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无悔九二 >

第228章

无悔九二-第228章

小说: 无悔九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最后,像湘水县这样的县属国企,最终能生存下来的屈指可数,大部分都倒闭、改制了。

    可问题是,在现在这个年代,一下子让杨贵平对国企进行大规模的变卖、改制,他敢吗?

    稍有不慎,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帽子就会扣到他头上来,让他前途尽毁。

    唉,杨贵平这是自己弄了个烫手山芋在捧着啊!

第398章 棋的不同下法

    同样的一盘棋,在不同的人手里就会有不同的下法。

    这跟人的性格有关系,跟人的背景有关系,跟思维的局限性也有关系。

    比如说杨贵平的这盘大活棋,如果交给吴小正来下,他的思路绝对是只保存最重点的几颗子,其它的统统兑掉,以保存最后的实力,赢取最终的胜局。

    而按照杨贵平现有的思路,肯定是弃几颗,然后活大部分,以保存整体的实力。

    只有吴小正才知道,杨贵平的这盘大活棋,想法是大胆,格局也很大,可最终结果却是很难如愿的。

    原因在于四个字:大势所趋。

    吴小正决定把自己的想法告知杨贵平,信不信、要不要采用那就是他自己的事了。

    “依我看,咱们湘水的这些国企,不管你怎么改革,能以国企的形式存货到最后的,最终很可能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家。”

    吴小正先把这一残酷的结果告知了杨贵平。

    “这么严重?”

    杨贵平不肯相信,惊疑地看向了他。

    吴小正点了点头。

    “为啥这么说?”

    “在市场经济形势下,竞争日趋激烈,这种激烈的竞争势必会对企业造成巨大的冲击,企业很自然地要面对一个优胜劣汰的淘汰过程。”

    “现在市场竞争还刚刚开始,咱们湘水的国企就已经扛不住了,你觉得它们还能继续面临更残酷的竞争?”

    吴小正说得非常直白。

    杨贵平的信心一下就动摇了。

    按照他原本的想法,确实是想放弃少数几家实在没法挽救了的企业,来存活更多还有救的企业。

    他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跟这个年代的大部分官员一样,始终不愿相信,已经存活了几十年的国企,竟然会扛不住市场的冲击。

    说白了,是官员们的思维还或多或少地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还未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这种转变,更没有做好迎接市场冲击的心理准备。

    杨贵平同样也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的侥幸心理。

    这是一个充满变化的年代,尽管变还只是刚刚开始,但历史的车轮谁都挡不住。

    “在市场经济时代,能存活的企业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小快灵型的,第二类是大广全型的,第三类是有较大区域优势的。”

    吴小正还在继续给杨贵平造成更大的冲击,这也是在帮他明确思路。

    所谓小快灵,是指企业规模小,适应市场快,应变灵活。

    这样的企业,能快速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也能准确地在激烈的竞争中很快找到自己的机会,“人家吃肉我喝汤”、在生存中求发展就是这种企业的生存方式。

    而大广全,是指企业规模大、市场份额大,资源广,产品种类齐全。

    这样的企业,一般来说是行业的翘楚,是属于市场霸主级的存在。

    这样的企业,它们稍微一点变化,就能引起整个行业的波动。

    至于区域优势就更好解释了。

    比如说吴大厨食品加工厂,它在生产原料上就具备一定的区域资源优势,比如说一些大型建材厂,它们在一定地域就拥有运输成本优势……

    吴小正的这些解释,实际上就是后世总结出来的经验,杨贵平听了后,根本就找不到任何理由来反驳。

    但他不甘心地说:“既然咱们湘水的国企规模小,那往小快灵的方向发展总可以吧?”

    “可能吗?”吴小正毫不客气地反驳道。

    “身为国企,上面有这么多婆婆管着,稍微大一点的决策,又要请示又要打报告,快和灵这一点可能做到吗?”

    吴小正的理由又让杨贵平无力反驳。

    就以供销公司为例,能管它的婆婆就有国资办、企业办,再加上管人事的组织部门、劳动部门,管它的婆婆实在是太多。

    就算出售一个仓库这样的小事,也得又请示又打报告,获批后才能执行,想要做到快和灵,在现有的政策下,确实无异于天方夜谭。

    “依你看,那湘水县的这盘棋该怎么下?”

    “按照未来的发展趋势,国企的改革只有三条路走,一是下岗分流减负担,二是关门倒闭甩包袱,三是改制换婆家……”

    吴小正再次解释起来。

    所谓下岗分流,这是湘水县正在走的一条路,目的是为企业减轻负担,让其轻装上阵,以降低成本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但根据前面的分析,这种方式并不是对所有企业都有效的。

    关门倒闭就更好理解,就是让企业直接关门、倒闭,不再让其成为地方政府及国家的负担。

    这种方法比较残忍。

    所谓改制,就是把国企通过变卖、合作等方式,将其变成合营企业甚至是民企,完全改变其国有企业的性质,不再让其受体制内的条条框框所限制,从而做到快和灵,以适应激烈市场竞争的需要。

    杨贵平倒吸了一口凉气。

    按照现有的政策,下岗分流的路是他主要的选择,关门倒闭这条路他也敢尝试,但改制这条路,他暂时是绝对不敢轻易尝试的,因为没有政策,也没有先例。

    “那你的意思,我的这个计划根本就不具备可行性?”

    杨贵平已经被吴小正说得很是气馁了,可他还找不到理由来反驳。

    这确实是一件很让人丧气的事。

    “也不是,你这个计划大方向是对的,但要讲究方式方法。”

    吴小正的话又给杨贵平一线希望,他急切地问:“什么方式方法?”

    “九个字:甩包袱,抓重点,找机会。”

    吴小正现在越来越有体制内人的风范了,很善于提纲挈领说几字真言。

    接下来自然又是一通解释。

    在吴小正的九字真言里,最核心的就是甩包袱。

    对杨贵平来说,现在想要针对湘水县的所有国企来下一盘大棋,这是很有难度的,最大的难度不在于政策,而在于资金。

    所谓甩包袱,就算关停几家完全没了挽救必要的国企,让其不再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包袱。

    再把这些国企的资产变卖,变卖所得的资金,一部分用来安置这些企业的职工,剩下的部分则可以用来重点扶持几家还有挽救希望的企业。

    又是一个非常大胆的想法。

第399章 吴小正的大棋

    按理说,吴小正作为一个企业界人士,对于体制内的这些事情,理由不该参与。

    但吴小正有自己的考虑。

    他知道,在国内,甚至是在全世界,一个成长中的企业想要与政府不发生关系,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像吴大厨食品加工厂这种做实业的更是如此。

    很多时候,政策上的一点点变动,或者是主政者的一点点小动作,往往就能让一家企业损失严重,甚至倾家荡产。

    反过来,一家与政府往来密切的企业,善于利用资源的话,往往也能受益良多。

    基于这个考虑,吴小正是主要自己的政治背景的。

    在他自己没有从政**的前提下,寻找一位可靠、有背景、有前景的合作伙伴是最好的选择。

    而按照吴小正谨慎的性格,他在挑选合作伙伴方面,也是比较挑剔的。

    比如说,以现在的职务来说,戴博艺这个县委书记应该是吴小正更好的选择,可吴小正信不过他。

    吴小正知道,体制内的人,因为大环境的影响,很多未必是长期可靠的,当他们能用上你的时候,可能会对你很好,一旦用不上了,很可能就翻脸无情。

    这就是所谓的政客。

    所以,合作伙伴的选择也是要看人品的。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交往,吴小正对杨贵平的人品还是非常认可的,再考虑到他的背景和发展潜力,杨贵平便成为了最好的选择。

    既然是合作伙伴,那就需要相互扶持,吴小正更应该尽量帮助他尽快取得业绩,以坐上更高的位置。

    因此,帮杨贵平是吴小正义不容辞的事。

    “小正,抓机会又是什么个概念?”

    “机会是自己创造出来的。打个比方说,供销公司的事,因为职工分流的需要,你能通过向上面要政策,用下岗职工就业税费减免的办法来解决,这就是创造并抓住机会。”

    杨贵平一点就通:“你这里所谓的抓机会,指的是国企改制的机会?”

    吴小正点了点头。

    在现在的形势下,对于国企的改革,职工下岗分流是主流,关停倒闭这事,只要主事者胆子大一点,有魄力一点,也并不是难事。

    唯有改制这一点,在国内暂时都没有先例,因此要想采用这种办法,又只有采用试点的形式,这样的话,就一定要选择一家合适的企业来作为典型案例,向上面申请政策来当试点。

    因此,在改制这种模式上,动作不能太快,太快了的话,一有不慎,就会影响杨贵平的前程。

    但反过来说,如果杨贵平胆子大一点,采取稳打稳扎的方式,确实干出了成效的话,那就是大功一件,在全省甚至全国都会成为改革先锋,那样功劳可就大了。

    “还有一件事我弄不明白,为什么国企一定要改制才能有生存和发展机会呢?”

    为了自己的大活棋计划成功,杨贵平更加虚心了。

    “打个比方说,如果吴大厨是一家国企,它能有现在这样的发展速度吗?”

    “不可能,可原因呢?”

    这一点是杨贵平不得不承认的。

    “第一点,如果吴大厨是国企,它在决策方面就不可能像我这么大胆。”

    这是吴小正的骄傲。

    在短短的三个月不到的时间内,吴大厨之所以有如此飞快的发展速度,除了产品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之外,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吴小正把机会利用到了极致。

    在吴大厨还是一个家庭作坊的时候,吴小正就敢胆大妄为地用分期付款的方式签下20亩工厂用地,并租下了村小学作为临时工厂,让其完成了家庭作坊到小工厂的跃迁。

    然后他又利用了农商合作这个原本不是机会的机会,把事情弄大了,从而让吴大厨这个小工厂有了在市场上扬名的机会,并顺势扩大了市场份额。

    再接下来,他又说服了熊国平,再次用分期付款的方式,签下了临时工厂的小型加工设备。

    与正德公司的这次小规模合作,最终又被吴小正玩到了极致,再次用分期付款的方式签下了新工厂的设备订单,让吴大厨食品加工厂有了从小工厂向中型工厂跃迁的机会。

    再加上供销公司的仓库事件,让吴大厨在人才上又补足了短板,并顺势推出了连锁餐饮企业。

    至此,吴小正已经为吴大厨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切,在外人看来是幸运和不可思议。

    可熟悉内情的杨贵平却知道,这完全是因为吴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