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1155章

天下豪商-第1155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唇嫉拇笳蕉诽鄄灰选

    赵佶的这个老八,八王爷赵棫运气也算不错,得了个交趾国,也算是一方君王。而且还在七年多前由当时还是皇帝的赵佶指婚,迎娶了纪忆的一个女儿为正妃,得一大笔嫁妆。

    有钱有权,又有个漂亮老婆的赵棫本来该在升龙府当个安乐王爷,荒淫无道的过完一生的。

    可是他怎么也没想到,他的欢乐没有持续多久,天下就大乱起来了!

    先是大宋后暴周开战,然后又是他的岳父纪忆被杀,父亲赵佶被迫退位内禅,接着大宋又一分为二,他的三哥赵楷又在江宁被劳什子十八州府的议会代表推举为大宋皇帝了!

    在赵楷称帝后不久,就把赵棫的大舅哥纪浚派来了交趾国担任国相了。

    随着纪浚到来,赵棫的好日子就算到头了。

    虽然赵棫是交趾国的大王,可是交趾国却是纪浚他爹纪忆创立的。

    所以纪浚一来,好好的交趾独立王国没有了,变成了东宋的附属国。赵棫的权力也给架空了一半,剩下的另一半也和没有差不多,得用来帮着纪浚筹粮筹饷,练兵备战。

    而开战的对象,则是和交趾不怎么够得着的真腊国。

    虽然真腊和交趾的关系一直不怎么好,但那和赵棫没关系,是因为李氏交趾和真腊争夺占城。

    可现在占城国差不多给暴周吃完了,也没交趾什么事儿了,交趾国和真腊差不多都不接壤了,还打什么打呀?

    可是纪浚哪管这个?他只管为入侵湄南河流域的战争招募军队,准备粮草。从合众元年到现在,已经从无到有,组建起了3万人的远征军。

    这3万兵将全部都按照东宋陆军的标准训练、装备,军官也都来自东宋的军事学院,炮兵也都是从东宋调来的。而所有步兵和骑兵,则都在交趾国招募。全都是拿钱干活的佣兵!

    虽然募兵的钱是东宋拿出来的,可是这三万大军的军粮却都是交趾国拿出来的,随军的民伕也都是交趾国征募的。

    另外,交趾国还需要为正在建设中的河口城(湄南河口)提供大量的民工和粮食。

    对于交趾这样的小国,这些负担怎么算都不轻啊!

    而且这些个负担,全都替他人做嫁衣,对于交趾国一分钱好处都没有。

    这样的事情赵棫当然不乐意了,所以当段誉国破来投的消息传来后,交趾国的大王马上就觉得这是他摆脱真腊战争的一个机会。

    “什么?大理国灭亡了?”纪浚也有点不敢相信,“怎么可能?什么时候的事情?”

    “就是十月、十一月的事情!”赵棫又急又快的说,“长安方面出动了20万大军,短短两个月就攻破了大理国,大理国主段誉已经进入了交趾境内,再有几日就要到达升龙府了。

    相国,交趾必须要备战了!不如就把预备派往河口的三万大军留在交趾吧。”

    “不行,不能这样!”纪浚摇摇头道,“湄南河那边箭在弦上,真腊国的大兵已经到了!如果交趾这边的3万大军不开过去,河口城搞不好就会沦陷。”

    “那,那交趾国沦陷了怎么办?”

    “不怕。”纪浚一笑,“长安的人还能够得着交趾?交趾的得失在海路……而且周国的安南行省就在交趾国的身边。大王要真失了国,长安方面在交趾可就得和周国的势力接壤了。

    他们在中原那边,可刚刚吃了败仗,还敢在交趾和周国打仗?这不是找死吗?”

    “那他们万一真打来了,咱们该怎么办?”

    纪浚想了想,已经有了主意,“好办,叫人拿住段誉君臣,一并送去大理,再给长安的官家上表称弟不就行了?”

    “这样能行吗?”赵棫将信将疑,“据段誉所言,长安方面是以讨伐我交趾的名义借道大理的……”

    “那都是借口!”纪浚摆摆手,“他们就想吃掉大理国,不会真的进军升龙的。”

    他看见赵棫还是一脸忧愁,叹了口气:“这样吧,留下5000人,同时再命人在富良江东岸修建一座棱堡,若有万一,臣就保着大王退入棱堡坚持。”

    “好好,就这样,就这样!”赵棫连连点头,“那段誉一家……”

    纪浚拍了拍胸脯,“臣派人去抓!”

    “不要说抓,”赵棫摆摆手,“要请!要说请,我大宋是礼仪之邦,交趾也是礼仪之国,人家到底是来客,还是要客客气气的相请。”

    “大王所言极是,”纪浚连连点头,“我交趾是礼仪之邦,要以礼抓人的!”

    这个段誉也真是可怜,刚刚失国出逃,离了岳飞的虎口,本以为逃到交趾国就安全了。

    没想到又遇到了狼狈为奸的赵棫、纪浚君臣,糊里糊涂就成了阶下囚,被当作礼物送去了大理城,全须全尾的落在了岳飞手中。苦练了四十多年的武艺,到头了一点用都没派上。

 第1443章 伏尔加河边的满江红

    (全本小说网,HTTPS://。)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全本小说网;HTTPS://。.COm;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两万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万千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长安城阙……”

    伏尔加河畔的草原上,响起了悠扬的歌唱声,不是用俄罗斯语在歌唱,因为俄罗斯民族还没有诞生。而是有人在用河南话歌唱,而且还用稽琴伴奏。弹出的词牌则是“满江红”。

    这是伏尔加河边的满江红……作者并不是岳飞,而是武好古。是武好古在女真西迁伏尔加河前所作(所抄),然后让人送给完颜宗弼作为临别之礼的。

    当然了,武好古给完颜宗弼的是“原版”的《满江红。怒发冲冠》。而完颜宗弼现在吟唱的,则是经过修改的《满江红。怒发冲冠》了。

    譬如把“八千里路”改成了“两万里路”——从河套灌区跑到伏尔加河,两万里都不止了……这一路吃多少苦头?死了多少女真族人?这个恨意早就不是“七大恨”或“七十大恨”,而是“万千恨”,都有一千恨,一万恨了。

    所以也不是“踏破贺兰山缺”,而且是要“踏破长安宫阙”了!

    不过也就敢说说长安宫阙,他要敢说什么天津宫阙,让武好古知道了,说不定就派兵万里追杀到伏尔加河流域了。

    可是话说回来,现在定居在伏尔加河大拐角处,哦,就是后来斯大林格勒一带的女真人,已经没有几个人还想着打回老家去了。

    这里多好啊!

    一望无际的大平原,水草那个肥美啊,养多少牛羊都不是问题!而且宜耕宜牧,可以开垦的土地多到难以想象。

    另外,从建立在伏尔加河中的一个小岛上的金帐城南下约800里,就能抵达一片不知名的海域。在伏尔加河入海口一带,水草就更加肥美,气候也更加适宜。

    而且从金帐城直到那片不知名的大海间,800多里地,全都是水草丰美的平原,宜耕宜牧……

    和女真人现在居住的土地相比,什么河套灌区,什么漠南草原,什么白山黑水,都是烂地皮,不值一提。

    而更让移居到此地的女真人感到心满意足的,就是这里虽然水草丰美,但是却没有什么强敌存在。

    也有一些突厥种的游牧部落,但是和东方的暴周、暴宋、暴奚、蒙兀、阻卜相比,都不算什么。

    随随便便派个几千人去,就都打得服服帖帖了,贡品收得手都发软了。

    至于南面4000多里外的西辽,虽然有点实力,但他们远着呢,根本够不着金帐城。

    而西面一千多里还有个什么基辅罗斯,似乎也很好欺负……而且还有许多长得很可爱的金发小妹妹。

    所以金帐女真的高层最近就在计划,要去基辅罗斯周围转一转……

    拥有铠甲和少量枪炮的金帐女真在伏尔加河沿岸,简直就是霸主一样的存在啊!

    西方的霸主不当,回东方去和一群武装到牙齿的暴徒打生打死?

    这不是疯了是什么?

    所以《满江红。怒发冲冠》也就唱一唱,抒发一下爱国主义情绪。

    真要打回去,连完颜宗弼自己都不乐意。

    抒发完情绪之后,完颜宗弼把稽琴丢给了一个金发碧眼的小妾,然后用基辅罗斯的语言吩咐了一句:“一级(意思是走)。”

    然后就翻上了一匹高头大马,大摇大摆的往金帐城的方向而去了。

    他的那个小妾也连忙骑了匹马,屁颠屁颠的跟着他。

    这个女人长得可漂亮,比奥丽加年轻的时候一点不差,是人贩子从基辅罗斯搞来的,达到乌克兰超模的标准。宗弼见了一眼就喜欢上了,花了几个钱买下做了小妾,还和她学了一点基辅罗斯的语言。

    金帐城位于伏尔加河和另外一条河流交汇处的一座岛屿上。是一座夯土垒起来的棱堡,棱堡内部的面积不小,有笔直的街道和整齐排列的木质建筑。不过街道上并没有多少行人,大部分的建筑也都空着。

    原来这座棱堡是女真人刚刚抵达伏尔加河流域的时候修筑的。

    那个时候女真人还不知道自己原来很牛逼——哦,他们几乎已经忘记牛逼是什么意思了?所以抵达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在地形险要的岛屿上修筑了这个巨大的棱堡,让所有的女真人都居住在堡垒内。

    不过到了第二年,女真人就不在哆哆嗦嗦的聚集在这个棱堡里面了。

    因为他们已经和周边的突厥人部落交过手了,统统不堪一击!

    所以完颜吴乞买就把大部分的猛安派到金帐城以南的伏尔加河沿岸,去建立城堡,开垦放牧。

    因此金帐城内就变得空空荡荡了。

    完颜宗弼骑着马,在空空荡荡的泥土路上行了一会儿,到了一所用木栅栏围起来的大院子外面。才翻身下马,把缰绳丢给自己的罗斯小妾,然后一个人走了进去。

    这里是金帐城的王宫,不过看上去就好似一个中原的强盗山寨。

    完颜吴乞买还是穿得像个老儒生,正坐在大厅里面和几个完颜女真的大头目商量事情。

    看到宗弼进来,吴乞买就冲他招了招手,道:“宗弼,快进来,正有事和你商量。”

    完颜宗弼行了一礼,然后在一张白木椅子上落座。

    他在完颜吴乞买的朝廷里面也是一号人物,官拜右副都元帅,领兵部尚书。

    “宗弼,”吴乞买道,“有个事儿和你商量一下,孤王想派你出使大不里士,和西辽的耶律大石议和。

    咱和西辽都是从东方流落出来的,虽然早年间有过节。可如今到了西边,怎么都是老乡吧?还斗个啥啊?

    再说咱们对波斯的地皮也没兴趣,他想来也不会到咱们这里来吧?以后大家就划个界,各过各的日子。”

    “行啊,”宗弼一笑,“那咱们该和西辽怎么划分边界?”

    “南面好像有座大山,叫高什么索的。”吴乞买道,“就以大山为界,北面归属我大金,南面归他大辽国吧。”

    “好,臣侄这就去和他谈判。”

    “也不急一时,”吴乞买摆摆手,笑着,“莫先去大不里士,可以先去基辅,再去君堡,然后去大不里士。

    如今咱们已经站稳脚跟了,是时候和各方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