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起波斯湾 >

第904章

宋起波斯湾-第904章

小说: 宋起波斯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在大航海时代来临之前,必然会随着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而展开的斗争。随后大航海时代里的战斗,又会如同战国七雄那样连绵不绝,直到进行到最后被强秦统一为止。这恐怕就是哲学家所说的,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结果。事实上在大航海时代的争斗,的确有些像是中国战国七雄时的战争。虽然相比之下,时间久了,规模大了,而且战争也更加残酷了。

且不说被一个消息打断了周末的赵伏波,这时的波季城里,真的在面临战争。只不过对于蒙古人来说,他们的教训还是受的太少,不懂得在强势的科技武装出来的军队面前,唯一正确的选择是顺从。

波季这里面对的海洋是黑海,波季港位于格鲁吉亚西部黑海沿岸南部,属于天然良港。为欧亚运输走廊和丝绸之路西部出海重要港口,当然这里此刻已经完全被“华夏军”控制在手中。当地人同样是被相当好的福利待遇所吸引,至此不在有什么宗教派别,也不再有什么民族仇恨。

因为《华夏律》不允许,而在答应这些条件之前,这些当地人不是“华夏人”,不受《华夏律》保护,那么生活在地狱里就是他们应该有的觉悟,而不该去怪别人。当他们服从了《华夏律》的时候,就发现从今天开始他们才是人,而不是像牲口那样被人追赶,屠杀、掠夺的野兽。

事实证明,谁也不比谁傻多少,他们懂得生存、更好的生存是他们人生应该选择的目标。事实还证明,无论宗教、民族的隔阂,在面临更好的、相对公平的生活与死亡时,先生生活才是明智的举动。剩余的,被卖给非洲食人部落当人猪的他们,宗教、民族、信仰与他们没有什么关系,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祈祷非洲的食人部落在吃他们之前,能够一刀杀了他们,而不会在活人身上取食鲜肉。

不过当中午来临的时候,他们看到了曾经让他们战栗过的旗帜。

“当当当……”

海港里警钟的声音几乎瞬间就传遍了整个城市,随着警钟声音到来的,还有这样一个消息。

“蒙古人来了……蒙古人……他们又来了……!”

对于蒙古人,这里的人是充满了恐惧的。虽然波季没有像是巴库那样进行过抵抗,但蒙古人依然劫掠、屠杀、侮辱过他们。在中世纪这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屠城以及抢走女人孩子,不过是游牧民族强大起来的因素之一。而这些女人生出来更多的游牧民族,那些孩子也会成长成为游牧民族光荣的战士。

这在当时匈奴大帝阿提拉攻打罗马帝国的时候,是常见的战争模式。可惜后期的罗马文明已经堕落,早期的许多合理的管理结构,已经随着一代代独裁者的破坏而损失贻尽。虽然当时的罗马也了相当的民主建设,但对于掌握了军队的独裁者的抵抗,却还是相当软弱的。尤其是帝国的分裂,造就了国家衰落的前提。

然而这一次出乎人们所料的是,蒙古人是从黑海上乘着海船来的,看模样他们又是打算劫掠一番的。这不奇怪,被打败了的蒙古人,需要更多的财富、物资与战士。而且在当时还算开明的蒙古人,会给那些投降的军人们得到军功和升迁的机会。虽然远不如“华夏军”的“十级军功”那么细腻与公正,但总算还是有的。

当时的蒙古军队的气势鼎盛,军纪也相当严明。外加他们的骑射战术,让蒙古军面对其他国家机动性不强的军队,就有了相当多的优势。虽然是不知不觉中养成的,这那依然是一种军事科学。集合了攻击性和机动性两个优点,也恰恰是这不自觉当中养成的作战方式,让蒙古人可以打遍半个世界。

这一次乘海船来的他们,倚仗着“飞燕Ⅲ型弩炮”一路劫掠过来。并不是为了攻打波季,他们只是不知道“华夏军”已经占领了这儿而已。以为还可以像以前那样来打个秋风,扭头就走呢。

蒙古人来的了消息引起了这里军事长官的注意,在这里的军事长官不是别人,是艾敏的兄弟巴塞尔。当他来到港口的时候,黑海上扬帆而来的蒙古船只多达60余艘。

“这一仗……”

第十季 纷争的终结 第101章 白花钱不成

巴赛尔看着海上的蒙古船队,盘算着自己手里的兵力。这时他手中的“华夏军”全部是步兵,甚至步兵也仅只有整个“华夏虎贲军”的一半,另外一半则驻扎在巴库。

至于所有的骑兵,包括了“华夏军”的“枪骑兵”、“幽灵军”以及阿扎姆·突兰沙苏丹手下的火枪骑兵,都用来保护那些铁路施工的人。同时这些骑兵,也会对附近所有的部落进行清扫。

原则是把孩子们带进城市,给愿意进行农业生产的人提供土地以及足够的,包括了生产工具、种子以及农业指导的手册。强硬的手段下,难免有些对抗以及伤亡,但总体上多数都是识得好歹的。完全不愿意放弃宗教以及归化“华夏帝国”的,一般来说都是处于驱逐出境。

事实上一离开“华夏帝国”的范围,这些不愿意归化,心中又肯定眷恋旧土的人,就会被抓起来直接当成奴隶贩卖。而且卖的方向自然就卖到遥远的欧洲去了,而且整个家族是分散给不同的奴隶商人们进行贩卖的。在这个时代里,永远也不可能再回到这里来了。

如此做不是“华夏帝国”的残酷,而是对一些死不悔改一定要对抗的人,施加了手段。否则将来又给你折腾什么民族对立、宗教对立的问题。虽然不会是大问题,但总是如同癌症一样的玩意,不如解决在现在更好。

其他人会被送到铁路沿线专门的营地里,教他们汉语以及基础的农业知识,同时提供足够的食物、衣物。在修筑铁路的同时,他们将会与其他人一起劳动。随着铁路的延伸,小镇以及小镇附近的农田都已经成了形。将来也会因为交通,这些小镇自然而然会发展起来。愿意继续在铁路工作的人则会跟随着铁路的延伸而前进,愿意留下来的,自然就会生活在这些小镇之中。

骑兵们在整个长条形土地上忙碌着,同时还要负责高加索山脉各地的巡逻与搜索工作。各个山口的防御工作,自然也完全由骑兵进行。如果不是有了阿扎姆·突兰沙苏丹的,多达20000人的骑兵,还真不大容易完成这么大规模的工作。这也是赵伏波此刻调集“华夏羽林军”来这里的原因,不管怎么说作为将来必然的华夏帝国的领土,自然是要拿来好好建设的。

“这些个混蛋,难道不知道人家有多忙吗,这个时代来捣乱,实在是该死的很。”

巴赛尔实在是忙,虽然城的事情许多都不用他来操心,自然有从“华夏岛”来的人来管。他们多数都是在华夏岛经过了历练的年轻官员,在一个新开拓的地方,自然是他们大有作为的时候。只是有许多时候,关于安全、以及军事工程等等的项目,依然还是要巴赛尔来办的。

“是啊,巴塞尔校尉您说的是再对出没有了,这些个蒙古混蛋到这儿来,一定是不安好心的,那么……”

正在巴赛尔用望远镜看着海里的蒙古战船,而心生诅咒的时候,阿扎姆·突兰沙苏丹来到了他身边。虽然这位苏丹殿下,也算是久经战阵的人。但他和他手下的军队,这是第一次与蒙古人交锋,而且对于战争,他实在是不大在行。因此波季这里的防御职责,他全都扔给了巴赛尔,反正“华夏军”的人喜欢打仗,而且他们打仗的本领也还不错。此刻蒙古人来的消息吓了他一大跳,连忙从自己的,香艳到昏天昏地的旅行车上下来,并骑着马赶到了巴赛尔所在的港口。

巴塞尔回过头瞅了这位苏丹一眼,不禁在心中摇头。

“我说陛下,您脖子上……!”

大约阿扎姆·突兰沙苏丹倒没有什么,巴赛尔倒替他有些不好意思。前者伸手从一旁仆人手里的纸盒抽出几张纸来,在自己脖子上一阵乱擦。

“唉,你知道我听到消息的时候……好吧,巴赛尔校尉,我猜您已经有了对付他们的打算,能不能给我说一下,好让我安安心!”

巴赛尔这时不再关心他脖子上的唇印,固然军队的命令已经发布出去,但礼貌上还是需要给这位阿扎姆·突兰沙苏丹说一下眼前的战况。

“嗯,陛下,我把您手下的步兵布置在城市的两侧,主要是面对海滩阻止他们从那里上岸。另外我的手下已经在港口布防,炮台里的火炮也已经做好了作战准备,我看没有什么大麻烦。而且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或者我们可以搞些奴隶来用用!”

阿扎姆·突兰沙苏丹有些不解的看看巴赛尔,他不明白这仗还没有打,这些“华夏军”的军官们怎么就惦记着发财呢。也是,大概这算是“华夏军”军官们的坏毛病,打仗就一定要捞些东西回来。奴隶显然比光物资要好得多,这些奴隶一次性卖给政府,军方的兜里可以多不少钱。

如果不是此刻“华夏军”的海军在黑海上的船队只有船,而没有炮的话,恐怕早就装上步兵们出去抢劫了。一是除过盟国之外,向其他所有势力的船舶征收的“海洋航行什一税”,其次也可以借收税的机会,招惹一下沿岸各个势力。说白了,不把他们打上一遍,不全都打服了“华夏军”的人会连觉都睡不着的。

至于被打服了,成了友好国家,他们还是要交“海洋航行什一税”的,对于华夏军没有影响。最大的影响没过于,这些友好国家或者说势力,绝对不会有海盗或者强盗向“华夏帝国”的商队下手。那么“华夏军”也就不至于因为这些事情,受到议会的质疑与弹劾。为了那些麻烦不出来,“华夏军”宁愿先打仗再说。就算要谈判,城下之盟总要好谈些的。

“搞些奴隶?”

“是啊陛下,您想啊这些船沿岸劫掠了那么多财富,既然送上门了,我们没有理由不收啊。另外,打仗这种事是要花钱的,但白花钱的事我们可不干!”

第十季 纷争的终结 第102章 贪婪的笨蛋

波季是一座典型的平原式城市,波季城边有座湖泊叫做帕利亚斯托米湖,平均水深只有2。6米,这即便是对于帆船来说,也浅了些。整个平原上基本上没有什么险要的地方可代守御,对于蒙古人的袭扰来说,却是最好的地方。虽然从地形上来说的确是如此,但对于此刻的蒙古人来说,他们不知道在这儿,他们会撞上一个大大的钉子。

虽然这里还没有布置上要塞炮之类的大型火炮,但在海岸边浓密的树林之中,建造了钢筋水泥质地的炮台,暂时上面部署的是射程3000米的“地狱使者Ⅱ型野炮”,用来对海射击。将来会部署重型要塞炮,以便在需要的时候保卫整个港口。只是现在当重炮还没有被部署,当地人还没有见过火炮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他们是在什么样的强力保护之下。

“保护港口、保护港口……你们这些狗养的家伙,快点就位!”

步兵们飞快从马车上跳下来,他们的奔跑着,在下级军官们粗野的叫骂出来的命令声里,奔向他们各自负责守卫的点。步兵们在港口,以及船坞边上找到隐藏身体的地方。他们的马车被拖曳射界开阔的地方,以便为他们提供150~200米之间的火力支援。阿扎姆·突兰沙苏丹的手下,他们在海滩附近布置了阵形。通常是火炮在两肋的位置,而步兵则结阵待命。

海上来的蒙古人的帆船使用了硬帆、平底,这是宋船的标志。尤其在沿岸劫掠的时候,这种船比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