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210章

天下豪商-第210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后和辽国为难的,恐怕不仅是阻卜人,还会再多一大堆女直蛮子了!

    武好古这时指着章惇对郭药师说:“郭大哥,这位便是章相公了。”

    “小底郭药师,拜见章相公。”

    郭药师的反应却是不卑不亢,很有一些大将风范。

    章惇有些讶异,眼前的渤海使者比他想象的要年轻,而且还颇有气度,看来渤海还是有人物的。

    “你带来了宝剑王的信?”章惇问。

    郭药师用浓重的燕地口音回答:“正是,在下奉家岳光明君之命,送吾王宝剑王的手书来开封府。”

    “拿来我看。”

    郭药师从怀中摸出一个信封,双手递给了武好古。武好古又将信封捧到了章惇的书案之上。章惇拿起信封,轻轻撕开封口,从中取出了信筏,借着书案上的一盏油灯放出的光芒,细细看了起来。

    宝剑王的书法似乎不错,信筏上的字很漂亮,是颜真卿的颜体,很显然此人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信的内容主要是求援和攀交情,将渤海国称为中华藩属,请求大宋上国给予援助,帮渤海人复国,还答应在渤海复国后,世世代代奉大宋为宗主……

    至于想要什么援助,信中也说得清楚,希望大宋可以援以金银绢帛,并且在渤海人大举事后共同出兵讨伐无道契丹。

    “你们渤海人准备何时进行大举事?”章惇合上书信问道。

    “我们渤海人何时大举事要取决于我们的盟友生女直完颜部何时可以一统生女直各部。”郭药师的回答非常坦诚,他指着身边的黄头女直武士说,“此人是黄头女直,属于葛苏馆部,是熟女直,也如此彪悍强壮,生女直比之更强,在辽国素养女直不满万,满万不可敌之言。若完颜部可一统生女直,将有战士两三万人,足可牵制契丹人至少三成的力量,我渤海人大举事就容易多了。”

    三成?应该是直接把契丹人打崩好吧!

    武好古心说:看来渤海人是大大低估女直人的战斗力了,根本没想到女直人可以在护步达岗一战中击溃契丹主力吧?

    章惇又瞧了眼那个黄头女直,沉默一下,“你们和女直完颜部有盟约?”

    “有。”郭药师说,“生女直部是渔猎之族,杀熊搏虎之民,是不缺战士的,不过却没有铁器。如果没有我们渤海人提供兵器甲胄,他们是不能和契丹人交战的。现在完颜部可以崛起,就是得到了我们的帮助。”

    你们肯定帮过头了!武好古心想:都把你们自己的渤海国给帮没了!

    “原来如此。”章惇若有所思,“那么北阻卜人呢?你们没有给他们铁器吗?”

    “没有。”

    “为甚?”

    “因为阻卜人都是穷凶极恶的强盗,而且不敬佛祖,信仰西方的邪神。”

    神佛?邪神?

    章惇听得有点糊涂,看了武好古一样,似乎想让武大郎给解释一下。

    武好古道:“现在正和契丹大战的北阻卜部落信奉的是基督教聂斯脱里派的,就是在唐朝时一度极为盛行的景教,不过也不完全一样,是没有汉化的景教。”

    他说的北阻卜部落其实就是克烈部,又称克列夷、怯烈、怯里亦、达旦等等,位于辽国西北路招讨司的辖区之内,大约就是蒙古高原西北那一块儿,是阻卜人中实力比较强大的一股。大约在11世纪初,基督教聂斯脱里派传入了克烈部(北阻卜),并且很快成为了克烈部的“国教”。

    这个聂斯脱里派是个基督教异端,也曾经在中原广泛传播,被称为景教。不过在中原传播的景教很大程度上“佛教化”了,同在北阻卜传播的聂斯脱里派差别巨大。

    因此在宗教上,信奉聂斯脱里派的北阻卜人就显得非常异类,和信奉佛教的契丹人、汉人、渤海人都难以和睦相处。

    另外,此时的北阻卜人的生产力非常落后,几乎没有什么可以和契丹人、渤海人和汉人进行贸易交换,但是又需要铁器、食盐、粮食等物资。于是抢劫就成了他们获取物资的重要手段!而他们生活的地方又正好靠近丝绸之路的北线通道,倒是可以抢到不少东西。

    久而久之,北阻卜人也就成了渤海人、汉人、契丹人、党项人、回纥眼中的强盗民族了。

    所以对阻卜草原的“铁禁”是得到周围各国各民族的一致支持的!

    阻卜人在辽亡金兴的这段时间之所以只能打酱油,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周边各族的“铁禁”。

    但是随着大辽崩溃和西辽崛起,阻卜草原就处于失控状态,铁禁也无法实行——西辽和大金是敌对的,自然不会为了大金的安泰去封锁阻卜草原的铁器贸易了。

    因而大辽崩溃和西辽兴起,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蒙古崛起的先决条件。

    章惇问:“若是契丹失国,那阻卜诸部会由谁统辖?”

    “在下不知。”郭药师回答说,“我渤海是定居农耕之族,是不可能统御草原的。”

    章惇在心里盘算着:若渤海人真无力统治草原,将来北国也许会出现阻卜和渤海两国并立的局面吧?这对大宋而言,应该是最好的局面了。

    但愿天佑大宋,真的能让北方出现两雄相持的局面吧!

    想到这里,章惇点点头道:“宝剑王的信老夫自会上呈给我朝天子,不过渤海如今尚无寸尺之土,亦非一国,我朝自不能以国礼相待,你可明白?”

    “在下明白。”郭药师回答。宝剑王和光明君要求的本来就不是虚名,而是来求实际利益的。

    不过章惇并没有马上开价——“大送”虽然善于送钱,但也不是随随便便就会把钱送出去的。而且郭药师只是一个信使,能够见到章惇已经算非常成功了。想要拿到援助,渤海方面还得派出更大的角色才行啊。

    “明日给你换个住处吧,”章惇又道,“开封府城内人多眼杂,所以老夫给你们渤海人预备了一处清净的地方,就在开封府城西。明日一早就会有人到武大郎府上来把你和你的人接走。你且在开封府住一段时间,等到给宝剑王的回信拟好了,你再和我朝的密使一同返回。”

 第282章 兵为将有小包干

    (全本小说网,HTTPS://。)

    位于开封府城西北十里开外,依着金水河而建的画仙观,现在已经是焕然一新了。/全本小说网/https://。/正门改成了面对金水河而开,门外用青石垒出了个小小的码头,码头两侧则是垂柳依依,极有韵味。新修的道观门户精洁,虽然场面不大,但是一柱一石,一殿一阁,还有道观中不大不小的庭院,明显都花了大心思,修缮的十分细致精巧,看来黄植生这个都料匠还是有真本事的。

    道观虽然修得精美,但是这座道观供奉的神仙有点冷门,而且主持的两个道士郭真人和刘真人仿佛也不在乎香火。所以这道观的生意一向清冷。

    不过今日这处小道观似乎来了单大买卖,在道观外面不远处的道路上,停着一长串车马,还有衣甲鲜明的厢军护卫。这些厢军和车夫、马夫乃至跟随伺候的仆役,这个时候都得到了道观中拿来的酒肉招待,三五成群坐在柳树下面一边纳凉,一边汁水淋漓的吃喝。

    至于他们护送的大宋奸相,左仆射箭门下侍郎章惇,这个时候已经入了道观,在武好古和章惇的心腹章毅陪同下,登上了画仙观内的制高点望仙阁。

    望仙阁就是一座三层高的楼阁,并不宽大,三层楼上更只有小小的一个“亭子间”,四面都是窗户,上面是一个大大的四角攒尖顶。

    现在是夏天,因此“亭子间”四面的窗户都敞开着,在四扇窗户下面还各摆了一个案几,案几上放着盛满了冰块的铜盆。从金水河上吹来的清风穿屋而过,给屋内的人们带来了些许凉意。

    “亭子间”之内,坐着不多几人,居中的就是两个老头,一儒一道。儒生打扮的正是章惇,带着软帽幞头,一身便装,既清凉又潇洒,又不失雍容气度。道士打扮的就是慕容忘忧,羽衣星冠,手持羽扇,谈笑风生,俨然一派高人气度。

    打横陪着两位的则是武好古和章毅,都是儒生打扮,看起来很有几分才气的样子。谈笑间也能议论一下天下大势,在两位名臣大儒之间,也很是能应和上几句。

    在慕容忘忧身后还坐着一个铁塔般的男儿,正是千里迢迢到开封府来姓赵的钟哥儿,并不参与谈话,只是拧着眉头仿佛在想心事。

    扯了一会儿闲篇之后,慕容先生摇着羽毛扇子,好一副高人模样,笑着对章惇说:“章相公,天下间的大势,你我今日也说了不少。说来说去,无非就是契丹必亡,北国必乱,若大宋想要安稳,则必取燕云以固山河之类……这道理容易说清楚,不过要想恢复燕云,光靠道理是不行的,还得做实事啊!

    而如今的大宋,能做实事吗?在下身在北地时就听闻大宋官家最不放心的就是能征善战的精兵,生怕有人拥着精兵学了艺祖皇帝的黄袍加身绝技,可有此事啊?”

    慕容忘忧的话说得太过直率,让章惇的老脸上有点挂不住,心里面则更看轻了北地所谓的大族儒士——这些北地儒生果然不是甚底谦谦君子啊!

    心里面看轻了对方,面子上还是声色不露,只是笑道:“五季乱世可以归于太平,还不是本朝的太祖和太宗御将有道吗?至于能战的精兵,本朝西军的二十万效用之士不就是吗?”

    所谓“效用”又名“效用士”或“勇敢效用人”。这些人没有固定的编制,也不用在军营中听用,当然也不用在身上刺字,只要定期去军营报到,每逢战事,随军出征就可以了。而效用士的所得,则相当于上禁军和中禁军的军士。

    因为比较自由,待遇也不差,所以往往有一些在军的武人、官员子弟、江湖豪客,甚至不第文士都会去投充效用。

    而在陕西六路和河东路,效用士更成为精锐兵的代名词。不少陕西和河东的地方土豪子弟,都以效用之名参军作战,好谋个军功出身。西军各将门的核心武力,也就是各家的门客私兵,也都会挂上“效用”的名义。譬如府州折家就有效用士一千多人,种家、姚家、刘家等西军世将家族,也都有数百人的效用士。

    不过“二十万效用士”是在吹大牛,便是算上“蕃勇敢”,能有两万效用士就不错了。真要有二十万效用,那就不是西夏灭亡,而是大宋官家夙夜忧叹而亡了……

    慕容忘忧轻摆羽扇笑道:“若大宋西军真有二十万勇敢效用,西夏早就亡了,燕云之地也早就恢复了,相公也不会来画仙观见我这个北地谋臣了。”

    章惇眯起眼睛看着慕容忘忧,并不答话,似乎在等对方的下文。

    慕容忘忧笑道:“老夫听说在西军中,效用之士大多都是将门的私兵。看来大宋官家也不是完全容不得兵为将有嘛,这效用之法,稍加改良,就能用来练兵了。”

    “怎么说?”章惇问。

    慕容老头摇了摇羽毛扇子,笑道:“先说西军将门家养的效用士能不能战吧,相公觉得他们能战吗?”

    “自然是能战的!”章惇回答,“若不能战,谁会花钱去养?”

    慕容点点头,说道:“西军效用大概和我们燕地的大族私兵是一样的,招募、训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