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起波斯湾 >

第1104章

宋起波斯湾-第1104章

小说: 宋起波斯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原理上来说,“燃油蒸汽机”就是这么简单的玩意。但要造出来,在这个时代里绝对不是容易的事情。而且重要的是,马丁仅仅提供了原理,指明了方向。这些全都是来自于如同疯子伊瓦那样的,多少带些颠狂的学者们以及那些手艺精湛的工匠们手中。

在整个发展的过程里,马丁发现后世对于此刻学者们的传言,有些言过其实。虽然他们在某些方面有着相当深刻的认识,但以那里的知识水平而言,在他这学了后世全套“数里化”的人眼中,难免有许多谬误。

但匠人们的能力,却是让马丁吃惊的。记得在最初的费莱凯岛上的发展之中,许多工具与机械,都是在匠人们手里那简陋的工具下实现的。虽然他们缺乏相当的理论知识,但动手的能力比起马丁这未来的人,那是高明太多了。

学者与匠人,在马丁的眼里就如同大脑与四肢一样。没有学者们在理论上的思索与探索,就不能产生新的理论与新的观念。但没有匠人们的努力,就不会有现实的产品出现。

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华夏帝国皇家科学院”的成功,事实上来自于学者们与工匠有益的结合。而眼前的“燃油蒸汽机”的出现,事实上就是马丁提出的方向以及概念,由这时的学者和工匠们结合起来完成的。

有“燃油蒸汽机”的火车头,此刻正在紧张的安装之中。地点就在刘千控制的,赵旭自己的领地上悄悄的进行。哈桑通过那些来自于高丽的商人们,把这些设备以及部分弹药都已经运送到了地方。毕竟,蒙古汗国是一个极度地广人稀的地方,想藏些东西,实在是容易而又简单的事情。

所以一切的准备工作,都是为了来年天气转暖之后,“华夏军”的迅速进攻而进行的准备工作。像这样的火车头,已经消消运来了四台,此刻已经在缓慢的组装过程之中。

至于车厢,除过底盘其余的东西,都在这儿现造。赵旭手下的工匠们在这几年的锻炼之中,加工的能力提高了不少。为此哈桑还从“华夏帝国”,搞来了全套的手工加工工具。这让他们的加工能力成倍的提高,如果不是这样的话,赵旭手下的工匠们,如何能够生产的出来那些连射火枪呢。

“真没有以,组装起来的这家伙就像是一头猛兽!”

贺齐此刻也不必像是平时那样,总要与哈桑唱反调了。他说出的看法,是所有人共同的观点。

“可惜他在这里,如果不是的话,或者我们还可以试试,我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刘千此刻因为与香莲的关系,完全倒向了“华夏帝国”。虽然他知道自己将来不能带兵,可能也不会成为什么大官。但作一个足谷翁那是没有丝毫问题的,对此刘千也没有什么好挑的。

正在指挥组装的,是一个来自“华夏帝国”的工程师。他穿着外面为细帆布,里面是鸭绒胆和绒布内衬。只是此刻工作了半天的他,已经把大衣扔到了一边。

看他的年纪也不大,可是工程上的经验是非常老道的。他出自于当年科技园里的第一批学习了现代“数理化”的孩子,此刻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他手边的人,多数都是赵旭手下的工匠们。虽然赵旭对他们的赏赐不断,但这些人更愿意听“华夏帝国”的安排。

听到刘千的话,他转过脸来嘻嘻的笑。

“试试,只怕汽笛一声,就得传出几十里开外去。要试恐怕也得到日子近了再说!”

他的话让大家都有些不以为然,毕竟在这里的所有人都没有听过,火车那充满了气压的汽笛声。整个火车头此刻坐落在一段铁轨上,在它的后面,还有那些已经在安装的铁甲列车的车厢。

它们都是使用薄钢板做壳子,填充了一些由钢丝、蚕丝与玻璃丝织成的“布”。虽然它没有办法挡得住炮弹,但对于赵旭手下的连射火枪,却有着绝对的防护能力。而且这些铁甲车上已经预留了安装火炮的炮位,以及射击用的射击孔。

在行进的时候,两个火车头一前一后,一推一拉。这可以让多达30节的列车行动迅速的同时,又具有相当猛烈的火力。到时“华夏军”到了这儿,立即就可以在铁甲列车的掩护下,迅速向前靠近。铁路两侧,只有有一些小型的碉堡之类的哨所,就几乎可以守卫整条铁路。

相信无论骑兵还是其他什么,都没有办法阻挡这样的钢铁组成的巨龙。两条呈倒“V”字形的铁路上的铁甲列车,将会形成坚强的防线,好使“华夏军”在中间迅速前进。

看着这巨大的如同怪兽一样的火车头,所有人都感觉到,眼前的战事结束之日已经不远了。赵氏兄弟的持继达几十年的恩怨,也到了要解决的时候。虽然此刻胜负在诸人的心中已经定了,但看起来没有一场决战,是不会有结果的。

香莲与刘千看着这巍然不动同,但尽显气势汹汹火车头,两人心中均庆幸,自己终究是选对了道路。

“诸位,这里的事情是要绝对保密的,除过我们几个之外,任何人都不要让他们知道。”

在离开这里之前,贺齐叮嘱了诸人一下。倒是哈桑一句话都没有说,因为他比贺齐更加熟悉人性。在此刻倘若几个人之中,谁还去选择赵旭的话,那就是彻头彻尾的大傻瓜了!

果然只有刘千应了一句。

“放心吧,我们识得如何做的!”

第十二卷 不过是开始 第130章 赵旭必须死

亲王忽必烈死去的消息,顺着哈桑自华夏岛通过高丽一直铺到蒙古的道路,传到了济州岛。又从那儿一直传到了“华夏帝国”的新首都——台湾。

这里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通讯方式——电报,当然是无线的。马丁当然没有本领自己做出来真空二级管当检波器,也不可能空口白牙的搞出晶体管。那不是他的问题,而是他提出理论,然后由“华夏帝国皇家科学院”里的学者们去研究。

因为有了马丁提供的“数理化”知识,因此世界各国的学者们的研究,有了明确的方向以及坚实的理论基础。他们只需要去证明理论,然后按照他们想的方式去应用就可以了。

马丁所针对的,是一些突破“有”与“没有”界限的东西。例如无线电报就是一个目标,马可尼式电报机使用是一根装了金属粉末的玻璃管来充当检波器的。纵然在马丁这未来人的眼里,这玩意简陋到无可想象的程度。但问题在于,它实验了第一次远距离通讯。

这得益于那些高大的,为了灯塔以及光信号传递系统而制造的高塔,可以建立起几十米甚至100高的天线。虽然以马丁的眼光来看,“华夏帝国皇家科学院”里制造出来的马可尼式电报机实在是粗糙不堪,但它的确能够有效的进行信息的远距离传输。

为此“华夏军”的战舰以及所有的部队,又都开始配备无线电设备,以便于在作战时能够有更加良好的沟通、指挥能力。

“华夏帝国”在有了电之后,就立即进入到了近代的电报时代。正是这样的能力,让亲王忽必烈之死的消息,迅速通过电报传递到了台湾岛。

这时,曼弗雷德刚刚完成了他的训练,灰头土脸的打算去食堂吃饭。心中则在祈祷,赶快有什么出现此什么任务,不然天天这么训练,那还不要了人的命。

这是“华夏军”的特点,作为一个军官,40岁以上,可以排除掉战术训练。但每天清晨的体能训练,百禽戏与5公里越野,那是少不了的,这一直将持续到60岁退役时为止。

“华夏军”是全训部队,任何时候只要没有任务,或者没有执勤,那么就是训练。夜间随时有可能夜间集合,白天除过体验训练,就是作战计划。哪一个士兵,一天下来步枪、手枪子弹加起来了,不打个几十发就别想睡觉。

“长官,帝国大厦给您的电报!”

这是“华夏帝国”首都台湾城内部的电报系统,它是有线的,供城市中人们迅速传递信息。在城内内的通讯而言,这应该是电话出现之前,最快的传递手段了。

“帝国大厦?”

帝国大厦当然没有曼弗雷德的住处,那儿来的电报十有八九都是姐姐艾丽莎传来的讯息。曼弗雷德随手签了名,从军营里通讯处士兵那儿拿过电报,当他展开时他一下愣住了。

“接蒙古消息,亲王忽必烈已经死亡!”

严格来说,亲王忽必烈算是曼弗雷德的岳父。作为敌方的领袖,曼弗雷德对他没有丝毫好感,但自己的妻子之一就是他的女儿。就算不考虑亲王忽必烈的身份,他也得要考虑妻子月烈的心情。

“这……真是一件糟糕的事情!”

收起电报后,曼弗雷德迅速请了假,他要到军官学校去找月烈。作为华夏军的规定,军法官相互之间产生感情的话,那么只好将其中之一调离本部队。因此,月烈与晴虹,与曼弗雷德都不在一支部队里。在关注自己事业的同时,他们不得不分开而居。

“我的天哪,月烈怎么受得了这个消息哪!该死的,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坐上马车之后,曼弗雷德又展开手中的电报。他能够充分的理解月烈可能的心情,为了她的父亲能够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她写了几十封信。如今她的父亲居然就这样死了,那么月烈的希望也可以说全都破灭了。

“赵旭,一定是赵旭下的手,我就不明白,这个混蛋怎么总是阴魂不散哪?”

赵旭,这是一个在“华夏帝国”几乎家喻户晓的名字。他亲手杀了皇帝陛下的祖母,又曾经抓走了皇后,还迫死了现任皇帝陛下的父亲。现在依然据着蒙古汗国在与华夏帝国为敌,而且他早已经让“华夏帝国”的商人们厌恶了。

因为他的存在影响了生意以及国家的建设,因此赵旭必须死,这是“华夏帝国”所有人都有的共识,不存在原谅的讨论也不存在饶恕的可能。如今“华夏帝国”的百姓们,有着充分的参政、议政权。原因在于,赵伏波明白,倘若百姓们的“火”没有地方渲泄,那么一定会憋出大病来的。

而且百姓们嘲讽、言论、怒骂都在国家安全局的收集范围之中,当然不是制止百姓们参政、议政的权限。那是一种很SB的行为,为何如此定义呢?因为百姓们再说,不会如同江水猛兽,也不可能给国家造成什么重大的损失。

但有一些人,如果不加以监督,给国家、民族造成的伤害,那是无可估量的。而这种人只有一种特征——有权的人。百姓们的报怨,恰恰是收集情报的好机会,是代表“华夏帝国皇家”来监督官员、议员以及富商大贾们动向的手段。只要发现违法的,就绝对不手软。处理了他们,自然百姓们受到的不公正对待就会减少,社会矛盾就会因此平和。

而如果用相反的手段,堵住百姓们的嘴,那么就是抓住芝麻扔了西瓜的头等大SB。这不用不笑来证明,那些坚持着刑不上大夫的古代帝王们,早已经用他们悲惨的毁灭证明了一切。原本他们自己毁灭也还罢了,可要带着“中华民族”一块被奴役,那就罪莫大焉了!

所以赵旭必须死,这一想法回荡在曼弗雷德的心里,而且比过去更加坚定起来。

第十二卷 不过是开始 第131章 最后的威胁

“8年了,倘若是我那个时空的话,抗日战争都胜利了。而我们居然8年的时间才让华夏帝国重新站起来,才让中华民族重新雄立于世界之上,伏波,这个时间已经太久了!”

自从赵伏波买回个老师之后,已经过去了8年的时光。赵伏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