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龙啸大明 >

第709章

龙啸大明-第709章

小说: 龙啸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本预算,制做项目计划书,准备交由内阁来审核。

而随后,商毅才开始简检阅孙和鼎带来的几样新式武器。

在目前这个时候,兵工厂的重点并不是开发新式武器上,而是全力提高现有武器的性能和生产速度上,一来是现在中华军的武器本来就己经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士兵们也熟悉了现在的武器,就算是制造出新武器,在短时间也无法供应全军使用,而且在新旧武器交潜期间,也容易出问题。

但对新武器的开发研究势头,还是应该鼓励,因此商毅还是允许兵工厂在完成生产任务的情况下,进行一些新武器的研究。当然商毅也希望兵工厂能够制造出一些的武器出来,即使是少装配一些,但也能进一步提高中华军的战斗力,扩大中华军的优势,毕竟现在清廷也在大力的仿制商家军的武器。对他们的进步,也不能忽视。

严格来说,一直到十六世纪未期,东西方的火器发展各有所长,西方偏重于枪炮,而东方则偏向于全面发展。因为在这段时间里,欧州一直战乱不断,因此需要的是实战能力更强的武器。而中国因为局势相对平稳,因此对火器的研究也呈全面开花,除了枪炮之外,各种爆炸性火器、喷射性火器种类繁多,大部份近代以后的火器,如地雷、手榴弹、烟雾弹、毒气弹、燃烧弹、二级火箭等都找到原型。当然也有不少是华而不实。

但由于这些武器都处于最早期的阶段,加上当时的人对火器的认识也还不足,因此在实战方面所起的作用并不大。而进入十七世纪之后,满族开始崛起,中国也才开始注重实战能力更强的枪炮发展。而这方面西方的技术又强于中国,结果就给人以西方的火器水平比中国强的印像。

不过现在也不是做科学研究的时候,还是以实战为主,因此对新武器的研究,商毅也规定了几个方向,还是以枪炮为主,主要是:后填弹式火炮、后填弹式步枪和连发枪,也就是早期的机关枪。因为商毅知道,这些武器不仅代表着未来发展的方向,同时也能马上就在战场上发挥作用。商毅可不想兵工厂拿着有限的研究经费,去弄些花里胡梢的东西出来。

这次孙和鼎带来的,就是兵工厂刚刚制做出来的两种后填弹式步枪,和三种连发枪。

新武器的测试,是在南京城外东南的大校场进行,随商毅一起来参加测试的,还有南京军区的段鹏、何冲、张达江等司令部成员。本来这种场合,亚莉桑德拉是一定要来的,不过现在她正在怀孕期间,而且还有三个月,就到了预产期,因此商毅坚决要求她留在王府瑞安心的养胎。因此也只好作罢。

这时在大校场上,停着十余辆大车,由兵工厂的人员看护,而在五十步左右的地方,己经竖好了二十几个标靶,其余的士兵分别在两侧。

测试开始之后,兵工厂的工人们首先从车上拿出五支火枪,孙和鼎接过一支,双手递给商毅,道:“王爷,这是改进之后的掣电铳。”

掣电铳是明代的著名的科学家赵士桢就根据佛郎机炮的原理,研制出的一种早期的后填弹式步枪,铳身全长六尺,重六斤,前部安有准星,后部安有照门和装填子铳的弹仓,每铳备五个子铳。铳子铳长七寸,重十两,开有火门,能装二钱四分火药与二钱重的弹丸一枚;而且在子铳的中间部分,用一个铜盘压住,以防止在发射后烟气从筛缝中泄出,熏灼射手的眼睛;因为子铳可以轮流发射,因此射速极快,名命为挈电铳,也就是指射击的速度快如闪电的意思。

这种掣电铳商毅也弄到过几支,不过经过测试发现并不实用,一是枪身太大,全长有六尺多,达到了一米九左右,在战场使用极不方便,二是射程太差,连五十米都达不到,因此基本上无法在战场上使用,而且也没有装配眀军,这大概也是后世有关掣电铳资料不多,远没有鸟铳、鲁密铳有名的缘故。

在另一时空里,真正的后填弹式步枪,一直到十九世经初才出现,其实在此之前,也有无数人在研究过后填弹式步枪。并且有不少成品出现,不过由于这个时代的金属加工精度太低,游隙过大,导致闭气性不佳,因此也极大影响了步枪的射程和威力。使后填弹式步枪始终不能取代前填弹式步枪,这也是早期后填弹式步枪的通病。

不过赵士桢的道路是正确的,如果能够提高掣电铳部件的加工精度,还是可以提高掣电铳的性能,另外就是改小尺寸,商毅也不指望现在就能把铜制定装弹壳搞出来,彻底把前填弹式步枪踢走,对火枪的要术是长度不能大于五尺,即一米五,有效射程不能低于四十步左右,即六十米,这两个条件必须满足。

因为现在南京政府的金属加工技术比赵士桢那个时候要提高了不少,经过孙和鼎等人反复改进之后,确实使挚电铳的密封性能好了不少,尺寸也改小到只有四尺九寸,约合一米四八左右,另外打火方式也改成了火帽撞击打火。而有效射程也免强能够达到四十步。

商毅拿着新的掣电铳,听孙和鼎介绍完之后,也点了点头,让孙和鼎进行试射。

五名试射人员举着掣电铳,对着四十歩外的靶子“啪啪啪”一阵射击。商毅、段鹏等人也都在一边仔细看着,并且还专程拿来一只座钟计时。

掣电铳的射击速度确实比一般的步枪快得多,一分钟射击次数都在七次以上,如果加以训练,每分钟射击达到十次以上,也不是不可能,只可惜在射程还有所欠缺,四十步的距离,虽然可以打裂木靶,但对铁片的穿透力还不足三成。如果在战场上,估计必须拉近到三十步左右才有效果。

而且论孙和鼎介绍,除了射程之外,由于结构复杂,制做工艺难度大,掣电铳的造价和制做时间都比一般的火枪高得多,一支挚电铳差不多要抵上四五支前装弹式煫发枪。另外挚电铳还有一个劣势,就是因为掣电铳是釆用子铳发射,早期的掣电铳子铳加上火药、弹丸之后,重量达到了一斤多,现在虽然改小了尺寸,但也有九两多,而且子铳的长度也有五六寸,因此一名士兵最多也只能携带三十发左右的子弹,而以掣电铳的发射速度,三十发也就只够三分钟用的。

当然如果在部队里少量装配,还是可以的,至少在近距离的威力还是很大,另外在一些特殊战场,比如城市战、丛林战,就要比前填弹式步枪有用得多了。当然还有就是在船上作战。因为在这些地区作战,距离相对较小,重要的是射击的速度。

因此段鹏听了之后,也连连摇头,道:“太可惜了,如果这种掣电铳可以给一部份特种兵装配使用,到是很不错,因为特种兵会常在城市、山林作战,但如果携带的子铳太少,也就没什么用了。”

商毅也点了点头,道:“不过和先前的掣电铳相比,这己经很不错了,我看可以装配给海军部的水手,在敌军登船,或是我们攻上敌军的战船时,这种掣电铳的射速,也就大有用武之地了。等我把海军部的人找来,让他们试用一下,看一看怎么样。”

这时孙和鼎又让人拿出第二种后填弹式步枪,递给商毅,道:“王爷,这种火枪也是后填弹,但没有子铳,使用的是纸壳定装子弹,到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商毅接过来一看,这种火枪比改进之后的掣电铳还要小一些,大约在四尺五寸左右,在铳管后部装有照门和弹仓,而且铣管里还刻有膛线。看到这个设计,商毅就明白,是为了加大射程而釆用的设计方式。

随后开始试射,第二种后填弹式步枪的射击速度和掣电铣差不多,但射程确实比挚电铳还要大一些,达到七十到八十米,而且由于是使用的米尼子弹,因此穿透力也更强一些,在五十步的距离上,打穿铁甲的成功率达到了九成以上,商毅也估计,这种步枪实际的射程,可能还会更大一些,虽然还比不上现在用的燧发枪,但完全可以达到战场的需要,另外也解决了子弹携带的问题。

段鹏等人都是经过战场的,看完了火枪后测试之后,也都意识到,这种步枪确实是比掣电铳更实用的一些,如果能够大量装配,可以使中华军的战斗力再提高一大截。因此也道:“王爷,我看这种火枪到是好用,不妨可以制造一批。”

第222章 新武器(二)

商毅也点了点头,问道:“孙先生,这样一支火枪的造价是多少?”

孙和鼎有点尴尬,道:“比改进了以后的掣电铳差不多翻了一倍。”

商毅听了,也吓了一跳,那不是等于是十支燧发枪了吗?现在一支燧发枪的实际造价约在十五两白银左右,也就是说这样一支后填弹式步枪的竟达到一百五十两左右吗?虽然说现在自己现在的财政状况良好,但要大规模装配这两种步枪,估计也要弄得国家破产,因此也道:“有这么贵吗?”

孙和鼎道:“回禀王爷,如果单论造价,这种火枪的成本也不会超过三十两,但制造起来极为麻烦,如果以现在杭州兵工厂的火枪车间全部都来生产这两种火枪,每月的产量估计不会超过八百支。”

商毅点了点头,这也是早期后填弹式步枪不能普及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难以大规模制造,只有到了以后,等金属制造工艺发展了,才能大批量的生产。

但虽然这两种枪都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外,不过兵工厂能够做到这一步,己经相当不容易了,毕竟真正能大规模运用于战场的后填弹式步枪,在另一时空里,还要等两百年才会出现。

当然现在能做出这样水准的后填弹式步枪,也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商毅首先把雷汞和火帽给捣故出来了,在另一时空里,这两样发明在后填弹式步枪的发展中,是置关重要的。因此如果照着这个方向发展下去,也许用不了五十年,就能造出真正实用的后填弹式步枪来。

于是商毅也对孙和鼎道:“孙先生,你们己经做得很不错了,后装弹的火枪可不是一下子就能造出来,就以这两把火枪为基础,再逐步改进吧,总有一天会造出更好的枪来。”顿了一顿,又道:“而且就是现在这两种步枪,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虽然只能少量装配。但如果在战场上运用得好,还是可以发挥很大作用的。”

孙和鼎听了,也十分激动,道:“王爷放心,我们一定会努力制造出更好的步枪来。”

商毅也笑了一笑,道:“来,现在让我们再看一看连发枪。”

连发枪其实也就是第一代的机关枪,在枪炮取代了传统刀剑弓矢,成为战场上的主要武器之后,各国也都在追求杀伤力更大的武器,但提高武器杀伤也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提高射程,在敌人还打不到自己的时候,先打中敌人,二是加快射速,在相同的时间中,比敌人打出更多的子弹,于是也就开始有了各种连发枪的发明。

不过在马克泌机关枪出现之前,所谓的第一代机关枪或者连发枪的原理,其实都是多管枪,管风琴枪就是其中的代表。但管风琴枪的劣势也非常明显,一是自身的重量太重,一架一百管的管风琴枪的重量差不多等于中型火炮,必须放在枪车上才能行动。二是填弹速度太慢,一次射击完之后,基本就等于打酱油了。

中华军到是装配了不少管风琴枪,但也是只有到了战斗最关建的时候,才会使用。而且管风琴枪的原理十分简单,商毅收到的情报,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