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起波斯湾 >

第964章

宋起波斯湾-第964章

小说: 宋起波斯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雨还在不断的下着,从草原上掠过来的风,顺着城墙形成了一股上升的气流。这让城堡里的人,并不会过多的受到雨的干扰。这时成群的蒙古兵距离城堡越来越近,最前面的是举着大盾拿着弯刀的蒙古兵,后面蒙古兵则并没有拿起他们的斩将刀,而是张着手里的滑轮弓。

随着蒙古兵的迫近,第一波箭雨终于向城头上袭来。不过刘千并不太担心,城头上的下级军官们则已经发出了掩蔽的命令。刘千稍稍矮了矮身体,这时他手里攥着一个信号弹。其实这玩意就是简单的二踢脚,但在这种程度上的战场上来说,却是已经足够了。

他拉了信号弹的绳子,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那信号弹并没有升空。只是冒出来一阵难闻的硝烟,接着就没有了响动。

“该死的!”

刘千继续诅咒着,把手中哑火的信号弹狠狠的扔在地下,接着又从怀中拽出来一根。之所以没有用号兵,他知道指挥机构在任何战斗里,都是敌军着重打击的目标。而他信号弹,作用不过是把他的命令传达给一直等着的号兵而已。而且他怕死,作为赵旭信任的人,财富与女人他都已经不少了,倘若死了的话就太过不值。

“嗖嗖嗖嗖……”

蒙古人射到城头的箭枝,发出冷啸声掠过士兵们的头顶。有着胸墙,以及盔甲的保护,城中的以步兵为主的守备部队,并不大担心蒙古人的进攻。羽林铠系列的步人甲,如同大宋同名的盔甲一样,有着惊人的防护力。而且这些步兵用的盔甲,比起步人甲轻了几乎有10斤那么多。最重要的是,步兵在行动的时候,并不会以步行为主。

因此,蒙古人的箭枝,并没有给城头上的守军造成什么危险。所有的军官都弯着腰,同时又侧起耳朵等候刘千的命令。他们知道,刘千的意思是要把蒙古兵放近,进行密集的杀伤。按他们的感觉,此刻已经太近了,大概几秒钟之后,第一波云梯就会被架起来。

“嗤……嗵……啪……”

终于信号被他传递到了天空上,一直沉静着的城堡,也几乎瞬间就活了过来。刚刚还蹲下身体隐蔽的士兵们,这里成排的出现在城墙上。他们拿着与城下两样的滑轮弓,所不同的是,他们使用的箭尖比之蒙古人用的箭的杀伤力要大得多。虽然仅仅只是一个细长的圆椎形,但比蒙古人还在使用的包括了骨箭头在内的箭枝,威力那是要大得多的。

在城墙上出现了成排的士兵,他们手中的滑轮弓这时已经张开。所有的士兵眼睛透过简易瞄具,紧紧盯着自己的目标。不过他们对付的并不是靠近了城墙的盾牌兵,而是他们身后的那些同样执着滑轮弓的蒙古兵。相比之下,他们对于城里的人,有着更多的威胁。

靠近了城墙的蒙古兵飞跑着的,城墙上和箭枝只可以用“箭如飞蝗”这样的词来形容。蒙古士兵身上多穿着骑兵甲,赵旭手下的士兵射出的箭枝,杀伤力并不足够。他们仅仅能使那些士兵受伤,但却不能把他们击毙。随着城头上连串的箭枝,一些勇猛的蒙古士兵的身上,插着十几枝箭,走样挥舞着斩将刀向城堡奔来。

不过从他们的步子上看得出来,他们受伤了。对于守城的士兵来说,那已经足够了。他们的目的就是要让这些家伙慢下来,尤其在城下聚成堆的话,那就够妙了。因为仿自西亚地区的要塞式城堡,有着众多的塔楼。那上面安装的是赵旭自己打制的铜炮,在这时它们也开始发言。

第十一季 实在不懂事 第37章 各有各打算

“诸葛连弩”的箭枝从城头上撒下来,作为面杀伤的武器,它们主要针对的是前面那些持着盾牌的蒙古兵。基本上这伤不到他们,只能让他们在抵挡箭枝的时候减慢速度。

而这时所有的人都在诅咒“华夏帝国”,因为蒙古人使用的盾牌,同样是来自华夏帝国制造的。与欧洲骑兵喜欢用的塔盾不同,步兵用的盾牌要更轻一些。好让士兵们可以在冲锋的时候,降低体力的消耗。

因此城头上“诸葛连弩”的射手在诅咒着“华夏帝国”,制造出那么变态的盔甲与盾牌。同样城下拿着盾牌在冲锋的蒙古兵,也诅咒着“华夏帝国”,因为那些“诸葛连弩”同样出自他们的“发明”。虽然不过是把古罗马技术与三国的技术叠加而已,但作为“战争之王”,他们原本就应该被人诅咒。

城头上滑轮弓与“诸葛连弩”的攻击,让蒙古人整个进攻的速度放慢了。不过这时派出这支攻城部队的孛儿只斤·阿里不哥,却有着十足的信心。偶尔,他会转头望望远处赵旭的大营,希望他们的骑兵会为了解城堡之围而发动进攻。那么他们针会落入到自己一方“轮回炮”的攻击范围里,结果自然不必去说。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如果对方人依然不动的话,那么自己打下来城堡,就会让赵旭变得极其被动。他兵力原本就少,失去了城堡之后兵力就会更少。到时蒙古军占领的城堡与城外的骑兵合作,那就再也难以拖延了。

可以说此战的作战双方,那是各有各的打算,最终就要看一下哪边的打算是神机妙算了。而这也就说明,在装备处于相当的水平,仅仅只是“量”的差别时,那么战略、战术就极其重要了。但当双方的装备水平处于质的差别时,那就是另外一种另当别论的作战。

很容易打的比方是,马丁来的那个世界里,哪一个国家抢先拥有可以在宇宙中自由飞行的武器平台,那么哪一个国家就可以成为强者。倘若哪一个国家,最先开发了宇宙开发的能力,那么哪一个国家就将掌握整个地球上资源的分配权。

如果仅从装备上看的话,在制式化方面赵旭可比蒙古人有远见的多。虽然这不是赵旭的发明,而是在西亚的欧洲以及阿拉伯人连绵不断的战争之中,羽林庄里早已经形成的观念。所以说,最强的反派是慢慢“炼”出来。

塔楼上的炮手们,在敌军靠近了城墙的时候,开始装填他们的青铜火炮。因为赵旭并不希望蒙古人知道他火炮的真实威力,因此他不允许这些火炮进行1200米最大射程的攻击。作为亲信的刘千自然会听从赵旭的命令,这也是没有进行远程打击的原因。

丝绸制的药包前端,是一个圆椎形的炮弹,这显然学自“飞燕Ⅲ型弩炮”的射击。只可惜撞击引信,赵旭的手下,一直没有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不过对于“底部排气炮弹”的研究,也让他的铜炮发射的炮弹,具备了远距离爆炸的能力。只是射程近时有延时,射程远时会空炸。

但这对于炮手们都不是大问题,生丝的药包被他们用棍子捅到炮膛最底部。这时不用再插什么竹管点什么药捻,一个带燧石的燧发机,就可以让他们发射出炮弹。

“轰轰轰……”

城头上塔楼上喷射出一团团火器射击的白色烟雾,炮弹只飞行过极短的距离就一头扎进人群里。爆炸的时候,几秒钟之后,猛烈的爆炸扬起了高高的泥土形成的柱子。虽然爆炸附近的人被掀翻在地,一些蒙古士兵也因为炮弹的碎片而倒在地下。但倘若与华夏帝国制造的,带有撞击引信与预制碎片的炮弹相比,那威力是差了太多。而且由于羽林铠系列的步人甲的保护,即便是被击倒在地的人,也几乎没有多少人受到致命的伤害。

不过这些在塔楼上的铜炮,目标原本就不是为了近距离杀人而设计的,此刻他们用来对付的是蒙古人的那些攻城器械。虽然蒙古人并不懂得制式装备这样的理念,搞什么系统化的装备工程,但他们识好坏而且眼界宽广。征服了整个亚洲包括半个欧洲的蒙古人,在连年的征战之中,他们的善于学习也是有史可鉴的。

比如说“回回炮”,被他们用来把火油、或者尸体抛入城市,又或者说抛射石弹进行城池的攻击。而今天当步兵们靠近了城墙的时候,那些“轮回炮”同样开始移动,它们才是齐千手下火炮真正的目标。还有就是诸如撞门锤之类的玩意,别看它不过是大架子下面用绳子吊着的带有金属的重木。但一时开始撞击城门的时候,所有城头的人都会因此而紧张和害怕的。

“轰轰轰……”

铜炮沉重的轰击声里,箭楼、攻城车以及那些“轮回炮”开始在炮火之中煎熬起来。尤其是“轮回炮”,倘若被对方击中报放炮弹的地方,往往就会把整个“轮回炮”以及周边的炮手、拖曳的马匹炸的无踪无影。

在这热兵器即将统治世界的前夜里,战场上凸现了更多的残酷。受伤的士兵发出尖锐的号叫声,倒下的人在血泊里发出最后的呜咽。但这些爆炸并不能阻止顽强的蒙古兵迅速奔向城墙的底下,无论连弩、还是滑轮弓都不是阻止这种进攻的最好办法。

“隆隆……吱吜吜吜……”

这是前端带有轮子与搭勾的云梯,它可以使云梯迅速的竖在墙边。而且到了顶部的时候,前面带有变色的搭勾会勾住城墙的边缘,它云梯不至于那么容易被掀翻。

这样的技术显然不是来自于“华夏帝国”又或者说赵旭手下的开发,但不有不说在冷兵器时代,这样的不易被从城头上掀下来的云梯,是受步兵们喜爱的。

“快……快上去……这些个死回回,看他们往哪里跑……!”

第十一季 实在不懂事 第38章 即将攻进城

来到城下的蒙古兵,不约而同的举着盾。在以前攻打以城市坚固文明的大宋时,这是他们的经验。开水、滚油、石灰、滚木擂石,等等物件,大概只要从从城头上抛下来砸死人的玩意,总有可能会被从上面扔下来。

相比之下召集的蒙古兵可是要幸福多了,他们手中的盾牌不再是蒙着牛皮的木板,又或者说用一些树腾编织的面对滚油一点屁用也没有的藤牌。他们现在手中掌握的,套在胳膊上的盾牌是真正的宝贝。首先它很轻,虽然比藤牌要稍稍重些,但有滚油的时候,这带有圆弧的长方形盾牌却有有极好的防护力。

把它们放在地下的时候,大约有齐肋骨那么高。这么大的盾牌在步下战斗里是很少见的,因为如此巨大的盾牌,那么它的重量将让原本就不如骑兵快的步兵,更显得笨拙。

然而他们手中的盾牌,这时却真的体现出来一种特殊的坚固。无论热水、滚油对它来说,几乎没有作用。而且别看薄薄的一层,但强弓之下居然无法洞穿。虽然蒙古士兵绝对不会想到这玩意是怎么造出来的,但他们知道这样的东西给了他们足够的安全感。

事实上这东西不难造,它不过就是两层薄薄的木板之前,夹着玻璃丝、生丝组成的细小的环成的防护层而已。事实上这与锁子甲铁环的作用相似。它加固了胶层的同时,因为箭尖要撑破这个织物形成的环,才可以继续前进。多层结实的织物形成的环,在树胶的凝固状态下,能够达到与钢铁相似的结实程度。因此这样的盾牌,对于圆椎形以及类似武装的箭枝,有着最好的防御能力。而这个时代里,除过华夏帝国出售的四棱透甲椎之外,很少有箭枝能够真正贯穿。

虽然蒙古人使用的这种由天然树胶形成的“土玻璃钢”,远不如“华夏帝国”在自己势力范围内,使用的化学树脂形成的真正玻璃钢的能力,但在对抗冷兵器的时候,有着意想不到的作用。而这种小型塔盾,受到了各国骑兵的欢迎。因为它能够在羽林铠系列的骑兵甲上,再附着一层保护。这让已经开始使用连射火枪的骑兵们,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