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北海无碑 >

第68章

北海无碑-第68章

小说: 北海无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衍一听,急地打断他道:“勤王叔的事比什么都重要,你告诉我,我可以停下手中一切事务,全力配合你。”

    面前的人忽然脸色一冷,刘衍也觉得自己刚才的话实在荒诞,忙垂眸不语,楚沉夏接着方才被打断的话继续说道:“而且……殿下出面实在不方便,由我出面,将来就算出了什么事,我也有信心保证绝不牵连到殿下。”

    “你这什么话?”刘衍只觉得心口有些不舒服,讪讪道:“若是传了出去,三军将士会笑话我刘衍是个贪生怕死,不顾情谊的人。”

    “那么多情谊,殿下顾得过来吗?太子殿下如今已是储君了,君臣之间还管什么情谊,难道讲得不是忠吗?”楚沉夏反驳道。

    刘衍没有听进去,侧身笃定道:“你放心,不管出了什么事,我都会一如既往地保住你。”

    楚沉夏原本想说教他一番,一番兴致却被他的话塞回到了腹中,不由冷声道:“天色不早了,殿下累了一天了,不如去休息吧。”

    翌日,楚沉夏醒转后,便独自一人去了后院练剑,练到晌午时分才觉得饥肠辘辘,这才收起剑。

    奇怪的是,这一路走着,那些宫女公公总是拿眼角瞟自己,或鄙夷或好奇,总之看得楚沉夏云里雾里。

    更甚的是,居然还有人结伴来看,只可惜听不清她们窃窃私语说些什么,楚沉夏原本想忽视这些无聊的人,但是她们的眼神实在是太过灼热,令人无法忽视。

    楚沉夏目光一闪,只见原清正抱着一簇花往关雎宫赶去,原清显然也注视到了他的视线,朝他努了努嘴,露出一个鄙夷的神情。

    楚沉夏没有生气,反倒笑了笑,原清却被他这个笑容激到了,经过他身旁时低声说道:“难怪你从前对公主这般寡淡,原来是有龙阳之癖。”

    “什么?”楚沉夏待听清了想再说些什么,原清已经一路小跑开了。

    将剑往房中一放,随意吃了几块糕点,始终觉得不对劲,这才拔腿赶往崇政殿。

    不知为何,今日崇政殿门口并无值官的公公,适时,殿内传出陆执激愤的声音。

    “那楚沉夏真的不能留,我真的是亲眼看到他去湖边的亭子里与大皇子见面了,两个人还十分亲昵的勾着肩喝酒。起初我还不理解,现在可算是明白了,今日殿下上朝,朝野之内不是传遍了吗?楚沉夏有龙阳之癖!想必是受大皇子指使接近太子殿下。殿下是不知道,市井之内是如何传说殿下和楚沉夏的。”

    刘衍压低声音,斥道:“够了,不必说了。”

    陆执显然不听刘衍劝告,执意道:“骁骑将军楚沉夏危在旦夕,太子殿下不惜以命相救,救下之后又将他养在东宫……”

    茶杯坠地的声音,清脆又响亮,随之而来的是,刘衍暴怒的声音,“我今日在朝堂之上,被众大臣当着父皇的面问及此事,就连父皇看我的眼神也是奇奇怪怪,那时的窘迫无人能体味。可你应该动动脑子想想,为什么众口一词?为什么市井之内也一夜传出这种谣言?如果不是有人在背后搞鬼,又怎么会掀的起这种风浪?”

    微微沉默后,陆执出声道:“就算如此,那人也不过是推波助澜罢了,因为事实如此,所以才会众口一词。”

    刘衍似乎被他塞的说不出话来,怔仲间一个声音从殿外飘了进来,语调坚定,令人无法反驳。

    “我不是。”

    刘衍与陆执齐齐看向他,楚沉夏待走近二人,行完礼后又重复了一遍,“我不是。”

    “你如何证明你不是?”陆执恨恨地看向他,眼神中多了从前没有的憎恨。

    楚沉夏不解地看了他一眼,淡然道:“山从风中来,我自岿然不动。”

    刘衍神色一震,随即跟着平淡下来,缓缓点头表示赞同。

    楚沉夏又将视线转到刘衍脸上,略带愧疚道:“今日朝堂之上令殿下受辱,实乃我大过,只是殿下勿要多心,我绝没有龙阳之癖,倘若我有,我也绝不会否认。”

    “我知道。”刘衍吐出几个字后,目光一瓢,是啊,自从知道他喜欢半容后,早就将他龙阳之癖的疑虑打消了。

    陆执在一旁似乎十分焦灼不安,忍不住插话进来道:“殿下,他还是很可疑的,我那晚分明见到他与大皇子勾肩搭背……”

    楚沉夏听闻,深深看了他一眼,适时,刘衍也看向了他,两人虽没说话,但两人的眼神却骇得陆执将后面的话吞了回去。

    见陆执脸上是不甘心和愤恨,楚沉夏有些怀疑他对自己的转变,是不是因为他知道了,他的堂弟陆轲是死于自己的刀下。

    自昨晚起,一切刀口都冲着自己而来,楚沉夏对于刘彧给的这个警告,算是深有体会。

    但他知道,事情从来不会那么轻易结束,刘彧也从来不会这般仁慈。

第八十三章 册子之谜

    翌日,刘衍果真向皇帝告了病假,不由分说地拉着楚沉夏出了府。

    楚沉夏看了一眼早已备好的马车,着实无奈道:“原来殿下一早就做好了打算,敢情我前天对殿下说的话都白说了。”

    刘衍笑了一声,忙道:“我都听进去了,只是事情也有轻重之分嘛,快上车吧,车上再说。”

    楚沉夏拗不过他,可等他上了车,马车缓缓行驶起来,两人却又相顾无言了。

    刘衍不时拨开车帘往外瞧去,眉间隐隐有些焦灼,楚沉夏却装作没看见,闭起了双目,一副静休的模样。

    “你不问问我们去哪吗?”刘衍见他不闻不问,有些惊奇。

    楚沉夏并未睁眼,而是淡淡开口道:“武夷山。”

    刘衍得意地笑了一声,仿佛抓住了楚沉夏什么把柄似的,喜道:“你总算错了一回,我们是去云城。”

    “云城?”楚沉夏下意识脱口问道。

    云城与建康相邻,两城之间道路相通,若是驰马,最快三个时辰便能到达云城,马车就不一样了,怕是要耽误不少时间。

    刘衍点点头,眉角眼梢具是喜意,声音里也是掩不住的欣喜,“我听说当年被无头案牵扯到的其中一位大臣,被贬后就在云城当刺史。没过两年,他就病死了,死前留了遗言,男丁不许科考,女子不许嫁官员。”

    “殿下指的可是已故太傅陆秀甫?”楚沉夏问道。

    “正是陆秀甫,六弟府中净是门客贤人,其中不乏我的人,前几日从他口中得知,陆秀甫的大儿子陆远名如今改名远正,投入六弟府中已有两三个年头。”

    当年无头案,皇后滥用私权为太子刘彧笼络人心一事跟着被揭露,许多重臣的行径也一时之间通通被人揪住来。

    那一桩案件,两名重臣被抄家灭族,七名官员被流放,二十二名官员被贬官,牵连人数之多,令人咋舌。

    当时皇后与勤王坐实污名,皇后被赐死,勤王被判以腰斩,两名重臣被抄家灭族,正是天子大怒的时候,谁也不敢替勤王喊一句冤。

    唯有太傅陆秀甫跪于大殿外,请皇帝收回成命,重审重判,磕头声“咚咚”有力。已经死了两名重臣,倘若此时再杀他,只会惹得朝野不稳,更何况,陆秀甫并不在此次受牵连的名单之中,皇帝权衡之下只好惩了他杖刑二十。

    不料陆秀甫受了刑之后,第一时间爬了起来,又不怕死地跪到了殿前,原本强压下去的怒火瞬间被点燃,一气之下将他贬到了与金城甚远的云城。

    楚沉夏内心是十分钦佩这位太傅的,他是南宋少有的高风亮节的大臣,只是想不到,他的大儿子居然投入庆王门下。

    刘衍顿了顿,将去云城的用意说了出来,“我还打听到,陆秀甫大儿子与二儿子早年已经决裂了,听说是为了他遗留下来的一本册子而引发的争端,二儿子如今是个教书的私塾先生,与妻子安安分分地过着日子。”

    楚沉夏目光一凛,说道:“那本册子有什么名头吗?”

    “只怕是的,我的人打探到那本册子被陆远名示为珍宝,既然无法从他手中取得那份册子,不如从他弟弟身上寻找答案。”

    楚沉夏不做声,垂眸看着对面人的鞋发呆,刘衍也跟着看了一回自己的鞋子,却见他眼神空洞,并不是真的在看自己的鞋子,不由得沉声问道:“怎么了?”

    “殿下什么时候派了人安插在庆王身边?”楚沉夏心不在焉道。

    “不久前。”刘衍见他不在意,也随意答道。

    没成想,楚沉夏却追问道:“不久前是多久前?”

    刘衍略微怔仲,不知他这话是何意,仔细一想,怕是不对劲,认真道:“便是景旡事情败露之后,陆执也效仿六弟,弄了个人送进了庆王府,有问题吗?”

    “没有,随口一问罢了。”楚沉夏淡淡一笑,伸手将自己的衣角抚平,看起来又是一副随意的样子。

    之后,又是长久的沉默,两人默契地闭目养起神来,马车停下的动作将稳坐的两人剧烈一晃,两人又默契地睁眼,跳下了马车。

    马车停在私塾前,不时有朗朗声从里面传出来,刘衍与楚沉夏对视了一眼,才走了进去。

    长廊尽头,是一个不大的院子,院子里一些孩童正在白纸上涂涂画画,一个年约二十七八的男子,身着黛蓝色长衫,正俯身看一孩童的画。

    有孩童看到来人,惊奇地“咦”了一声,这才吸引了长衫男子的注意,一双深邃的目光微微一闪,便疾步走到刘衍和楚沉夏面前。

    “两位有事?”

    刘衍见院子里的孩童都回首看着他们,于是微微侧身示意去别处,长衫男子了然,反应迅捷地做了个请的手势,道:“两位这边请。”

    带着他们二人进到厅堂,请他们坐下后,又命婢女去沏茶,这才又将方才的问题重新问了一遍,“两位……”

    刘衍带着十分尊敬的语气问道:“先生可是陆秀甫之子,陆浅知?”

    那陆浅知几乎是身形一颤,不安的眼神不断往两人身上打量,许久才应声道:“是,我看二位不是云城人吧,远道而来,又提及家父名讳,到底所为何事?”

    刘衍偏头看了楚沉夏一眼,楚沉夏接住这一眼,答道:“我们今日前来,是有个不情之请。”

    陆浅知目光一抖,警惕地看着他,楚沉夏在他灼热的眼神中说出了来意,“我们想知道陆大人生前是否提起过承治二十二年的那桩案子。”

    “从未。”陆浅知翛然起身,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回道。

    刘衍忍不住跟着起身问道:“敢问陆秀甫生前留下的那封册子又是何物?”

    “你们究竟是什么人?”陆浅知声音中带的不是诧异,而是愤怒。

    适时,婢女端着茶杯往厅堂走来,陆浅知目不斜视地盯着刘衍,却对婢女吼道:“下去!”

    那婢女惊得手剧烈一抖,在茶盖与茶杯碰撞声中迅速退了出去。

    空气中弥漫着怪异的气氛,陆浅知始终盯着刘衍,目光由最初的愤怒到后来的绝望,末了用尽力气闭上眼,沉吟了一声道:“你是刘衍。”

    这回轮到刘衍不镇定了,有些不安地握紧拳头,问道:“你如何得知?”

    “大概七八年前,我见过殿下几面,只是年月已久,殿下又长大了,方才没认出来。”陆浅知将视线从刘衍身上转到楚沉夏脸上,又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