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龙啸大明 >

第768章

龙啸大明-第768章

小说: 龙啸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率领其他战船,向大沽口的北岸进发,攻击北岸的炮台。

这时清军在水军基地中停泊的各种战船大约还有近一百艘,虽然都是小船,但也并非全无一战之力。只是刚才中华军的舰队进攻南岸炮台猛烈的火力对攻,以及最后那一下爆炸,令清军的海军士兵们心惊胆寒,谁也没有勇气再出港去与中华军的作战。

另外郑芝龙也看得十分清楚,这一战无论出不出击都是输,如果冒然出击,只怕还会落得个全军覆没,因此不如索性放弃基地撤退,败个干脆,这样还能够保住一部战船,而且郑芝龙更是不想和儿子对阵。于是也立刻下令,所有的战船都向海河里面撤退,到天津卫去汇集。如果多尔衮要因此而怪罪自己,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要杀要剐,也只能悉听尊便了。反正自己死了,也有人会力自己报仇。以商毅现在的实力,完全可以击败清廷。

结果舰队向清廷的海军基地发动进攻之后,竟未遇到一点抵抗,等轰开了基地的水墙,杀入基地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清军所有的战船都在争先恐后的向海河里面逃窜。

清军的战船基本都是小船,到是几乎都可以在海河的河道里行驶,但海河本身也并不是什么大河,通过入海口之后,河道逐渐缩窄,百余艘船想一下子全部都驶进海河里逃走,根本就不可能,何况这里面还是有几艘比较大的战船。而清军一听到撤退的命令之后,也都立刻起锚扬帆、荡桨击橹,纷纷抢着向海河里赶去,生怕自己落到了后面,结果你争我抢,秩序大乱,不少战船都互相撞碰在一起,挤成了一团,反而把本来就不宽的河道也给堵了一个严严实实。

就在这时,中华军的船队也杀入了清军的水军基地,尾追着撤退的战船赶了上来。因为这时清军的战船太过密集,伏波军的各条战船连舰炮都懒得用,直接点燃了几个霹雳火箭的发射筒,向战船堆里发射过去,结果有不少战船都被霹雳火箭击中,燃烧起火焰来。而有一些火油虽然落到水里,但由于这时战船太过密集,根本就无法闪躲,明明看见了前方海面上有一团火焰,但还是身不由已的撞了上去。

而着火的船在船群中左右撞击,又将火焰不断向身边的其他战船上蔓延,结果没过多久,就有二三十条战船都被点着了,大火燃炸起来,映红了整个河海交汇的水面。而着火战船上的清兵们也只得纷纷跳船逃命。有些船只见实在挤不进海河里去,也只好就退了出来。但马上又遭到中华军各舰的炮火打击。

有的战船见势不妙,只好降下了船帆,挂起了白旗,表示投降。不过着火的战船却将海河的入海口给堵住了,因此进入海河的战船居然就这样轻易的逃脱了中华军的追击。

郑芝龙在这方面十分机灵,在下达了撤退的命令之后,自己就首先闪人,而且还没有乘座荷兰造的大船,而是改乘一艘三百料的小船,率先进入海河的河道中,十分平安的撤离了基地。

等到达天津卫之后,郑芝龙清点剩余的战船,还有四十三艘,而且居然还有两艘荷兰造的大船,虽然其中有一艘在离天津卫十余里的海河里搁浅了,但毕竟还是平安的逃了出来。郑芝龙自觉得这样的结果,对多尔衮还是能够交持得过去的。因此就在天津驻扎下来,然后派人向北京报告。

————————————

中华军的联合舰队无法进入海河里追击,只好把目标都放在被堵在河道以外的战船上,结果这批战船大多都选择了投降,只有少数几条船誓死抵抗,但在一顿猛烈的炮击之后,都被打得支离破碎,进水下沉,同时也震慑了其他投降的战船,都不敢反抗。

中华军的舰队就这样占领了清廷的水军基地。随后进攻水军基地的战船立刻分为两部份,一部份接收清军的投降,接管战船,收陇俘虏,而另一部份则从海河的入海口方向,从侧面向大沽口北面的炮台发动进攻。

就在中华军的舰队进攻清廷的水军基地时候,成钢也率领着舰队的另一部份,进攻大沽口北面的炮台。这一部份舰队一共有战船七十八艘,成钢还是向进攻南岸炮台一样,首先派出四十艘战船,为第一批进攻的船队。

大沽口北岸的炮台实力与南岸相差无几,但这时双方的心态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联合舰队是乘胜进击,士气高涨,而炮台清兵已经目睹了南岸炮台失守,心气大跌,因此尚未开战,在气势上就已经先输了一头。而且对中华军进攻的抵抗力,也远不及南岸炮台那么强捍凶猛。第一批进攻的战船并没有费多大力气,就推进到了自己的射程以内,各舰的火炮立刻一起开动,向炮台发动猛烈的进攻。

一但战舰进入自己的射程之后,炮台上的火力就明显不敌,而偏偏就在这时,另一路舰队已经占领了水军基地,并且从炮台的侧后方发动了攻击。

大沽口的炮台设计,都是呈半圆形,临海的一侧筑有高台,而身后,以及靠水军基地的一侧却是完全敞开不设防的。毕竟在身后和侧后,都是属于自己的地方,不用担心敌人会从这里发动进攻。但却完全没有考虑到,一但水军基地失守,炮台的侧后方就是门户大开。而现在北岸的炮台面临的就是这样的局面。

本来这时北岸炮台就已经处于劣势,侧后方又遭到中华军的攻占,更是雪上加霜。而且这时基地里的舰队都已经撤退了,自己还死守着炮台干什么,因此炮台的守军也立刻放弃了炮台,向天津卫的方向退去。而成钢乘机派出登陆部队,占领了北岸炮台。

致止整个战斗已经进行了六个多小时,这一次中华军联合舰队出击的战斗目标已经全部实现,一共击沉了清军各种战船近六十艘,俘虏的战船多达二十三艘,其中还有一艘是荷兰造的西式帆船。击毙清军约有三千余人,俘虏清军一千三百多人,造船工匠七百余人,还有二十一名荷兰人,十二个造船工匠,九名训练军官。另外还占领了大沽口的南北两个炮台,就水军基地也落入自己手里。尽管逃脱了一部份清军的战船,但水军基地里的物资,以及北岸炮台上剩余的火炮都被联合舰队所得,也可以说是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而联合舰队自身的伤亡是,伏波军被击沉战船三艘,为一艘巡洋舰,二艘护卫舰,受伤战船五艘,为二艘巡洋舰,二艘驱逐舰,一艘护卫舰,人员战死九十七人,受伤一百一十七人。郑成功的舰队被击沉战船三艘,受伤战船四艘,人员战死一百三十三人,受伤一百五十二人。

当天联合舰队就在清廷的水军基地里休息。而就在第二天,天津卫的清军闻迅之后,派遣了两万人马,赶来复夺炮台和基地。但在中华军水陆两路夹击之下,清军被打得大败,人马死伤二千余人,又退回了天津卫,只得严守天津卫,然后向北京救援。

中华军一面抵挡清军的反应人马,一面也在加紧搬运清军遗留下来的物资,俘虏的一千三百多名清军,也成为最好的劳动力。

最后中华军在基地和炮台里一共搜罗出来了火药五万余斤,粮食三千余石,生铁一万五千多斤,各种火炮六十七门。火枪七百五十三支。战马、骡驴等牲口两百多头,另外还有大量的造船用的木料、绳索、胶水、帆布、漆、油等等。而成钢也下令,把能带走的全部带走,如果实在是带不走的,就集中起来,准备在撤离的时候全部销毁。

三天以后,中华军联合舰队带着所有的俘虏和战利品,从大沽口扬帆出发,返回登州,而在临行之前,用炮台火药将大沽口北岸的炮台给炸毁,然后又放了一把大火,水军基地全部烧毁。

第009章 质问郑芝龙

十天以后,郑芝龙被召回北京,向多尔衮当面解释,海军基地失守,大沽口炮台被毁的经过情况,以及他的罪行。

虽然说清廷的军事重点一直是在陆军方面,但在两年之前,遭受最惨痛的教训却是从海上打过来的,因此清廷对这支海军也确实寄于了厚望,同时也不惜花耗了巨资,修建了大沽口炮台,以保卫北京的安全。这两年来,清廷花费在大沽口炮台和海军身上的白银已经超过了二百万两,也实在是不算少了。

尽管多尓衮也没有指望让水军去进攻中华军的登州、浙江沿海地区,但至少也要能够自保吧,那知费尽二年心血,消耗了巨资才建立的水军,修筑的炮台在中华军的水师面前,居然还是不堪一击,而且在一夜之间,全部都毁于一旦,这样的结果当然让多尔衮难以接受。

清廷的其他大臣也同样对这一战的结果非常不满,而矛头也直接指向了郑芝龙,由其是听说,在中华军进攻炮台的时候,郑芝龙在水军基地中按兵不动,任凭中华军进攻炮台,也成为众人攻击郑芝龙的最大口实。

因此郑芝龙一回到北京,还没等回家,就立刻被多尔衮招进皇宫,面对他和十几位满汉重臣的质问。

其实郑芝龙在回京的路上早就预料到有这一出,已经想好了应对的话,因此面对盛怒的多尔衮,还有其他的大臣的质问,丝毫也不惊慌,而是镇定自若,道:“回禀摄政王,此次海军败阵,非战之过,仍是中华军的舰队数量众多,船坚炮利,舰大炮重,我军实在万难抵抗,故此才有此败。”

多尔衮没有开口,左侧的何会洛“哼”了一声,道:“郑提督,水师建立两年有余,耗资百万,打造大小舰船亦有一百余艘,又购买了红夷毛战船,这次中华军来攻,所用战船也不过百余艘,双方势均力敌,而你有基地可以存身,又有大沽口炮台相助,完全可以击败中华军,以报朝廷眷隆之恩。但却还一败涂地,不仅基地失陷,还累及大沽口炮台全军覆没,我看分明是你故意殆慢军机。”

郑芝龙道:“何大人,海军不比陆军,非一二年可见成效,而且下官早曾有言,水战无他,唯大船胜小船,大炮赢小炮耳。敌我双方的战船数量虽大致不差,但我大清的战船不过都是二三百料的小船,四百料以上的战船不足十艘,所有舰炮相加,也不过二百余订,根本就不堪大用,只有所购的红夷毛战船,每艘千料有余,可载舰炮五六十圢,到是可堪一战,只可惜只有四艘,孤掌难鸣。而中华军的战船,大半都在千料以上,就是二千料以上者,亦不下十数只,各舰所载火炮少则四五十门,多则近百门,如此大小悬殊,强弱分明,自是万难抵抗。”

顿了一顿,郑芝龙又道:“早先朝鲜使臣进献龟甲船,下官曾力言此船虚有其表,并无大用,不可轻造,此言各位大人,还有摄政王想必都没有忘记吧。然而诸公皆被朝鲜使用盅惑,不听下官之言,倾尽巨资,造龟甲船二十余艘,而一战尽没,当初若是将巨资全造红夷毛战船,纵使只得十艘,这一战也断不会如此。如今下官之言匀己效验,诸公当知下官当日所言无虚。”

郑芝龙说完之后,满殿肃静,这些话郑芝龙在以前确实都说过,因此一时也都无法再指责郑芝龙。

过了好一会儿,谭泰才道:“郑提督,但中华军进攻大沽口炮台,你未率战船出战,坐观成败,中华军攻入水寨,你也未做抵抗,反而弃寨而逃,这些点归都是事实吧,你又作何解释呢?”

郑芝龙道:“谭大人所说的,确实都是事实,但敌我双方实力悬殊,刚才下官已经说过,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华军以巨舰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