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明朝当王爷 >

第549章

回到明朝当王爷-第549章

小说: 回到明朝当王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恭敬的向智善旁边一个小沙弥递回杯子,问道:“那……四位大师就便升坛作法……不是不是,讲经诵法么?”

智善大师微微颔首,杨凌忙将四神棍引至台前,两行小沙弥先登上台去,抬着四座莲花宝座。还钟馨法器、各色用具。高台正中供起释迦牟尼本师佛像,像后敷设法座,表示法师是代佛宣讲。

但是四圣法师却不在佛前跌坐蒲团,而是在释迦牟尼佛四角放好莲座,各自升座大盘,双手合什,法相威严,犹如佛前罗汉。

鸣钟、引磬、香赞、礼拜。悠扬的梵唱声起,一时万众肃穆,智慧大师端坐不动,却扬声说道:“须知闻法乃无上因缘,必须至诚、恭敬,意不散乱,屏息万缘,静聆法音。若能依法奉行,方不负佛恩”。

众沙弥及外边百姓,甚至官员中许多人都双手合什,齐声说道:“恭请圣僧解我佛如来真义,南无云来莱菩萨摩诃萨。南无云来集菩萨摩诃萨,南无海会云来集菩萨摩诃萨……”。

杨凌双手合什干嘎巴嘴儿,眼珠子滴溜溜乱转、忽瞧见宋小爱全身盔甲;肋下佩剑,嘴里叼着小半截草木梗儿似的东西,长腿悠荡,在法台下闲逛,姣好的身材裹在紧张的战袍之内,曲线异常诱人,那模样既帅气又俊俏。

对上他的目光时,宋小爱柳眉向上一挑,翘翘小嘴里的草梗却向下一压。杨凌会意,微微颔首,也闭起眼晴煞有介事的念道:“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

想在京师混场子,光凭一张嘴自然是唬不住人的,四位妖僧还真是背过几本佛经的,智聪禅师高宣佛号,唱道:“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他先吟诵了一段《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然后说道:“各位各位善知识、各位法师、各位居士,老衲今日所诵,人人识得,名叫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个心字很重要,成佛也是心,造众生也是心,天堂也是心,地狱也是心,所以大方广佛华严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学佛就要明性见心,这心就要有心、用心、心诚则灵。迷了此心,受苦无量,生死轮回无了期,惟有诸佛菩萨明了此心,圆满明白此心时名之为佛。那么要如何心诚呢?便当皈依我佛,信奉我佛,常做善事,以今世功德种善因,得来世之善果……心心心,难可寻,宽时遍法界,窄也不容针。咄!众生平等,谁愚谁明?佛心见性,醒硼灌顶……”。

*********************

“灌灌灌,都灌上了?”高墙外是黯家短工们倚墙搭建的低矮棚屋,自从黯家被剿,已经弃置不用了,如今里边却鬼鬼祟祟的有十多人影儿晃动,身躯最庞大的那位就是刘大棒槌。

“放心吧大人,今早灌了第四起了,兄弟们把霸州所有的猪肠、羊肠,骡马肠全弄来了,整个儿的在台子围着木柴里里外外绕了好几圈儿,上边全扎了小眼儿,这两天天天盘肠大灌。估计下边那木柴都被油浸透了,怕呕烟,兄弟们又往里鼓了一阵子风,保证干柴烈火,一发不可收拾”。

“嘿嘿嘿”刘大棒槌贼笑两声,说道:“成了,等宋将军那边的消息,黑狗血准备好,万一妖僧真懂妖法,就泼他狗日的”。

一个侍卫担心的道:“大人,听说霸州百姓都见识过他们的大神通,不会是真的活神仙吧?要是那样,咱们可闯了大祸了”。

“不可能!”刘大棒槌道:“你不知道吧?听说俺家大人和龙虎山张天师是拜把子兄弟,最善降妖伏魔。大帅不但作法借过风、借过烟,当初在钱塘江边时,八百官兵突遇三千倭寇袭击。

俺家大帅只念了一道咒语,浪头卷起半天高,东海龙宫的虾兵蟹将都来帮忙了,三千倭寇被王八拖到江里二千七,剩下三百点了天灯。那一宿,嗬!亮堂……”。

“听说过,听说过”,几个壮家兵连连点头,本来忐忑不安的心情立即安定下来,张天师的把兄弟说四大神僧是妖怪,那一定错不了了,等着听令放火就是。几个人忙回到墙边。墙上跟灶坑似的,有四个黑洞洞的洞口,墙那边的讲经高台,就象一铺火坑。

金刚经、妙法莲华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四位僧人不但讲解经义,还有鼻子有眼的讲某年某地、某人如何信奉佛法,虔诚礼佛,捐献香火,后来遇到什么大厄,结果化险为夷。类似的故事穿插在枯躁的教义讲解中,听得众信徒如痴如醉。

更奇妙的是,四人讲经时虽无天花乱坠、却不知从何处飘来若有若无的檀香,虽在空旷之地,仍持久不息,今人更加深信四位高僧乃是得道的高人。

待智聪禅师讲完了经义,四位高僧双掌合什,同声诵唱偈语道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思,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南无阿弥陀佛……”。

在杨凌的官兵有意放纵下,信徒靠近高台的距离越来越近。一听偈语,众信徒忙诚惶诚恐,同声吟道:“南无阿弥陀佛~~~”。

钟馨齐鸣,梵唱又起,讲经结束了。佛祖释迦牟尼像被小沙弥们抬了下来,四个莲座却没有动,小沙弥们在原来放佛祖像的地方摆上了一个硕大的香炉,香炉是下鼎上炉隔开两层的,下层劈劈啪啪燃着上好的檀香木,上层一捆巨大的香柱矗在那儿,冒着滚滚烟气。

百姓们都知道佛爷又要表演神迹了,一个个都兴奋起来,小沙弥们在几个大和尚的指挥下在台上忙来忙去,搬动铺设各种东西,四个黑须武僧立在台前,严禁任何人上台帮忙或观看。

杨凌和樊大人、张公公、梁洪将四位高僧请下来,奉以香茗,不知道四位高僧说的久已不食人间烟火包不包括茶水,又或是讲经讲的真渴了,不但喝了下去,还将空杯晾着盖儿摞下,示意满上。

杨凌等人大赞四僧佛法高深,四位得道高人的脸上也不禁露出矜持的笑意。他们今日如此卖力讲经说法,就是为了让杨凌入殻,只要让他成为门下信徒,说不定就能重回万春宫、寿安宫。

这四人原本就是李广抬进京去的四个大祸害,在京师作威作福不可一世,本来扮神棍扮的好好的,可惜天长日久,自我催眠太多,感觉过于良好、李广那个死太监真当自己是活神仙了、居然煞有介事的给弘治皇帝算风水,让皇帝在景山上建座亭子,说是大吉之兆。

谁料这亭子刚刚建好,永福的姐姐,当时还不到十岁的小公主就暴病身亡,太后大怒、认为是李广建亭触怒太岁,要追究他的责任,结果李广畏罪自杀,贪污受赌的事因此暴露,也连累了众多靠他吃饭的神棍被赶出京城。

可是京师重地繁华大气,霸州比不了呀,如今有机会重回京师,四个妖僧怎么能不心动?

见四位高僧甚得国公赏识,张忠和樊大人也觉得脸上有光,这样的人才……不是,这样的神才,那是出自我的治下呀,能不光彩吗?

张忠吹嘘道:“国公,四位大师神通广大,法力高强,一会儿您要是见到他们展露的神通,那才真的惊为天人呢”。

杨凌惊喜道:“真的么?本国公能有幸见到四位大师展现神迹?哎呀呀,这趟霸州真是不虚此行也。”

智善四僧但笑不语。此时四下的百姓也都高呼要圣僧露一手神迹,呼声越来越高、渐渐汇成高亢的声浪,杨凌和众官员也连声促请,四神僧这才施施然起身,在万众瞩目中登上高台。

此时信徒们已经拥挤到了高台下,和官兵们参杂到了一起,出于对神佛的敬畏,人流虽挤,却不敢再向前。自发的空出与高台一丈多远距离。

四位高僧大红袈裟,步行至铜鼎香炉前,一声大喝,袍袖一扬,做怒目金刚状,顿时身周金光灿烂,佛光氤氲,犹如罗汉下凡,慌得众百姓纳头便拜,杨凌和张公公等人也急忙躬身作揖。

随即四僧依次表演,坐钉板、吞炭火、隔空取物、大变活人,钦差行辕年初三与民同乐大型魔术晚会正式开场了……

惊叹声不时响起、杨凌担心的却是宋小爱安排的人,可别见识了这些所谓神迹,心生胆怯敬畏不敢下手,那便糟了。所以目光一直搜寻着宋小爱的身影。

好在这些壮家人自己敬畏的神佛,对别家的神灵一向不太感冒,再加上他们听说的杨凌的神迹也不少,命今又是从懂那天起,就习惯了听从的头人下达的,所以并不为之所动。

宋小爱见杨凌总是盯着她瞧,知道他担心什么,不禁觑空向他嫣然一笑,悄悄打了个安心的手势,可饶是如此,杨凌仍是紧张的心头怦怦乱跳。

最后的压轴戏终于要来了,’凤凰涅磐‘。这是四神棍最厉害、也最能蛊惑人心的神迹表演,大火漫天,四人端坐火中,以袍掩住头发五官。盏茶功夫灭火再看、衣着如新,安然元恙。那火焰在台前的人都觉灼热。四人在火中却毫发无伤,若非金刚不坏修行有道的真佛。焉有这种本事?

台上的小沙弥都退下台来,只留四个大和尚跪拜于四角,他们是四大神僧的亲传弟子,只听智善和尚高声吟道:“凤凰涅磐,浴火重生!”

智源接道:“释迦牟尼佛圆寂之后,自身出火焚尽肉身,留下舍利子八万四千斛,由阿育王造塔,珍示世人。火者,焚其肉身,破其执着也。”

智慧、智聪齐声道:“贫僧以业火焚身,渡万民苦厄,涤人间罪孽,净一片佛心!”

“南无阿弥陀佛!”四僧双掌合什宣佛号,杨凌屏息瞪大双眼望去,只见四人中间的香鼎烟火突的盛大,火星漫天弥漫,刹那间耀人双眼,叫人不由自主的瞪目望去,就在这时,“轰”的一声,平地起火,四位僧人已被大火包围。

杨凌不由暗悔,他知道变魔术的常常用些炫目耀眼的明显动作吸引人的注意力,趁机暗中搞些别的动作,那铜鼎无缘无故火焰变旺,火星漫天飞舞,十有八九是暗设机关,向内鼓风,趁众人注视铜鼎时引燃四周早已布好的暗火,只是就连自己乍一看见也不由去注目香炉;没看到他们动了什么手脚突然搞起漫天大火来。

四僧袍袖曼卷,遮住了口脸,低低诵经声起,四下百姓眼巴巴看着,亦双掌合什随着诵经;按规定;四僧诵经完毕,大宣佛号声四周烈火就得被扑熄。杨凌急忙去看宋小爱,宋小爱也在紧张的向人群中搜寻着,过了半晌忽的回头向杨凌眨了眨眼晴,调皮的一笑,杨凌心中一块大石顿时落了地。

这火的奥秘他还没有弄懂,而且站在台下火苗子突突乱窜,确实炙热,这时代也不可能有制造冷焰的技术,火应该没有问题,恐怕问题主要是利用高台、大火等等的视觉错乱,在台下看着火近,实则与四人的距离并不能伤人;如果四人的衣袍又是石棉一类的隔火之物的话,那么盏茶功夫自可无虞。

这也只是杨凌自己忖测,内中机关是否如此,他就不知道了。望着火中正襟危坐的四人,好似火苗都远远避开,确有莫大神通的模样,杨凌不由淡淡一笑,此时,台上薄薄一层黄土下的木板开始烧了起来。

底下是无数根木头支撑着的。木头都被油浸透了,木头之间留在缝隙,火一点着,刘大棒槌领着十多个在都掌蛮已经成了放火专家的壮家兵用大风箱再往里可劲儿的鼓风,这火烧得……

四周的四个和尚率先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