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勒胡马 >

第235章

勒胡马-第235章

小说: 勒胡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中国城邑,刘曜却驱贵部前来攻城,则其本意如何,不问可知也。倘若阁下不肯从命,彼必迁怒于阁下,乃有借口北伐上郡;若从命,精锐骑士都死于城下,则刘曜一返身,亦可兵入上郡。我将此事好有一比,如人受盗贼赂而自撤藩篱,然藩篱撤去,盗贼乃可入户,到时候那些财货,不还是落入了刘曜之手?尊父子不但毫无所得,恐怕就连性命也难保全啊!”

    伊余听闻此言,不禁悚然而惊,就觉得后背涔涔汗出……这晋人说得很有道理啊,尤其刘曜这几天的嘴脸我也瞧见了,起初卑辞厚币,就想把我的人往前顶,去硬撞城墙;如今我稍做推托,他便诸般不满。陈元达前两天过来,估计也是被刘曜逼的,我看他满脸我不答应攻城就要一脑袋撞死的表情……

    游遐见对方沉吟不语,便趁热打铁地说道:“我为尊父子计,莫如弃胡而归晋。阁下若肯,可即与我军夹攻刘曜,迫其退归河东,裴侍中必请天子诏,为尊父加官晋爵,以雄踞于上郡之内。阁下若还犹疑,可暂罢兵而去,严守疆土,看我军如何破胡。待刘曜败后,我复收冯翊,乃可于沿边开互市,与尊父子共享太平,岂不是好?

    “且铁弗尚在朔方,为虎作伥,此尊父子之大敌也。而尊父子不北御铁弗,而反南来扰晋,实为不智。若肯从我之言,将来可请天子诏,供输盐、铁,助贵部并铁弗而兼朔方,永为我晋北方屏藩。中国之大,物产丰饶,胡何所有?彼今不过河东数郡之地而已,何能资供贵部?刘曜之言,大不可信,阁下千万不可为其迷惑啊!”

    游遐一番侃侃而谈,不说什么大义,只陈述利害得失,终于把伊余给说服了。这主要也因为伊余最近与刘曜之间闹得很不愉快,早有背诺之心,倘若还是初见阵之时,别说游子远了,即便口舌更利的王贡,估计也说不服他——裴该此前不让游遐出城去游说虚除部,原因也在于此。

    再加上终究已是俘囚之身,刀在项上,只要给个足够的台阶下,索取也不甚厚,伊余怎可能不答应呢?

    于是最终游遐未许粒米寸铁,只靠着一番虚言,就说得伊余与裴该歃血盟誓,表态归晋——盟誓的时候,裴该特意把甄随打发走了,免得伊余忆起被擒之恨来,心境再有什么反复。不过伊余也说了,我家已受刘曜财货,实在不便就此易帜相攻,我一旦出城归营,马上收拾行装,就此离去,也便是了。

    不管怎么说,刘曜也有十万大军,与之相攻,伊余并无胜算——晋人说得好好的,出城夹击,可万一他们也跟我似的食言而肥,找借口不出来,使我独对胡军,那又该怎么办?

    裴该倒是也不逼他,还赐予一匹马,放伊余出城——甲就不给了,你本来进城的时候甲胄即不完全,我们都帮你包扎好了伤口,施了药,意思足够啦。

    这段时间内,不时有士兵前来禀报,说城外敌营喧嚷、纷乱,可能随时都会前来进攻。因此裴该也不久留伊余,没等天黑就放他出城去了。既然敌在营中,距离城池还有一段距离,也就放心大胆地打开城门,放下吊桥,容伊余策马驰出。

    裴该与裴嶷等人就站在城头,目送伊余离去。裴嶷突然低声自语:“但见其出,不知结果如何……”裴该笑道:“叔父恐伊余背信么?”你想多了,我觉得不至于。裴嶷轻轻摇头:“不惧其背信,但恐其死耳!”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内容更新后,需要重新刷新页面,才能获取最新更新!

 第三十一章、迅雷不及掩耳

    裴嶷说担心伊余会死,裴该不禁微微一愕,便即问道:“叔父何出此语?”

    裴嶷伸手朝城下一指:“我等擒获伊余,而敌营喧嚣,不知当如何处,本也寻常。(全本小说网,https://。)然而伊余入城时尚是日中,今将日斜,虚除部总该有所行动吧?若伊余只是普通将领,又素不能服众,则虚除必然星散、退去;然彼乃权渠之子,将兵又岂敢舍之不顾?或者汹涌而来攻城,或者遣人、射书入城,商议纵放的条件,斯为正理。

    “然今观敌营,喧嚣渐息,而无兵马驰出,此何意耶?”

    裴嶷故意设问,不明白道出答案,就是要引导裴该思考。裴该手扶城堞,略一思索,已明就里,不禁苦笑道:“虚除部不动,乃是因为——刘曜已动矣。”

    他一边说,一边瞧着伊余已经纵马过了城壕,自家的吊桥也就此“隆隆”收起。只见有数十胡骑——都是游弋在城池和营寨之间,做先期警护的——迎将上去,当先一将在马上与伊余相谈数言,然后突然下了马,跪拜下来。与此同时,其余胡骑四下散开,将伊余团团围在了中间……

    裴该忍不住就回头问才跟过来的甄随:“以卿看来,伊余尚能战否?”

    甄随点点头:“不过鼻梁断了而已,多大点事儿啊……”

    ——————————

    伊余才刚被甄随所擒,便有快马报予刘曜知道,刘曜不禁大惊:“那厮素称勇猛,怎么顷刻之间,便为晋人所擒?是谁擒的他?!”

    旁边儿羊彝也有些慌了手脚——“卸甲解鞍”的主意是他出的啊,万一刘曜因此责怪自己,可怎么办?正在此时,忽听帐外有人叫道:“大王当速下决断才是!”

    喊叫的并非旁人,正是刘曜心腹刘均,他一边叫着,直接就撩开帐帘,冲进来了,可是一瞥眼——这又是谁啊?就此止步不前,噤声不语,只用眼神向刘曜示意。

    刘曜会意,便对羊彝道:“容叔远来疲累,还是先下去歇息,晚些再使卿拜见令姊吧。”羊彝正担心刘曜迁怒于自己呢,再加上听说什么,让我面见族姊?赶紧躬身施礼,忙不迭地就退到帐外去了。

    等到羊彝离开后,刘均才道:“请大王暂摒外人,毋使入帐。”刘曜依从下令,刘均也不坐,就站着对刘曜说:“均前日与大王所言之事,正其时也。请大王速召虚除将吏前来,只说商议援救伊余,就此将彼等扣下,好遣人并吞虚除之军。”

    刘曜稳言愣了一下,随即就问:“何以如此急切?我虽有此心,尚无安排,若急于吞没虚除军,若有闪失,恐是白白地化友为敌了。”

    刘均摇头道:“伊余既被擒,虚除已是仇敌,何所谓友啊?晋人必趁机胁破伊余盟誓,使其出城来与我相攻,伊余贪生,多半应承。即彼不应,而为晋人所杀,伊余既死,其部必然退去,怎可能再助我攻打大荔?且权渠使其子助我,而其子竟殁于阵,必然迁怒于大王!为今之计,只有兼并虚除军,则权渠失此三万兵马,即便与我翻脸,也无可惧了。”

    刘曜脑筋也转得很快,刘均话音才落,他就问道:“倘若晋人纵放伊余,如何处?”刘均面色一沉:“既已为敌,只有擒之以要权渠!”

    刘曜连连点头,当即下令,派人去虚除军中送信,要将官们全都到自家营寨中来,共商救出伊余的大计。伊余虽然与刘曜斗着心眼儿,但终究份属同盟,虚除将领们大多没什么防人之心,再加上酋大之子被擒,全都乱了方寸,正喧嚷着该怎么办呢——有人建议奋力攻城,有人则怕会逼得晋人杀害伊余,还是派人去谈判甚至付赎金为好——得到刘曜的口信,你推我搡,一股脑地就全都来了。

    终究是盟军主将,兵马也多,跟晋人打交道也多,还会说中国话、写中国字……这票人现在正缺个主心骨,就自然而然地把希望寄托在了刘曜的身上。即便其中有一两个略微警醒些的,也都在同僚的拉扯中,不情不愿地进了胡营。

    然而这一进去,再想全身而出,就不容易啦……

    随即刘曜便遣兵将直入虚除营垒,要士卒们全都放下武器,接受整编。刘均率先而行,扬声宣告说:“汝等若不从命,恐其中有人欲害伊余,想趁机扰城,迫使晋人杀害伊余。唯有尽数缴械,听从雍王之命,伊余方有活路!”将官既然都不在了,小兵们哪有什么主意?于是在胡兵的威迫下,最终全都俯首而降——悄悄逃走的自然也有几个,终究数量不多。

    ——所以在大荔城头看来,敌营中接连两个时辰左右,喧嚣不断,却不见有一兵一卒靠近城池,有来攻城或者送信的意思。

    其实伊余出城去的时候,刘均并吞虚除部的工作还没有彻底完成——想让三万人老实听命,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但在城前游弋的全都是胡汉兵将,见到伊余出城,当即策马迎将上来。当先一将在马上拱手道:“天幸将军安然而归,大王请将军往营中一叙。”

    伊余皱眉道:“我既失手,为晋人所擒,想必儿郎们甚为焦急。我当先归己营,再遣人向雍王致意。”别说我现在不想去见刘曜,就算回了营,也不打算去跟他当面。一则他厌恶刘曜,二则才刚背盟,也没脸相见,心说我直接回去收拾东西闪人就是了。

    不对,天快黑了,今晚还走不了……那就必须得严密戒备,防着刘曜打听到我背盟之事,发兵来攻啦。

    他摆摆手,正想斥退胡将,策马归营,谁想那胡将却翻身下马,单腿跪在伊余的马前,哀恳道:“末将奉大王将令,来请将军,若将军不肯去,末将必受责罚。还请将军赐下一件信物,好使末将持以归告大王。”

    伊余摇头苦笑道:“我才脱牢笼,身无长物,哪有什么信物予汝?”

    那胡将猛地一抬头,面上竟然露出了狞笑来:“将军首级,可交予末将带回!”

    伊余闻言大惊,还没能反应过来——关键他想不到刘曜能猜着自己背盟而与晋人歃血之事,又着急回营安抚部众,所以警惕心不够强——那胡将便将身一长,猛然纵跃起来,随即张开双臂,一把抱住了伊余,两个人一起从马背上翻滚了下去。。。

    其他胡骑早已散开,将伊余围绕和遮挡在中间,这是为了防止被虚除士兵们远远望见——不过大荔城上倒是瞧得挺清楚的。

    伊余虽然鼻梁歪斜,身上也难免多处擦伤——都是被甄随死拉硬拽给磨的——终究已被晋人施了药,包扎好了,对他的体力影响并不太大。才一落下马来,他便腰肢用力,一个翻身,将抱住自己的胡将压至身下。可是没想到这胡将力气也很大,徒手斗战经验又很丰富,不知道怎么一来,又一翻身,反而将伊余给压在了下面。

    他用双臂牢牢箍住伊余的两膀,然后膝盖反折上来,狠狠地顶在了伊余的胃部。伊余就觉得胸腹间一阵剧痛,不禁浑身痉挛、脱力,才觉不妙,便见有一把明晃晃的钢刃抵在了自己的咽喉之上。

    伊余不敢再挣扎了,只是喘着粗气,嘶声问道:“是刘曜使汝来拿我的么?汝是何人?!”

    那胡将缓缓松手起身,一边命部下将伊余牢牢绑缚起来,一边笑道:“老子叫平先,将军且记住这个名字吧。”

    ——————————

    伊余被擒之事,大荔城上是瞧得清清楚楚啊,甄随不禁撇嘴:“就这么又被拿了?这厮一毫防人之心也无,活该受此磨难——早知道还不如老爷一刀将其斫了省心!”

    裴该双手一摊,不禁慨叹道:“不想刘曜把握事机,如此迅雷不及掩耳……游子远一番苦心,就此化作泡影矣。”转过头去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