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起波斯湾 >

第1073章

宋起波斯湾-第1073章

小说: 宋起波斯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什么好说的,这就是“华夏帝国”上下一心的目标。最少这里“华夏帝国”的人,不会再把目光放在国内的那么蝇头大点的利益上去,与世界的财富相比,那不值得费尽心机。而且根据《华夏律》的规定,向自己人耍阴谋诡计,那纯粹就是想自绝于天下了。

倒是在国界之外,动动心眼弄回些利益,会是满受欢迎的事情。就算是违反了某国法律也不要紧,只管往回跑,跑到“华夏帝国”的国境里,看看谁敢承担侵犯“华夏帝国”主权的责任。

大概与他们失去的利益相比,亡国才是可怕的事情!

“啊,金书兄,我看这台北建的不错,不如这样吧,我们的首都就定在这里了!”

蒲金书翻了翻白眼,装模作样的叹口气。

“我就知道会是这样!”

第十二卷 不过是开始 第69章 皇朝的末日

随着沿江的铁锁,被轰成了碎渣。随着“华夏军”在蜀地,打败了亲王忽必烈率领的30万大军的进攻。随着“华夏军”围困了临安城,整个南宋朝廷,都有一种世界末日式的感觉。

过去经常“寡人有疾,寡人不朝”的事情,再也没有发生在朝廷里。每天一大清晨,群臣面对的就是几乎完全没了章法的宋理宗赵昀的怒吼。他背着手,在自己的龙椅前面走来走去。不但是如座针毡,甚至也是坐立不宁。

最初的几天,大臣们的目光跟着他不断走动的身影,眼睛就好像钟摆那样,来回摆个不停。只是没有人说话,因为谁也没办法。此刻的临安,就好像是掉进井里的蛤蟆,最糟糕的是谁缺德的还把井盖给盖上了。

如今外面来的人带来了消息,说是临安外面无论大小道路都已经被人彻底封锁。甚至他们进来的时候都有人告知他们,此处是“只许进、不许出的地方”。

一般来说,商人与百姓们,如果没有要紧事,看到这荷枪实弹的架势,还不是有多远躲多远。至于朝廷里的大臣以及那个昏君,他们都不管百姓们的死活,自然在这个时候也没有人在乎他们的死活。

但“华夏军”围了城这件事,城内的人算是知道了。虽然他们一个兵也没看到,但派出去的人再也不回来,倒是外面来的人说了,他们全都被抓起来了。

这些不过是大臣们爪牙的人,将来没有人告则已,否则按法律办事。大臣们,根据“华夏帝国”情报局收集的资料,大约他们实在是活不下几个。多数都要因为贪酷、卖国、枉法而被处死。《华夏律》不杀没罪的人,但这些已经被特工们掌握了罪证的人,那是一定活不下来。

这里面包括了他们的头——宋理宗赵昀,整个大宋悲剧的根源,应该是出自于这个窝囊废之手。什么狗屁帝王之术、什么权谋、心计,面对大炮都是渣。

面对如此境地,不在龙椅前面大踏步的来来回回,那实在是由不得宋理宗赵昀自己。他此刻心中后悔,当初怎么就听了那些混蛋大臣们的话。人家“华夏军”与蒙古人开仗关自己屁事,现在好了堵了大江也没挡住人家把蒙古人打跑了。而且把“华夏军”招来围了临安,那这下面的事还用猜吗。

“朕养了你们这班没用的大臣,当初叫铁锁横江的是你们,叫与华夏军作对的还是你们。如今人家打上门来,你们这班狗才居然没有一具能想得出退敌的办法来!”

说到这儿,手中宽宽的袖子甩了两下,继续在大殿上如同纺车那样转起了圈。

这是临安刚刚被围时的模样,那时临安还有不少的粮食。狗官们心中固然害怕,不过还能得乐且乐。就如同临安这个都城的名字那样,大家不过都是临时安顿下来的。既然如此,每天上朝看看宋理宗赵昀的脸色,然后回家该做什么做什么。

“怕什么呢,他们不是还没有攻城么?而且你们不想想,攻下临安他们就要养天下的百姓。不然他们就只好拖到夏末收粮之后再说。我们呢,只要到时设法解决了这件事,想来也没什么大碍!”

说这话的人,捋着胡子表现的悠然自得。但心中也明白,恐怕这南宋朝廷大限将至,自己是不是设法与那“华夏军”的人勾搭到一起呢。虽然说他们的《华夏律》有些不讲理,但能打败蒙古人,谁都可以不讲理不是。

“唉,谁知道那些蒙古人那么无能,30万人打人家不到3万的人马,居然就被人家打了个全军覆没,真是比猪还要笨几分!”

骂蒙古人没用的官,不知道是不是想过,他南宋的大军动辄被蒙古人打的漫山遍野的逃,那该称什么呢?而且一个个安慰着别人,惴惴不安着自己的心思。就算是想寻个门路,给人家说说。他们这个狗官宁愿辞职不干,只求留条狗命就好。

可惜啊,在春末夏初到来之时,依然是城外的消息能进来,城内的消息出不去。心里满腹的“衷肠”想诉,可没人听。朝中的狗官们,悄悄递出降书,没有1000也得有800。

可是不管怎么委曲救命,不管怎么自甘处罚,临安外面就如同死了一样,一点回音没有。没了办法和希望的狗官们上朝的时候,这一次就有人说了。毕竟,狗急了会跳墙,何况狗官乎!

“皇上,我们信全城之兵,一鼓做气冲杀出去吧!想来城外各路勤王兵马早已经知道京师被困,已经到了左近也说不定呢!”

岂料话没有说完,另外有狗官就开口了。而且居然是用骂着说的,看起来只要能不死,尊严倒了就罢了。

“呸!谁不知道临安城外华夏军大军百万围城,哪一个派出去的探子回来了,哪有一封勤王之书进来了。如此困境之下,尽起京师之兵出战,只怕死无葬身之地矣!”

随后整个朝堂上的狗官们就吵起来了,此刻的宋理宗赵昀,自知下场不妙。早已经不再兜着圈子想办法了,眼下天天上朝君臣一块发发愁,回到宫里尽量寻欢作乐,只等着那个时刻的到来吧!

坐在龙椅上的他,听着大臣们的吵吵,大概是说了几个办法。

一是求和,这是南宋朝廷面对强大敌对势力时的老办法。岁岁纳贡、年年称臣,只要不打进来,怎么说都好。

其实大家都明白,眼前的情形求不求和都不重要,重要是对方肯打交道,那就什么都好说。

二是假和,假装求和,然后派人出去,如同当年李纲一样便招天下义军,以抗之。

这一件事,狗官们也都明白,那跟找死差不多,说这话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搭腔。

二是投降,干脆点把皇位让与赵伏波,难不成面对皇位他还不动心么,到时自然大家没事。

只是这话说起来却不明说,而要这样说才能符合标准。

“皇上当学那越王勾践……”

第十二卷 不过是开始 第70章 华夏军扩大

“啷个龟儿子想出这样的法子来折腾老子哟,这些个烂肉臭他妈的……!”

四川的新兵们在这里的心里,多数都骂出这样的省骂。不是说他们到了训练基地,吃不上好肉。而是谁要是缺德的,把他们赶到盖着铁丝网下面,带有大片臭肉的地上往前爬的话,那就一定会招人骂的。

当然,嘴上是不骂的,因为该骂的人领着头,爬在最前面。而且那家伙有个名字叫“陛下”,所以大家在张着嘴,吸着腐臭不堪的臭气,拼命向前爬。

披过铁丝网,这不算完。前面还有更多的障碍要他们去完成,直到最后的那个喘着粗气还要完成的,速射靶场里用弹仓里的10发子弹完成速射训练。然后赶紧向回跑,然后在这训练的长廊里,准备下一次的冲刺。

现在这些新兵的情况,比起三个月前刚到这儿的时候要好得多。那时他们刚刚为天天有肉吃,穿着新的军装与训练服,而且还可以拿着丰厚的军饷。而且没人克扣军饷,也不必担心军官们使坏收拾你。

然而……然而这些新兵还没高兴上两天,灾难就降临了。体能训练、夜间集合、射击训练……等等等等,都是些要把人累死的事情。不过这不算让人担心,川人是能吃苦的,更让人担心的则是文化课。

“格老子,当兵吃粮还认个鸟字撒……!”

按照大宋的理,那是这么人礼。可在这儿,除过“如山军令”没人和你讲别的“理”。相比之下川兵比广福行省的兵要好些,相对而言学普通话他们也快些。不像是广福行省的人兵,让他们说普通话,比训练还要难。所以就得加操,一遍一遍的爬充斥着臭味的训练场。

大概是要士兵们习惯战场上的味道,那些肉从扔到那儿一直到最后生蛆、变质、臭气熏天。记得新兵训练第一天,除过那些军官之外,所有的士兵都把午饭倒在训练场上,让这儿的臭味变得更加令人难熬。

相对于广福行省新兵的加操,川兵的加操也不少。广福行省地域,没有经过战乱,所以相对而言他们识字率比川兵高。因此他们吃识字亏的省。相对于广福行省的兵,蜀地的兵往往因为识字的问题,同样要加操。

而且不是加一个人的操,与学普通话一个样,一个人学不会,那么全队加操。按教官的话就是,“操不死你们这些新兵蛋子,就不叫操!”

三个月之后,新兵们以为苦难的日子结束了。因为他们要下部队了,当军服的袖子上,缝上各军的徽章之后,苦难却再度开始。一个15人小队里的正副队长、三个作为小组的组长,都是来自于各部队的军官或者老兵。

然后就是所谓的磨合训练,虽然不必爬臭肉堆。可那什么武装泅渡、野外生存、器材使用的训练,又被加了进来。当士兵们被“操”的眼睛翻白,心中羡慕那些因为训练成绩好,而直接补充了部队的新兵时。带他们的军官与老兵们,给了他们这样的答案。

“羡慕他们?哼哼,你们是不知道,到了老部队里,你们这些低级士兵,除过被操之外,还要给老兵们刷军靴、洗军装。而且他们的训练强度,只会比你们更大!”

无奈之下,新兵们只好咬紧了牙,在下面三个月里把那些林林总总的本领,以及各项军事技能的训练,狠狠的练到精通再精通的程度。

当6个月的训练全都结束之后,就到了今天,今天是检阅的时候。只是“华夏军”的检阅可不像是其他军队那样,排着队走一遍就完了。当然这样的检阅他们也得表示荣幸,因为他们的皇帝陛下赵伏波,要和他们把从新兵训练的所有课程再来一遍。

最初的武装5公里越野,到装配武器、爬铁丝网、越障碍,最后快速射击比武。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中间没有休息、没有停顿也不会有人怜悯弱者。最后,谁羸了皇帝陛下,谁就将获得更高的奖赏。

6个月的训练,如果加上加里曼丹岛上训练的新兵,整个“华夏军”的6军,分别达到了3个作战师的数量。虽然“骁骑”“牙狼”与“平寇”军的士兵没有什么作战经验,但从“羽林军”“虎贲军”“震虏军”这三个经历过战斗的军队里,提取了足够的军官以及士官。

相对待的,三军之中的士兵,同样又填补了“羽林军”“虎贲军”以及“震虏军”兵员的缺口。这也是为何率领新兵的军官以及士官们那样说的原因,因为三军都在前线,作战之时还要进行训练,其艰难程度就可想而敌了。

不过6个月的训练,让“华夏军”的陆军暴增到了18个师的的部队,终于让这支部队达到了45万人的数量。如果不是华夏帝国此刻实际控制了益州、蜀地、广福行省以及其他海外行省诺大的地盘以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