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起波斯湾 >

第878章

宋起波斯湾-第878章

小说: 宋起波斯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益州的蒙古兵,因为这种冲突,已经被“华夏军”杀的差不多了。原先将近10000人的骑兵,此刻剩下不的过几百,李璮干脆就给送回到蒙古地界里去。因为“华夏的商人”们来来往往他阻挡不了,“华夏军”上岸办事的话他同样阻拦不了。倘若“华夏军”不高兴了,拿附近的蒙古军营开刀,他依然阻拦不了。

只不过以前使用的多数都是“轮回炮”和“榴弹发射器”之类的玩意,这一次看章青装备,只好这“华夏军”又要换装了。章青见到盟兄,自然心中激动,只不过作为“华夏军”的军官,他已经养成了先公事后私事的习惯。

“李教督,是啊几年不见,我们大家都有些变化。这一包资料,是来自华夏岛军官学校的。殿下打算提升您到骠骑一级的军职,只是这读书与考试是免不了的。您有三个月复习的时候,到时还请大驾光临济州岛,到那儿即将建立起来的军校分校参加考试。殿下说了,考上哪一级是哪一级,不过殿下的意思,倒有意让您带领一支为数20000的虎狼之师呢!”

话说到这里就够明白了,倘若他李璮要是不识抬举,蒙古人的下场自然也就是汉奸的下场。前面说过汉奸的处置办法,自然也是以杀为主的。

“在下感谢殿下的栽培,感谢章司令的提携,将来到了岛了少不得多多感谢的!”

章青这时依然是一付公事公办的模样,这让李璮心中多少有些不舒服。毕竟他是一直呆在这儿的人,不似章青在“华夏军”里呆得久了,整个气质早已经完全变化。而且李璮也不大习惯,“济州岛”上的人,说什么事都是公事公办的模样。

不过他心中倒是明白,因为岳父王文统的书信中说的明白,这天下必然是“华夏帝国”的天下。甚至还告诉他说,大宋不过是“天下之一隅”,而那位殿下得到的天下,何止百倍于大宋。这种说法的分别,自然是传统文化中的天下,与“华夏帝国”所说的天下是两码事。要说“华夏帝国”的势力范围,那现在就大得很了。但说起“华夏帝国”的领土,真正的法治之地,那就没有多少地方了。

蒲金书乌丸一样的眼睛转了几转,知道那是一种文化上的区别,他心中也相信,章青不是如此不念旧的人。只是“华夏军”的人哪,就是那么个脸,不把正事办完,他们不会说闲话的。因此,他接下了李璮的话,带给他赵伏波的口信。

“济王千岁派来大船200艘,运来了大量军火和货物。但济王千岁需要大量的人口,您知道在华夏岛上,正在建立华夏羽林军、而在济州岛上建立的却是骁骑军,李都督您可是把握这次机会,对于骁骑军的司令,殿下可是看好您的呢。只是您知道,军队里的规矩,那是凭本事上的。因此这一次我们来,章青司令也把武器给您带了。没事时候还是多练练吧!”

这么久了,李璮当然知道华夏军的武器厉害,但章青能够把武器亲自给他送来,这里面的事情就很明白了。他才准备说话,但章青在把武器递给他的时候,说话的味道依然是公事公事。

“李都督,无论如何您不能让小兵比下去。武器装备的熟练与精确很重要,但战略、战术的考核更紧张。所以除过教材、武器之外,我还备了一份薄礼。说着话,章青拿来蘸笔、墨水和大叠的本子。”

这些东西,可不对外销售。因为文化提升的一个前提,就是书写、记录工具效率的提高。“华夏帝国”并不打算破坏其他国家、民族的传统文化。或者说句大白话,赵伏波巴不得世上除过“华夏帝国”,其他国家、民族的人,依然保持茹毛饮血的状态才好呢。

就好比他在阿拉伯帝国与欧洲,维护宗教的极权统治的手法一样。让他们永远不要抛弃他们的“传统文化”,也让他们永远被掠夺与奴役下去!

第十季 纷争的终结 第50章 益州有变化

直到交待完了公事之后,章青才把那一本正经的脸色扔到一边。

“啊,终于完事了。李兄这些年过得如何,兄弟我在外面四处奔波,信也没有给兄长写几封,还要李兄多多担待才是!”

直到章青拿出做兄弟的模样,李璮的心中也才放下来。原本心中那一丝不快,在这是地完全消散而去。此刻他已经明白,那是“华夏军”军官们常有的表现。这几年里,随着益州方面与济州岛来往的频繁,他见过的“华夏军”的军人也就越多。他们是够狠,可以用杀人不眨前来形容。无论是触犯了他们的军规,还是触犯了《华夏律》的蒙古人,那杀起一点是不留情的。而且往往会了防备蒙古人的报复,他们的选择是把一个营地里的蒙古人一个不留的全部杀光。

但这些军官一点也不莽,他们不扰民、不劫掠、不强暴,凡是所有蒙古兵、大宋兵都做过这种事情。但“华夏军”的人不做,而且对百姓们他们可以堪称“有爱”。甚至在李璮管辖的益州,他们有时会因为益州百姓的告状,把一些脏官、强盗又或者说黑心的店主抓进官府。

当然他们告的话,用的法就是不是他李璮的法,而是《华夏律》。起初还有官把这件事告诉李璮,等他找个理由把这些官都给办了,然后悄悄送到济州岛。当这种事出现过几次之后,官们也就变得懂事了。而且李璮自己也读《华夏律》,因为比起宋刑统来说,《华夏律》里有程序法,一步步该做什么说的很明白。而且就实体法上来说,这本法典也更加人性化。减少了残酷的肉刑等刑罚,但对于叛国、贪酷等等方面的事情,规定的严格而又残酷。

有了“华夏军”士兵在益州的这一闹,他李璮又不能多管的情况下。此刻益州的百姓们,时常喜欢搬开《华夏律》来和官府说事。这搞得大家几乎是人手一本《华夏律》,许多不识字的人,出门之前也把这玩意当皇历那样叫人念给他听。因此注音版的《华夏律》,此刻与拼音字典,早已经成了家家必备的东西。也正是因此,识字率在益州这儿,慢慢的提高起来。

可能有人会说,难道蒙古人不知道吗?

知道,蒙古人当然也闻到些味道,不然一万多人被人就那么剁了,他们能不找事吗?然而问题就出现在这里,这可是益州,不是蒙古。其次,益州方面装备了“轮回炮”与“榴弹发射器”之后,曾经用公主的名义请来了塔察尔王。如同当年的巴格达哈里发木斯塔辛一样,看过一次表演之后,塔察尔王知道那些人是惹不得的。

而且他在蒙古也是个无权无势的王爷,此刻姑爷这里兵强马壮,对他来说百利而无一害。至于蒙古朝廷里,此刻更因为皇后海迷失的执政,所有“黄金家族”的亲王们,都在为了“诸王之王”的位子而斗来斗去。多数人都是等着蒙哥大将军完成了对阿拉伯帝国的征讨之后,再来做这件事的。

因此这几乎益州方面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因为这是将来“华夏帝国”的领土,自然商品不像是卖给欧洲人以及阿拉伯人那么贵,就算是商人们贩运到宋廷又或者说蒙古、高丽去,也都还是有的赚的。虽然没有浏州岛上的人赚的那么多,但部分按照《华夏律》来管的益州,这几年百姓们的生活的确是好了。

而最令益州百姓们高兴的是,孩子们读书一分钱都不需要掏,只要遇到了济州岛上来的商人又或者说“华夏军”的士兵,托付给他们就没有问题。并在随后,济州岛上就会给他们带来一份带有学校公章的录取通知书。随后孩子们学会了写信之后,就会把自己的信件通过邮局系统传递加家报平安。

随着平安家信的到达,更多的人就把孩子直接送往济州岛。因为报平安的家信说了,15岁以下的孩子们都可以去免费上学。本着中国的老传统,对文化人的尊重,几乎家里的有孩子的人,全都把孩子送往了济州岛。是啊,谁比谁傻多少,有人掏钱让自己孩子学本事,除了个儿猪一样的人之外,会有人不愿意吗?

写到这儿,不笑真的感觉到有些奇怪,为何会有那么多人认为,所谓的“传统文化”就有本领阻挡工业文明来取代这时的农耕文明呢?难道懂得“传统文化”的人,比之爱因斯坦还牛B?脑袋比之钛合金还坚硬,难不成懂得了“传统文化”就成了终结者不成,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当所谓的“传统文化”,阻碍了科技发展的时候,还是丢到垃圾堆里去吧!因为失去历史车轮转动的,依然是科技,而不是什么狗屁“传统文化”。历史也证明,死抱着“传统文化”的人,最终不过是被抛弃以及淘汰而已。

在益州的邮件系统,事实上是由济州岛上的官方来办理的,在未来也属于皇家企业里的一份。只不过此刻在益州方面采取的是私人名义而已,也算是给了李璮面子,让他不至于太于过难堪。唯一令益州地区所有百姓们不大满意的地方就是,济州岛许匠人、青壮、美女去,但其他人就不能多去。毕竟那地方就那么大一点,人去多了可也呆不下。

以上就是益州这几年的发展,事实上证明的只有一件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由些结果又可以推断出来另外一件事,历史的发展之轮,事实上是由平民们对于不同文明选择的结果。就好比埃及选择封锁了网络,结果倒台是政府一样。而这就是某些人所说的,屁股决定了脑袋的结局。

不管怎么样,益州的百姓们已经做出了选择。蒙古人从来就不是他们的选择,大宋当然也不是他们的选择。软弱而又腐朽的大宋,要什么没什么,拿什么与未来的“华夏帝国”去比啊!

第十季 纷争的终结 第51章 好怪的要求

别看表面上,李璮对蒲金书有着十分的尊重,但实际上在他的心里,有些事情还是要与自己兄弟谈的。而且这种事,还是在清晨的演武场上谈起来会更安全一些。当李璮到了演武场上的时候,习惯早起的章青早已经完成了体能训练,这时正在演练拔枪的速度。

左轮从腿侧的枪套里快速拔出,做出射击的模样之后,又在手里转两个圈放回到枪套里。接连数次,他去一枪没放,这颇让李璮感觉到奇怪。不但是他,甚至他身边的那些近卫们,同样在重复这些运作。他们都是做出一个射击运作之后,又迅速把枪插回枪套。李璮看出来,虽然他们的动作不尽相同,但都是一个目的,那就是拔枪开火。

“这是咱们的训练科目里最受人喜欢,也最有意思的训练科目。比的就是谁拔枪快,下一级的目标就是谁能够快速拔枪,并击中目标。”

章青的话事实上道出了“华夏军”训练之中的一个特点,他们往往把一件事分成多个基准的运作,然后每个动作的速度以及准确度分别考核,最后组合在一起考核。作为一个军人的地位,往往就是这些动作的考核,外加文化课、军事课的考核之后再做决定。不再是背几本书,不再是舞一段大刀端两下石锁。考的是运用兵力的能力,以及发挥火力的技巧。

这与冷兵器时代将领的选择完全是两码事,重要的不是人际关系,重要的是懂得火器军队的有效运作与作战效率和结果。在军事对抗的比试之中,干脆就是将领们各“率”一他士兵的近距离战斗,还包括了兵棋推演等等的考试手法。虽然这一套东西听起来麻烦,但比起那种月棍、年刀、一辈子枪的训练来说,现代火器部队的训练要轻松的多。

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