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1003章

天下豪商-第1003章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帮老禁军里面还包括一些上了年纪又混得不如意的原御前猛士,还有一些从新军退役后没有前途的原新军士兵。这些家可凶悍的很,随便抄起个板凳、木棍、桌子腿,就把刀枪都拿不稳的厢军士兵给揍了。

    如果不是盛章溜得快,这会儿多半被人打死了。

    所以他干脆在宋道宗跟前把这次的事件描绘成一场军乱,还提出调兵镇压。

    赵佶也没了主意,这样的事情大宋一朝到现在还没发生过呢!

    他连忙看着知枢密院事邓洵武和同知枢密院事童贯。

    邓洵武道:“陛下,牟驮岗大营中驻扎有30营新军,可以调他们入京弹压!”

    童贯一听,连忙开口道:“万万不可,牟驮岗新军都是开封本地壮丁充任,其中半数是禁军子弟。”

    “便是禁军子弟,也是朝廷兵马!”邓洵武道,“难道还敢造反吗?”

    童贯瞥了一眼邓洵武,“昔日武好古的军中也多有开封禁军出身者!”他接着对赵佶道,“老禁军闹事皆因困苦,并非要造反……”

    “困苦?”太师蔡京道,“如今开封繁华,百姓安乐,禁军怎么会感到困苦?朝廷是短了他们的军饷,还是少了他们的赏赐?”

    “陛下并未薄待他们,”童贯不阴不阳地说,“只是都中物价腾贵,房价高昂,禁军将士所得之钱,连一家温饱都不足。”

    蔡京哼了一声:“谁不知道这群老禁军根本无心从军,都有各自的营生。朝廷白养他们那么多年,还嫌不够吗?童枢密,昔日禁军改新军的时候,你也是赞成的吧?”

    “禁军改新军是对的,”童贯摇摇头,道,“可这几年开封府城内的东西太贵了,房价更是贵得离谱……咱家刚从朔方回来的时候,都被吓着了!”

    蔡京两手一摊,“物价腾贵是因为开封府汇聚的河北、河东富家太多,漕运供应不及。能有什么办法?别处物价低廉的地方多的是,他们又不肯过去。”

    赵佶眉头大皱,“蔡卿,你以为现在该如何应付?要不要调兵如入城?”

    蔡京道:“陛下,现在必须调兵入城弹压乱民。不过同时也应该将媚金卖国的武好文下御史台狱问罪,四学生上书就是因为他卖国,现在必须抓捕他。

    另外,再命令开封府抓捕几个哄抬物价的奸商,以平民愤。”

    “好好,就怎么办!”赵佶顿了顿,“那岁币还要给吗?”

    “不给!”蔡京道。

    “什么?”赵佶心脏一抽。

    蔡京忙补充道:“但是可以用八十万缗赎回被掠去北方的河东、朔方百姓。

    另外还可以许以互市之利,以高价向金人购入牛马驮羊。”

    蔡京的脑子到底活络!一下子就想出了个看着两全其美的法子。

    “好好,还是蔡卿持重。”赵佶顿了顿,“张克公!”

    “臣在。”张克公现在是御史中丞。

    “你亲自带御史台卒去拿武好文……”赵佶说,“之前先去宣德门一趟,向士子们宣布此事。

    不过千万记住,决不能伤了武好文一根汗毛,否则唯你是问!”

    武好文下御史台狱当然是装个样子的。莫说他只是奉旨卖国,就算他没有赵佶的旨意就擅自和金国谈了岁币的事儿,也不会被治罪的……他哥哥可是称霸一方的武好古,弟弟又是官家最宠信的臣子武好德!

 第1256章 真是大快人心啊

    (全本小说网,HTTPS://。)

    赵佶下决心抓捕国贼武好文的时候,武大国贼正和他妈妈冯二娘抱头痛哭,快要变成了泪人儿了。//全本小说网,HTTPS://。)//

    痛哭的原因,当然是因为他们母子俩被人堵在了金水河边的武家大宅里面,走投无路了。

    今儿早上乱子起来的时候,武好文还搂着新纳是小妾在呼呼大睡。冯二娘则亲自送武好德入宫伴读。

    皇子读书的地方并不在琼林宫,而是在原来的旧皇城。把武好德送入了西华门后,又想去潘楼吃早饭,还没到宣德门,就遇上了“集体散步”。这个热闹可有点儿大,已经变成了冯大妈的冯二娘当然喜欢热闹。于是就让跟随的丫鬟去打听。打听下来的结果,却让冯大妈几乎吓掉了魂儿。

    原来是她的宝贝儿子武好文当了国贼,犯了众怒,惹得半个开封城的人要诛杀他!

    冯大妈马上跑着回了家,把武好文从小妾的被窝里面揪了起来,就要拉他去城外躲避。

    可是没等武好文从震惊中清醒过来,就有一群四学学生和开封府的市民跑到武家大宅外面闹事儿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要亲自动手诛杀武好文?

    武好文宅子里面是养着护卫家丁的,领头的一个还是周同的弟子,当过御前猛士,人称史教头的壮汉。看见苗头不对,立即就建议武好文母子突围。

    可是武好文和冯大妈哪有这样的胆子?宅子有大门高墙护卫,看着还比较安全。要冲出去,会不会被人乱刀劈死?

    这两位一犹豫,聚集在武家宅外面的人就越来越多了。一眨眼的功夫,外面的街道上就是人山人海。而且连后门、偏门都叫人堵上了,

    武家的仆人丫鬟也都跑散了,连护院的家丁都散了一半。只剩下史教头和几个白波武家的佃户子弟,还死命护在武好文身边。

    外面传来的喊声越来越响,都在大喊:“诛武贼,杀奸商!”

    又过了一会儿,一个家丁连滚带爬的来报,说是外面的贼人正在寻找引火之物,眼看就要放火了。

    这下可真是上天无门,入地无路,要惨死在开封府城了。

    就在母子二人大哭起来的时候,武家大宅正门已经被人点燃了!火光冲天而起,还伴随着一阵阵的叫好!

    “烧!烧死国贼!”

    “烧死奸商!”

    “对,烧死姓武的,武家人最可恨……”

    “没错,没他们家哄抬房价,开封府的房子也不会那么贵!”

    “姓武的还好色如命,凡是上过《花魁画报》的娘子,都和他睡过!”

    “太可恨了……”

    武家人当然是可恨的!武家不仅卖国,而且还卖房子——开封府最大的地产商就是他们家的万家行!

    另外,佳士得唱卖行又是哄抬房价地价的推手。每每都能唱卖出个天价!

    除了卖国、卖房子,武好文还是开封府除了官家之外最有女人缘风流才子——花魁行也是武家的产业,这些年来捧红了不知道多少花魁娘子。

    开封府苦汉子们的梦中情人,大多都让武好文“潜”了又“潜”,睡了又睡的……武好文多遭人恨,就可想而知了。

    就冲这一点,开封府的苦汉子就饶不了武好文!

    ……

    “快快快!快去抓武好文!别让武好文跑了……”

    “快让开,本官是御史中丞张克公,奉旨捉拿卖国贼武好文!”

    武好文家冒出的火光,已经被御史中丞张克公瞧见了。

    这下张中丞可急坏了!少一根毛都不许!要整个烧死可怎么办?那还不得给打发去交趾国陪纪忆?

    而且,武好文的那个弟弟武好德瞅着和官家的几个儿子特别像!要是这位也被烧死了,张克公担心自己连交趾国都没得去了!

    所以他也是豁出去了,不避艰险,亲自带着御史台卒往武好文家冲去。一边冲还一边在马背上喊着“奉旨捉拿卖国贼武好文”什么的!

    唔,只要把武好文抓进御史台御,这家伙就死不了了。

    开封府的人民群众也是忒善良,以为武好文进了御史台狱就完了。所以听见张克公的喊话,都是一片叫好。还纷纷让开道路,让张克公和御史台卒们好去救人,哦,应该是抓人!

    从御史台到武家大宅的路虽然不近,但是架不住张克公马快。总算在武家大宅的第三重宅门被烧毁前赶到了。

    这个时候,武家大宅的外宅已经被洗劫一空。不少地方还有过火的痕迹!

    “御史台狱奉诏捉拿犯官武好文!尔等阻挡在本官马前,可是暴周的奸细!”

    张克公骑马进来,看见武家内宅的门前聚集了不少地痞闲汉,马上就拿大帽子压人了。

    他是将门出身的汴梁子,最知道该怎么吓唬禁军汉子了。一个敌国奸细的罪名压下来,他们还不怕吗?

    在场的老禁军有人认得是张克公,马上喊了起来:“张中丞冤枉啊,我等都是好百姓,听说武好文卖国,所以才来捉拿。”

    “好!”张克公的演技真是没话说了,当场就一本正经地说,“你们都是好百姓,待本官捉拿了武好文,你们都有功劳,跟随本官回御史台,个个都有一份赏赐!”

    吓唬完了,赶紧递根“胡萝卜”,赏赐什么的,都好说,只要能救出武好文、武好德兄弟……

    “多谢中丞!”

    开封府的劳动人民到底淳朴,被张克公一忽悠,都满心欢喜的道谢了。

    张克公松了口气,连忙让人扑灭大门上的火灾,然后亲自走到门前,提起嗓门大喊:“本官御史中丞张克公,奉命前来捉拿武好文!武好文可在否?”

    武好文和冯二娘就在内宅大门后的一间屋子里,听见张克公的喊话,冯二娘都要哭晕过去了。武好文却大松了口气儿,捉拿是不怕的,落在人民群众手中才可怕!

    “史教头,你赶紧扶本官去束手就擒……”

    虽然不怕,但是武好文还是有点腿软,只得让史教头扶着他出了内院。

    张克公看见武好文出来,马上板起面孔,“大胆武好文,你可知罪吗?”

    “知罪,知罪……”武好文看到来抓他的御史,简直跟见了救星差不多了。他聪明着呢,知道去了御史台狱就安全了——在开封府可没人敢请他喝毒鸡汤。

    “不瞒中丞,”武好文低声又说,“我家内院之中,还有卖国的证据若干,请中丞派人查抄。”

    对对对……张克公心想:武家有钱!而且还有许多价值连城的字画!一定不能让乱民抢走。

    张克公马上下令跟随自己而来的御史台卒封锁了武家内宅,严禁任何人入内销毁武好文卖国的证据。然后才亲自将武好文押往御史台御关押!

    ……

    就在武好文被捕的时候,崇政殿内,赵佶还在和重臣们商量查封奸商产业的事宜。

    共和行、万家行、花魁行、酒仙行这些商行,肯定不是奸商,都是忠商,不能查封,必须好妥善保护!要不然回头还得赔钱给武好古!

    另外,大周驻开封府的公使馆也得保护起来,要不然也会惹出不必要的麻烦。

    至于开封府城中其他有背景,有后台的,当然也不是奸商了。开封府的繁荣,还是需要他们的……

    剩下的那些没有背景,没有后台,就得被揪出来平民愤了。

    “杀人就不必了,”赵佶吩咐道,“统统流放吧,流放去交趾国,给纪忆打个招呼,好好照看他们……再从封桩库中拨点钱财,让他们带去交趾做本钱。

    唉,总之,他们都是替人受过!”

    赵佶交待了一番,眉头还是紧紧拧着,似乎是在苦苦思索。

    过了一会儿,他才摇摇头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好端端的,怎么就乱了起来?”

    “陛下,今次的乱子,是因为四学学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