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长嫂 >

第192章

长嫂-第192章

小说: 长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冰冷刺骨的寒风从帐篷的缝隙里钻进来,吹得人骨头缝儿都透着凉气。

    苏若离身上裹了两床棉被,又压了一件羊皮袍子,兀自冻得手脚冰凉,瑟瑟发抖。

    顾章已经巡夜去了,她一个人只好缩在被窝里,虽然及早地上了床,可是一点儿睡意也无。

    脑中在紧张地思索着这个寒冷的冬日到底要如何过去。

    皇帝那儿是铁了心不管顾章了,放任他自生自灭了。顾章要是有能力闯过这个坎儿,那是他的本事。若是过不去这个坎儿,这五万大军军心涣散,到时候出了什么乱子,皇上就等着治他的罪呢。

    想来想去,还是她惹下的祸。

    都说红颜祸水,如今想想还真是没错。顾章可不就被她这个假红颜给祸害了?

    不过,这也是磨砺他的大好时机,若是他能顺利地闯过去,将来,再也没有别的事情能难得住他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她实在是困得支撑不住了,尽管冷,上下眼皮也开始打架,脑子成了一片浆糊了。

    忽然一股冷风钻进来,就听外头一阵轻快的脚步声传来。她一个激灵又醒过来,知道是顾章进来了。

    屋内冷得像是冰窖,顾章搓着手挑亮了油灯,这才脱去盔甲,往里边走来。

    他这营帐是隔开的,外头专门议事用,里头是睡觉的卧房。苏若离来了,正好住在里头,还是比较方便的。

    顾章挑了里屋的棉帘子进去,不由惊呼一声,“怎么也没有让人生个火盆?这大冷的天儿冻坏了你可怎么办?”

    角落里本来摆着一个火盆的,只是现在里头一点儿火星子都没有。

    苏若离从被窝里钻出小脑袋来,嘟囔道,“既然回来了就赶紧上来歇着吧?还生什么火盆啊?眼看着连做饭的炭都没了,我再这么娇气,岂不是让人家笑话?”

    “谁敢笑话?”顾章眼一瞪,上前把手伸进被窝里握着苏若离的手,心疼地道,“你看,躺被窝里手还冰成这个样子?你这双手不知道能救多少人,怎能让你冻着呢?”

    说罢,他就来到角落里,蹲身去生那火盆。

    借着油灯的亮光,苏若离打量着那个魁梧的背影,心里漫过一阵暖流。即使跟着他在这冰天雪地里受冻挨饿,有他这么句话也足够了。

    哎,她有时想想,觉得女人真是那么容易满足啊!

    火盆生起来,炭火烧得旺旺的,帐篷里立即暖和起来。顾章从战袍的褡裢里掏出两个黑乎乎的东西扔进了火盆里,又坐上了一把大铜壶,滋滋地烧着水,这才腾出空来坐在床沿上。

    苏若离趁机把脑袋往他胳膊上一架,笑道,“是不是有什么好事儿了?不然,怎么这么大方?”

    “哈哈,你这个鬼精灵!”顾章宠溺地一捏她的小鼻头,那额头贴贴她的脸蛋儿,“就算是没有什么好事儿,我也不能亏着我自己的女人啊?不然,我还是个男人吗?”

    这跟是不是男人有关系吗?

    苏若离自认为自己的脑子不够快,有点儿跟不上他的话。

    顾章伸出手来一把捧住她的脸,神秘兮兮地朝她眨眼,“你猜猜,我们现在怕不怕皇上不给粮草了?”

    “这么说,铁矿开采出来了?和胡人换了粮食了?”苏若离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顿时溢满了喜色,扯着他的袖子摇着,那份欢快绝对是发自内心的。

    两个人好久都没有这么兴奋了,顾章索性一偏腿上了床,搂着苏若离靠在床背上,笑道,“你猜得对!胡人不懂冶炼,看着矿山也不知道用,倒是便宜了我们了。这一次,我们换了足足二十大车的粮草和一千头牛羊,这个冬天是不怕的了。”

    “呵呵,太好了。”苏若离高兴地在顾章的脸上飞快地啄了一下,情不自禁地笑道,“就知道我的老公是最棒的!”

    “你的老公?”顾章正笑着的脸一下子就僵硬起来,带着点儿醋味地问着苏若离。

    苏若离这才知道自己高兴之余说漏嘴了,这个年代,老公可是宫里的太监呢,她这么说,顾章还以为她认识了什么太监了呢。

    “呵呵,那个,我说的是我的相公,嘴快了就说错了。”苏若离忙纠正,心里吓得噗通乱跳,差点儿露馅儿了。

    不知道此时要是告诉顾章她来自几百年后的现代,他会不会把她当妖怪?(未完待续。。)

三百四十四章 安置流民

    帐篷内暖意融融,火盆里不知道刚才顾章扔进了什么东西,此时已经散发着一股甜香,沁人心脾。

    本来已经在这股暖意中有些睡意的苏若离,被这股甜香勾起了馋虫,不由探头问顾章,“什么东西?这么香?”

    “呵呵,小馋猫,就知道瞒不过你!”顾章拿了一个枕头塞在她后背,自己则下了床,拿火钳子扒开火盆上的炭灰,夹出一个黑乎乎香喷喷的东西来。

    苏若离瞄一眼,立即欢呼出声,“红薯?哪来的?”

    顾章把上头的灰敲剥赶紧,亲自拿手送到苏若离面前,瞧着她一口要下去就下了半块,心满意足地笑了,“是用铁矿开采出来的铁块跟那些行商换来的,知道这些日子你馋了,先拿来给你解解馋!”

    苏若离白他一眼,拿胳膊肘子戳了戳他,“你才馋了呢?打着我的旗号方便你自己吃罢了。”

    顾章不以为意,只一个劲儿地喂着苏若离,“快些吃,凉了就没有这个滋味了。”

    苏若离每吃一口都觉得在喝蜜一样,以前在京里,她可是不缺银子花的,如今就算是有银子也没处买去。真是可惜了当初没有好好地多吃些好吃的,不然,现在好歹还有个念想。

    吃完了一个大大的红薯,苏若离觉得肚子撑得慌,顾章给她拿出第二个,她是一口都吃不下了。

    见她饱了,顾章这才吃下第二个。吃完后两个人都喝了些热水,漱了口,两人方才安歇。

    也不知道是火盆燃得旺还是顾章的身子热。反正苏若离只觉得被窝一下子暖和起来,自己也不用再缩手缩脚的了。

    顾章搂她入怀,爱怜地轻抚着她的背,温声道,“等将来宜城条件好了,咱们就在那儿盖所大房子,住进去再也不怕风吹雨打了。”

    “咱们啊。光房子就有两大所了。”苏若离吃吃地笑着,“在顾家村盖了一次,进了京皇上赏了你一个将军府。只可惜到如今。我们在这天寒地冻里,却住在了帐篷里。”

    她长叹一声,又欢快起来,“只不过事在人为。绝地重生。皇上也未必想得到天无绝人之路吧?”

    顾章侧过身来。搂紧了她,笑道,“夫妻同心,其利断金。果然不假!”

    两个人的心情都不错,说了一会子话,自然不忘了那**之事。

    第二日醒来,苏若离发觉顾章已经不见了踪影。摸了摸身边的位置,空留余温。看样子走了不知道多久了。

    帐篷内依然暖意融融,角落的火盆里炭火劈啪作响。想来顾章临走前又添了些炭。

    她神清气爽地呼出一口气,伸了个懒腰,方才穿衣起来。

    火盆上大铜壶里的水不冷不热正好洗漱,她倒了一些在盆架子上的铜盆里,手被温水环绕着,心也跟着温暖起来。

    这个顾章,对她真是细心,条件这么简陋,他还能想得到这么琐碎的事情。

    这样的男人,的确值得她去珍惜!

    这,算是真情了吧?

    刚洗漱完,顾章就从外头带着一身的冷气进来,手上拿着一个食盒,见苏若离已经起身,连忙把食盒放下,就去拉她的手。

    苏若离很是不大习惯,不过他力道大,她也挣不开,只好由着他了。

    就见他满意地挑了挑眉,“今儿手还挺热乎!”原来他是来感觉她冷不冷的。

    心内感动得不行,还没有说什么,顾章又领着她坐到了桌子旁,把食盒里的饭菜端出来。

    一大海碗糙米粥,一小碟炒鸡蛋,最难得的是还有几个白面馒头。

    来到这儿之后,很快军粮就不接了,加上入了冬大雪漫天,更是一日两餐都是稀得照出人影的粥。

    苏若离本来还有些圆润的下巴,如今都成了锥子了。

    这白面馒头更是好久都不见了,一闻着这股子香气,苏若离就食指大动,肚子不争气地跟着就鸣叫了几声。

    顾章一脸的疼惜,忙拿了一个大馒头塞进她手里,催促着她,“饿了就快点儿吃啊。”

    苏若离相了相手中那柔软的大馒头,恶狠狠地上去就是一大口,没怎么嚼就吞下去了。

    顾章赶忙贴心地把粥碗递到她的嘴边,心疼地道,“慢些儿,还多的是呢。”

    苏若离连着吃了两个才觉得肚子有点儿货了,顾章却拿着一个馒头慢腾腾地吃着,见她总算是抬起头看他了,忙道,“等开了春日子会更好过,别怕!”

    一句“别怕”,让苏若离几乎湿润了眼睛。这个男人,总是把她捧在心尖上,这一辈子,也算是值了。

    日子果然一天天好起来,临近年关,竟然连鱼肉也有的吃了。

    听顾章说,矿山出产的铁很受胡人欢迎,换来了大量的牛羊马匹,还和内地行商换来很多的粮食干菜,这个年,不难过了。

    本来还因为粮饷的事儿有些躁动不安的军心也稳稳地掌握在了顾章的手里。

    这个年,顾章和苏若离二人过得还是有滋有味的,虽然天寒地冻,住着帐篷,但是两个人的心都温暖似火,看到了希望。

    开了春,雪一划,顾章就让大军行动起来,开始屯田春耕。

    年前,他用开采出来的铁和行商们换来大量的种子粮,又从胡人那里换了一些耕牛,如今全都拨下去,分给了这些驻军。

    眼见着宜城在顾章的打理下蒸蒸日上,有望成为边境的第一大城池。但是天算不如人算,靠近边境的陇西地区开春以来却发生了大旱,接连四五个月没有一滴雨水降临。连春耕都耽误了。

    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饿死了不少人,一些人在家乡再也待不下去。扶老携幼地四处逃散。

    先前顾章就暗地里招徕流民,如今一传十十传百,很多流民都涌到他这儿来了。

    军中的口粮虽然勉强够用,但是为了将来能够立于不败之地,顾章还是咬牙把流民都招揽过来了。

    苏若离闲着也是闲着,每日里都穿着一身小号的军衣跟在顾章身后,忙着安顿流民。

    这些流民拖家带口的。除了吃还要住。而宜城并没有空闲的房子安置他们。

    于是顾章就在露天支起了粥锅,每日里熬上十几锅的粥,那粥都要插筷子不倒的。

    至于住处。顾章早就有计划。宜城若是想发展成一座像样的城镇,必须要有人口来支撑。如今人来了,就得解决住的地方。

    于是他下令,凡是身强体壮的男人。都到矿上上开采铁矿。干上一年,就能为他盖三间小房。

    这个消息对于这些流民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喜事,于是一个个争先恐后地都上了矿上。

    剩下的老弱妇孺,暂时安置在军中的帐篷里。苏若离把她们按照年龄分好了队伍。

    五六岁的孩子都集中在一处,专门拨一些年轻心细的妇人照看,她每日里则抽出一个时辰的时间来教这些孩子们识字读书,给他们讲一些简单的道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