家的老太太。现在她能坐在这里和重臣商量立谁做皇帝,就已经大局已定了。章惇再怎么蹦跶,都是只秋后的蚂蚱,长不了的。

    向太后心说:什么叫子凭母贵?朱太妃也就是这几年被你个奸臣捧“贵”了一点。宣仁太后(高太后)在的时候一点儿都不贵,经常被老奶奶骂,还差一点被老奶奶废掉。

    不过那女人也太心善,本来章惇和蔡京两个奸臣都准备追废宣仁太后了,自己都阻止不了,只好求朱太妃出面……她要是狠一狠心,宣仁太后也废了,然后借着这个威,她自己肯定也能当上太后,现在就是她坐在这里哭哭啼啼了!

    “先帝诸子都是老身之子,”向太后抹着眼泪说,“何来子凭母贵?”

    她说的对啊!谁让章惇、蔡京没能把朱太妃捧成朱太后?太妃和太后,那是不一样的!太妃的儿子,怎么能说子凭母贵?这不等于说宠妾的儿子可以算嫡子吗?人伦大义还要不要了?

    章惇咬咬牙,又道:“长幼有序,当立申王。”

    “哈哈哈……”

    前一刻还哭哭啼啼的向太后忽然笑了几声,然后就是一阵沉默,紧接着福寿堂内的枢密使曾布、尚书左丞蔡卞、中书侍郎许将等人全都跟着笑了起来。

    章惇的脸色铁青的都快变成黑色的了,这不是笑,而是在表面政治立场!

    虽然立申王这个瞎子做皇帝的提议是有点可笑——一个瞎官家在御座上是什么形象啊?而且大宋是“君王独断朝纲”,不是虚君共和,弄个瞎子奏章都不能看的,怎么独断朝纲?祖宗家法还要不要了?

    可是大宋正是国丧!一个太后和一群重臣在朝堂上笑了起来,这是什么事儿啊?

    众人笑完之后,向太后道:“先帝尝言,端王有福寿,且仁孝,不同诸王。老身看来还是立端王为好。”

    向太后的意见,章惇本来也不反对。因为端王赵佶的条件的确很好,人聪明,多才多艺,长得也帅,而且他身体还特别好。在人们的印象中,大宋朝的皇帝仿佛都是病秧子和药罐子。生儿子的问题也常常让人发愁……要么生不出,要么生出来了养不活。

    端王赵佶这样强壮型的皇子,还真是特别难得。如果他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