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1140章

天下豪商-第1140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统治吴哥的是出身马来亚王族的苏耶跋摩二世,他的国土“东到大海,西按蒲甘,南抵加罗西(马来半岛北部),拥有战象20万头。

    如此强国,对于将主要精力放在中原的大宋而言,自然是“不征之国”。而大周共和国倒是和吴哥一直存在冲突。

    冲突的原因是周属的安南行省这些年一直在向占城扩张,目前已经在占城北部的卢容(顺化)和岘港建立了大据点。而且安南行省的军队还几度从岘港南下,侵夺占城的土地。

    而占城国王阇耶因陀罗跋摩二世屡战屡败,不得已只能向吴哥求援。吴哥国王苏耶跋摩二世则觊觎占城的土地,于是就出兵援助占城。因此和周属的安南行省开战。

    战争的结果自不用说,吴哥的战象怎么打得过装备了“骆驼炮”和轻型野战炮的安南行省军?

    所以大半个占城,就在一次次的交战过后,被安南行省给蚕食了。

    不过吴哥虽然屡战屡败,但是毕竟是个底子很厚的泱泱大国,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垮了。

    而且吴哥属地大多是瘴痢之地,气候炎热,传染病又多,不大适合北方汉人生活。

    所以国民以北人为主的大周共和国对灭亡吴哥的兴趣并不高,只是迫使吴哥签了几个赔钱的条约,敲了吴哥王朝两三百万缗。

    而吴哥王朝在占城战场上的失败,也让另一个觊觎吴哥的富庶和辽阔的中华大国看到了扩张的机遇。

    这个国家,就是诞生于中原大战硝烟中的东宋合众之国。

    今年,也就是大周的共和十二年,西宋的靖康二年,对于东宋而言,则是合众元年。

    随着东宋在原属大宋的两淮、江南两路、两浙、福建、广南两路等地的统治得已确立。东宋合众政府终于有余力将目光投向大宋的海外资产了。

    因为西宋是没有海岸线的,自然也顾及不到原本属于大宋的庞大的海外利益了。而能够继承它们的,自然是建都江宁的东宋。

    而在大宋庞大的海外资产当中,第一个引起东宋二圣之一的武美娘注意的,居然不是交趾和星州,而是不怎么起眼的河口城。

    至少武皇后在召见新任的知河口州事、兵马总管兼营田使赵棠的时候,就是这个意思。

    在一艘福建运木船上晕了快二十天的赵棠,在亲随的搀扶下,摇摇晃晃下船的时候,他还记得武美娘是这么说的。

    “……赵棠,现在中原三分,周国最强,关陇(指西宋)次之,最弱的就是我们江南了。只有两淮、两江、福建、两广之地。东吴的三分天下都比咱们多一个荆楚。

    而自古偏安江南的小朝廷最后都没什么好下场!我们如果不想变成史书上的乱臣贼子,唯一的办法就是闯出去!

    咱们比起东吴,比起南陈,好歹多了南下一条出路。咱们的海上力量强大,能够建造上万料的炮船!

    可是制造炮船要好木料。江南这边没有什么好木头,只能从南洋的真腊国购买。可是买人家的木头总是被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真腊国就不卖给咱们了!

    所以我和陛下就想把出产好木头的那个湄南河流域的地盘弄到手,攥在自己手心里,才叫人放心不是?

    再说湄南河流域都是平地,而且非常广阔,不亚于江南啊!如果把树砍了,不就是一片出产稻米的沃土?其大小,恐怕也足够比得上江南一路吧?

    赵棠,你明白自己这趟差遣有多要紧了吗?湄南河流域的得失,可是关系到国家兴亡的。你是陛下在青城宫的老师,又是文武双全,还是明臣之后,河口城的重担,想来也只有你才能肩负了。所以请你不要嫌河口路遥……”

    武美娘的话说的诚恳,也让赵棠明白自己的责任有多重大。

    江南王业偏安,西进北上都是没有出路的,出路只有南下!

    而南下的关键是船,造船的关键又是木头。

    所以湄南河流域上好的柚木,就是国家兴亡的关键了。

    而且湄南河流域本身,也是一大片不错的平原!距离真腊王国的都城吴哥又远。而湄南河当地的土著豪强,据说一直都不怎么服从吴哥。

    这对东宋而言,就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如果能在湄南河流域开拓出一个海外路,将来有什么万一,也能当成个退路啊……

    ……

    “纪卿,你虽然是纪文忠的长子,但是现在国家多事,正是用人之际,所以不得不让你夺情。”

    江宁府皇城,紫宸殿内,纪文忠,也就是纪忆的儿子纪浚,正在面见二圣。

    纪忆有两个谥号,一个是缪丑,是赵桓给他上的。还有一个是文忠,是赵楷送给他的。

    江宁是赵楷的地盘,所以纪忆就是纪文忠公,大大的忠良啊!

    纪大忠良的儿子纪浚前一阵子出了趟远门,把亡父的尸首从开封府迎回,葬在了上海的纪家园墓地。

    那可是风光大葬啊!整个上海市都为这位“上海之父”流泪哭泣。

    而赵楷和武美娘则大方的给了最高等级的“文忠”谥号,还追赠尚书令和申王(申王就是上海王)。

    纪浚作为纪忆的长子,又是赵楷的开国功臣,当然要加官进爵的,阶官直接提拔到了承宣使,爵位加到了开国郡公,还给了1500户的“实封”——其实也不是实的,就是多领一点钱。

    不过职官暂时没有给,因为纪浚要回家当几天孝子,这个叫丁忧。

    现在的大周共和国是没有丁忧的,大周共和国讲究的是主权在民,是民治天下,当孝子可没有为人民服务要紧!

    所以做官的不能死爸爸歇三年,死妈妈再三年……丧假最多给三个月!

    而东西两宋都打着“孝子”的招牌,既然是孝子,当然得有丁忧。

    不过纪浚也没机会挨家休息三年,呆了几个月就夺情了。

    因为东宋的南下政策需要纪大孝子出力了。

    武美娘放沉声音道:“纪卿,交趾王赵棫至今不曾向陛下上表效忠,其心叵测!”

    赵棫是赵佶的第八子,封交趾王,几年前已经就国。现在居住在交趾国的升龙府。

    在两宋纷争当中,交趾王赵棫采取了骑墙政策,既没有向长安上表效忠,也没有向江宁上表效忠。隐约有闹独立的意思……

    长安那边拿他没辙,反正也够不着。

    可是江南是有海军的,怎么能容交趾独立?

    历史上交趾之所以可以脱离中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当时的宋朝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

    可是现在的东宋可是个海上强国!

    “不过陛下仁厚!”武美娘扫了一眼和自己并排的赵楷,又道,“不忍心讨伐兄弟。所以就想临之以威,迫其归顺!

    现在海军已经准备就绪,将以炮舰100余艘南下。只是还缺少一位交趾相。所以想让纪卿走一趟升龙府。纪卿可有把握?”

    “臣有把握。”

    纪浚现在继承了父亲纪忆大部分政治遗产,在交趾也就拥有了影响力——交趾国的许多贵族和将领,都是纪忆的故旧。

    武美娘点点头,“出任交趾相只不过是个开始……随后还有征讨真腊的重任,你能承担吗?”

    什么?纪浚一愣,过了一会儿才道:“陛下,娘娘,真腊是大国,拥兵数十万,国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炎热,不适合中原大兵征讨……”

    真腊的象兵不是什么问题,可是这个天气和瘴痢却是个麻烦。

    “所以才要从交趾出兵!用交趾兵和我大宋的武官去讨伐真腊国!”武美娘道,“刚刚得到消息,北周正在大举增兵日本平户岛,似乎有对日本国用兵的企图。对于我国,这倒是个向南用兵的机会!

    而真腊又是南方大国,自然是用兵的首选之地。即使不能一句灭亡,也应该将湄南河流域直到星州以北之地完全占有之。未来将会在那里设立一国,以皇子镇守!”

    武美娘不是武媚娘,她可是百分百的贤妻良母。从来没有篡位当女皇的想法,只是想和赵楷生一窝小国王……东宋毕竟是偏安的!从长远来看,前途渺茫。

    渺茫怎么办?那就得多生孩子往南洋、西洋方向分封了!

    如果能生一个皇帝十个国王,将来就算江南保不住了,子孙也有地方可以逃跑啊!

 第1425章 金帐汗国

    (全本小说网,HTTPS://。)

    时局的飞速变迁,真是让人有点目不暇接,一个转折接着另一个转折,让身处时局之中的人们紧张得有点喘不过气来。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失去中原,迁都长安后的西宋,本来在这场“三国杀”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

    可是转眼之间,就因为锐意改革,一下子扫清了大宋开国一百多年来的那种沉郁之气。

    到了靖康二年春天的时候,不仅关中平原完成了清田土改,陕西沿边几路的土地整理也全部完成,汉中盆地也同样完成了土改。光是在长安的朝廷直辖的陕西、四川,就出现了多达25万的骑士、府兵户!

    另外,一度有分离倾向的荆楚地盘,也因为赵楷在江宁称帝,而不得不倒向了赵桓。

    这下长安方面可以支配的军户,一下子增加到了33万户!

    这个数目虽然只有周国的一半左右,但是也足以碾压东宋、西凉和金国了。

    在这种情况下,长安的枢密院和兵部并没有选择东进攻打东宋,因为那样会打破三国均势,搞不好再次引发一场中原大战。

    所以长安的枢密院和兵部依旧将北进攻打金国当成了阶段性目标。

    虽然金国现在的地盘并不大,也谈不上富庶。但是对刚刚从困难中恢复过来的西宋而言,无疑是一把不错的磨刀石。

    只有把刀子磨好了,才能去试探一下中原的风向。

    而磨刀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拿金国练练手,看看完成授田的军户兵到底有多强的战斗力?

    另一个目的,当然就是以一场外战来整合内部。也就是将荆楚军、关中军和陕西边军三股力量拧成一团。

    为此,西宋兵部在过去几个月中,一直在和荆楚军团方面进行交涉——荆楚、关中和陕西边军之间的关系真的有点复杂。并不是三个独立的军阀集团。因为他们的中坚力量都来自开封的武学学宫。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他们又不是完全一体的。

    至少目前还不是一体的!

    所以西宋兵部和枢密院就想通过一场战争,将三方面完全团结起来。

    底下的各方面的交涉,到了靖康二年正月的时候,基本上就达成了一致。

    陕西边军和关中军基本融合,而荆楚军则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可以拥有自己的荆楚军经略安抚制置司,帅司由襄阳王出任。

    此外,荆楚军还会自设荆楚营田司,负责管理荆楚地区的军户田庄事宜。

    不过荆楚军不会设立独立的军校,而是会同关中军、陕西边军共用一个华山讲武堂——武学学宫迁入关中后改名讲武堂,并且将校址设立在华山脚下,史称“华山讲武堂”。

    关中军户、陕西边军军户和荆楚军户的子弟,都可以投考华山讲武堂。毕业后则会“就近任职”,也就是说会从各种所属的系统开始做军官。一步步晋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