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勒胡马 >

第421章

勒胡马-第421章

小说: 勒胡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长剑虽已基本上退出了战争舞台,士人仍惯佩带,主要作用是展示身份,次要目的才是防身——这年月甚至于已有木质的“象剑”出现——韦忠为胡汉重臣,出入是不可能不佩剑的,而且以他的身份,宴会之前,吕氏也没资格请其解剑。故而长剑仍在腰间,既已立起,拔出不难。

    韦忠是瞧着自己在客位,吕鹄在主位,相距不过五步,则只要动作够快,促起不防,一个箭步便可蹿至那老贼面前,横剑其项。只要劫持了吕鹄,还怕自己不能生出吕氏坞堡吗?即便事不能成,血溅五步,也要与这可恶的老贼同归于尽!

    这是他唯一死中求活之计了,然而吕氏既肯宴请韦大将军,且于宴席之间,吕鹄就敢出言不逊,又岂能毫无准备?吕老头儿确实风烛残年了,大概韦忠只消伸根手指轻轻一捅,老头便会倒地气绝,故此吕氏对于保护老族长之事,是绝对不敢有丝毫托大和疏忽的。一左一右搀扶老头儿的两名美婢,其实都是健妇,说不上精熟武艺,能动拳脚,论气力和敏捷性,却非一般男佣可比。

    因此一见韦忠拔剑上前,两名美婢当即左右扶持吕鹄,朝后急退,随即与宴的吕氏子弟一拥而上,就把韦子节按翻在地——韦忠还是不能打,倘若换了甄随、陈安之流,估计空手就能把堂上吕氏老小全部杀光。

    关键是韦忠本不设防,带来的十多名部曲,都被吕家安排在堂下,接受小宴——以他们的身份,没资格登堂啊——自有各种方法可以随心收拾了。

    韦忠被按在地上,动弹不得,不禁瞠目大叫道:“皇太子殿下尚在河东时,汝吕氏安敢背反?今见殿下西渡,河东空虚,乃起妄心。汝等亦非忠于晋国,只是为保家门,唯强以附罢了,何等的可鄙!”

    吕鹄被婢女扶持着退后,不禁连连喘息,等听韦忠喝斥完,老头儿气才刚喘匀,不禁颔首笑道:“大将军所言是也,我家此举,于晋非忠,于公不义,只是那又如何?小老又未曾见天将‘忠义’二字挂在嘴边。”我们即便坏,那也很耿直啊,不象你挂着羊头卖狗肉。

    吕氏突然间起意背汉,当然主要源自于柳氏的劝说。蒲坂县两面临河,胡兵的防御原本就比河东其他县邑为严,加上柳氏近吕,则若柳氏仍旧一门心思附胡的话,吕氏是不敢遽起异心的。然而同理,蒲坂受到晋人的威胁也最大,倘若柳氏乐意从晋,吕氏又岂敢独独向胡呢?

    且说前数日柳矩去访薛宁,薛宁建议他羁留韦忠,将来好献给裴大司马,必为大功一件。柳矩回来跟兄长柳恭商议,柳恭就说了:“才得韦大将军命,要我等不必将粮食北运,转而南下入蒲坂……”

    他说以此推论,胡军此后的攻击重点,应该在从大荔到蒲津一线,而韦忠也很有可能前往蒲坂县中坐镇,想把他诓去薛家,很难;诓来咱们家倒简单,问题这事儿太大了,为怕后患,咱们兄弟最好不要亲自动手。

    这才考虑到了吕氏,主要原因是柳大而吕小,事成后不怕吕氏全占了功劳,事不成也方便撇清。倘若与薛氏合谋,薛家很可能夺占其功,而且——“晋复河东后,薛氏或将更强,则谁人可制啊?”

    柳矩就此急急来访吕鹄,分说天下大势,想要把吕老头儿也扯上贼船。尤其柳氏还承诺,不让运粮队伍进入蒲坂县城,而转道以充吕氏坞堡,则有了柳氏数百青壮和相当数量粮秣物资相助,吕氏还担心胡军来攻坞堡,欲夺韦忠吗?

    柳矩最后透露信息:“家兄已遣使洛阳,请祖大将军遣一旅之师,渡河北上。我知河上坞堡,多有吕氏渗透,若能开其一线,迎入王师,则吕氏当更如磐石之固,无忧也。”

    吕鹄当即允诺,并说:“我亦不值韦忠久矣。”原因倒不在于他从胡——老头儿虽戒儿孙仕胡,其实主要为的观望风色,他本人也并没有什么明确的华夷之辨——而在于韦忠说过裴頠、张华的坏话。

    “人赍厚币相请,即不愿从,不当更出恶言,况乎称病于前而诋毁于后乎?此非君子所当为也!”

    人家客客气气来请你出仕,你就算不乐意,那么装病不从也就罢了,为什么要背后说对方坏话?即便朋友问你缘由,也当曲折隐晦而言,不应该连“弃典礼而附贼后”这种话都说出口来啊!你对人家有意见,当面说啊,当面不提,背后道人短长,韦忠还觉得自己是义人哪,岂不可笑,更复可鄙?!

    再说吕家跟琅琊王氏关系很好,王、裴又世为姻亲,东拐西绕的关系一摆,吕鹄又怎么可能不切齿而痛恨骂过裴頠的韦忠?

    就此设下圈套,生擒了韦忠,命人押将下去,好生看管——至于韦忠的部曲,干脆全都宰了,免留后患。完了老头就顾其左右,问:“适才我与韦某之对谈,可记录下来了么?”有人就答应,说孩儿们都已牢记在心,一会儿就笔录出来。吕鹄便道:“记下后将来我看,可加润色,其后连韦忠一起献于裴大司马,则我吕氏必可得全。”

    然后关照,说仔细守备坞堡,最晚明日一早,柳家的粮车就会进堡,到时候青壮全都上壁,与柳氏族人一起,防备胡军来攻。不过到时候就说韦大将军今夜早早地便离堡返回了,具体去了哪儿,为啥还没回县城,我等实不知也……

    https:

    。。。

 第五十二章、粮运

    这日夜间,刘粲遣乔泰去偷袭郭默营寨,果然不出刘雅所料,郭默预先设下了伏兵,胡军才近,一棒鼓响,便自左右杀将出来。//全本小说网,HTTPS://。)//乔泰大败而走,幸亏刘雅及时前来接应,才救他逃出了生天。

    几乎同时,有急报说晋人舟船前来偷袭,欲烧河桥。好在黄河激流汹涌,即便是积年摆渡的老船家,都不敢摸黑撑船,而必须举火前来,因此在黑夜间非常显眼,守桥的胡兵乃急以弓箭攒射。晋船发火箭射桥,可惜黑夜风大,多数不中,眼见得胡营中又奔出大群弓箭手来,只得黯然而归。

    浮桥上也就起了几个小火头,烧失几块桥板而已,须臾即可修补。然而此事给胡军将领以很大的心理冲击,终究河桥以绳索贯连——原本历史上,要到了唐代,才花费极大的人力物力,改成铁索桥,并以四尊铁牛为镇——一旦被火烧断,战时修补就很困难啦。众将因而再次恭请皇太子殿下西归,仍然被刘粲断然否决了。

    胜败兵家常事,即便此战败北,损失惨重,只要核心将领可以渡归河西,则尚望有卷土重来的一日。可问题是刘粲更多要考虑到政治风险,朝中老臣本来就对他此番举倾国之兵往伐关中,啧有烦言,倘若他抛弃部众,先期归国,必受一致挞伐。声望若跌,他就再不能如从前那般掌控朝政,一言决事,生杀予夺了,即归平阳,又有何面目去见老爹和诸弟啊?

    基于此种心理压力,刘粲仍然幻想着奇迹能够出现。就理论上而言,只要韦忠彻底控扼住了蒲坂渡口,大聚舟船,甚至能够供应粮秣物资,源源不断运抵河西,则自己以众当寡,即便不胜,守总守得住吧?关中粮秣再如何比自家丰厚,终究裴该才取秦州,地方未靖,他也未必便能支撑长时间战事。就这么着守个十天半月的,说不定天下大势有所更变,自己在河西还能逮着反攻的机会。

    故而是守、是退,该当如何筹划下一阶段的战事,总得等韦子节从河东传递过消息来,才可定夺。

    就这样忽忽一夜便过,第二天起来,登高一望,只见自军西南方向,也不知何时又扎下了晋军营垒。如此一来,郭默在北,裴该在中,不知何人在南,便牢牢锁死了自军的周旋空间。刘粲不禁惊道:“裴该欲使我军尽覆于此处么?!”

    ——其实南面营垒是虚的,裴该特于夜间遣姚弋仲率一千人马,摸黑南下,连夜树起旌旗来,以迷惑胡军。

    同样为了惑敌,一等天明,裴该便命各营中擂起战鼓,士卒纷纷排闼而出,即于营外列阵,仿佛是要主动进攻胡垒。刘粲不敢不应,也急忙遣将调兵,但暂时不敢主动前出,以攻晋阵,只命骑兵往来逡巡,遮护战场。晋阵中“凉州大马”也络绎驰出,双方零星骑兵即在两阵间冲突搏杀,低烈度战斗整整持续了一个上午。

    刘粲鼓舞士气道:“裴该怯战,是以不敢先攻,且待河东消息传来,我便亲率汝等,直薄敌阵,去擒杀此獠!”

    其实裴该不是“怯战”,纯属兵马未合,要一直到这天的午后时分,郭默军主力才陆陆续续抵达战场,且裴该亦命陈安离开大荔,率五百劲卒来合。到这个时候,晋军战兵数量已过四万,伕役等也有三万之多,就数量而言,已经非常接近对面的胡军了。

    裴该便即召聚诸将商议,说:“明日破胡!”

    郭默提出异议,躬身而道:“今我军形势大好,但牢牢锁住胡寇,使其进不能进,退不敢退,十万之师,孤悬境外,大河为阻,假以时日,即便粮秣不断,士气也将尽夺。到那时候,便刘粲不欲退而不可得矣,我军趁势踵迹而追,可获大利——大都督又何必如此操切呢?”

    裴该苦笑道:“岂敢不操切啊。”

    你郭思道用兵谨慎,这值得奖掖,但你不统筹全局,不知道我军的粮秣也有些难以为继了。长安、大荔、频阳等地府库,都将搬空,再下来得往他郡甚至秦州去调粮,则输粮十斛,途中就得吃掉六七斛,损耗实在太大。倘若再与胡寇对峙十天半个月的,就怕即能破敌,我亦元气大伤,反倒划不来。

    郭默想了一想,试探地问道:“若十日不可待,或可期以三日否?”

    他建议利用这三天的时间,不断如今日一般,出营列阵,以威吓胡军,同时命附近县乡多造旗帜,每天多几百上千面地往营垒后面插。如今胡军的举动,有陶将军率船队巡弋河上,可以瞧得清清楚楚;咱们的动向,则因为三面围堵之故,胡军就难免耳目闭塞了。若我用虚兵之计,胡人必然难辨真伪,其气定夺,然后再发起正面进攻,或许可以事半而功倍,也未可知呢。

    裴该颔首道:“卿胸中实有锦绣,此计甚好。”便令依计而行。

    再说胡军方面,刘粲终于得着确切的消息,说韦忠连夜去访吕氏,却就此失踪了,久久不见返回蒲坂县城,其部属四面寻访不得,去问吕氏,却说韦大将军早就出坞折返回去啦。韦忠这一消失,后勤事务当即停摆……

    刘粲闻报大惊。刘骥就说了:“韦子节终是晋人,得非知我军身陷危地,乃胆怯逃去了不成么?”

    刘粲呵斥他道:“不可妄言,韦子节得光文皇帝简拔,受今上宏恩,彼乃义人,岂肯临阵而遁?此必吕氏与晋人暗通款曲,谋害了子节也!”

    他说为今之计,必须派人返回河东,去接替韦忠负责后勤工作,若有余力,还须调动河东兵马,攻灭吕氏,一则为韦忠报仇,二则对河东各族起杀鸡儆猴之效。环视众将:“谁肯为我一行?”

    众将多说,我等或者名望不足,或者不擅文事,还须皇太子殿下您亲自返回河东坐镇,才能稳定局势,保障后路啊。

    刘粲摇头道:“我若先归河东,而为晋人侦知,则大势去矣……”环视众将,最终一指靳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