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1047章

天下豪商-第1047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想到要和怎么凶残的男人过一辈子,17岁的美貌少女赵玉盘就忍不住泪珠儿直流了。

    “可是人家都说武家和天家必有一战啊!我嫁给了武家的长子,将来会不会……”

    会不会当皇后?你如果当了皇后,我该怎么办?东海王还能当下去吗?

    赵楷看着自己的姐姐,忽然冒出两个有点可怕的念头。

    “不会的,”赵楷连忙摇头,“武家连个大王都不是,怎么会和咱家夺天下呢?再说了,现在是姐姐嫁给武义勇,明年就该我娶武美娘了。

    听说二姐儿将来还会嫁给武家的嫡子武义久。以后两国两家就是秦晋之好了,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秦晋之好又怎地?”赵玉盘只是摇头叹息,“古时候秦晋两国也没少交兵啊!”

    赵楷正不知道怎么安慰姐姐的时候,门外传来了一个少年的声音:“大姐儿,三哥儿,武二郎到了。王学士(王黼,送亲副使,使团实际上的主持人)请大王一起出迎。”

    武二郎当然不是武松了,而是武好古的次子武义信。他比武义勇小两岁,现在还是骑士学院的在校生。这几日请了假,带着几百个铁甲骑士帮哥哥接亲来了。

    而武好德因为打小就随便出入宫门,和赵佶的子女们都很熟,也就不叫什么“殿下、大王”的,干脆就称赵玉盘为“大姐”,称赵楷为“三哥”了。

    不过瞧他们仨的长相,还真像是亲姐弟。

    赵楷站了起来,对姐姐说:“大姐儿,莫担心了,便是有兵戎相见的一日,也是大哥儿操心,你是武家的媳妇,我是东海的王爷,怕个甚?”

    他转过身,笑着对武好德说:“武三郎,等过了年,你可就是大姐儿的三叔了,以后得好生照看大姐儿,莫让人欺负她。”

    武好德年纪虽小,辈份却高,等赵玉盘嫁入了武家门,就是他的侄媳妇儿了。所以现在拍着胸脯做保,还真以为自己是老长辈了。

    ……

    就在赵玉盘、赵楷、武好德姐弟仨在几百个共和军铁甲骑士的保护下,风风光光进入大周共和国境内的时候,他们的父亲赵佶,正在崇政殿内接见大金国的使臣完颜宗磐和高庆裔。

    完颜宗磐是吴乞买的长子,高庆裔则是个投靠大金的渤海人。这二位都属于金国的反周派,这一次是得了都勃极烈阿骨打的命令来开封府和宋朝商量组成“棱堡包围网”的事儿。

    所谓的棱堡包围网当然是包围大周共和国的!

    这两年大周和金国之间一方面维持着表面上的和平,以及正常的贸易往来;另一方面则通过东辽进行着一场漫长持久的代理人战争!

    这次东辽——金国战争和以往任何一次北方蛮族之间的战争都不一样,这不是一场草原运动战,而是一场堡垒对堡垒的呆仗。

    在萧瑟瑟依靠棱堡加大部队反击的战术重创了合不勒后,这位东辽太后就变成了一个“堡垒狂”,不仅在千里松林以东的科尔沁草原上每隔几十里就起一座棱堡,修了一道东起辽河河套,西至千里松林,长达1000余里的堡垒线。

    而且还在西线的坝上草原修建了以燕子堡和千里松林以西的木兰堡为核心的两大棱堡群。

    将科尔沁草原南部和坝上草原南部,全都至于连绵的棱堡群的控制之下!

    面对这种以堡垒线支撑起防御网,再以装甲骑兵进行内线机动的战术。阿骨打和吴乞买都束手无策,虽然组织了几次突击,但是都被萧瑟瑟亲率的装甲骑兵击退。虽然没有蒙受多大的损失,却让萧瑟瑟的威望大增,成了草原上足以对抗女真的“女王可汗”了。

    不少流落在草原上的契丹余众,全都纷纷来归,甚至有一些鞑靼、敌烈、乌古人的小部落也跑去依附了。

    而阿骨打和吴乞买无奈之下,也只好针锋相对,也以堡垒相抗。

    可问题是女真人总是造不出合格的大炮,没有大炮的棱堡有啥用?让女真勇士站在三角出堡上射箭?可是萧瑟瑟有炮兵啊!东辽开炮,女真射箭,结果可想而知。

    东辽的棱堡固若金汤,而女真的棱堡总是被东辽攻破。虽然凭借野战的优势,女真人还能维持草原上互相抗衡的局面。但是三天两头就丢个棱堡,还是太损威望了。

    不得已之下,阿骨打和吴乞买只能向自己的宗主国大宋求助——希望得到大宋的火炮,同时还想联合大宋,用南北两道棱堡封锁线把周国包围起来。

    赵佶高坐在御座上,听着完颜宗磐说的一口河东腔的汉话,眉头总是皱着。等宗磐唠唠叨叨说完了,也没有表态,而是说了几句不痛不痒的好话,便把宗磐、高庆裔打发了。

    等宗磐、高庆裔走后,赵佶才对陪同接见的少宰纪忆,知枢密院事张叔夜道:“女真人怎地也学咱们修城墙了?”

    张叔夜道:“禀陛下,自打周国发明了火炮,打仗的办法就和以前不一样了。现在最新的打法是大炮轰完骑兵冲,骑兵冲完了大炮再轰。女真人只有骑兵,没有大炮,所以收拾不了萧太后了。”

    纪忆也说:“幸好我大宋也会铸炮,也会修建棱堡……只要朝廷有钱,能把320营的新军练起来,自可保大宋江山无虞了。”

 第1311章 维新变法裱糊 完

    (全本小说网,HTTPS://。)

    “纪卿,”赵佶问,“你觉得女真人的提议如何?”

    “陛下,”纪忆回答道,“臣以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全本小说网,https://。)对于周国,朝廷不应有图谋攻打的想法,也不能疏于防范。所以和金国联手包围周国是不可行的,但是在河北增筑棱堡,以防止周国入寇是必须的。

    至于向金国提供火炮……金国并不是朝廷的敌人,而是大宋的属国。现在朝廷不禁止向凉国、夏国、交趾国、东海国和周国出口火炮(周国的火炮比宋国好,所以不会购买的),为什么要禁止出口火炮给金国?只要金国给价合适,为什么不能卖呢?现在朝廷一年赐给金国100万缗,正好让他们用这笔钱来购买火炮和火药。”

    “金国得了咱们的大炮,会不会调转炮口对付咱们?”一旁的知枢密院事张叔夜皱着眉头道。

    纪忆道:“只要新军可以编练成功,金国还有什么可怕?如果将来打仗真的要靠火炮轰击,那些草原上的牧民,山林里的猎户还有什么可以凭借的?徐州和海州的工坊一年可以铸造500门大炮,提炼十万斤火药。金国连西凉小炮(虎蹲炮)都仿造不好,更别说大炮了。”

    金国的手工业当然是落后的,特别是青铜铸造这块就是空白。辽国倒是有一定的基础,但是辽国的工匠不是落入了耶律大石之手,就是被萧瑟瑟带去了大宁府,基本上没有落入金国之手。所以根本铸造不出大炮,就算勉强铸造出一个炮模样,也是一点就炸膛,炸死了不少胆大的金兵!

    至于黑火药,对于现在的女真人而言简直是魔法……

    所以战争一旦进入硝烟弥漫,大炮轰鸣的火药时代,草原英雄们的时代,也就进入尾声了。除非他们能在火炮的“门槛时代”就占领能够生产火药的农耕民族的地盘。

    可是因为武好古的缘故,火炮的“门槛时代”被大大缩短了!

    火炮发明不过十几年,就已经铸造出了具有极高实用价值的青铜野炮,还发展出了专业炮兵。

    而且不仅是大周拥有铸炮技术,大宋的海州冶铁学院一样铸造出了可以实用的野战炮——这下可是两个资本主义萌芽阶段的汉人政权比赛铸炮了!

    各种改良,各种抄袭,各种试验,都在你追我赶的进行着,谁也不敢丝毫怠慢。

    甚至火炮的“终极缩小改良版”——火绳枪!都已经被双方的大匠开发出来了。只是初代的火绳枪性能太差,容易炸膛,暂时不能取代弓弩。

    不过只要继续投入,突破只是早晚的事儿……

    ……

    “那么……在河北大筑堡垒的花销从哪里来?”赵佶的话题又转到了财政上面。

    这段时间,他可是花钱如流水啊!

    光是庆德公主的嫁妆就花了200多万缗!

    东海封国和稍后的东海郡王迎娶武美娘的婚事,又得继续开销……两件事情加一块儿,怎么都得花掉400多万缗吧?

    另外,在南洋建立星洲封国的事情也已经提上议事日程了。

    因为周国的元老院已经投票通过了《特许商会法案》,现在大周共和国的元首可以在经元老院批准后,将某块远海领地交由特许商会全权开发运营了……

    这也就意味着大周共和国很快就要启动在金州岛和爪哇岛的封建计划了。

    大宋自然也要跟进!

    要跟进,大宋朝廷就得出本钱了!

    而且大宋是家天下,不能像周国那样把一切都交给特许商会,必须得封王。那就又是一笔大开销了……把一个亲王万里迢迢打发去南洋,不多给点赏赐能行吗?

    一个封国之君给个几百万都不算多啊!

    当然,最大的开销还是325营新军了!

    枢密院已经把新军整编组建计划拟定好了。除了早前纪忆提出的320营方案,还增加了炮兵。每个营都加了一个小小的炮队,4门野炮加上100人的编制,还有配上大量的马车和工具。另外还增设了5个炮兵营,配置的全都是大口径的重炮。因此320营新军计划就变成了325营,需要开支的军费更是比原计划增加了不少。

    想到这325只吞金兽,赵佶忍不住就想念过去“丰亨豫大”的好日子……现在已经不能愉快的花钱了,而是必须勒紧裤腰带办新政、办新军,这皇帝当得越来越没滋味儿了!

    “陛下请看。”纪忆将一串“大周通宝”递给了一位小黄门,后者将之交给了赵佶。

    “这是……”赵佶看着铜钱,“大周通宝?”

    “陛下,这是周国的大周银行所铸造的铜钱。”纪忆道,“是铅、铜各半的劣钱。”

    “哦,记起来了。”赵佶点点头,“报纸上都在说这种钱不好,说咱们大宋的铜钱好用。纪卿,你不会是想铸劣搜刮民财吧?”

    “陛下,”纪忆连忙摇头道,“臣没有想铸造劣币。臣只想集中铸币之权并且开办大宋银行。只有将铸币、发钞之权集中起来,朝廷才有可能通过发行债票筹集经费。有了钱,办新军、筑棱堡、建封国就都不是问题了。

    如果朝廷总是迟疑拖延,一旦周国的劣钱通行天下了,咱们的铜本位银行券就发不成了。到时候大宋国内通行的都是周国的劣钱或者和周国一两银挂钩的银行券……朝廷的财政,可就要被周国掌握了!”

    赵佶一听,顿时就有一种后背发凉的感觉。

    大宋的钱袋子要是被周国掌握了,那么这天下也就快丢了!

    “纪卿,大宋银行是一定要设立的,铸钱之权也要交给大周银行。只是……”

    只是宫中的财权不能减少!

    纪忆当然明白赵佶的心思,家国天下嘛!

    “陛下,大宋银行可以设双提举,政事堂和宫中各提一人。”纪忆让了一步,“监理会的监理,也由政事堂和宫中各提三分之一的人选,还有三分之一由各大商行提名。”

    “宫中封桩库的钱财要不要存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