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249章

天下豪商-第249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庭山用手一指前方,“我叔父就在前面的佛堂里面,你自去便是。”

    张商英在后世是以潦草到自己都不认识的毛笔字和佛教大居士闻名的,他本来不信佛祖,但是却娶了一个信佛的富家女,在老婆的影响下皈依我佛,而且还写了一部著名的佛教书籍《护法论》,成为了著名的佛教大居士。

    武好古走过一扇月亮门,边看见一座不大的佛堂,佛堂四周,颇为清净,武好古迈步走到佛堂门口,探手敲了敲房门,便听里面传来一个低沉而威严的川音:“进来就是了。”

    武好古一推门,边迈步走进了佛堂。

    只见佛堂**奉一尊观音菩萨,佛龛前,一位相貌清秀,颌下留着长髯的老者盘坐蒲席上,远远的武好古就能感觉到几分威严庄重之气。

    见武好古进来,老者笑了笑:“武崇道,坐吧。”

    这就是张商英吧?

    武好古上前恭敬施了一礼,“下官武好古见过张中书。”

    北宋中后期的中书舍人可是个了不得的差遣,因为中书侍郎是宰相的官职,并不实际管理中书省,因此中书舍人就成为了中书省实际上的负责人。而中书舍人还可以以诏书“词头”(词头就是皇帝的旨意,中书舍人根据词头起草诏书)不合法度为由,论奏封还!

    因为有了这项权力,中书舍人几乎就成了一个“小宰相”了。能在大权独揽的章惇手下当上中书舍人,这位张商英俨然就是章惇的心腹,说不定还是接班人呢,所以一定要好好忽悠。

    张商英眯着眼睛打量着武好古,过了片刻,忽然问:“你在阳谷县做得好大手笔啊!”

    武好古闻听,心里一咯噔。

    阳谷县?张商英知道什么了?

    “阳谷县的事儿……不官不是很清楚。”

    反正慕容老头现在还没倒!天塌下了,有他顶着就是了,武好古干脆来个一问三不知。

    “呵呵,老夫和阳谷县的施知县是同乡。

    他给老夫的信里面,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说了。你可纳了个很不简单的小妾啊!”

    武好古吸了口气儿,张商英这话是什么意思?

    敲打自己?

    还是想利用西门家的江湖势力?

    武好古心中,更多了几分疑惑。

    “崇道你今日到访,该是说界河商市的事情?”

    张商英话锋一转,就问起来正事儿。

    武好古将自己拟好的“章程”双手奉上,说:“中书,下官拟了这几条,请您过目。”

    张商英取过武好古奉上的“章程”,然后细细看了起来:“禁军要去进去?辽人恐怕不会答应吧?又要用甚底名目?”

    武好古早有准备,说道:“下官看《孙子兵法》上说: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这是……用间?”张商英当然读过孙子兵法了,宋朝的文官对慕容老头弄得用来指挥一部一队的《慕容兵法》没啥兴趣,不过却人人熟读《孙子兵法》的。张商英也不例外,所以一下就听出武好古说的是《孙子兵法。用间篇》上的话。

    “正是用间,”武好古道,“下官以为应该有一个秘密的衙署设在界河商市,专门负责对辽国用间。这个衙署的官吏,可以由开封禁军的军将充任。”

    “甚底?”张商英眉头一皱,“用军将去充任?他们能行?”

    “行啊!”武好古笑道,“界河商市乃是工商之市,而开封府的禁军军将……呵呵,大多都是有手艺,会经营的,让他们打仗不一定能行,装成商人绝对可以蒙骗辽人的。”

 第330章 忽悠

    (全本小说网,HTTPS://。)

    听了武好古一番评论,张商英也只有苦苦一笑了。/全本小说网/https://。/

    开封府的禁军用得着装成商人和手艺人吗?他们本来就是!他们的禁军才是装得好吧!

    武好古接着说:“据在下所知,开封府的禁军中虽然少有能战斗之员,但实则也是人才济济的。不仅有会做生意的商人,还有精通各种手艺的艺人,还有行走江湖的壮士侠客,也有混迹市井的地痞闲汉。可以说各行各业,都有禁军的人。

    而且,这些禁军毕竟是汴梁子,世代受官家厚恩,这个忠义之心还是有的。若是朝廷肯用他们,一定会有人舍命报效的。”

    张商英心想:这个武好古还真能说!不过说得也不错,开封府禁军不就是五花八门的人都有,就是没有战士吗?

    不过在武好古看来,这个开封的禁军是不能打,但并不是真的不能用,用他们发展生产就很好,开封府各个行业里面都有他们的人啊。

    如果武好古能拉个一两千家到界河商市,那各行各业就能在很短的时间里面建立起来。这样界河商市看上去就像那么回事儿了!

    可问题是怎么把他们弄来呢?

    界河商市看上去也不是什么好地方,距离辽国那么近,谁知道什么时候辽人发疯打过来?怎么办呢?武好古想来想去,只有忽悠了。

    怎么忽悠呢?好在武好古对于忽悠还是有点天赋的。

    要把人家从好端端的开封府忽悠去界河商市,就得有一个崇高的理想——为了燕云人民的解放事业而斗争!

    还要有美好的前景——燕云光复后可以升官发财!

    当然,还要有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利益——得有一个看上去很靠谱的衙门做他们的上级,给他们发钱!这一两千家,可不能让武好古出钱补贴他们。

    “你想在界河商市搞个皇城司一样的衙署?”张商英问。

    武好古笑道:“中书,皇城司岂是能做间的衙门?而且要用间,自然不能把衙署的牌子挂在界河商市,要不然辽人就知道了。”

    也对啊!张商英想了想,觉得武好古这个近幸小人还是有点门道的。

    “再说说。”

    武好古接着说:“下官的想法是搞几十上百个由枢密院北面房暗中控制的商行,散在各行各业。商行的掌柜、管事、伙计,都有开封禁军中人充当,都算是枢密院的人,暗中编一个间谍司专管此事。”

    枢密院的编制听上去大啊!这样才忽悠人入局。

    “然后就以行商为掩护,对辽国、高丽国、阻卜、生女直等国用间,搜集消息,收买内应,同时向渤海人提供财帛支援。”

    搞一大堆商行掩护间谍活动?张商英有了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咋之前就没有人想到这个办法呢?

    张商英感兴趣地问武好古:“还有吗?”

    “有,有。”武好古笑道,“据下官所知,契丹贵人多迷信,迷信佛教……”

    说到这里,武好古忍不住看了眼张商英佛堂里面供着的观音菩萨像。

    “无妨,无妨。”张商英摆摆手。

    他是佛弟子不假,但是拜佛哪有做官要紧?

    武好古道:“所以下官还想在界河市盖一间大庙,再请大相国寺的智深大和尚去主持,再训练一些会做间谍的假和尚……将来派去辽国活动,说不定能见到奇效。”

    利用佛教对辽国进行渗透的想法,武好古早就有了。只是他自己没有和尚可以指派,所以就只能放在心里面。这一次界河商市建立可是个大机会,许多之前办不成的事情,现在都可以办了。

    张商英拈着颌下的胡须,笑着说:“怪不得蔡元长总夸你有办法,今日看来果然如此。”

    “中书过奖了。”

    武好古心中暗笑道:看来张商英已经被自己忽悠住了!他们这种新党的干将还是比旧党人物好糊弄——他们想办事儿,武好古又能办事儿,有办法!

    “那么间谍司人员入驻界河商市的钱,还有盖庙的钱从哪里来?”张商英问,“就算开一百个商行,每个投一千缗本钱,也需要十万缗吧?那座寺庙没有个一两万也拿不下来。恁般多的钱,让枢密院拿恐怕不易啊。”

    钱的事情自然是难不倒武好古的!

    他想了想,说:“可以向界河商市商会借支十万缗解决间谍司人员入驻界河市的费用。其实他们入驻可以让界河商市快速繁荣起来,借出十万缗对商会也是划算的。至于还钱的问题,可以由界河市舶司分期归还。

    建造寺庙就更容易了,让大相国寺出资啊。别说一万两万,就是一二十万也难不倒大相国寺的和尚吧?”

    “呵呵,你果然有办法!”张商英摸着胡子笑了笑,“间谍司的事情,老夫去和章相公,曾枢密商量。崇道,你回去后准备则个,九月初五我们就往清州去了。李大官会带着辽国的使臣去那里和我们会谈商讨商市事宜。”

    “喏,”武好古道,“对了,中书主管的界河市舶司要如何组成?设几个勾当官?几个监官?还有监门官、主管文字、孔目官、手分、贴司、都吏、专库、专秤、客司、前后行这些……”

    界河市舶司的提举官肯定是张商英,他很快就要去当河北东路转运使了。而武好古现在则是勾当界河市舶司公事,是实际掌握市舶司的官员。可是除了他们俩,现在界河市舶司就没第三个人了,而且也没衙署。所以武好古这段时间就是个光杆官儿,连上班的地方都没有。

    另外,武好古还打算保举一个西门家的人去界河市舶司做官,这是当时为了把西门青搞到手允诺出去的。

    张商英笑了笑,仿佛看穿了武好古的心思,笑道:“崇道,你莫不是有人想保举则个吧?”

    武好古也不瞒张商英,说道:“却有人要保举,都是界河商市和界河市舶司用得着的人。”

    张商英问:“有几人?”

    “要保两个官人。”除了西门家的人,武好古还想把林冲捎上。

    “给你两个监门官的差遣,”张商英道,“一个监陆门,一个监水门,还可以保两个三班借职。”

    界河商市因为设在界河边上,相应的市舶司自然是有水门的——当然了,并不是真正的水门,而是一个“门”的概念。所谓的“监水门”,实际上就是一支水上缉私船队。“监陆门”倒是有门可监,不过同样会有缉私队。缉私队的队员则成为前行、后行。

    “那便多谢中书了。”

    武好古一边言谢一边琢磨,林冲已经有三班借职的差遣了,也就是说还能再保举一个三班借职,也可以给西门家的人,至于差遣可以再想办法。

    张商英又道:“另外,宫中还会派出一个勾当官,第一任肯定是李忠。你和他熟,该能好好相处的。”

    ……

    从张商英府上出来,武好古整个人都变得轻松许多。

    界河商市开张看来是大局已定了!有了这个商市,自己在这个时代就算有了那么一块可以发挥的地盘。而且还是一块非常不错的,可以在短期内汇聚大量人力、财力的地盘。

    有了地盘,他才能为将来可能发生的天倾真正准备一些力量啊。

    回家之后,他就把挺着大肚子的西门青和家里面的“保镖头”林万成找来。

    当听了武好古一番话之后,西门青也放心了……有两个官人和一个差遣,阳谷家里面也能交待了。

    西门青笑道:“大郎,这下阳谷西门家真的要大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