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勒胡马 >

第162章

勒胡马-第162章

小说: 勒胡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熊悌之叹道:“今日必是一番血战啊!”

    陆和笑一笑,宽安他说:“阿兄,我‘武林营’不正需要一场血战么?自成军以来,所当强敌,无如我等今日”此前在宛城,“厉风”、“劫火”二营所面对之敌,不过也就两倍数量而已嘛,况且还只是些流贼草寇,你再瞧眼前这些敌人,光渡过阴沟来的就不下万数啊,是咱们的五倍——当然再往前还有蒋集岗之战,不过那会儿熊悌之还是一个小兵,且未参战,陆和尚未入伙,所以就不提了。

    “都督尝言,未曾当强敌者,不可说是强军。今日不论胜败,此战将卒若能得生者,必为我营日后的中坚都督如何说来?是种子,是种子!即便全都丧命此处,只要不偷死逃生,将来中营(指高乐本营兵马)仗着同袍余泽,都可在他营将卒之前横行无忌,高督也必能力压那南蛮子!”

    熊悌之本来想劝说陆和,留下三分之一的兵马牵制胡军,剩下三分之二还是赶紧逃走为宜啊总得给咱们营多保留一些实力下来。可是如今听了陆和的话,知道自己即便说了,也是白搭——按照陆和的意思,你临阵逃脱,就算活下来又有啥用?得在尸山血海里杀出来,那才能算是“武林营”的强兵种子!

    他不禁干咽了一口口水:“此战无谋可用,唯有死斗而已论起临阵搏杀,贤弟比我为强,便交与贤弟指挥好了。”

    陆和点点头:“阿兄且安坐,我去前阵御敌,若有错失,阿兄再上可也。”

    ——————————

    双方都是赶夜路过来的,士卒同样疲惫,故此胡军主力在渡过阴沟水之后,并没有立刻发起进攻,而是先安营立垒,略作休整,只有部分前出,排列阵势。刘丹命人砍伐树木,临时搭建了一座简陋的高橹,他扯着刘乂上得橹去,手搭凉篷,以观晋军阵列。

    不过这会儿太阳才刚升起来,二刘面朝着阳光,非常晃眼,所以瞧了好一阵子,刘丹才略略颔首:“虽然不过两千人,却的是精锐。殿下请看”接着便详细地向刘乂解说,对方的阵势排布得如何严整,各部之间对阵时可以如何策应刘乂并非第一回上阵,但往前推,也只是少年时代曾被刘渊抱在膝上,远远地瞧过打仗而已,自从刘聪继位,就把他供在深宫里不放出外啦。他深知若想巩固自己的地位,必须通晓军事,因此便竖起耳朵,如饥似渴地聆听着刘丹的教诲。

    听着听着,他不禁有些担心:“阿叔,我尝闻精兵锐卒,一可当十,如今敌既精锐,我方又多老弱,以及一些氐虏、羌贼而已,且不及敌之十倍,可有胜算么?”

    刘丹捻须而笑:“殿下过虑了。确实,若我方只有老弱与氐、羌,恐难取胜,但尚有本部精兵与东宫护卫、老夫的部曲,总数不下五千,也是晋寇的两倍。平原决胜,骑可克步,我看敌方骑兵尚不足百,如何能拮抗我军?且敌队列森严,可见其将必有整兵之能,但能整兵者未必能将兵,能勇战者未必能耐苦战,能破寡者未必能敌众晋人多怯懦,或许等我军骑兵一冲,彼阵便即散乱了。”

    刘乂连连点头,但随即又问:“阿叔,白日初升,我等面东而立,视野不甚清晰啊。而且队列未整,倘若晋寇趁此机会抢先攻来,又当如何处?”

    刘丹转过头来,笑对刘乂:“以寡临众,士气必沮,哪里还敢率先发起进攻呢?即便光文皇帝在时,遇此情状,也当以固守为是,不肯前出”话音未落,就听刘乂惊呼道:“晋人动矣!”

    刘丹闻言,不禁吃了一惊,急忙转头望去,当场就被朝阳晃花了老眼他只好抬手拭泪,同时问刘乂:“敌前出多少人?阵列、速度如何?”

    刘乂手搭凉篷,一边仔细观察,一边回复道:“约四五百人,前则长矛、刀盾,后则执弓,缓步而前各有十数骑遮护两翼。”

    刘丹怒道:“竖子,焉敢弄险!可急命氐、羌前出,蹴散其列!”勒胡马

    zj190128g

 第八章 岂有中国人降胡之理

    陆和明知道取胜的希望渺茫,即便想固守到援军抵达,也不乐观,他只想多杀几个胡虏,死了也好有垫背的……

    其实说起来,陆和对胡人未见得有太大恶感。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他出身在青州长广郡西北部,本是山中的猎户,生活虽然贫穷,倒也没什么烦忧,靠山吃山,即便官府也不大管得到自己——收税?老子往山里一躲,你们谁敢进来收?他那时候唯一的念想,就是什么时候能够娶到个媳妇儿,传宗接代,免得将来死后无人洒扫坟墓。

    后来天下大乱,曹嶷肆虐青州,周边各县很多百姓拖家带口逃入山中,陆和心善,经常以猎物接济,就此聚拢了百余青壮自保。掖县的坞堡主苏峻听闻此事,就派人来请他出山,当自家部曲。陆和自由惯了的,当即一口回绝。

    没想到苏峻这人心狠手辣,竟然派兵进山,一方面征剿陆和,同时也想把逃难的百姓全都掳去自家坞堡。陆和力不能敌,手下大多跑散,这才只得背井离乡,孤身逃亡,当走到琅琊境内的时候,不期然撞见了峄山上下来的流民。陆和协助流民抵御支屈六前出的哨骑,因为弓法娴熟,连毙三羯,就此被郗鉴的夫人相中,给了一顿饱餐,收作护卫,领着他一直逃到了淮阴。

    裴该在峄山残部中料兵,郗夫人便推荐了陆和,陆和在裴该面前试射,十发九中,遂被收入“武林营”,成为队副。后来“武林营”扩军,他因功得以升任为左副督。

    所以陆和第一恨的人是苏峻,第二是肆虐青州的曹嶷,至于胡人……此前见都没有见过啊,恨从何来?不过一来裴该善待士卒,陆和的日常生活比在山里饥一顿饱一顿的时候强多了,此前不久还迎娶了县内某地主家的闺女为妻,妻子已有身孕——受都督如此厚恩,必当答报;另方面裴该是很会洗脑的,整天在军中宣扬“晋胡不两立”的理念,陆和就此认定了,胡贼不乱,曹嶷不会到青州去,曹嶷不去,苏峻也不会进山……总之一切都是胡贼的错!

    故此今日遇敌,众寡悬殊,他就已经存了战死的心了——上报都督之恩,中为同袍长脸,下可压制“劫火营”那几个南蛮子。反正媳妇儿已经有喜了,就算生个闺女儿,有都督的关照,将来也必能招赘女婿,延续香火,那我还有什么可挂恋的么?

    哦,若说挂恋,倒也还有,那就是手下近千名部属,往日同场操练、同镬就食,希望可以多活几个下来……掉头就跑是不现实的,说不定会死得更快,而且临阵脱逃,即便得生,都督也开恩不责以军法,日后在军中还抬得起头来吗?真正虽生犹死!陆和以己心度人,我要是沦落到那般地步,时不时会被旁人戳脊梁骨,早就羞得一头撞死啦!

    若想多活几个同袍下来,那这仗就得认真打,光想着拼命是没用的。关键是耗时间,若真能扛过这头一天,存活的可能性就会大上一分——倒霉这才是清晨啊,太阳啥时候才肯落山呢?

    他忍不住就转过头去,瞟一眼初升的朝阳……啊呦,好晃眼。

    陆和猛然间灵机一动,转回头去望望胡汉军阵列——尚未布置完全。若能趁着阳光刺眼,敌阵未全之机冲上一阵,说不定还会有几分转机哪!

    陆和此前自然没有打过什么大仗,但扫荡坞堡、镇定地方,小仗也经过十数次,再加上裴该擅长纸上谈兵,刘夜堂即便对别营将领也不藏私,耳染目濡之下,那些基本军事原则,陆和还是清楚的——否则裴该也不敢交付他副督的重任了。当下略一思忖,这个险值得冒,便即亲自将兵前出,来冲胡汉军阵列。

    熊悌之、陆和所在的位置,距离阴沟水大概一里多地,约摸四百步,正当胡军——距离侧前方的乞活营垒略远一些,大概五六百步,正好是两军各自前出对战的距离。胡军数量很多,营垒占地也广,前阵就此与晋军拉得很近,也就不到三百步,两箭之地,战阵之上,真正瞬息可至。

    陆和命阵中擂鼓,亲率本营半数前出,想要趁着胡军因为阳光晃眼,不易观察己方动向,以及阵列未全,很难快速反应的机会,直薄其阵。但他就没能想到,胡汉军中有很多氐、羌杂骑,是根本不知道啥叫列阵的,全都被驱赶到军阵两翼,各自卧倒在草地上歇息,刘丹一声令下,这些杂骑匆匆上马,就直接冲了过来。

    他们大多身穿皮袄、戴着皮帽,也没有什么趁手的肉搏兵器,光扛着张猎弓便即策马上阵,毫无队列可言。战术也很简单,就是驰近敌阵,施放乱箭,敌进便退,敌退便追,只等将敌军阵列射散,到时候直接冲过来用马项撞人、马蹄踩人就成了。

    这种草原民族的骑射战术,恐怕自春秋战国时代——那时候匈奴还被叫做猃狁呢——以来,始终便是如此。不过那会儿不但没有马镫,甚至连高桥马鞍都尚未发明,草原民族只能如此对战,历史长河终究在浩荡向前,如今的匈奴本部兵马,早就已经不仅仅靠骑射取胜了,甚至于新近雄踞大漠的鲜卑人,还用上了长大的马槊……只是这些贫穷的氐、羌牧民,别说铁制兵器了,很多连箭簇都还是骨制的。

    陆和所部晋军不等敌骑近前,便先乱箭齐发,当场射翻了十数骑——步弓的射程比马弓远多啦。只可惜敌骑毫无阵列,分布得很散,绝大多数箭支都因此而落了空,更要命的是——熊悌之在后面连连跺脚:“可恨,我部弓箭手实在太少啊!”

    徐州方面两营,不足三成的弓箭手,也就四五百人而已,前出队列中更是只有一百多张弓可以发射,面对数千氐、羌游骑,所能造成的杀伤相当有限。尤其他们本为追击陈川,乃是轻装前来,弓箭手人均也就只有二十支箭,缺乏补充。

    想当年李陵所部五千汉军在浚稽山遭遇匈奴单于主力,对方从三万骑一直增添到八万骑,他连日苦战,杀伤敌军近万,那仗是怎么打的?《史记》记载:“军居两山间,以大车为营,陵引士出营外为阵,前行持戟盾,后行持弓弩……”他有车啊,车上全是辎重装备,这才能力战数日,杀得匈奴胆寒……

    如今“武林”两营则缺乏辎重物资,而且济水和别济之间二十余里地,全是一马平川,就连高过人头的土堆都很少,根本无险可守。而数千氐、羌游骑散布其间,来去纵横,显得极其疏落,也使百余弓箭手难以取准,更不可能靠抛射来造成大量杀伤。

    因此很快的,氐、羌杂骑就冲到了面前——那些外族牧民,大多是奸滑之辈,敌阵不散是不敢靠近的,但总有些少经战阵,只有一腔热血的年轻人,瞧着晋兵稀少,自以为可以一冲即散,因此不顾身旁有人中箭倒下,仍然奋勇前突。谁想晋阵中一声鼓响,突出无数长矛来,将胆敢靠近的敌骑捅刺得如同刺猬一般,旋即刀盾手跳荡而前,将落马的敌兵逐一破腹、断头。

    氐、羌游骑呼啸而来,很快便又狼狈退去,这初次接触,双方的战损比竟然超过了一比十——当然晋军是一。

    高橹上的刘乂将此情景看在眼中,不禁惊慌,忙问刘丹:“阿叔,氐、羌不管用,寇已近矣,如何处?”刘丹也有些出乎意料之外:“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