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龙啸大明 >

第938章

龙啸大明-第938章

小说: 龙啸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济尔哈朗忙道:“皇上勿忧,我们还有办法。”说着命人拿来地图,就铺在福临的餐桌上,道:“皇上请看,我们北狩蒙古,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出北京向北,经怀柔到密云,由古北口出关,再经承德,就可以进入蒙古昭乌达盟;另一条是出京向东,先到通州,然后经蓟州、尊化,由喜锋口出关,经平泉州进入蒙古卓索图盟!”

福临点了点头,至少中华军还没截断这两条道路,因此道:“郑亲王,我们该选那一条路呢!”

济尔哈朗道:“由密云古北口出关,离怀来、延庆一线太近,沿途恐怕会受到中华军的袭击,因此臣和阿巴泰,洪承畴都认为,应该由喜峰口出关,更安全一些,然后通告承亲王,让他率军在喜峰口一带接应,可保万无一失!”

福临听了,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道:“如此甚好!”

济尔哈朗又道:“臣等己经下令,让博洛和岳乐立刻放弃保定,率军回京护架,明天即可到京,不过现在形势危急,因此出京北狩,不可再拖延,请皇上立刻准备,明天一早,马上就启驾!”

福临连连点头,道:“好,朕马上就去通知两宫太后,马上准备,明天一早就走!”

济尔哈朗离开之后,福临顿时也没有心情再吃早膳了,赶忙来到长春宫,向庄太后通告了形势的变化,庄太后听了以后,也大吃一惊,原来说是三天,没想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一天时间,但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立刻开始准备,于是皇宫里也开始忙碌起来。

其实从昨晚起就己经开始准备了,福临以及太后、皇后们首先把想要带走的东西全都标记下来,只等着装箱,清廷入关己有八年,人人也攒了不少好东西,结果这也舍不得,那也舍不得,什么都想带走,最后发现,几乎所有的东西都被标记了,今天还想着慢慢的删减一些,那知这一下只剩一天的时间了,因此也只能检一些细小精贵之物带上,其他的只能放弃了。

忙了一上午,福临总算是选好了要带走的东西,内务府也搬来了十几个大箱子,准备装箱,而福临带着皇后,来到长春宫里,和皇太后、庄太后一起用午膳。

但莱肴刚刚摆上来,还没有等动筷子,济尔哈朗又进宫了,告诉福临和两宫皇太后,刚刚接到了战报,保定失守,博洛和岳乐率军退守到了涿州。

原来成进一直按兵不动,就是在等山西那边的消息,现在也收到了中华军己经攻占了怀来、延庆,等待的目地也己经达到了,因此成进立刻下令,向保定发动进攻。

这时博洛和岳乐己在保定汇合,守军约有六万余众,因为当时弃守真定,撤得太匆忙,所有的重型火炮全部都扔在了真定,因此现在清军的火炮不多,只有火枪还算充足。

按说虽然是缺少了火炮,但也不是不能一战,毕竟清军还有城可守,那怕是打巷战,也能顶几天,但现在清军的士气极差,根本就没有了斗志,因此战斗一开始,中华军使用火炮猛轰保定城墙的时候,清军就纷纷败退,随后中华军派出了爆破组,炸开了保定的城墙,清军更是兵败如山,争先恐后的向城外逃跑,博洛和岳乐也制止不住,只好随着大军,逃出了保定,退到了涿州,而人马只剩下不到二万。

涿州离北京还不到一百里,可以说中华军确确实实己经打到了北京城边,因此济尔哈朗道:“皇上,太后,现在形势十万火急,中华军随时都有可能打到北京,因此一刻也不能再拖,臣马上就去安排人马车仗,请皇上、太后用完膳之后,立刻准备,一个时辰以后,就动身出发,由臣和洪承畴护架而行,今夜先到通州去,留下阿巴泰留守京师,等明天同博洛、岳乐汇合之后,随后追击我们!”

说完之后,济尔哈朗匆匆出了皇宫,而福临和两位皇太后也面面相觑,谁也没有想到,局势竟会恶化到这一步,一天都不能留了,过了好一会儿,庄太后才道:“皇上,赶紧用膳吧,吃完之后马上准备,听郑亲王的安排,连夜先到通州去!”

福临点了点头,但现在谁还有心情再吃了,福临只是免强吃了几口莱,喝了一碗汤就带着皇后告退。

到了这个时候,当然也不可能把标记的东西全都装箱带走,只能装得了多少带多少了,而皇后也只能清了几件沿路更换的衣服,还有十几盒珠宝首饰,虽是如此,也装了六个大箱子,而皇太后和庄太后也收拾了一些细软贵重的物品,加起来一共也有十二箱。

这时济尔哈朗又进宫来禀告,车仗都己经准备好了,因为急切之间,准备的车辆不多,除了装载的基本物资以外,福临、皇后、两宫皇太后每人只能分配三辆车,一辆载人,一辆载物,剩一辆载随行的宫女太监,因此每人只能带五名宫女太监,不过福临和皇后可以共乘一车,到是能省出一辆车来,因此可以多带五六个人,但就是这样,能带走的宫女太监也只有二十五六个人,结果其他的太监宫女们都哭喊着跟在后面,堵在前面,一边磕头一边叫着:“皇上,太后,带上奴材吧。”一时间整个皇宫里也是哭声一片。

福临跺了跺脚,道:“你们能跟上来的,就跟在后面,跟不上来的,就好自为之吧,宫里剩下的东西,随你拿吧,能拿多少是多少!”

说着福临下令让待卫分开众宫女太监,然后带领着众人匆匆出宫。

因为是逃走,因此也顾不得什么规据,直接从紫禁城的北门神武门出皇宫,洪承畴带领着车仗队伍,还有十几名大臣,也都在这里,只等皇帝皇后一行上车,就可以启程。

就在福临刚要上车的时候,只见阿巴泰打马扬鞭,匆匆赶来,见了福临也顾不得施礼,道:“皇上,臣刚刚收到禀报,遵化失守了!”

福临听了,顿时觉得天玄地转,头昏眼花。

第230章 清廷灭亡(一)

攻占遵化的中华军,是山东军区留守的第十军第十二旅和二个骑兵团,而进攻的路线,又一次是从海路经过的。

山东军区出击朝鲜和辽东之后,在山东本地,只留下了第十军留守,按原定计划,是在淮南军区进行北伐的时候,第十军从海路出击,袭入山海关,协助淮南军区,同样也是切断清廷向北方逃跑的路线,不过中华军在辽东的进展十分顺利,不仅攻占了沈阳,而且顺看辽西走廊,一直打到宁远,这个时候中华军攻不攻取山海关,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但从海上突袭这一招还是可行的,因此这一计划也修改为在大沽口登岸,突袭天津,算起来这以经是中华军第三次对大沽口进攻了。

同样的,这时清廷在天津的防守也十分空虚,因此第十军十分顺利的从大沽口登陆,攻占了天津,但在占领了天津之后,第十军的军长章一平从情报司设在天津的情报人员那里得知,从北京的种种迹像表明,现在清廷有准备逃到蒙古去的可能,因此章一平立刻派遣第十二旅从天津直接北上,首先攻取遵化,然后攻取蓟州,切断清军北退的道路。

不过从北京通向蒙古的道路很多,并不是只有经遵化走喜锋口这一条,以第十军的兵力,也不可能把每一条路都堵住,而且章一平也并不知道这时淮南军区己经占领了怀来、延庆,将清廷从西北撤离的道路堵住了,因此又让十二旅带上二个骑兵团,这样一但发现清廷从其他的道路退走,就可以马上展开追击,结果十二旅和二个骑兵团出击之后,也十分轻松的就攻占了遵义,然后向蓟州进军。

等清廷收到遵义、天津失守的消息时,正是福临等人的车队准备离开北京,本来一日之间,连接二次告急,连改了三次撤退的时间,这就己经够让福临闹心的了,而现在又得知中华军攻取了遵义,清廷北撤的路线也已被全部封锁,现在清廷只能困守在北京,形同瓮中之鳖,福临也终于强撑不下去,又一次昏了过去。

现在当然不可能再撤退了,济尔哈朗赶忙道:“快,先把皇上抬到皇宫里去,找太医给治疗!”

于是众人又七手八脚,把福临抬进了皇宫,而两宫皇太后,还有皇后也都赶忙从车上下来,跟着一起从神武门又进了皇宫。

其实他们离开皇宫才只有一会儿的功夫,但这时皇宫里面却全乱了起来,原来福临等人一出皇宫,也就像是树倒猢狲散一样,在皇宫里剩下的太监、宫女也都知道,现在清廷的大势己去,皇帝都跑了,自已还留在宫里做什么,赶紧都跑吧。

当然也不能白跑,怎么样也要顺一点东西走,不然出了宫怎么过日子呢,因此太监宫女们纷纷在皇宫里搜找值钱的东西,结果在搜找的过程中,许多太监宫女,甚致是待卫为了争抢东西打起来,当然还有平时的积怨,也都在这时爆发,一些宫里老太监,或者是有后台靠的太监、宫女、嬷嬷等,平时总是仗着权势欺人,但现在权势尽散,以前受过欺负的小太监、宫女们纷纷群起而攻,有不少人都被打得又哭又叫,满处乱跑,因此整个皇宫里,到处都吵吵闹闹,乱乱哄哄。

但现在重回皇宫里的一群人也管不了这些,先抢救皇帝要紧,因此众人抬着福临,首先赶到坤宁宫来。

但刚一进坤宁宫的宫门,就见不少太监宫女在宫里来回乱跑,有人抱着两个大花瓶,有人扛着两匹绸锻,还有人背着一个大包袱,也不知装的是什么。

而这时还能听见,在坤宁宫里还有人七嘴八舌的叫着:

“这是我的,这些都是我的,你们不许抢!”

“呸,凭什么就说是你的,这些都是坤宁宫里的东西,大伙儿见者有份,你一个人拿得了吗,谁抢着归谁!”

“放屁,死奴材,也不看看你是什么东西,居然还敢和我顶嘴,看我不打死……哎哟……哎哟……”

“哼!你当还是过去吗?咱们还得服服帖帖的听你管,现在连皇上都不在了,你还抖什么威风,看我不打死你个王八蛋!”

“对,打死你,我早就看你不顺看了,不过就是在皇上身边伺候了几天,就以为比我们高了,也不撒泡尿自个照照,咱们春梅拜把子,都是奴材,看你平时那个酸样,打,打死这混帐王八蛋!”

“……哎哟……别打了,别打了……哎哟……哎哟……东西都给你们,我不要了……哎哟……”

济尔哈郎也觉得实在有些听不下去了,赶忙抢跑了几步,走进了坤宁宫,只见宫里有六七小太监,正厮打成一团,不过是几个人合打一个,而被打的那个正满地打滚,惨叫不住,而整个屋间里柜倒箱翻,瓷器、书籍、幔帐等等都散了满地,一片狼籍,而这时都还没有发现济尔哈朗进来,还在扭打不止。

济尔哈朗忍不住大喊了一声:“都给我住手。”虽然济尔哈朗己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但毕竞是戎马半生,因此这一嗓子也喊得很响,其他的太监也没有想到济尔哈朗会又回来,也都一下子怔住了。

这时挨打的那个小太监也认出了济尔哈朗,赶忙连滚带爬的趴到济尔哈朗脚边,哭着道:“郑亲王,您可要替奴材做主啊!”

济尔哈朗抵头一看,见他的衣服撕裂了多处,鼻青脸肿,但济尔哈朗还依稀认得,是一个在福临身边伺奉的小太监,济尔哈朗看了看其他几名太监,怒道:“你们几个死奴材,胆子到是不小,皇上才出去多大一会儿的功夫,就在宫里反了天了!”

几个太监互相看了一眼,其中有一个年纪稍长的道:“郑亲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