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勒胡马 >

第582章

勒胡马-第582章

小说: 勒胡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霄奉命,急忙前往历城去见冯龙,却遭到了冯龙的呵斥。冯龙说了:“若祖公有所不讳,朝廷任命士少继领其军,我第一个不服!然而,汝主之谋,我亦绝不肯参与。倘若异日有诏使我讨伐汝主,必朝命而夕行,岂肯如汝等所愿啊?汝可归复汝主,千万打消妄念。”

    刘霄失望而去,再向蒲姑,苏峻的说辞却又不尽相同

    “祖公朝廷鼎鼐,世所钦服,而祖士少何人?我不知也。若祖公有所不讳,自当由大司马举荐继任者,岂能一姓之中,私相授受?然而我方受命于东,待时而援厌次,兖州之事,非我所当理会。”

    言下之意,放心,我一个外人,是不会管你们祖家军的事儿的。

    其实苏子高的真实想法,一旦兖州生乱,我就可以挥师西向,前去讨平,强过被迫北援厌次,去跟石赵精锐硬磕我是想打石赵来的,可惜实力还不够强,无谓浪掷兵马,至于打徐龛么……想来不难。

    刘霄得到了苏峻的默许,急忙返回东平国,向徐龛复命。他却不知道,徐龛另派亲信,趁机秘密北上,已经跟赵将张夷接上了头了。张夷禀报襄国,石勒即命其率军伪攻厌次,以牵制晋朝青州方面的驻军。

    张夷那边才动,徐龛得信,当即掀起了反旗因为他坚决不肯低头,祖约真的联合周默,上奏dànhé,请求罢免其职,所以徐龛不可能再等了。徐龛一方面也上奏,指责周默诬告,而祖约受了周默的贿赂,与之狼狈为奸,陷害忠良,同时迅疾发兵南下,直入任城国。

    周默根本就没有防备,竟然被叛军直入任城,自己也死于乱军之中。随即徐龛转道北上,攻打济北国。

    济北国新任内史名叫侯史旄,东莞人,其祖侯史光,官至少府,封临海侯。侯史之姓,据说出自良史董狐,应劭《风俗通》中说:“董狐为晋侯史官,因氏焉。”他并非祖氏旧部,而是荀氏党羽,并没有什么领兵作战的才能,且方履任不久,根本就掌握不住各县戍兵。叛军就此长驱直入,顺利攻陷了城壁尚未修复完全的卢子城,侯史旄被迫弃城而逃。

    徐龛谋定后动,进军速度很快,祖约到这个时候才刚回过味儿来,急忙召集濮阳、陈留、济阴等处兵马,离开廪丘,去攻打范县。然而正如徐龛所料,兖州外军的精锐,都在北部四郡国,祖约好不容易聚集了六七千人,结果组织度既差,器械也都陈旧,攻打小小的范县,竟然花费十多天而不得寸进。

    然后,徐龛就从济北折回来了……

 第三十章、软弱一至于斯

    洛阳方面得到徐龛作乱的消息,不禁大惊。/全本小说网/https://。/因为祖逖正在病重,荀组便召诸尚书计议此事,大家伙儿都认为,石赵秋后必将再来侵扰,必须赶在此前平定兖北之乱,否则局面便不可收拾了。

    因为赵军往攻厌次,所以青州之兵是不可妄动的,乃计划调一支中军南下去应援祖约,同时命泰山太守羊鉴与之东西对进,以剿徐龛。尚书殷峤提出:“羊守非将帅之才,倘若轻命其出,恐怕反为叛军所破,则泰山亦难保安。应当使其固守本郡,发兵截断境上,以防徐龛西蹿,与羯贼相应合。”

    荀邃却不肯采纳其言,说:“徐龛之乱,本为周默诬陷,而祖士少受贿以凌迫之也……”一方面向来对祖约没啥好感,另方面祖约贪财,人所共知,因而徐龛所言,实易为人所采信——“未必肯与羯贼相应合。然若战事久拖不绝,候羯贼大举南下,兖州之势危矣!当命羊景期西出以压逼之,或可趁机招抚徐龛。”

    羊鉴得到诏命,无可奈何之下,只得调集郡内兵马,西出泰山,复经济北而向东平,陈军遂乡,威迫富城。探马来报,说叛军主力都在西面,方与祖使君激战于范县城下,羊景期大舒了一口气,就打算趁机绕过富城,直取叛军的大本营须昌去。

    只是徐龛在谋划之时,唯独担心青州的冯龙、苏峻,虽然对羊鉴和泰山兵却并不放在眼中,又怎么可能毫无准备,敞开后路放其长驱直入呢?羊鉴挥军急袭,路尚未半,突然得报,说泰山郡内群盗纷起,抢掠县乡,截断了粮运……

    徐龛就是泰山人,永嘉年间起而为寇,后受祖逖招安,故而在泰山郡内人脉很广。固然羊鉴也是泰山人,但他是宦门望族,人脉主要在士林、豪门之间,于后世所谓的“绿林道”之中,能量就远不如徐龛了。

    后人皆谓泰山——“羊可使其治,徐可使其乱。”

    故而在徐龛的事先谋划和联络下,羊鉴率领郡兵一离境,泰山郡内立刻烽烟四起,盗寇频起。羊景期生怕粮秣不继,被迫无奈之下,急忙退返遂乡,不敢再深入东平国。

    徐龛就利用这个机会,于范县城下大破祖约,祖士少单骑遁归廪丘。叛军衔尾而追,幸亏洛阳方命zhāngping率左军来援,徐龛这才放弃围城,暂时后退。

    但他旋即留将镇守范县,自己又再东去,顺利击败了逡巡不进的羊鉴……

    ——————————

    徐龛叛军蹂躏兖北之时,乐陵国遭到羯将张夷攻击,邵续乃急遣人南下,去向冯龙和苏峻求援——正好朝廷诏命下达,也命二将北渡黄河,去救厌次。

    苏子高这个郁闷啊——结果还要我去跟石赵死磕不成么?他乃责备王贡——“大都督留君在青州,所为何事,我等皆知。君为何不能早料到羯贼攻厌次与徐龛乱兖州之事哪?”

    王贡心说我又不是神仙,什么事儿都能预先料到……其实徐龛暗起叛意,还派人来探问过你的口风,此事你以为做得很隐秘,我都一笔笔地给记着呢!只是羯贼恰好在这个时候侵扰厌次,分明跟徐龛有所勾结,相关情报我倒是没能预先探查到……

    徐龛叛乱,我事先得到情报,已然遣人快马西去,密报大司马,但我没义务要禀报朝廷啊,就不知道洛阳方面,对此会如何应对了。

    因此王贡回复苏峻道:“以某估算,羯贼于秋收之前,不会大举而向厌次。此番张夷发兵,分明为了与徐龛相呼应,则其行仓促,必不难敌——且甚或只是佯攻罢了。邵嗣祖暂时无虞,苏将军不必要急渡而援,应当继续屯积粮秣,以待秋后。”

    苏峻得到王贡的回书,不禁大喜,当即下令,拔营起行,渡河北上!

    他担心的就是羯赵实攻厌次,则自己渡河往救,危险系数很大,说不定会把多年积攒的兵马全都扔在河北;倘真如此,那就必须得找各种理由来推诿啦,比如说粮秣不足,比如说士卒未整,实在不行,让故旧在东莱和长广一带闹点儿乱子出来也成啊。

    但若如王贡所言,此番张夷来攻,不过是装装样子,以牵绊我军,好策应徐龛的叛乱罢了,则自己渡河援救,那就没多大风险啦。而且既然秋收前已经去救过一回厌次了,则待秋后羯军大举来攻,就能借口上回动兵把存粮用得七七八八,如今营内空虚,尽量拖延往救的时间——还能趁机向青州各郡伸手,讨要才刚入库的秋粮。

    所以说,王贡你说要救厌次,我就绝不能去;既然你说可以不救,那这趟我非跑不可!

    于是率领其弟苏逸,大将韩晃、张健、马雄、弘徽等,发兵三千,虚张旗帜,号称一万,急寻渡船而向乐陵。

    邵续得报,急命女婿刘遐出城前往迎接。

    去岁乐陵之战,刘遐夫妇为石虎所败,被迫纵马跃入黄河,等再爬上南岸的时候,不但只剩下了半条命,而且被激流所卷、冰凌所撞,都快见着海面了……登岸之后,即为“东莱营”士卒所救,在苏峻军中将养过很长一段时间。所以邵嗣祖说既然贤婿与那苏将军相熟,不如你前往迎接,并引其去御羯贼吧。

    刘正长满心的不乐意,对老丈人说:“苏子高出身寒微,骤得大司马显拔,总督青州军务,其性乃颇骄横——真正小人得志者也!且此前在其军中,彼即垂涎我妻美貌,若非力不能敌,几乎想要硬抢……此等小人,我实在不愿再与之相见。”

    邵续呵斥他:“不得妄言!”我闺女那么漂亮,被人垂涎不是很正常的事儿吗?说什么“若非力不能敌,几乎想要硬抢”,既然未成事实,你怎么一口咬定他就有歹意哪?

    “都为朝廷效力,厌次又赖青州之救,岂可妄生龃龉?况且此番,又并未使卿与小女同去……”只要我闺女儿别再跟着你乱跑,老老实实呆在厌次城中就好了。

    刘遐无奈之下,只得前往“东莱营”与苏峻相见,随即——“闻将军率万军来,如何只有这些兵马啊?”

    苏峻摆手笑道:“张夷无名下将,有何可惧?倘若石勒亲来,或者石虎来,我自当率主力尽出,以援邵君,唯张夷来,止此数千人足矣!”一边说,一边两只眼睛在刘遐左右乱扫,心说你这回怎么没把老婆给带出来哪?

    苏峻确实对刘夫人起过妄念——这么漂亮,又这么能打的女人,他这辈子还是头一回见啊——但若说起意抢夺,倒还不至于。刘遐纯粹出于当老公的本能,这才比旁人更加敏感一些。

    不仅仅苏峻北渡了,冯龙更率“复仇军”离开历城,北上应援,随即两军合流,便在乐陵县南咬住了张夷所部,一战即斩羯将张夷——是刘遐于乱军之中,跃马挺矛,勇杀的敌将。冯龙想要趁势北进,杀向勃海,却被苏峻给拦住了,苏子高说:“朝命使我等救援厌次,未命我等深入敌境。我等若北,石勒必遣重将来逆,一旦挫败,反使厌次安而复危——无谓画蛇著足。”

    二将这才辞别刘遐,各率所部,返归青州。

    ——————————

    苏峻才回到蒲姑,参军贾宁便即前来禀报,说徐龛西败祖约,东破羊鉴,别军已然进入了泰山郡。苏子高大喜,便道:“叛贼既入泰山,即将威胁青、徐,我为青州都督,岂可不加理会啊?”正好趁此时机,我去打徐龛吧。

    贾宁建议说:“还当上奏,请朝廷允准。”苏峻道:“兵贵神速,岂可延挨?卿即为我作奏,请示朝廷,但正不必等诏命下达,我可先发制人!”

    这回他可是拉起来整整八千兵马,命大将韩晃为先锋,便即南下而向泰山。然而韩晃才刚进入泰山郡,就得到消息——徐龛已然受抚,其乱平定……

    荀邃等人早就有招抚徐龛之意,初始还为祖纳、殷峤等人所阻——那二位是主剿的——其后祖、羊先后战败的消息传来,而zhāngping也上奏说叛军势大,为保兖西,中军不宜遽进往剿,朝议乃全面倾向于荀邃。

    ——zhāngping本是谯郡坞堡主,跟徐龛的出身接近,故此得到徐龛遣人密传书信,说我此举只是为了给祖约难看,避免他继领骠骑大将军的兵权而已,实无叛逆朝廷之意——咱们还是应该一致拥戴大公子才是啊——zhāngping便即屯兵廪丘,不管祖约如何催促,都不肯进迫东平。

    荀邃就此遣人与徐龛联络,徐龛表示愿意受抚,只要朝廷答应他两个条件即可——

    其一,赦其作乱及杀害周默之罪;其二,罢免祖约兖州刺史之任,但不召其还朝,当别远放。

    荀邃一瞧条件不过分啊,当即允准,下诏斥责祖约,罢其兖州刺史,改任为汝南太守——新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