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起波斯湾 >

第1059章

宋起波斯湾-第1059章

小说: 宋起波斯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近处的光芒以及远处的光芒,让战场的一角展示在了天空上,两个观察员的面前。照明弹照亮的地方,的确部署着大量的“飞燕Ⅲ型弩炮”,它们那高大的车厢在光明下无所遁形。

但这不是让观察员们吃惊的事情,而是附近的成群结队涌来的蒙古士兵。他们骑着马在黑色的夜里,迅速向前挺进。看来是要保持在竹城下兵力的优势,以及对于竹城上守军的压力。

“集火攻击!”

当下观察员就把消息用光信号传递给了炮队,尤其是那些因为没有目标,而急的团团转的简易竹火箭的炮队。他们都是一人一炮,守着那个螺旋形的导轨。在白天的战斗里,这些简易竹火箭起了相当的作用。它们的打击力当然不能与使用“地狱使者Ⅱ型野炮”的TNT弹头相比,便它们胜在密集而且数量众多。

随着目标被确定,天空里立即就划过了赤红色弹道。那是包括了“地狱使者Ⅱ型野炮”与“轮回Ⅱ型臼炮”以及简易竹火箭的,密集的覆盖式攻击。

而此刻在最前沿的,面对攀梯的蒙古人,了爆发了开战以来最密集的攻击方式。也是,在头顶上的光亮照明下,下面的蒙古人几乎是人挨人、人挤人。尤其是竹梯下面,更是已经完全遮盖了地面。甚至在此刻,还有蒙古兵在用他们的斩将刀在砍着竹城的竹排。

这城墙让他们感觉坚固的匪夷所思,不过是竹子而已。然而当他们砍了两刀之后就放弃了这一行动,因为那里面有大量的碎石。因此这不但不是竹墙,甚至因为碎石的流动性,它们吸取冲击力的效果更好。

而且就算是砍断也也没用,因为这些东西,都与后面的沙袋后面的竹墙之间,用绳网相联。想把这样的墙推倒,单凭人力是无法做得到。而且城头上的士兵,也不会再给他们做这样事情的机会。

左轮枪清脆的射击声响成一片,“诸葛连弩”在对付穿着皮甲的人,那是绝对的利器。而且“地方安全部队”的士兵们,也已经放弃了他们装填起来过慢的燧发枪,带在身上的短铳,在这样的时候有着更好的攻击力。

竹城下,在这些武器的联合攻下,立即就变成了如同绞肉机一样的战场。成片挥舞着斩将刀的蒙古人,在手雷、手榴弹、子弹、连射弩箭的密集攻击下,他们再也没有可以逃生的机会。

尤其这时远处传来了炮弹爆炸时的轰鸣,因为是集火射击,那爆炸声密集的连成了一曲生命的哀鸣。尤其是当“飞燕Ⅲ型弩炮”被击中,殉爆的弹药形成了高高的卷着火红火焰的蘑菇云,附近所有的一切都被气浪吹得东倒西歪。

可这并不是终结,因为天空里这时再度传来炮弹飞来的声音,那些简易竹火箭也拖着火舌直直着朝蒙古炮队的阵地袭来。所有看到这个场景的蒙古人只是张了张嘴,他们知道他们已经无路可逃。

第十二卷 不过是开始 第42章 破城在眼前

后方传来的猛烈的爆炸声,让已经登在竹梯上的蒙古士兵回眸一望。这不是展示什么风采,而是他的心中带着感激的同时也带着兴奋,因为他即将成为攻破竹城的第一人。

虽然城下成了无处可逃拿的血肉陷阱,但一路上匍匐过来的大量蒙古兵,根本就没有打算逃。来前的烈酒让他们热血沸腾,而且他们也并不想让亲王忽必烈对他们失望。他们都知道,如果“华夏军”胜利了,那么这个世界虽然广阔,但他们并没有可以存活的空间。

攀登上在竹梯上第一人的蒙古兵,并没有被平时经常遇到的武器击中。在他头顶上的一个射击孔里,一只短铳的枪口露出来,几乎就正正的对着他的额头。

“呯!”

枪响之后,被短铳子弹射中的蒙古后并没有立即死去。他头顶上的带有面甲的,羽林铠的骑兵甲的头盔,让他可以多存活几分钟。在将死之前,他欣慰的看到,自己的弟兄们已经登上了竹城。

“终于城破了!”

只要能够冲上城头,他并不为自己的兄弟们肉搏的本领发愁。而且他可以看得到,身后自己的兄弟他扬着刀,迎着猛烈的造成了大量伤亡的炮火,依旧勇敢的冲锋。带着这最后的想法,他欣慰的闭上眼睛。

然而第一个登城的人,在城头却根本没有办法立足。因为上面是个陡峭的斜面,点击难以立足。两只手必须紧抓着固定屋顶的绳子,不然自己就一定会掉下去。向上攀爬了一下,还没有等他想到下一步的行动时,一柄长长的斩将刀立即就从屋顶上刺上来。

伴着惨叫,第一个登上竹城的人掉了下去。不过他的成功,也预示着更多的蒙古兵会登上城头,他们也会用长刀刺向屋顶下面,那将会影响下面人员的作战。而且此刻更加危险的事情正在发生,如果不立即加以制止,那么城破的确就在眼前。

好不容易前进到前面的蒙古士兵,他们把身上的手榴弹集中在一起,然后放在竹城的城墙下引爆,这显然是在刀砍无效之后想到的办法。剧烈的爆炸当然炸断了竹身,竹管里的石子顺着竹管,如同子弹一样被击发出去。不但打穿了屋顶,甚至也飞溅在整个城头。

好在是所有的人都穿着盔甲,虽然被爆炸吓了一跳,但总算是没有造成什么重大的伤亡。不过随着屋顶的被破坏,更多的蒙古人开始向城下抛掷捆成一团的手榴弹,被破坏的地方也就越来越多。炸开的城墙后面,露出来装着泥土的口袋。它们也在手榴弹的爆炸下被炸开。

如果不能阻止城头下蒙古军的作为的话,那么城破就在眼前了。

不过“华夏军”作战,所有的情形都会设想过,而且所有的问题都会有准备。就像此刻的情形下,令正在登城的蒙古拿感觉到可憎的是,这时城里开始了火攻。一些燃烧瓶被抛出来,扔在了竹城前成片的尸体上,灯油又让那些尸体变成了最好的燃料。在弥漫着硝烟的夜风下,一道火墙在竹城前被筑了起来。

火堆里,受伤的了的蒙古兵大声嘶喊着,在烈焰之中消失了他们的生命。火堆前的正在攀城的蒙古兵心中,则由刚刚的兴奋变成了绝望。因为没有后援的登城,死是唯一的结果。火堆后面的蒙古士兵,看着火焰他们只好趴在地下,躲避城头的攻击。而心中更多的充满了愤怒,在火墙结束之前,他们没有办法支援前面正在登城的兄弟。

而随后一起爬了整夜,好不容易来到近前的蒙古兵们则立即就受到了“轮回Ⅱ型臼炮”的打击。这种火炮的射程虽然近此,但威力那是不容置疑的。尽管蒙古士兵们趴在地下,可是200毫米的弹头里,携带的TNT弹药,也足以造成大量的杀伤。

尸体、活人、身体的零件随着爆炸的火焰一起腾上天空,这给了人最深重的刺激。而且这样的爆炸,是一排排的似乎在驱赶着人一样。后面的蒙古兵眼看这惨烈的景象即将发生在自己的身上,起先是一个随后是一群,勇悍的蒙古兵溃散了。

然而竹城内的人,可不打算让他们回去,定下了惊魂吃饱了饭之后,再来发动进攻。因此再度成群的简易竹火箭升上天空,奔跑的蒙古兵们可顾不上看这些,他们只是希望能够远远的离开,离这个可怕的地方越远越好。

当城下最后一个蒙古兵,因为被火墙遮挡了后继增援的兵力,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被一枪爆了头。城下的危机顿解,整个城头之上响起了巨大的欢呼声。这些欢呼声,与远处密集的简易竹火箭的爆炸成合在了起,让在炮火之中拼命溃逃的蒙古士兵更感觉到背脊发凉。

此刻他们已经不再幻想打败眼前的敌军,除非从双龙湖突破的蒙古军有了进展,他们是再也攻不动了。因为两夜一天的进攻,让蒙古人付出了多达5万人的伤亡,这已经是他们承受力的极限了。所以唯一的选择,就是从双龙湖最狭窄的地方,使用那些竹筏子进行突破。

那儿的突破,也将让对方整个防线崩溃。这是亲王忽必烈的好算盘,也是他在防线两侧拼命进攻的原因。那是为了吸引对方的主力为目的进行的作战。突破了城墙固然可喜可贺,但倘若不能破城,也可将敌军吸引到两翼,以有利于中路的突破。

这场夜袭,随着竹城上守军使用那种简易竹火箭,与炮队的正规火炮进行的打击而结束。战场上的尸体,这时已经厚厚的铺了数层。而且令亲王忽必烈稍有遗憾,不能继续进攻的原因是。也许当天夜里的战斗实在是太过于激烈,战场的清晨居然没有能够掩护他们前进的雾气。

不过,蒙古的将领们此刻却并不担心,因为中路的突破就在今天,只要突破二龙湖那么整个竹城防线就完了!

第十二卷 不过是开始 第43章 湖里喂王八

如果没有战争的话,这样的湖泊是令人喜爱的。清澈的湖水映着满山的苍翠,让它绿得仿佛宝石的模样。在清晨的第一络阳光下,散射出华丽的光芒。这时一层淡而薄的雾气浮在湖面,上这里仿佛是最美的天堂。

然而在黎明到来之前,在二龙湖的另外一侧,美丽已经被打破了,因为一直隐藏在对面山林里的蒙古军,打算过江了。

原本他们是打算在夜间,与竹城前的蒙古军队一起发动进攻的。在这儿的蒙古军将会借着夜色过湖,但在夜间刚刚燃着了提灯,就招来了远处的炮弹。尤其是第一泼的竹排,居然是如下这个让人无法理解的下场。

同样整个湖面都被远处天空里的,热气式系留飞艇照得通亮。甚至因为水面的反光,也让湖面的人在这样的状况下无所遁形。而且在这里,“华夏军”使用了一种新式的武器,其威力是让人恐惧的。

“大毒蛇”榴弹发射器,是“华夏军”士兵的标配。骑兵使用的是6发弹鼓以及短管的武器,主要作为骑兵的近距支援火力。但在这儿出现的,是那种架在车上,使用长管和帆布弹链的“大毒蛇”榴弹发射器的车载形。固然弹径未变,但射程上要比骑兵用的远。而且使用了长发射管,相对而言其准确度也有所提高。

正在这样的武器,被部署在了附近山林之中。而且这种武器的好处在于,由于其是车载武器,弹药充足的同时还具有发射声音小,几乎没有炮口焰的特色。相信大家看到过这种武器,其威力不大,射程也不太远。在在100米以内的时候,“大毒蛇”榴弹发射器的车载型就成了大杀器。

与骑兵相比,步兵的“大毒蛇”榴弹发射器是两人操纵,一人管射击,一人管装弹。而且因为是车载,具备多个轮式弹仓,可以进行高连续的攻击。

夜间的带有试探性的攻击,就在这样的打击以及炮火的猛烈攻击下停了下来。夜间过江,搞不好是会全军覆灭的。而且此刻的将领,立即就向大营里请求派“飞燕Ⅲ型弩炮”来。没有这样的火力掩护,渡湖那不过是痴心妄想而已。

因此渡湖的战斗,直到清晨的时候才展开。一直扎到清晨才结束的竹排,数量也非常巨大。借着黎明第一缕阳光的光芒,苍翠的山林里,出来了成片的蒙古士兵。他们抬着、拖着、拉着竹排来到湖边。

蒙古人知道,他们需要克服的,不过是眼前这支人数少少的军队。就在菲琳他们在防线拼命抵挡着蒙古人入侵的时候,在双龙湖上成片的竹排出现在湖水里。与竹排一起出现在湖水里的,则是成串的“飞燕Ⅲ型弩炮”的炮弹。

在这里它们的威力得到了发挥,隐藏在炮火反斜面的它们,可以无声、无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