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勒胡马 >

第465章

勒胡马-第465章

小说: 勒胡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终决定,干脆,我把这个烫手的山芋扔给李班得了。

    于是便将熊悌之的书信,命人转交在西乡的李班,一则表示我是绝不肯背叛成主的,第二个用意:如今西线告警,我已无力回援,征南是不是帮忙去拦一拦武都晋军啊?他心说你李班若是不敢前往沔阳,或者跟沔阳那儿吃了败仗,则我再起意投降,你也无话可说吧。

    李班得信,便与司徒王达商议。王达笑道:“将军大喜,此天之所以使将军立功也!”

    他说沔阳乃是汉中的西部重镇,城高堞密,攻打不易——“所谓武都晋军有三万之众,不过虚言罢了,据此前探查,熊悌之留守武都,兵不足五千,尚须分兵守备各县,即便再召宕昌羌兵,也不过五六千众……”成汉也一直在关注着关中的动向,撒出去的探子比杨虎更多,而且李氏本籍陇上,对于秦、陇之间的侦察效果,比杨虎也要强上数倍。

    “山道险狭难行,兵数愈众,进军愈难,唯数千兵马,尚可策应周访,自北道攻我。且裴该方与汉军大战于河桥,其力亦衰,年内必不肯发大军来攻汉中。是以将军勿忧,北道晋军,不难摧破。”

    随即王达就献计,说:“虽然,我若与晋人在沔阳久战,恐怕杨虎难以拦阻荆州兵马,是故可使诈降之计。臣请假充杨虎使者,往觇晋人军势,若其寡弱,将军便可进而破之;若其勇强,便假意投降,诱其下平而至沔阳。将军预先设伏,即可于城下大破晋师,复挟胜势东向,与杨虎合兵,则周访亦可摧而走也。”

    李班闻言大喜,说:“司徒公智珠在握,我尚有何忧啊?一切都听司徒公的谋划——我便前指沔阳,设下陷阱,专猎此熊!”

 第三十四章、熊悌之中箭

    就在周访进攻汉中的同时,王敦依约乘大舟船溯江而上,千里进兵,直向巴东。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晋将李恒、田嵩担任先锋,直到进至宜都郡治夷陵之时,方才听说了巴东失守的消息,忙遣快船往报王敦。王处仲还在江陵,急问参谋钱凤、沈充道:“不想杨谦等如此无用,旬月之间,巴东陷敌,我军当如何应对才是啊?”

    钱凤拱手道:“此上天固欲使明公立功也!”随即解释:“氐贼方得巴东,人心尚不能定、城池尚不能整,我以大军临之,颇有胜算。若待彼等立足已稳,攻伐便难了——理当速进。”

    王敦问道:“鱼复诸城,皆落贼手,势险难登,如何攻取啊?”

    钱凤献计说:“是以臣云若待氐贼立足已稳,进退有据,实难攻取。且我等自东来,若是仰面登山而攻,实难克陷。今可不理诸城,大船溯江而上,直取临江——彼处地稍平,方便与敌对决。”

    沈充摆手道:“不可,不可。我若弃巴东直上,若为氐贼抄掠后路,断绝粮秣,则是身陷死地,势难返乡哪!”

    钱凤笑道:“氐贼本是略阳戎狄,素不习水战,李特父子犯蜀地诸郡,徒恃步卒,安有舟船啊?彼若有船,必当前来逆我,若不来逆,是于水上无可奈何我。今我千里而来,所部皆水师,并无步卒,倘若舍舟登岸,以我之短,攻敌之长,胜算渺茫;乃当以我之长,攻敌之短,舍巴东而向巴郡,则巴东之贼必还师来阻。

    “我虽溯江而上,士卒安居舟中,可得歇息;彼自陆路来逆,攀山涉水,必然疲惫。到时候以生力之军,当敌疲弱之师,岂有不胜之理?”

    然后又警告王敦说:“然我若败敌巴东之卒,成都必然大遣军来援,我师孤悬于外,其势难久,万不可与之拮抗,只求收复巴东,明公便可向朝廷奏捷。巴贼见我不动,必将全力往敌周士达,周士达进无去路,退失荆襄,便只能俯首而臣从于明公了。”

    本来他们就上奏伐成是假,驱逐周访、吞并荆州是真——所以才只率水师来,而不携步军,若从陆路千里进取蜀地,成本未免太高了——故而钱凤提醒王敦,您可千万别因为打了一两场胜仗就忘记了初衷啊,一旦陷入与成军的长期对决,我军只有水师,而且运路太远,实在没有多少胜算哪。

    王敦沉吟良久,说道:“暂用世仪之计,且观成效。”便命李恒、田嵩继续进军,且待进入巴东境内,探查明白了敌情后再报。

    王敦自将主力于后,大小舟船百余艘,前出至夷陵西北方向的峡口,再问前军所在,得到回复说:“才入峡口不远。”王处仲大感疑惑:“我在江陵时,彼等已至夷陵,如何进军如此迂缓?难道是氐贼有水军来逆么?”

    小校禀报说:“峡险流湍,不利舟行,且多处只能以人力拉纤而上,帆、橹无用,是以迟缓……”

    王敦闻言,大吃一惊,急忙命人寻来附近土着,详细探问由此而向巴东的水文、地理,问完了话不禁抚膺喟叹道:“世仪误我!”

    按照钱凤的意思,咱们只管从水道前进,不用理会陆上敌人,等到一口气冲过了巴东郡,则李寿闻报,只能从陆路来追,我以逸待劳,就可以打一个大胜仗,进而恢复巴东。可问题是,从夷陵往西,就是后世所谓的“三峡”地区,水流湍急,舟船难过,很多地方只能靠着派人登陆去拉纤,才可能将船只拖过险滩。

    既然如此,那么自水路直过巴东,就是一句空话啊,若不登陆,你根本就过不去,倘若登陆,山上诸城垒控扼江岸,只要一顿乱箭,你上岸的士卒连纤绳都来不及扛起来,就得尽数丧命!

    关键钱凤、沈充都是江左人氏——同出吴兴郡——一辈子都没来过江右,遑论巴蜀,基于这年月的资讯水平不发达,对于“三峡”之险压根儿就没概念。钱凤还琢磨呢,都说巴地险峻,那咱们不打陆上走,而从水上过,不就没事儿了么?

    至于王敦,他此前也没怎么到荆州来过,一直坐镇江州,督着陶侃、周访、甘卓等将征剿流贼。加上此番本意只是进驻巴东,耀武扬威一番,以向朝廷表示:我策应过周访了啊。然后掉过头来,就去帮忙兄弟王廙收取荆州。既然根本没有真跟巴氐见仗的意图,所以对于长江中上游的水文、地理,也就没怎么提前做过功课。

    可是谁想到才走半道儿上,巴东郡就丢了,那你总不能止步于鱼复以东,逡巡不前吧——距离战场太远了啦,肯定说不过去。故而钱凤才献计去取巴东,但……因为对地理因素的不了解,彻底就是空中楼阁。

    好在长江险狭之地,是从荆州境内就开始了的,不必进至巴东以后,才碰上这么懊糟的事儿。王敦心说倘入巴东,再逢险滩,bèipo要命士卒拉纤而过,必为氐贼所败,然后我溯江而上,进难退易,肯定就全师溃散,收都收不拢了……

    急命前军,进至巫县而止,再别往前走了!

    然而仅从夷陵而至巫县,四百里水道,王敦的舟师就走了整整十天,几乎比走陆路还慢。等到了巫县,王敦的雄心和耐性都已经被如此险峻的山水之势给磨平了,加之粮秣物资准备得不充分,就已经有了退兵的打算。他遣李恒、田嵩率部登陆,哨探而前,嘱咐说若逢敌军,可稍稍尝试,若见敌势大,或者地理状况实在对我不利,那就赶紧退回来,无谓损耗实力。

    李寿在鱼腹城中严阵以待,一直等到成都派来了五六千的援军,却迟迟等不到敌人过来,他心中疑惑,便亲率数百兵卒向东方哨探,迎面正撞见晋军前锋。双方甫一接触,李寿登高凭下,直薄晋阵,手刃田嵩,李恒惊慌而走——数千晋军竟为不足己方两成的成军所破!

    这下子王处仲彻底浇灭了伐蜀的念头,便即退返江陵,转由陆路去取襄阳。李寿探查到晋军远去,便留下副将守备巴东,自己急往汉中来救杨虎。

    ——————————

    李寿基本上可以说没有遭逢到晋军主力,另一方面,王达先发抵达沔阳,可是左等不见晋人,右等不见晋师,同样扑了一个空。

    因为熊悌之尚未进入汉中地界,就突然间得到后方传来急报,说是仇池氐一时俱反!

    主要也是梁懃在武都县中,对于仇池氐的压迫过于深重,这一则出自他的私心,另方面仇池氐和宕昌羌本有宿怨,那不趁此机会报仇,更待何时啊?他本人收拾氐人发三分力,下至小吏,就能出到五分力,再至陆续迁来占地的羌人,那就能够出到十足十啦。

    本来杨氏灭族不久,氐中豪酋也多为晋人和羌人所杀,群氐气沮且无首,只能忍气吞声,苦捱时日。可巧这回南征汉中,梁懃不但自己走了,还带上了两千羌军,于是诸氐得此机会,暗中串联,等计算大军已入敌境,便即汹涌而起。

    ——当然啦,他们没能算到,无论梁懃还是熊悌之,行军速度都极其的迂缓。倘若晚数日再反,估计老熊绝不敢轻易地敌前回师。

    叛氐里应外合,瞬间便打破了武都县城,将城中无论晋、羌,尽数杀却,然后又东向而攻下辩。四乡氐人越聚越多,将近万众,将下辩城团团包围起来。

    下辩城内只有武都郡守,以及“武林营”副督、司马等统领着不足一千守军,而且多数是新募未久,还没来得及送长安去整训的——终究裴该要求各地新募兵卒都先整训一道,说起来简单,计算路程和花费,其实不怎么现实,若非紧要地区,只得暂缓执行——不敢出战,只能动员青壮,登城死守。

    熊悌之匆匆率军回救,北归的行军速度比南下快了一倍还不止,短短三日,便至城下。老熊也是真急了,武都氐乱,攻城陷邑,自己身为镇守大将,必须担负起主要责任来,暂且不论,这我数月来辛苦搜集的钱财宝货,以及十多名侍妾,可全都在下辩城里啊!

    老熊也不是没有勇气的,虽然近年来壮志磋磨,颇有就此止步之意,可若是谁想把他艰难奋斗所得全都掳去,一朝打回解放前,那他也断然不肯干休,必要跟人拼命。于是不管不顾,便即挥师直取叛氐。

    然而“武林营”虽是晋军精锐,终究十数日山地行军,人皆疲乏,马也掉膘,骤遇三倍于己的叛氐,难免将无斗心,卒有惧色。叛氐知道若为晋军所败,己族恐无孑遗,因此人人拼死,竟被他们冲垮了晋军前阵,直向熊悌之当面杀来。

    激战之中,一支流矢飞来,老熊不及躲避,正中肚腹,并且穿铠而入。他不禁大叫一声,跌落马下,晋军因此气夺,导致全线崩溃。

    后退二十里,军将们重整队伍,军医这才来得及聚拢过来,探看主将伤势。他们以利刃割开衣甲,做好了各种准备工作,然后战战兢兢地拔出了那支羽箭——原本怕是会大量出血,必须及时封堵的,谁想到竟然……只有几道血痕?

    原来是老熊腹部脂肪太厚,这支箭虽然破皮入肉,却并没能够穿透脂肪层……

    知道自己不但内脏没有受创,就连血都没怎么流,原本躺在担架上shēnyin喘息,仿佛随时都会毙命的老熊,瞬间就坐起来了。随即环视左右,低声道:“我这是欺敌之计也,要叛贼以为我已死了,乃可不设备……”

    于是裹创而起,点选了三百锐卒,让他们好生歇息,等到天黑时分,去夜袭下辩城下的叛氐。叛氐果然不设访——其实都是临时啸聚而来,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