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北海无碑 >

第142章

北海无碑-第142章

小说: 北海无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谄叵氲比账值溃拔夷鞘奔肼寡巴嫠#闱那母斯ィ硎悄侵焐梆氲愕牟灰祝寡昂闷嫒ヅ觯ケ凰笊淞艘欢伲寡拔菇约呵凹绲闹焐梆敫础

    “殿下说什么?”楚沉夏玩弄杯子的手忽然一顿,用力太猛,将茶杯一下子掀翻了,茶水一下子倾倒在桌上,往楚沉夏衣袖上跑去,楚沉夏却仿佛没察觉,目光灼热地看着刘衍。

    刘衍被他看的痴呆,怔仲道:“我说刘文茵数落了鹿寻一顿……你再怎么护鹿寻,也别为了这点小事去……”

    “我像是这种……无聊的人吗?”楚沉夏侧目打断了刘衍的话,然后狡黠一笑,对着刘衍和刘正声神秘兮兮道,“其实那话不是我瞎编的,我确实是在勤王的书信中看到这样一句话,说是请公孙栎找寻左肩上有朱砂痣的女孩,我当时便猜想这个女孩应该就是我们口中流落在外的郡主。我只是将那话改了一改,半真半假,现在不但试出假的来,还试出了真的。”

    刘衍吃惊地张着嘴,许久没有回过神来,他想不到千辛万苦要找的人竟然就在自己身旁,可还是有些疑惑道:“年纪好像对不上吧?鹿寻小的不是几个月,而是几年啊,难道那个朱砂痣只是巧合?”

    “鹿寻到底几岁,我们不清楚,就连她自己也不清楚,她幼时以乞讨为生,吃的喝的自然比常人家的孩子少一些,看她现在这瘦骨嶙峋的模样,便知道从前的她过得有多不容易了。比起十三四岁的孩子,鹿寻确实看起来要小很多,个子也要小一些,但这并不是不可能的。”楚沉夏不带停顿,十分迅捷地分析道。

    刘正声默默地点了一回头,心中喜忧参半,喜的是这个鹿寻极有可能是勤王的女儿,可忧的是,自己曾经说过要毒哑她,不知道她是不是极讨厌自己?

    “当年她和她母亲离开金城时,她已经是四五岁的孩子,难道就真的一点也记不得了吗?她从小乞讨,那她和公孙云舒出了金城发生了什么事,竟然让她连自己的母亲都不记得了。”刘衍想到此节,心中还是有些不确定。

    三人正说到兴处,忽然听见了脚步声,连忙噤声不语,见是陆执,刘衍忙问道:“什么事?”

    “殿下,陈咸来了。”

    陆执说完这话,其他三人瞬间交换了一番眼神,陈咸来东宫,简直是稀客,刘衍忙让陆执去请。

    刘正声虽然也十分好奇,想要留下来,但到底是有些不方便的,况且他心中对朱家十分厌恶,当下便准备告辞走人了。

    正好撞见入殿的陈咸,陈咸见他要走,笑道:“怎么我一来,刘大人就要走?是家中有急事吗?”

    他的意思十分明显,刘衍便顺着他的意思挽留刘正声道:“刘大人家中的事要是不怎么急,就再坐一会吧。”

    刘正声自然没有拒绝,顺理成章地坐了下来。

    三人都等着陈咸开口说话,谁料他的目光在面前的人脸上打量来打量去,故作为难道:“楚将军……哦……不,楚先生,可否暂时一避?”

    楚沉夏垂下去的眼瞬间抬了起来,见他眼中并没有敌意,反倒是有一丝忌惮,心中便猜出了七七八八,偏头看向刘衍。

    刘衍见他看向自己,已经明了他的意思,二人曾做约定,若是前来说事之人请楚沉夏出去,楚沉夏觉得可以出去,自己便开了口,若是觉得来人格外狡诈,便看向刘衍,由他开口留下自己。

    “沉夏是我最为倚重的人,陈大人想说什么就说吧,他不是外人,没有这个必要。”

    陈咸的目光在刘衍脸上一顿,口气几乎是斩钉截铁道:“下官知道殿下和楚先生的关系好,也知道殿下极为信任楚先生,可是我今日所说之事,楚先生确实不该在一旁。”

    刘衍见他如此执着,便有些犯难,身旁的楚沉夏却只顾喝茶,并没有离开的意思,刘衍想了想又道:“你尽管说吧,我保证楚沉夏不说话就是了。”

    “不行。”陈咸摇了摇头,看向楚沉夏的目光仍旧带了几分忌惮,他今日就是为了此事而来,如果楚沉夏在一旁说上几句,刘衍必定不会帮助他们朱家,所以今日无论如何都要把楚沉夏撵离了这里。

    楚沉夏见他这个模样,忍不住轻轻一哂,陈咸问他笑什么,他回道:“你以为你还有的选择吗?这件事情,你只有说和不说的机会,而且这个机会只有一次。”

    刘衍和刘正声二人犯起了糊涂,不明白他在说什么,可是陈咸却是心口一惊,心中暗想,东宫谋士果然不同凡响,早已知晓他的来意。

    陈咸这个时候确实没有别的选择,只是略作思考,便开口说道:“殿下能否帮助朱家渡过难关?”

    (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三章 景旡做官

    “朱家怎么了?朱云将军不是才得父皇嘉奖吗?”刘衍诧异地看了一眼陈咸,见他的目光始终在楚沉夏身上徘徊,也跟着看向楚沉夏。

    “殿下问陈大人,陈大人看我做什么?”楚沉夏一开口,唯一一个没有看他的刘正声,也闻声投来目光。

    陈咸微微偏转过视线,咬牙道:“不瞒殿下,卫术铭所为是因为背后有人,而他背后的人如今已经盯上了朱家,欲斩草除根。”

    “他和朱家有什么仇?为什么盯着朱家不放?那日朝堂之上,是我拿着证据揭发的卫术铭,与你们朱家又有多大的干系?”刘衍十分不解。

    陈咸见楚沉夏笑的诡异,便知他必知内情,又想到眼下朱家在建康孤立无援,只能攀上东宫这颗大树,只好狠下心来说道:“无头案后,朱家没有帮助太子刘彧,便和刘彧结下了梁子,不瞒殿下,那卫术铭背后之人便是刘彧,我猜他是为了重登太子之位,才攒托卫术铭做出这些事来。”

    刘衍点了点头,瞥了一眼楚沉夏道:“陈大人说的这些,我们都知道,我倒以为是什么大事。”

    “不,殿下……”陈咸摇了摇头,紧接着看向楚沉夏道,“我们曾经查过卫术铭接触的人,竟然发现前江城盟主黎浮并没有被当年的那场大火化为灰烬,不光如此,他还鼎力相助刘彧,意欲帮他重回储君身份。我曾大胆推断,或许刘彧要的不仅仅是重回太子之位,而是推翻朝政。因为他的所为已经超出了皇子间争斗的范畴,反倒有些朝弑君的方向发展。”

    黎浮二字。对楚沉夏来说十分熟悉,可对刘衍来说也不陌生。他只是略微一顿,便转而看向楚沉夏,有些摸不清状况地问道:“黎浮不是你的外祖父吗?”

    楚沉夏抬眸看着刘衍,十分凛然地回道:“是啊,黎浮是我的外祖父。”

    刘正声虽不知黎浮与楚沉夏的关系,对这个名字也不怎么熟悉,可是江城盟主这四个字却是如雷贯耳。

    前朝时期,江城势力一再扩大,享有江湖******的名号。不想,在晋灭亡之后,江城的势力也随着那场大火一夕之间从江湖上消失了。

    直到后来,王铨鸣的出现,借着江城余下的势力,重新铸造起了一股势力,为了吸引流散的江湖势力,故而对外宣称,江城起死回生。这才稳固了他的这个盟主地位。

    “陈大人说了这么多,我还是有些不明白。”刘正声毫不掩饰脸上的嘲讽,扬起下巴道,“当年落井下石的大臣要多少有多少。怎么他刘彧就咬着朱家不放了呢?难不成是因为朱家还做过什么事吧?”

    刘衍闻言看向陈咸,见他脸色有些发青,猜想被刘正声说中了。当即问道:“陈大人既然想要东宫搭救朱家,那就还请陈大人如实告知。”

    陈咸暗暗咬紧牙关。现在放在他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说或者不说。可是对他来说,这两个选择都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东宫不会施以援手。

    可是说至少还有一个机会,不说就连被拒绝的机会都没有,陈咸只想了片刻,便吞吞吐吐开口道:“其实……当年的……江城大火,也有……也有朱家的一份力。”

    楚沉夏果然目光一震,朝陈咸投来一个复杂的眼色,陈咸说完这话,便不再出声,等着刘衍做出决定。

    刘衍早将楚沉夏的反应收于眼底,纵然黎浮是前朝的人,又为刘彧做事,可那么多无辜的生命到底都是楚沉夏的亲人啊,他怎么可能坦荡荡地说一句不恨?

    刘衍还在思量,楚沉夏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口问道:“当年的事,到底是怎样发生的?陈大人可否详说?”

    既然已经开过头了,那告诉他又有何妨?陈咸想了一想便回忆道:“当年晋国灭亡,可是江城的势力和名头实在太大,大到足以威胁到初初建立的宋国,陛下不安心,大臣们也不安心。于是朱家和季氏奉陛下之命,联合起来剿灭了江城。”

    刘正声那时候还未和皇后之姊成亲,并未参与到这件事中,此时也免不了为季氏开脱道:“想来当初也是迫不得已,先生莫要在这个时候钻死角。”

    楚沉夏听了却没做任何回应,只是垂眸盯着面前的茶杯不语,刘衍见状,拿不定主意,忍不住问道:“沉夏,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陈大人说朱家被刘彧盯上了,实际上是被外公的人盯上了吧?这也是陈大人一开始执意让我出去的原因吧?”楚沉夏将事情捋顺,见他点了点头,又道,“那好,殿下,我这就先退下了,是救还是不救就由殿下自己思量,无需顾及到我的感受,因为我是绝对不会帮忙搭救的。殿下若是答应,那搭救朱家的法子也请殿下另寻他人,我既不搭救也不公报私仇。”

    见楚沉夏扬长而去,刘衍心口有些说不出的滋味,对上陈咸殷切的目光,少不了又问刘正声道:“刘大人怎么看?”

    方才陈咸说的巧妙,把季氏也拖了进来,在刘正声看来,一条船上的人就算是敌人,此事也不易争斗,以免翻船,当即回道:“下官觉得应该搭救。”

    “为何?”

    “虽说朱家如今没有什么能撼动朝局的大势力,就算朱家明日被灭了,也对殿下的地位造不成半分威胁。”刘正声只说了一半,那陈咸的眉头便紧紧皱在了一起,不知他这是在劝刘衍搭救还是不搭救。

    陈咸竭力使自己镇定下来,又继续听他说道:“今日灭了他一个朱家是不算什么,那明日呢,是季氏还是东宫?他刘彧一步步走下来,总有一日会将殿下身边的人都铲尽了,殿下到时再想用人,却已无人可用了,苍蝇虽小,但也是肉啊。”

    刘衍有些踌躇,抬头望向了敞开的殿门,将头往后一仰,紧紧闭眼思量了一阵,忽然坐直,声音有力道:“回去告诉朱家,东宫必会援助朱家。”

    陈咸目光一闪,脸上闪过一丝喜意,忙躬身行礼道:“多谢殿下,殿下的这份情朱家必定衔草相报。”

    等陈刘二人告退之后,刘衍脚步匆匆往楚沉夏的院中赶去,却不见他的踪影,当下诧异了一番,只好回了自己寝宫。

    兵部尚书之位十分重要,不能空缺太久,周朗向皇帝举荐了一位平民,皇帝不知怎的,是病重糊涂了还是另有想法,居然答应了。

    这个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飞入建康城大大小小的宅子里,景旡,这个名字,几乎没有人听说过,只知道他先前是庆王府上的谋士,也不知他是凭了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