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军阀治世 >

第69章

军阀治世-第69章

小说: 军阀治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岩在于唐正泽商议过后,决定给每个青壮分配五十亩耕地,除了从流贼中抢回的百姓,还有四处招募而来的流民,屯垦登州的青壮数量大概在四十万左右,也就需要在登莱开垦出两千万亩耕地。

根据测算,登州的无主耕地,大概也就是这么炮

五十亩耕地中,三十亩种麦,十五亩种豆,三亩种花生,二亩种红著。期间又套种玉米。

三十亩种麦,是因为赵岩需要大量的粮食,广积粮自然不是口头随便叫叫,即使是商行在做粮食生意,但并不从登莱运出小麦。

十五亩种豆,即是满足养殖所需,若是超过了需求也无甚关系,可以把这些豆子输向南方。

三亩种花生,也是为了满足消费需求。两亩种红薯,是为了备荒,万一战事连年。也不至把人饿死。

从明年起,登莱就不再大规模种植红著了,大规模种植红薯的地区将转移到颍州、邯郸,毕竟那两个分区更靠近灾区,运输上也更加方便。

“这些百姓充到登州后,登州必然人员繁茂,产出的粮食也就多了,不过路况问题必须要解决,否则不仅运粮不易,地方也难以富裕。”唐正泽说道。

“安顿下来之后,就让这一百多万百姓去修路吧!另外快入秋了,让仿织厂加紧时间赶制棉”那此没安顿下来的百姓每人发卜两件,别让他们冻着吐

政策一下,顿时登州各地就喧闹了起来,一百多万流民涌入登州,开始在规划好的地方修筑房屋。

房屋都是简单的木屋,能遮风挡雨就可以了,万事开头,只能将就。而最先进行屯田的赵家堡、平寇堡、安民堡,很多百姓在今年都已经开始修建砖瓦房。对于修建砖瓦房的百姓,赵岩都会给他们发几块玻璃天窗,也算是福利之一吧!让他们的房屋能明亮一些。

许多从流贼中脱离的百姓,和各地招募来的流民,惊喜的发现赵岩对他们的承诺都兑现了,不仅天天红著管饱,每人还领了一件质地上乘的棉袄,听说入冬后还有一件。

按照流程,先对流民登记户籍,有无家属,有无手艺都得登记清楚。然后发定屯地,一个屯地一千民青壮,以前是三个屯建一个堡,现在是十个屯建一个堡。此次屯田的青壮达到四十万,必须建造四十个棱堡。

接着新任命的屯长、集长、团练、操守各自上任,接着将那些青壮分配到各个屯地去,分配的原则为亲属跟随,无青壮亲属的流民,则留在赵家堡等待其他分配,若是没有配偶的青年妇女,媒婆就会前来牵线,让这些流民重新组建家庭。

那些青壮分配到各自的屯地之后,首先开始在规划好的地点建设房屋,这些地点通常首选易守难攻、靠近水源之地。

接着就要开始下发建造房屋所需工具,以及农具、种子、耕牛。然后由各屯屯长组织人手修建房屋,开垦荒地。而各堡操守,则会组织各屯团练,开始在各屯附近侦查匪盗。发现匪盗后,则各堡乡勇联合剿捕。若是较为棘手,则通报军营,军营将派出人马前来肃清。

屯地将房屋修建完毕后,则开始组织人手开始开垦荒地、修建简单的水利。种下庄稼后,则开始修路、筑堡,完善聚居地的各种设施与防备。

第一年的建设期,屯地的青壮一般没什么时间操练,待到第二年稳定后,才有时间进行操练。

在建设期间,流民的吃食,御寒的衣物都由赵著提供,耕牛、农具、种子也由赵岩提供,第二年也无需这些流民偿还。

一百多万流民涌入登州,对各部门都造成了一些压力。

农具、种子方面未无太大的问题,自从邯郸产铁后,产量远远超过这个年代的消费需求。

目前邯郸的高炉总容量已经达到十万立方米,日产生铁十万吨,日产钢材三十吨,参与钢铁治炼、矿产挖掘的人员达到八万人。目前产量也就维持在这个水平,并没有继续增加产量,因为没有足够的市场需求,盲目增加产量只会造成过剩。

不过,目前貌似已经造成了过剩,所以屯田所需农具,每一把都是钢制的上等好货,成本竟和铁质农具相差无几!

为此商行正在加紧筹划铁制商品、钢制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尽快把这些过剩的产能消化掉。

耕牛方面也有些紧,按照五人给一头牛来分配,需要八万头耕牛,好在这两年不仅在大力养马,养牛也未拉下,每个屯都有各自的牛场,唐正泽还建立了三个大型牛场,均一均还是够用的。

建屯、建堡、水利需要水泥、青砖,窑场的产量显然也跟不上,需要扩大生产规模,此次一百多万流民涌入登州,人手总是不缺的。再则屯地和各堡的防御工事可以推迟一些时间再建,水利方面完全够用了。

这次大规模的屯田工程,登州知府陈钟盛自然也是要参与的,陈钟盛此人为官还算清廉,当然那只是相对而言,那些灰色收入自然也是有一些,上任登州之后,倒也为百姓做了一些实事,赵岩看他较为顺眼,与陈钟盛的时常也有来往,两人关系可谓非常不错,不似莱州知府孙耀光一般与赵岩十分淡漠。

此次屯田上,陈钟盛配合得十分积极,如此之多的流民在赵岩的组织下在登州屯垦,并且修缘水利、道路,可以想象只需数年,就可使登莱繁茂,他的政绩也能有所提升。

欣喜的同时,陈钟盛也在为赵岩的财力而惊叹,如此大规模的屯明,恐怕所需资费不下数百万两。

“他赵岩起家时不过是乡下的一个小小地主之家,短短数年便已练出一支强军,不仅平定了登莱的匪患,还使荒芜的登莱再次繁茂。所谓治国之道,无非是安民、强军,民能安则国能安,军能强则异族不敢犯,其大才实非吾辈能及。若能从他身上学到些本事,将来也能有所作为,已革今时之弊。”陈钟盛心中思虑之后决定今后多与赵岩来往。

同时陈钟盛还亲自到赵岩新设的各屯视察,仔细留意安置流民的每一个细节和流程,观察下来发现,屯田也没什么太难的地方,赵岩此番大规模屯田的资费,大多都是从黄县屯田所得抽到,无论是农具、种子还是耕牛,皆是自产。

也就是说只要按照他的这种方式屯田,就能像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但看似简单,却又困难无比。

首先屯田先期必须有资费投入,而且不能太若是规模太扩张的速度就会受到制约。

时今天下糜烂,贼端四起,朝廷早已是入不敷出,只能饮鸩止渴的加派赋税,哪里能抽调钱粮屯田。

再则从流民的招募,土地的规发和流民安置上,还有各个地方需要注意。首先得有耕地,如今天下田地皆为富户所有,富者房屋阵陌连群,穷者身无立锥之地。

也唯有登莱这种经历战乱,又抵触偏僻有大量荒地的地方才可能找到大量的耕地,若是在其他地方。定然会受到大小地主的逆袭。

再则需要典吏清廉,若是贪狡不堪,再好的政策的也会被执行得一塌糊涂,而赵岩手下的管理人员,虽在官府没有挂名,但却与典吏一般无二,但这些典吏却是介。个做事用心,就算是想贪墨也不敢明目张胆,只能隐蔽的耍些小手段,还经常提心吊胆的害怕被人查出。

之所以能如此,唯因他抛开现有的**的官场,自己成立了小且精的小官场。像赵岩这样的行为,几乎是大逆不道,但他的做法却确确实实给登莱带来了平靖和冉冉上升的景象。

若是要在大明各地屯田,还得先整顿官吏,再则还要对土地进行调控,但这显然不太现实。

凌晨还有一更!

第四十三章

汁茂兄,如今的大明就如同一个腐朽的高楼亭阁,随可能轰然倒塌,想要挽救它,只有把腐朽的地方拆除,补上崭新的材料,才有可能让重获新生。但这个过程不能太急,若是太急必然遭到腐朽势力的反抗。最大的矛盾遍是财政溃竭,时茂兄若想做出一番事业  可先从生财着手。”赵岩对陈钟盛言道。

“如何生财,持坚可愿教我?”陈钟盛虚心的请教道。

自从下了决定后,陈钟盛便再次拜访了赵岩,推心置腹的交流了一番大明各出弊政,赵岩也就事说事,他的见解十分犀利,不仅见解犀利,亦有解决的方法,只是这些方法并非他能推行。

“所谓生财,无非是田赋、商赋、盐业、茶业、市舶这五项。田赋方面小弟身为武将,也止能触及流民屯田一项,登州还有许多地主、自耕农,要想提高田赋收入小必先整顿典吏,再则提高田赋。但提高田赋的前提,必先修缮登州全境水利,以保障在生产上能够有所提高,同时修缮水利也能提高抗灾能力。”

“若是提高田赋,必然遭到言官弹劾。此事实难。”陈钟盛叹道。

“时茂兄若真想做出一番功绩,岂能如此畏首畏尾?不过是言官罢了,当今朝廷财政溃竭,只要时茂兄能在登州做出一翻业绩,圣上自是不会怪罪。”赵岩激道。

“然也。”陈钟盛被这一激。当即颌首道。

“田赋方面先得整顿典吏。修缮水利。接着就须重新丈量田亩,同时征收田赋时,不可征银,应直接征粮,以免粮商从中谋夺百姓之利。”赵岩继续说道。

“那征来之粮如何处置?”陈钟盛问道。

”可上禀圣上。将这些粮食运到京师。若是圣上不允小弟的商行可以公道价钱收购。”赵岩说道。

“商赋又该如何变革?”陈钟盛点了点头接着问道。

“太祖建业之初,天下银钱多被蒙古掠走,自是没有商赋可征,三十税一在当时的确适用。可到如今,大明商业鼎盛,却连三十税一都没有,这让天下商贾获以巨利,同时也加快了土地兼并。窃以为,十税一方为公道。若要改革商赋,典吏清明为第一至要,然后各地设卡收税,但不耳复收,可开出票据给过往商贩。”

“盐业、茶业方面,本为朝廷专卖之物。宋代以为财政支柱,岁入数千万贯,可我大明盐业却是入不敷出,反而每年要欠那些盐商上千万两,茶时每年不过年征十多万两。时茂兄若要生财,首先需要严厉整顿盐、茶二项,收效也是最快。”

“市舶一项,小弟已经着手对日贸易。且买了些战舰,可按大明现有市舶制度,加征十倍即可。”

赵岩与陈钟盛在增加税赋方面的细节反复的谈论了将近三个时辰,各个细节赵岩都给出了建议,陈钟盛这才离去。

田赋、商赋、盐业、茶叶、市舶各项方面,除了市舶方面赵岩打算亲自动手外,其余方面陈钟盛如何改,只要是合理他都会遵守。

海贸的巨利。赵岩自然也打算征以重税。不过大部分都打算收进自己的口袋,只留小部分上缴。

盐业方面,采取合作的方式小赵岩以每担食盐一两五钱的价格卖给官府,官府再已每担三两白银的零售价格卖给登州百姓。

至于改革所需经费,赵岩可以借给陈钟盛,只需从他的田赋、商赋方面偿还即可,也即是减免。

陈钟盛离开后,随即着手对登州的典吏进行整顿,一场打腐风暴即将展开。在整顿典吏方面,首先提高底层典吏的俸禄。这方面的银钱先从赵岩那里借。同时取消登州各地的各项杂税,设立监督机构,惩处贪污官员。而典吏方面若有空缺,则由赵岩帮忙培人员。

九月中旬,前往日本贸易的船队终于返回,整个船队,甚至是四艘作为战舰的福船都装满了货物。

船队到了青岛,随即开始卸货。

文邦良马上前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