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137章

天下豪商-第137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蔡京,他和蹇序辰不一样,他是新党干将不假,但是章惇不是王安石啊。他弟弟蔡卞可是娶了王安石的女儿的,因而在新党内部,蔡家兄弟也是个大山头,不在章惇、曾布之下,不存在蔡京给章惇当走狗的问题。

    不过蔡京一样不能明目张胆的去巴结赵佶,所以也装成了李师师的“粉丝”,这会儿正在和蹇序辰大谈特谈自己当年怎么和李师师交往的趣事,听得蹇序辰满脸惊讶。

    蔡京可是少年得大志,23岁就登进士第了,李师师大红大紫的那几年,蔡京都知开封府了……这样官和李师师这么个花魁小娘子交往,肯定会变成一段佳话(要搁后世就是丑闻)的,怎么在当时一点消息都没有?难道蔡京也和他弟弟蔡卞一样怕老婆?

    就在这时,蔡京之子蔡攸突然插话道:“父亲,蹇尚书,有人上去看书画了,我们也去看看吧。”

    蔡京抬起头往拍卖台上望了一眼,笑着点点头:“好!就去看看吧,授之,一起去吗?”

    “好,一起去看看。”

    说着话,蔡京、蔡攸、蹇序辰三人就一起走向了通往拍卖台上的阶梯。而与此同时,武好古、赵佶、米友仁、纪忆也从另一个方向上台。身材高大的米友仁故意走在赵佶前面,而赵佶则垂着脑袋,似乎这样别人就不会把他认出来了……

 第190章 知音蔡京

    (全本小说网,HTTPS://。)

    丰乐中楼马道(就是底层)的采光不大好,位于大堂中央的唱卖台面因为远离四面的窗户,就更显得幽暗了。//全本小说网,HTTPS://。)//为了让买家可以看清书画,苏大郎和墨娘子让人在每一张画案旁都点了栀子灯,就是用一个栀子果实样子的灯罩套着个半人多高的灯台,里面点上巨烛或灯油。因为灯罩是用薄纸和纱布糊起来的,非常容易点燃,所以还在每盏栀子灯旁安排了一个掌灯小厮,既掌灯,又看着画案,不让客人碰翻了栀子灯或是拿走画卷。

    武好古、赵佶、米友人和纪忆当然不会去看《李师师写真图》和《墨娘子舞蹈图》了,他们上台后就直奔苏东坡的《海上书怀诗帖》而去了。

    如果排除炒卖和马屁的因素,在今日所唱卖的物品中,这幅字算得上是最有价值的物件了。

    在中国古代的艺术品和文物收藏中,书法作品的价值向来是高于绘画的——什么原因不好说,反正定价机制就是这样的。

    而苏东坡的字,在大宋元符年间已经拥有很高的价值了!不仅因为他是宋四家之一,当时有名的大才子,而且还因为他在绍圣四年,以62岁“高龄”被放逐到了儋州,也就是去“亚龙湾看海”了。当时的海南岛可不是什么国际旅游岛,就是个瘴疠丛生的偏远岛屿,以62岁的年纪过去,基本上就回不来了。

    因此苏东坡的字,是拥有相当的稀缺性的极品!

    不过赵佶对苏东坡的字没有表现出什么兴趣,不是不喜欢,而是苏东坡比较倒霉,因为一个“乌台诗案”差点被宋神宗杀掉,后来又因此成了旧党的典型人物。所以哲宗亲政后,马上就把他当成了杀鸡儆猴的那只鸡,一脚踢到海南岛去自生自灭了。连带着苏东坡的书法作品也打上了旧党的标签,赵佶要是把这幅字买回王府,那可保不齐有人要在赵煦跟前嚼舌头了。

    作为亲王和武好古、米友仁玩在一起不是过错,迷恋李师师这样的艳伎也没什么大不了,但表现出对旧党的同情可就不一样了……

    别看赵佶让身边一群“玩伴”哄得团团转,但是在原则性的问题上,他可一点不糊涂。

    看了一眼苏东坡的书法后,他就转到范宽的《雪山图》的那边去了。范宽被后世称为北宋山水三大家之一,北宋初年的大画家,画的是“大写意”的山水画。号称“对景造意,写山真骨”,他画的山峰峦浑厚端庄,气势壮阔伟岸,令人有雄奇险峻之感。和武好古的“写实山水”不是一个路数。这样的山水画,武好古是画不大好的,不过赵佶却也拿手。

    在驻足在范宽的图画前,看着纸上的雪山,想象着北国山河冰封雪覆的雄伟景色,心下有些感慨——身为亲王,富贵荣华自是不缺,可是却没有周游天下,领略山河之美的那种士子庶民之快乐……

    “好!画得好,兼工带写,自成一体……你看这李师师的面部描绘精细,栩栩如生,服饰背景却是写意画风,逸笔草草却是神采飞扬,笔精墨妙!

    这《李师师图》画得太好了,纵使画圣再生,也不过如此了!”

    就在这时,赵佶听到有人在评品自己的《李师师图》,而且评论的非常中肯——《李师师图》是赵佶的得意之作,所用的画技的确超过了唐朝的画圣吴道子……能看出这一点,说明那人是个真懂画的。

    想到这里,赵佶就半侧过身,用眼角扫了一下,只看见一个有些发福的五六十岁的老者在一个中年和一个青年的簇拥下,站在摆放《李师师图》的画案前摇头晃脑。

    三个人的背影看着都挺熟,可就一时想不起是谁了?

    “墨娘子,”方才评画的老者这时把墨莉叫了过去,“老夫要在这纸画上题个跋。”

    题跋?

    赵佶闻言一愣,哪儿有这样的?画儿还没买回去就题跋?你谁啊?你是苏东坡还是蔡京?

    赵佶正想着,那老者又开了口:“老夫是蔡京。”

    真是蔡京啊!

    难怪瞅着背影眼熟呢,赵佶心道,原来是枢密院都承旨蔡京啊!怪不得他能看懂自己的画……真是遇到知音了。现在不能和他交往,以后有了机会,一定得和他交个朋友,没事儿找了一起品评书画,倒也是件美事儿。

    对了,那个相貌堂堂的蔡攸是他的儿子,他们父子果然都是大宋的栋梁之臣啊!

    “原来是蔡承旨,奴奴有礼了。”墨娘子不认得蔡京,但是她知道今天来客中有他,当下连忙行了个福礼,又吩咐跟随自己的一个老使女去取来笔墨。

    在待拍卖的书画上面题跋的要求,通常是很无礼的,不过由蔡京提出就当别论了。

    蔡京可是“苏黄米蔡”四大家之一啊!他的题跋可值老钱了,如果这幅《李师师图》不是宋徽宗画的,那跋说不定就叫人剪了单卖了。

    笔墨送上,蔡京又道:“老夫就题一首张三中(张先)的《师师令》吧……昔日师师十二三岁,便是凭着这首《师师令》名扬开封府,一举成为上厅行首的。

    而今日师师则要凭着这纸《师师图》将这绝色姿容流传后世了,老夫就借张三中的《师师令》,为师师,为此《师师图》增色少许了。”

    《师师令》可有七十几个字儿呢!又是蔡京的亲笔,即使没有《师师图》,这些字题出来也能值好几千缗了……

    蔡京倒是给武好古和赵佶找了个好台阶下——现在《师师图》卖得再贵,也不说明什么了,毕竟有蔡京的字垫着,搁哪儿都贵!

    这七十几个字儿,蔡京题得非常仔细,好一会儿才写得,显然是用上真功夫了。就在他写字的时候,身边已经围了一大圈人了,都是勋贵豪门里出来的人物,全都装作没有看见赵佶。看着蔡京在那里挥毫泼墨,全都纷纷翘起大拇哥夸赞起来。

    “这纸《师师图》画得可真好,绝对是传世的佳品,也不知最后谁有幸能收藏了。”

    “听说那位赵小乙还很年轻呐,不到十八岁……”

    “我朝竟有如此少年英才,实在是上天庇佑啊!”

    “这等才华若是去科举,恐怕可以天下大魁了。”

    “真是少年英才啊!若是能招他为婿就好了。”

    “是啊,得婿如此,夫复何求。”

    听着滔滔不绝的马屁,武好古都有点儿替赵佶脸红了……这位端王殿下有才是肯定的,不过整天被人这样捧着,心理一定也是扭曲的吧?

    估计那位哲宗皇帝的日子可没那么好过,高太后、向太后还有一帮文官大青天可不会恁般哄着他——赵煦是被当成皇帝教养的,天天哄着岂不是被哄成昏君了?

    而这位端王殿下,一是亲王,就是应该被哄着玩的;二是真有本事……也就从小到大都让人捧着,生活在马屁的海洋中了。

    这样的人去做皇帝,自然就容易被人蒙骗了。做成昏君很正常,要是不昏才是见鬼了。

    赵佶听着大家伙的马屁,也觉得有些过了。他的《师师图》肯定是好的,但是《墨娘子舞蹈图》也不差啊,怎么就没人去品评则个?

    他正想到这里,就听见有人说起《墨娘子舞蹈图》了。

    “依我看这幅《师师图》比起《墨娘子舞蹈图》在写实方面,还是大有不如的!”

    居然有人说真话了!

    武好古和赵佶同时扭头看去,说话的是个金毛文士,看着非常高大,仪表堂堂,正是武好古昔日在王诜的西园赐第门口见到的太学生王甫。也不知道他是谁家的公子,怎么就进了丰乐中楼马道了?

 第191章 奸夫**

    (全本小说网,HTTPS://。)

    “这《墨娘子舞蹈图》上的墨娘子的身形、线条、姿态,全然和真人无二,极其传神,已经将写实发挥到了极致。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这可不是大家风范,而是宗师风范了!

    依我看,此图若传后世,其在画史上的地位,必然能同《八十七神仙图》还有《送子天王图》不相上下。”

    这王甫……不简单啊!

    怪不得能在历史上位列六贼了!

    武好古现在多少有点官场经验了,知道王甫的这番话不是为了替武好古鸣不平,而是为了给赵佶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如果王甫跟着一起拍赵佶的马屁,他必然会泯于众人——开封府的这帮勋贵,谁不是马屁界的精英?而且赵佶又是从小长在马屁海中的,早听惯了,所以寻常的马屁根本不入耳,还不如说些与众不同的话。

    “这人姓甚名谁?何方高就?”

    赵佶果然被王甫给吸引了,低声问身旁的米友仁。

    “他姓王名甫,表字将明,是祥符县人,太学内舍生。”

    王甫这长相比较奇特,自然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米友仁知道他是谁?

    “是内舍生啊,”赵佶点点头,“怪不得有此见识。”

    这个人物,赵佶算是牢牢记下了!

    武好古心里却想:现在蔡京、王甫都在赵佶那里挂了号,童贯也崭露头角了,梁师成又是自己的上司,搭上赵佶的线估计是早晚的事儿。现在就差个盖园子的建筑商朱勔和家里开银楼的李邦彦就能凑齐六贼了……对了,朱勔仿佛是平江军人,和纪忆是同乡,回头问一问,如果认识就早点招来开封府吧,佳士得行还缺个大建筑师呢。

    书画看完了,武好古和赵佶、米友仁、纪忆又回到了天字第一号桌坐下。还是老位子,不过右首边却换成了潘巧莲——潘巧莲和潘孝庵所坐的天字三号桌就在武好古的右首边,不过之前潘孝庵坐在靠近武好古的位子上,现在不知怎么换成了潘巧莲。

    武好古看了一眼坐在潘巧莲另一边,脸色有点不好看的潘孝庵,笑道:“十八姐,瞧上哪幅画儿了?待会儿我买下来送你。”

    这话一出,赵佶和潘孝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