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198章

天下豪商-第198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往柴家庄而去的途中,武好古则开始准备自己的奏章和关于建设“灯塔市”的建议书。其中后者是为慕容忘忧老儿预备的……也不知这老儿现在有没有到达柴家庄?

    如果他已经安然抵达宋朝境内,那么灯塔市就得落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上了。

    理由武好古已经想了不少,首先是吸引辽国的人才和资金进入宋国——在往沧州的路上,武好古通过和钟哥儿的交流,对燕云大族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些家族虽然普遍重武轻文,但是族中真正掌权的也不是军事领袖,而是血统高贵的政客。现在毕竟还不是天下大乱的时代,军头在辽国的汉人大族中也是属于不得志的人物,完全可以拉拢一批!

    而要达成这一目的,灯塔市就必须在民事管理上采取有别于大宋其他地方的,比较灵活的政策。要不然那些辽国人物根本就没法入境,更不用说通过灯塔市这个渠道被大宋朝廷延揽任用了。

    其次是用灯塔市和析津北市坊抢生意,以便打击辽国的经济。因为析津北市坊现在是陆上丝路的,也是东北亚国际贸易的中心,每年为辽国贡献大量的税收,如果这个和中心转移到了大宋境内的灯塔市,那辽国可就要损失很多税收了。

    而要使得灯塔市具有强大的商业竞争力,就必须在商业和税收管理上采取特殊的政策。榷场和买制度肯定不能在灯塔市实行,各种专卖专营也不能实行,要不然辽国的商人不来怎么办?

    再次则是把灯塔市作为一个搜集辽国情报和对辽国进行渗透的大据点来经营。因为这个据点将会对辽人完全开放,但又在辽国朝廷权贵的势力范围之外,所以能够给辽国国内政争的参与者提供一个安全的避风港。

    这当然需要大宋朝廷设立专门的情报机构,执行对辽国渗透和情报搜集的使命……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将灯塔市做为一个来日伐辽的大据点和物资储存地。打仗打后勤,对大宋朝的那帮见钱眼开的兵老爷更是如此。要是不让他们吃好用好,再恶狠狠的犒赏,他们能打仗?

    因此伐辽最让人头疼的就是后勤问题!

    在武好古的设想中,伐辽的后勤问题完全可以靠灯塔市来解决。

    为此灯塔市应该是占地比较广阔的,肯定要比析津府的北市、南安、东安三坊加一块儿还要大,最好能和析津府城一般大,这样才摆得开,日后也好屯兵。

    同时,灯塔市应该具有一定的防御能力和改造成堡垒的可能。只有这样,灯塔市才能作为北伐的据点……或者抵御北军南下的重要支撑点存在!

    由于现在的界河是辽国东京道粮食输往析津府的必经航道,所以灯塔市一旦被经营成一个“自由市”,那么它就完全会变成大海和内河航运的一个中转站。

    也就是说,所有从东京道运来的粮食,都会在灯塔市的港口卸载,然后改用内河船只运往析津府!而依托粮食中转港的优势,灯塔市就可以被经营成一个粮食交易和集散中心……这意味着大宋朝廷可以秘密的在灯塔市,通过粮食交易囤积军粮。

    可以用钱购买辽国东京道的粮食用来供北伐大军使用!光是这一项,就免了河北东路数十万民伕的转运之苦——如果运作得法,河北东路甚至不会知道发生了战争!

    另外,如果能够允许奴隶制(奴隶的来源当然是辽国)存在于灯塔市,那么连北伐辽国的炮灰都有了——直接解放奴隶从军,说不定十万之众转瞬可得,即便不能把他们当成正兵使用,当辅兵转运军粮修造城堡是不会有问题的。

    而且这些辽国来的奴隶对大辽肯定是苦大仇深,真上了战场一定比宋朝的效用士更卖力气……

    也就是说,只要把这个灯塔市经营好了,那就能用辽国自己的力量去攻打辽国的燕云十四州。

    大宋……出点钱再加上五六万西军精锐就万事大吉了。

    “真是太高明了!”武好古看着宣纸上一条条的计策,真是佩服万分,自言自语道,“世界上怎么会有恁般高明的计策?诸葛亮也想不到吧?恁般高明的计策居然是我想出来的,真是太聪明了……”

 第267章 搞出人命了

    (全本小说网,HTTPS://。)

    东南风刮起来了,无棣河上激荡起了浪潮。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

    武好古站在船头,风卷起他的衣襟,飘飘荡荡,很有一点吴带当风的意思。

    四处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一片绿色,不知道有多深多远。一道蜿蜒的碧水,就在他的脚下。穿着粗布短衣的宋朝农人,在河岸边上的农田中劳作,戴着斗笠,星星点点散布在绿色的海洋之中。

    终于要到柴家庄了,这些日子没有西门青相伴,过得还真是没滋味啊。也不知道西门青有没有安全抵达柴家庄?这一路她一定也吃了不少苦,若是能在柴家庄团圆,一定要好好宠宠她,然后就再也不分开了。

    想到和西门青再不分离时,武好古的脑海中有浮现出了潘巧莲的倩影。

    这位潘大小姐虽然是宋朝的女人,可是三从四德什么的似乎都不大讲究,多半是容不得自己纳妾的。如果她知道自己有了西门青会不会大发雷霆?

    这事儿,还真不好说啊!

    可是要怎么才能让潘巧莲接受西门青这个第三者呢?

    自认为智比诸葛的武大郎,这下也没了主意,诸葛亮能拿黄月英怎么办?

    可武大郎也不能让西门青再受委屈了,人家和黄头女真丫头罗汉婢是不一样的,罗汉婢是奴隶,妾的名分也不必给,留在身边当个陪床的丫头也没什么不乐意的。可西门青也是大家闺秀,淫奔为妾已经很委屈了……

    唉,自己只不过是想和心爱的女人长相厮守罢了,怎么就那么难呢?

    不是说好了可以三妻四妾的吗?

    说真心话,武好古和潘巧莲的青梅竹马是假的,而他和西门青的一见钟情才是真的……可是他现在又不能和潘巧莲吹了只和西门青好,这样做也不符合大宋封建主义的社会制度啊!

    东南风又大了一些,武好古皱着眉头,背着手,迎风而立,很有一点名士名臣的风范。钟哥儿和林冲站在他背后,看着武好古的背影,心头都不由升起了一股敬意。

    这个是名将风采啊!别看他刚刚开始学拉弓学拔刀,但是禁不住人家能建立功勋啊。

    这次在析津府立了大功,不仅联络上了医巫闾山马家,还勾搭上了渤海反贼光明君,还请到了一个北朝大儒慕容先生……恁般多的功劳,他回到开封府后还不得平步青云?

    现在他才21岁就是堂堂正九品的右班殿直了,那么大的功劳,怎么都要升到小使臣里面最大的东头供奉官吧?至于对寻常人而言很难跨越的大使臣门槛,估计也是拦不住武好古的。

    而且将来等到辽国出了大乱子,朝中谁能带兵渡海伐辽?靠西军名将能行?难道真去打啊?肯定不行啊……靠开封和河北禁军吗?吓都吓死了!

    这事儿最后还得落在武好古身上,上兵伐谋嘛!武好古现在就是在“伐谋”啊!看他现在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一定又在谋划什么了?

    跟着这样的上司,肯定有前途啊!

    钟哥儿和林冲全都是喜气洋洋的,他们一个是“一字”有了着落,一个更开心,带院子的房子一套外加一个有品的武阶官入手——以后就不再是林教头而是林官人了!

    张小娘子他爹还会嫌弃有房有官有后台的林冲没出息吗?

    “柴家庄到了!”

    一个沧州口音忽然在武好古、林冲和钟哥儿耳边响起,这是船家的声音。

    武好古抬起头向无棣河北岸望去,隐隐约约可以看见一大庄子的轮廓和飘扬的炊烟。那里正是武好古撞破西门青女儿身的柴家庄,也不知道西门青现在在不在那里?

    想到这里,武好古大声询问:“船家,码头在哪里?何时可以下船?”

    “码头就在前面,官人且稍后片刻。”船家用力摇着船橹,大声应答。

    “船家,且快一些。”林冲吩咐道,“某在给你加两百文钱。”

    林冲的出手果然和武好古很不一样,为了省钱买房,两三百文在他眼里也不是小数了。

    “好勒。”船家应了一声,摇橹的速度明显加快,很快就靠上了一个简易破旧的码头。船下了锚,一个船夫把跳板搭上了码头,武好古等不及第一个就走过跳板下了船。

    他去年就到过柴家庄,现在还记得道路,所以也不等林冲、钟哥儿等人下船,就独自往柴家庄所在的方向快步走去,心却悬到了嗓子眼儿。

    也不知青儿在不在?

    也不知青儿胖了还是瘦了?

    也不知今晚能不能和青儿牵手行家法?

    武好古的脑子里面都是美人倩影,以及那日在马植府上对西门青行家法的荒淫场面。脚下的步子也不知不觉迈得飞快,不一会儿就到了宛如堡坞一般的柴家庄门外。

    柴家庄子的门口和之前武好古到访时一样,守着几个柴家的保丁,看见武好古这个生人就大声询问:“来着何人?”

    “在下……”武好古这时想起自己已经回到了大宋境内,连忙改口道:“本官是右班殿直武好古。”

    是个官?

    守门的柴家保丁有些怀疑地看着武好古,武好古并没有穿官服,不过也是儒生打扮。身穿白色的丝绸儒袍,头戴东坡巾,可腰带上却悬着一柄长剑,还不是那种装饰用的剑,而是外观素朴,剑柄和剑鞘上微有磨损的剑,一看就知道是常用的剑……大宋的儒生可是以仗剑为耻的,这人莫非真是个武官?

    可是看他的年纪和长相,又不大像了。不过二十零丁,怎么可能官至殿直?而且长得也忒清秀了一些,面目上也无甚风霜,一看就不是常在军营里面走动之人。

    而且他自报家门姓武,大宋似乎也没有一个武家将门啊?

    “你真是殿直?你到柴家庄做甚?”

    保丁显然不大相信武好古,武好古身上也没有能证明身份的官诰,于是就只能回答对方的第二个问题了。

    “本官是来寻西门大姐的,西门大姐可在庄子上?”

    “西门大姐吗?”那保丁回答道,“来过的,又走了。”

    “走了?”

    怎么回事儿?不是说好的不见不散吗?怎么自己走了?

    武好古隐约觉得不对,“可知她去哪里了?”

    “不知道。”那保丁回答。

    “那……柴老庄主可在?”武好古接着问。

    “在。”

    “那就请通报一声,说开封武好古求见。”

    “那好吧,你且等着。”

    保丁看武好古没凭没据没官服还自称是官,显然有所怀疑,没有放他入门,而是让他在门外候着,自己去报告族长柴老员外了。

    过来没多久,就在林冲、钟哥儿、郭药师、罗汉婢和另外六七个郭家壮汉(都是郭药师的人),带着行礼走来的时候,堡寨里面也涌出一大堆人,那位慕容老先生和张择端居然也在其中,同柴老庄主一块儿走了出来。

    怎么回事?

    武好古心想:慕容老头和张择端在这儿,青儿却走了……这事儿怎么看都不对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